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量比的應用

量比的應用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5-29 09:06:04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量比的應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量比的應用

篇1

中圖分類號:TQ5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2)022-0172-01

有效的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質量的化驗中不僅可以確保煤炭的質量,對促進煤炭企業生產和經營管理的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從當前煤炭企業的計量現狀來看,計量比對在煤炭企業煤質檢測應用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對改善當前煤炭企業的計量現狀意義重大。

1計量比對概述

1.1計量比對的概念

所謂的計量比對,就是在規定條件下,通過對包括標準物質或標準樣品等在內的傳遞標準,按照規定的操作方法,由各個實驗室進行測定,然后收集各實驗室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的過程。

1.2計量比對的作用

計量比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通過計量比對可以考核計量基準、計量標準、環境條件、人員水平、檢測方法以及材料供應等方面的實際水平和能力。2)通過計量比對可以考察實驗室測量值與出具結果的準確一致的程度。3)計量比對的結果可以作為各種認證、認可和考核的評審證據以及實驗室能力的有效證明。

1.3計量比對的工作方法

計量比對的工作方法一般由主導實驗室負責實施,按照預先規定的相關條件和測量傳遞標準,通過分析測量結果的量值,確定各實驗室測量結果與參考值的一致程度,分析各實驗室的量值與參考值在合理的不確定度范圍內的符合程度,從而判斷該實驗室的測量能力。

2煤炭企業的計量現狀

2.1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的意義

1)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可以提高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煤炭企業通過合理配備計量器具并進行相應的技術改造,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不僅可以提高計量器具的利用率,而且還可以有效降低各種消耗,從而有效控制各種不合理的開支,為煤炭企業的生產和運營節約大量的成本,從而可以有效提高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2)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可以為煤炭企業的經營和生產提供計量保證。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可以直接為生產和經營工作提供計量保證,并通過生產、經營活動間接反映出其為煤炭企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如煤炭企業通過對噸煤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利用計量器具進行計量比對檢測,根據這些檢測結果可以直接提高煤炭企業的產量,有效降低煤炭企業的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由計量工作為煤炭企業提供可靠的數據,從而可以為煤炭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提供有力的保證。3)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是提高煤炭企業煤炭質量的重要保障。煤炭資源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建國以來,我國在一次性能源結構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一直是70%以上,煤炭資源作為我國煉鋼、發電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有效確保煤炭企業的煤炭質量,對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煤炭企業要擺正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要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可以有效提高煤炭企業的煤炭質量。

2.2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的現狀

在當前,各煤炭企業在將工作重點放在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計量工作為煤炭企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而,各煤炭企業不斷發揮了計量工作在生產過程和質量保證體系中的功能和作用,從而使計量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來。有不少煤炭企業的管理者,已經深刻的認識到計量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技術基礎,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盡管如此,煤炭企業的計量比對的應用現狀不容樂觀,其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

2.3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的現狀,筆者總結認為,當前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企業煤質化驗中還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對于煤炭質量檢測的三率即配備率、完好率、檢測率不能得到徹底的落實,部分達不到生產要求。2)當前很多煤炭企業在進行煤炭質量的檢測時還缺乏必要的檢測技術和手段。3)當前很多煤炭企業在進行煤炭質量的檢測時所使用的部分計量儀器比較落后。4)很多的煤炭企業還缺乏健全和完善的計量管理制度。5)計量人員素質較低,業務水平較差。好多煤炭企業的計量儀表雖然配備了,但是計量人員不按周期檢查,以至于的各種數據不準確,從而無法實現科學評價煤炭質量和經濟效益。

3計量比對在煤炭質量化驗當中的應用流程說明

其中將計量比對應用于煤炭質量的化驗中的流程如下。

1)做好煤炭質量的化驗組織工作。由負責煤炭質量檢測的礦務局的煤質中心化驗室作為主持單位,由各礦計量科的煤質化驗室作為各參加單位來組織好煤炭質量的化驗。2)負責煤炭質量檢測的礦務局的煤質中心化驗室負責制備標準煤樣,同時制訂好比對計劃、日期,然后確定周到詳細的比對技術方案,確定數據處理辦法等,并將以上內容以書面資料的形式同標準煤樣一起寄發給各參加單位。3)各各礦計量科的煤質化驗室接到標準煤樣和相應的文件資料后,組織人員按照規定的測試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標準樣品進行相應的測定,并做好測試結果的記錄工作。同時,負責煤炭質量檢測的礦務局的煤質中心化驗室與各參加單位同步進行測試。4)各參加單位在規定日期內,將測試原始數據及數據處理過程、最后得出的測試結果,寄回到負責煤炭質量檢測的礦務局的煤質中心化驗室。并將各參加單位的測試結果與煤質中心化驗室的測試結果相比較分析,得出各參加單位的測量不確定度和全面煤質化驗工作的測量不確定度。5)負責煤炭質量檢測的礦務局的煤質中心化驗室根據比對結果,分別對各參加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和提高測試水平的有效方案,反饋到各參加單位。6)參加單位在收到負責煤炭質量檢測的礦務局的煤質中心化驗室寄回的反饋信息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通過不斷提高計量器具的精度,改善化驗室的環境條件,以及提高操作人員的素質等,來不斷改進本單位煤質化驗室的綜合測試能力。

4結束語

為保證煤炭質量化驗數據的準確性,不僅需要對化驗室所使用的各種計量器具進行周期的檢查,確保計量器具能夠以最佳的狀態下投入煤質化驗的測試工作,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和改善化驗室中的測試環境條件、測試方法以及測試設備的精度等。

參考文獻

篇2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9-0144-03一、問題的提出

比值法是定義物理量的一種方法,即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物理量的比值的形式來定義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也叫比值定義法。根據物理量的概念,物理量的比值定義也應包括兩個層次[1]:一是闡明它的物理屬性或物理意義(質的規定性);二是說及它的量度方法(量的規定性)。依據量度方法寫出的數學表達式稱為定義式。

關于比值法,高中物理教材有所論述,但不全面。很多中學物理教師當被問及比值法的實質時,幾乎很少有人能回答出來。目前有不少關于比值法的研究和探討,但有些觀點是矛盾的或不全面的。基于此,本文從辯證思維角度對比值法的實質、分類、定義式與決定式的區別進一步探討并提出以下觀點:1.比值法的實質是形式與內容、原因與結果、主觀性與客觀性的辯證統一。2.可同時考慮引入目的與因果辯證關系對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進行分類。3.“知因求果”類型的比值定義式同時也是決定式的一種形式。最后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希望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所幫助。

二、辯證思維在比值法的實質中的應用

關于比值法的實質,筆者認為應回答清楚三個問題:一是為什么用這些物理量來定義?二是這些物理量為什么采取比的形式?三是相比的物理量哪些作為分子(被除數),哪些作為分母(除數)?

(一)比值法是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

比值法是下定義的一種方式,因此也要符合邏輯學關于下定義的一些規則,但又不可機械地套用。給物理量下定義應同時滿足兩條要求[2]:一是定義的結果能從量的方面反映出事物的性質或特征,并跟引用這個物理量的目的一致起來;二是定義本身符合事物的客觀實際,而定義所得到的量值受客觀事物的性質所制約。如加速度的定義式之所以是a=■,是因為Δv與Δt的比值可以反映速度變化的快慢,與引入加速度的目的一致,并且Δv與Δt的比值受運動過程的性質所制約。而a=■雖然也是比值形式,但F與m的比值并不滿足以上兩條要求,所以不是加速度的定義式。這說明比值形式的公式并不一定是比值定義式,比值定義式既要求有“比的形式”,也要求有“比的內容(內涵)”。比值定義式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因此,一個物理量的比值定義式往往是唯一的。

(二)比值法是原因與結果的辯證統一

比值法為什么采取比的形式,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沒有講得很清楚。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物理3-1》中關于電場強度的定義:“試探電荷在電場中某個位置所受的力,的確與試探電荷的電荷量成正比。試驗還表明,在電場的不同位置,F=Eq中的比例常數E一般說來是不一樣的,它反映了電場在這點的性質,叫做電場強度。根據F=Eq我們知道E=■。”從中可看出,該敘述主要強調F與q的比值是常數,并能反應電場的性質,但并沒有說明為什么要比。該定義把結果(比值是常數)當原因(為什么把F與q的比值作為電場強度的定義)來敘述[3],邏輯上是混亂的,我們不能把比值是常數當成是相比的原因。筆者認為,可以按照因果辯證關系“由因推果”來說明比的原因。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為了區分并認識物理事物某方面的屬性、狀態或效果,區分離開不了分類的思維方法,而分類的基礎是比較的思維方法,比較需要統一標準,統一標準需要分割[4],分割需要采取數學上相比的方法。思維過程可簡化如下圖所示:

區分屬性、性質、效果分類比較統一標準分割相比

(三)比值法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辯證統一

與物理量引入目的(質的規定性)相關的物理量稱為相關物理量。如電場強度是表征電場的力的性質的物理量,因此是相關物理量。多數情況下,相關物理量是作為分子的,如速度、電場強度、比熱容等。但也有相關物理量作為分母的情況。如電阻的定義式R=■中,電流是相關物理量,因為電阻是表征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物理量,但電流在分母位置。因此,認為“與依據除法定義的物理量相關的物理量,指的是定義這個物理量的,充當被除數的物理量”[5]的觀點是片面的。相關物理量應該從物理量的質的規定性來定義,而不應從位置來定義。相關物理量的位置應根據物理量質的規定性和人們的思維習慣來決定,比值定義式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辯證統一。如速度定義為v=■,當選定標準Δt后,Δx越大表示v越大,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如果速度定義為v=■,雖不違背科學性(客觀性),且在體育比賽等一些情況下也采用,但在一般的運動快慢比較中,這種定義方法并不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主觀性)。電阻定義式中把電流放在分母位置,使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是為了符合人們對“阻礙”的理解。

三、辯證思維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分類中的應用

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常見的有兩種分法。第一種把物理量分為兩類[6]:一類表示物體或物質的固有屬性,如密度、電容;另一類表示物體的外在運動狀態或相互作用強弱,如速度、壓強。第二種把物理量分為四類[7]:一是與快慢有關,如速度、功率;二是與物體或物質特性有關,如密度、電阻;三是與效果有關,如壓強;四是與強度有關,如電流。這兩種方法都是基于物理量引入目的的不同來分類的。筆者認為,同時考慮引入目的和因果辯證關系,把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分為三類更有利于教學。

(一)“知果求因”與表示物體或物質的屬性的物理量

表示物體或物質屬性的物理量,是物體或物質固有的,可看成內因,而右側有外因也有結果,內外因共同作用決定結果。因此該類物理量定義式屬于“知果求因”的公式。如電場強度的定義式E=■中,電場強度是電場固有的屬性,是內因,試探電荷是外來的,是外因,電場力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通過電場力這個結果和試探電荷這個外因的比值可認識(定義)電場強度這個內因。其他同類物理量如磁感應強度B=■、密度ρ=■、熱值q=■等。

該類物理量在定義時是作為常量看待的,定義式右側諸量(有因有果)不是相互獨立的,因此不能說被定義物理量與右側分子成正比,與分母成反比,即被定義物理量并不由右側分子和分母決定。當該類物理量被定義后,就轉化為變量,可以討論它和其他物理量的函數關系了。如體積一定時,可以說密度與質量成正比。這里密度已經不是定義,而是隨不同物質而變的變量了。

(二) “知果求因”與表示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

表示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的比值定義式,與表示物體或物質屬性的物理量比值定義式一樣,也屬于“知果求因”的公式。不同之處是前者主要針對的是物體的外部行為即物理過程,后者主要針對的是物體或物質的內部屬性。表示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如速度的定義式v=■中,速度v是物理過程的內因,時間Δt是外因,位移Δx可看成物理過程的結果。其他同類物理量如加速度a=■、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等。

該類物理量往往是某種狀態量(結果)對時間的變化率,可理解為某種物理過程的本質特征,看成是相對不變的,右側諸量(有因有果)不是相互獨立的,因此不能說左側被定義物理量與右側分子成正比,與分母成反比,即不能說被定義物理量由右側分子和分母決定。同理,當該類物理量被定義后就轉化為變量,可以討論它和其他物理量的函數關系了。如時間一定時,可以說速度與位移成正比。這里速度變成了隨不同物體而變的變量,已經不是定義的敘述。

(三)“知因求果”與表示作用或變化的效果的物理量

表示作用的效果的物理量往往是作為結果出現的。如在壓強的定義式P=■中,壓強P是作為壓力F這種作用的效果出現的,P是結果,F是內因,受力面積S可看成是外因。表示變化的效果的物理量往往也是作為結果出現的。如在電流定義式I=■中,電流I是作為通過某個截面的電荷量的變化ΔQ引起的效果,可看成是結果,ΔQ是內因,時間變化量Δt可看成是外因。因此,該類物理量定義式屬于“知因求果”的公式。因此,認為“比值定義式中左側被定義的量不是結果,而是物理現象中的原因之一,右側既有結果又有原因”[8]的觀點是片面的。其他同類物理量如感應電動勢ω=■、功率P=■等。

該類定義式中右側諸量(內外因)是相互獨立的,它們共同作用(相比)決定左側的被定義物理量。因此,該類定義式同時也可理解為決定式。一定條件下,可以說左邊被定義物理量與右側分子成正比,與右側分母成反比,或說左側被定義物理量由右側諸量決定。如在公式P=■中,可以說壓強與壓力成正比,與受力面積成反比,因為壓力與受力面積是相互獨立的變量。

四、辯證思維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定義式與決定式區別中的應用

所謂物理量的決定式,是表征某一導出物理量受其他物理量的制約或決定的數學表達式[1]。因此,物理量的決定式可看成是“知因求果”的公式,公式右邊諸量一般是相互獨立的原因。

由于表示屬性或運動狀態的兩類物理量的定義式是由結果和外因的比值來定義的,而結果是不能決定原因的,因此它們的決定式“另有其人”。但表示效果的物理量的定義式是由內外因的比值來定義的,因此它們同時也是決定式。不管對于哪一類物理量,決定式都可能不止一個,因為“一果多因”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如電流的決定式在局部電路中為I=■,在全電路中為I=■。因此,認為“凡是用比值法定義的導出物理量的定義式并非決定式”[1,9]的觀點是片面的。如壓強的定義式P=■同時也是壓強的決定式[10],并且是適用范圍最廣的決定式,無論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適用,壓強的另外一個決定式P=ρgh只是由P=■推導出來的特殊形式。因此,把P=■只看成壓強的定義式,而決定式只有P=ρgh的觀點[11]是片面的。定義式與決定式的關系要根據物理量的類型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五、辯證思維對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教學的建議

(一) 挖掘比值法中的辯證關系,避免物理教學數學化

物理公式雖然采用了數學公式的形式,但每個量都有一定的物理意義,并且在不同條件下,同樣形式的公式可能有不同的內涵。物理公式變形后,每個物理量的內涵和外延可能都發生變化。數學公式中各量是一般的變量,提供了各種可能性,但物理公式是與一定的現實(條件)結合起來的,物理公式中各量的關系(如因果關系)受現實的制約。物理公式是內容與形式,可能性與現實性的辯證統一。

因此,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挖掘物理公式中蘊藏的各種辯證關系,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避免物理教學數學化,從而達到對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

(二)對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進行分類教學

不同類型的物理量的比值定義,既有共同的本質特征,也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對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可以采用分類教學策略。對某種類型的物理量的定義教學,要注意處理好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系,不能以偏概全,把某種類型的物理量的比值定義特點當成是比值法的共同本質特征,同時也要注意各種類型的比值定義的特殊性,以達到具體的理解。

因此,我們不能把比值是常數作為比值法的依據或本質特征,因為對于表示作用或變化的效果的物理量來說,比值并不是定值。當然,對每種類型物理量的比值定義教學,除了講清楚定義過程中利用了分類法、比較法以及為了統一標準進行比較而采取分割的數學手段即相比以外,還需要講清楚各種類型的比值定義的引入目的及特殊的因果關系等,這樣學生才能深刻理解比值法。

[參考文獻]

[1]黎宗傳.淺議物理量的定義、定義式和決定式[J].物理教師,1999,09:10-11.

[2]辛培之.物理量定義問題的討論[J].物理教師,1984,03:38-41.

[3]邢.按照比值定義法的本質改進高中物理概念的編寫[J].物理教師,2004,04:5-7.

[4]劉志英.比值法引入物理量的過程還原――由“速度”“壓強”概念的引入說起[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0,06:61-62.

[5]呂文玲.淺談利用除法定義的物理量[J].中學理科,2003,09:27-28.

[6]王志宏,李衛平.談比值法定義的兩類物理量及其教學[J].物理教師,2007,04:6-7.

[7]艾文華.比值法定義物理概念教學初探[J].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學研版),2011,05:60.

[8]繆秉成.物理量的定義式、決定式和量度式[J].物理教師,1992,10:5-6.

篇3

【關鍵詞】 細胞牽引力;生物微機電系統;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懸臂梁陣列;圖像處理

Abstract:Cell traction forces (CTFs) precision measurement is significant for many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cell biolog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enabled by the advancement in the Biological 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BioMEMS) technology, high-aspect-ratio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microcantilever array devices which serve as CTFs sensors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ed. Rather than conventional continuous substrates, cell attached and spread across multiple discrete vertical microcantilevers, and bent the microcantilevers. By proces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mages,the resolution of the CTFs can reach tens nN/m scale. Here a review of microcantilever array method for CTFs measurement is presented. 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fabrication processes, and cell experimen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Furthermore, structure collapse mechanism is mentioned.

Key words:Cell traction force;Biological 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Polydimethylsiloxane;Microcantilever array; Image processing

1 引 言

細胞通過焦點粘附傳遞納牛頓量級牽引力到底層基材[1]。細胞牽引力在細胞遷移和細胞形態保持中起關鍵作用,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扮演了基礎角色,比如新生血管生成,胚胎形成,炎癥和傷口愈合等。過去幾十年來,許多方法用來在亞細胞層面測量細胞牽引力。根據引起細胞形變所采用的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主動方法和被動方法。主動方法使用外力使細胞產生形變來測量細胞牽引力,其中有原子力顯微鏡方法[2]和微吸管方法[3];被動方法采用傳感器來被動探測細胞產生的力,包括彈性基材法[4]和微珠柵格圖案法[5-6]。原子力顯微鏡法利用固定在柔性懸臂梁上的探針來探測細胞,可以觀測細胞和探針的相對形變,以計算施加于細胞上的力大小和細胞硬度。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測量探針容易破壞細胞。微吸管法用微吸管吮吸細胞,由于真空吸力使細胞產生形變。施加的力可以通過形變量計算得出,細胞的機械特性也可以由測量到的數據推算得出。彈性基材法通過人造柔性基材來測量單個細胞的牽引力。當細胞貼附、遷移時,將產生牽引力并會對硅樹脂基材拉扯,通過觀測基材所造成的皺折形變來測量細胞的力學行為。這種方法存在許多測量技術上的限制,當力作用在相同平面基材的不同方向上時,會使標定物在連續平面上的位移互相抵消產生測量錯誤。微珠柵格圖案法是為了改善可皺折式基材測量的缺點而發展起來的,測量原理主要是在硅樹脂基材嵌入微珠作為基材形變的標定物,通過顯微鏡觀測微珠的位移進而測量出細胞牽引力。

隨著BioMEMS 技術的進步,近年來經過表面處理高深寬比 PDMS 微懸臂梁陣列被開發出來作為傳感器,用來探測細胞牽引力及在體外研究細胞的機械性質[7-10]。采用微加工工藝在硅片上制作模具,復脫模法制作 PDMS 微懸臂梁陣列。細胞貼附在微懸臂梁陣列頂端,在多個微懸臂梁頂端間延展遷移,該過程會造成微懸臂梁陣列發生彎曲形變。采用這種致密、垂直、離散微懸臂梁陣列結構替代傳統連續測量介質,在基材面上,每個接觸到細胞的微懸臂梁作為獨立的力學傳感器單元來測量細胞牽引力,通過對微懸臂梁陣列形變的顯微圖像處理,細胞牽引力可以被直接定性、定量測量,精度可以達到數十 nN/μm。

2 測量原理

圖1是細胞在微懸臂梁陣列頂端貼附、延展及微懸臂梁形變示意圖。微懸臂梁在小形變范圍內形變可視作線性彈性形變,形變量正比于細胞牽引力。根據線性彈性理論[11],圓柱體微懸臂梁半徑r,高度L,在外力F作用下彎曲產生形變,具體公式如下,其中E,K和Δx, 分別為楊氏模量,彈性常數和形變量。

F=KΔx=(3πEr44L1)Δx(1)

3 PDMS微懸臂梁陣列制作過程

圖2展示了采用復脫模方法制作微懸臂梁陣列的關鍵步驟。

3.1 第一步 (圖2 A-C) 是將設計好的掩模圖案通過光刻工藝轉移到光刻膠上。Tan 等[7]采用 SU-8 (Microchem, Newton, MA) 負光膠,紫外曝光及顯影后,直徑 3 μm、高度11 μm、間距 9 μm的 SU-8 垂直懸臂梁陣列豎立在硅片上,作為復脫模微模具。由于光波長限制、毀壞性粘著及光膠回流等原因,采用接觸 I-line (波長365 nm) 紫外軟光刻標準工藝制作尺寸更小的結構非常困難。du Roure等[8]and Li等[9]采用正光膠和深反應離子刻蝕 (DRIE) 工藝,在硅片上刻蝕出圓柱形孔陣列。采用這種工藝,du Roure 等制作出直徑 1 μm、高度 5.2 μm、間距 3 μm的微懸臂梁陣列,這些尺寸指標非常突出。然而該方法有兩個缺點,首先,深反應離子刻蝕工藝對設備條件要求很高,對大部分研究人員而言,工藝制作費用非常昂貴;其次,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微懸臂梁不完全是圓柱體,而在理論分析中一般采用圓柱體模型,若不經校正直接使用,會導致測量誤差。Addae等[10]通過消除 SU-8 和掩模之間空氣間隙的不利影響,改進了接觸 I-line 紫外軟光刻和 SU-8 負光膠的制作工藝,制作出更精細的結構。

3.2 第二步 (圖 2D-G) 是 PDMS 預聚物澆注,其中采用負光膠工藝需要二次澆注。首先,準備 PDMS (Sylgard 184, Dow-Corning)預聚物,充分混合PDMS 及其固化劑 (體積比: 10∶1) ,置入真空泵中抽氣20 min,PDMS 預聚物澆注到硅片上的 SU-8 懸臂梁陣列微模具上,放置在熱板上,65 ℃烘烤 12 h,將 PDMS 微模具從硅片剝離,氧離子處理 1 min,脫模劑蒸熏 12 h,以利于后續 PDMS 微懸臂梁陣列從 PDMS 微模具上分離。 然后,將PDMS 預聚物澆注到 PDMS 微模具中,置入真空泵抽氣 20 min,110 ℃烘烤20 h,從 PDMS 模上剝離 PDMS 微懸臂梁陣列。對于采用 DRIE 工藝直接硅片刻蝕生成的微模具,硅片先經過硅烷化處理以易于后期脫模,然后將PDMS 預聚物澆注到硅片微模具,65℃烘烤 12 h,從硅模上剝離。

3.3 第三步 (圖2 H-I) 是微懸臂梁頂端表面處理。PDMS 微懸臂梁陣列脫模后,氧離子表面處理使其親水。為進行下一步細胞實驗,采用微接觸印刷方法[12] ,在PDMS 微懸臂梁陣列預定區域印刷上經過熒光標記的細胞外基質蛋白質。Addae等[10]采用量子點標記技術可以在標準熒光顯微鏡下跟蹤微懸臂梁形變得到更精確的位移信息,使微分干涉差顯微鏡產生的懸臂梁頂端和細胞邊緣模糊問題最小化,并消除了信號衰減的時間依賴性。

力測量實驗的掃描電子顯微鏡 (SEM) 照片,采用同一標尺合成在一起以便于比較。Tan 等設計了 mPADs (microfabricated post-array-detectors),直徑 3 μm、高度 11 μm、間距 9 μm,相對應每根懸臂梁可以達到 32 nN/μm 精度[7]。采用 DRIE 方法,du Roure 等制作出 μFSA (microdimensional force sensor array) ,直徑 1 μm、高度 5.2 μm、間距 3 μm,深寬比接近 6,這是目前采用 PDMS 微懸臂梁陣列方法測量細胞牽引力所報道的最高深寬比值,力學測量精度可以達到 21.8nN/μm[8]。MFSA (micropost force sensor array) 由Li 等開發,直徑 2 μm、高度 6 μm、間距 4 μm,深寬比為3。結合圖像處理算法,MFSA 可以達到 40 nm 分辨率和 0.5 nN 力學靈敏度[9]。BoN (bed of nails) 由 Addae-Mensah等研制,直徑 2 μm、高度 7 μm、間距 5 μm,深寬比為 3.5,據報道精度可以達到13.6 nN/μm[10]。

4 討論

根據公式 (1) ,更高深寬比的微懸臂梁可以帶來更高的力學分辨率。實際上研究者們已經嘗試提高工藝水平來制作更高深寬比的微懸臂梁陣列。比如直徑 1 μm,高度 20 μm,深寬比為 20 的微懸臂梁,當 PDMS 楊氏模量為 2 MPa 時,理論上對應精度為 0.04 nN/μm。如此高的力學分辨率確實不錯,但直覺告訴我們,過高的深寬比結構會造成機械穩定性問題。文獻[13-15] 顯示幾何結構一致的高深寬比 PDMS 懸臂梁會造成機械穩定性問題,如側面倒塌和觸底倒塌。側面倒塌指多個微懸臂梁倒塌導致互相之間粘連,觸底倒塌指單個微懸臂梁倒塌與基底之間粘連。基于 Hui 的倒塌模型理論[16],高深寬比結構倒塌是由于自身重量所引起。但根據重力引起倒塌理論,目前尺寸條件下所有制作的 PDMS 微懸臂梁都不應該有穩定性問題,但實驗結果事與愿違。文獻[17]指出,由于 PDMS 楊氏模量限制,在空氣中 PDMS 微懸臂梁的臨界深寬比在 6 左右。即使增加 PDMS 預聚體的烘烤時間或改變 PDMS 與固化劑的混合比率,楊氏模量不會發生顯著改變[18]。

我們發現在溶液中,PDMS微懸臂梁臨界深寬比可以提高。實際上,在細胞實驗中,粘附有細胞的微懸臂梁是浸沒在培養基溶液中。因此,我們可以在溶液環境中制作微懸臂梁陣列以提高深寬比。我們設計了實驗在溶液環境下制作微懸臂梁陣列并將其浸沒在不同的溶液中,如乙醇和水中來考察其機械穩定性。實驗表明,如果我們可以避免液體蒸發,打破微懸臂梁頂端液體表面張力平衡,微懸臂梁陣列可以保持直立穩定。溶液表面能越低,臨界深寬比就越高,在水溶液中可以得到深寬比為 10 左右的微懸臂梁陣列。即使一些未知擾動,如碰撞,流體表面張力等,不會導致微懸臂梁粘連倒塌。

5 結論

細胞牽引力細節知識對理解生物過程有著重要意義已成為共識。采用經過表面處理的高深寬比 PDMS 微懸臂梁陣列作為傳感器,用來探測細胞牽引力,可以得到數十 nN/m 的分辨率。我們詳盡地綜述了采用 BioMEMS 工藝制作 PDMS 微懸臂梁矩陣的方法。對測量原理和模型,制作技術流程,表面處理,細胞實驗等逐一詳細論述。BioMEMS 制造工藝發展迅速,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去完善,但其為細胞力學測量領域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和方法值得我們去探索。

本工作由國家留學基金委支持,作者在此感謝北京理工大學生命信息實驗室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微機電系統和微流控實驗室人員的幫助。

參考文獻

[1]Choquet D, Felsenfeld D P and Sheetz M P. Extracellular matrix rigidity causes strengthening of integrin-cytoskeleton linkages [J]. Cell, 1997, 88: 39-48.

[2]Weisenhorn AL, Khorsandi M, Kasas S, et al. Deformation and height anomaly of soft surfaces studied with an AFM [J]. Nanotechnology, 1993, 4: 106-113.

[3]Chien S, Sung KL, Skalak R,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erythrocyte membrane [J]. Biophys J, 1978, 24: 463-487.

[4]Harris AK, Wild P, Stopak D. Silicone rubber substrata: a new wrinkle in the study of cell locomotion [J]. Science, 1980, 208: 177-179.

[5]Yang S, Saif T. Micromachined force sensors for the study of cell mechanics [J]. Rev Sci Instrum, 2005, 76: 044301-044308.

[6]Butler JP, Tolic-Norrelykke IM, Fabry B, et al. Traction fields, moments, and strain energy that cells exert on their surroundings [J]. 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2002, 282: C595-C605.

[7]Tan J L, Tien J, Pirone D M, et al. Cells lying on a bed of microneedles: An approach to isolate mechanical force [J]. PNAS, 2003, 100: 1484-1489.

[8]du Roure O, Saez A, Buguin A, et al. Force mapping in epithelial cell migration [J]. PNAS, 2005, 102: 2390-2395.

[9]Li B, Xie L K. Development of micropost force sensor array with culture experiments for determination of cell traction forces [J]. Cell Motility and the Cytoskeleton, 2007, 64: 509-518.

[10]Addae-Mensah K A, Kassebaum N J, Bowers, et al. A flexible, quantum dot-labeled cantilever post array for studying cellular microforces [J].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 2007, 136: 385-397.

[11]Crandall S 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chanics of solids [M].New York:McGraw-Hill,1978:511-576.

[12]Tan J L, Tien J and Chen C S. Microcontact printing of proteins on mixed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J]. Langmuir, 2002, 18: 519-523.

[13]Geim A K, Dubonos S V, Grigorieva I V, et al. Microfabricated adhesive mimicking gecko foot-hair [J]. Nature Materials, 2003, 2: 461-463.

[14]Glassmaker N J, Jagota A, Hui, et al. Design of biomimetic fibrillar interfaces: 1. Making contact [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04, 1: 23-33.

[15]Sharp K G, Blackman G S, Glassmaker N J, et al. Effect of stamp deformation on the quality of microcontact printing: theory and experiment [J]. Langmuir, 2004, 20: 6430-6438.

篇4

荸薺(Eleocharis tuberosa Roem. et. Schlt),又名馬蹄、水芋、通天草等。荸薺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生食、熟食均可,其提取物對細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較強抑制作用,是較好的保健食品[1]。目前種植荸薺的農戶種植和管理技術有所提高,種植面積不斷擴大[2],但人們往往憑著經驗和習慣進行栽培,重施基肥輕施追肥或輕施基肥重施追肥,施肥方式不當,重施化肥輕施有機肥,導致其產量偏低,品質差。因此,為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避免濫施化肥造成環境污染,進行荸薺不同生長時期采用不同施肥配方試驗,以期探明最佳施肥時期及其比例配方,為荸薺科學合理施用肥料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綠源有機肥(N∶P∶K≥20%、有機質≥25%,廣西南寧綠源有機肥廠生產),菜籽麩(N∶P∶K=1∶0.3∶0.6),配方緩釋肥(N∶P∶K=18∶8∶19,天津蘆陽化肥有限公司生產),45%尿素(廣西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50%硫酸鉀(德國巴斯夫生產),12%過磷酸鈣(廣西鹿寨生產),純硼含量15%持力硼和持力鋅(進口,美國硼砂集團生產);荸薺苗為桂蹄2號組培苗(廣西農業科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培育并研制)。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在青山鎮荔江村次塘屯黃天球責任田進行。

試驗共設5個處理。處理1,一次性施肥,把所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處理2,分3次施肥,基肥40%,分蘗肥30%,結薺初期30%;處理3,分4次施肥,基肥40%,分蘗肥20%,結薺初期20%,膨大初期20%;處理4,分5次施肥,基肥30%,分蘗肥20%,結薺初期20%,膨大初期15%,膨大中期15%;處理5,分6次施肥,基肥30%,分蘗肥20%,壯苗肥10%,結薺初期20%,膨大初期10%,膨大中期10%。

每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6 m×5 m=30 m2。株行距40 cm×55 cm,每小區 9 行,每行15蔸,每蔸1株,每小區135蔸。

1.3 觀察項目

①移栽后隨時觀察記載各處理的生育期、株高和分株數 每個小區定1個觀察點,每個點1 m2共4蔸。定植后,于2011年8月23日進行第一次調查,以后每隔15 d調查1次,即9月7日和22日分別進行第2次和第3次調查。田間管理,除施肥外其他參照陳麗娟等的進行[3~5]。

②小區測產 2012年1月10日挖取荸薺地下球莖,調查小區荸薺球莖產量[6],取平均值。采用新復極差測驗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用方法對荸薺生育期的影響

2.2 不同施用方法對荸薺植株高度的影響

2.3 不同施用方法對荸薺植株分株數的影響

2.4 不同施用方法對荸薺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處理4與處理1、2、5間的產量差異顯著,其他處理間差異不大。綜合分析可知,處理4荸薺球莖產量最高,說明結薺膨大初期、中期肥料充足,荸薺產量高。

3 小結與討論

①將等量肥料在荸薺各生長時期按比例施用對荸薺各生育期沒有影響。各處理的回青期、分株初期、分蘗盛期、結球期、成熟期均表現一致。

②用等量肥料在荸薺各生長時期按比例施用對荸薺株高、分株數有顯著影響。生長前期各處理的株高之間無差異,生長中、后期分蘗肥、結薺初期肥充足的荸薺株高顯著高于肥料一次施用的和基肥、分蘗肥、結薺初期肥欠缺的荸薺。用等量肥料在荸薺各生長時期按比例施用的荸薺分株數與前期施肥量成正比,前期施肥量充足的荸薺分株數顯著多于前期施肥量少的荸薺分株數。

③用等量肥料在荸薺各生長時期按比例施用對荸薺產量有顯著的影響,結薺初期肥、膨大初期肥、膨大中期肥充足的荸薺產量顯著高于結薺初期肥、膨大初期肥、膨大中期肥欠缺處理的產量。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1986:1 798-1 799.

[2] 蔡炳華,陳麗娟,江文,等.廣西荸薺產業發展現狀與建議[J].長江蔬菜,2012(18):98-100.

[3] 陳麗娟,蔡炳華,江文,等.荸薺新品種桂蹄 2 號的選育[J]. 中國蔬菜,2011(14):96-98.

篇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level enhancemen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the 50 s since the invention, is widely used in large span, the hard in bridg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ide highway first T2 music label jade large bridg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well used hanging basket of type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combining the work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hanging baske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of cast-in-situ produces in the process of deflection cast-in-situ factors, construction and testing, the assembled hanging basket and preloading.

Keywords: continuous box, hanging baske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 U4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工程概況

樂昌至廣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T2合同段玉井特大橋(50+3×90+50)米五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箱梁,箱梁斷面采用單箱單室,根部梁高5.7m,跨中高2.6m,頂板厚28cm,底板厚從跨中至根部由32cm變化為60cm,腹板從跨中至根部分兩段采用45cm、75cm兩種厚度,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均按2次拋物線變化。箱梁頂板橫向寬度16.5m,梁底寬8.0m,翼緣懸臂長4.25m。箱梁0號節段長12m,每個懸澆“T”縱向對稱劃分為10個節段,梁段數及梁段長從根部至跨中分別為4×3.5m、6×4.0m,節段懸澆總長38m,懸澆最重節段為1#塊,共計混凝土60.48m3,重約為1667KN。箱梁懸臂澆筑采用三角掛籃施工。

表1-1 箱梁截面尺寸及混凝土數量表

2、掛籃懸臂施工法的選擇

本橋跨越京珠高速、地方坪乳公路及省道,根據橋址的工程地質情況、橋墩高度最高為78m,梁體本身變化情況、工程建設施工期的需求,本橋高墩施工上部構造選擇掛籃懸臂施工工藝。

3、掛籃設計及施工

3.1、掛籃總體構造

掛籃主要由主桁承重系統、行走及后錨系統、底籃及懸吊系統、模板系統四大部分組成。掛籃總體構造如下圖3-1-1所示,具體結構詳見掛籃圖紙。

圖3-1-1 掛籃總體構造圖

主桁承重系統:由兩片主桁計前吊橫梁組成,主桁架為三角形,前橫梁為型鋼組焊結構;

行走及后錨系統:分為主桁架行走系統、外模行走系統、內模行走系統及后錨系統,主桁架行走系統由行走軌道、前支腿、后支腿組成;外模行走系統由外模行走梁、外模行走吊耳等組成;內模行走系統由內模行走梁、內模行走吊耳等組成;后錨系統由后錨支座、后橫梁、扁擔梁及預應力精軋螺紋鋼筋等組成;

底籃及懸吊系統:掛籃底籃由前下橫梁、后下橫梁、縱梁和底模組成,底籃縱梁為型鋼結構,底模采用大塊鋼模;懸吊系統由前吊系統、后吊系統組成,前吊系統通過4跟吊帶錨固于前吊橫梁上,后吊系統通過兩根吊帶及兩根吊桿錨固于已澆筑梁段上;

模板系統:掛籃外模及底模采用大塊鋼模板,內模采用組合鋼模,模板總體布置如下圖3-1-2所示。

圖3-1-2 掛籃模板系統

3.2、掛籃拼裝

3.2.1掛籃拼裝注意事項

1)、掛籃拼裝應按照上述順序逐部操作,作業前應對吊裝機械及機具進行安全檢查,在操作過程中地上、空中應有專人進行指揮及指導。

2)、掛籃的拼裝是高空作業,每道工序務必經過認真的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3)、嚴禁在掛籃結構上任意進行焊接、切割。

4)、在掛籃結構上增加的吊耳等其它結構必須保證焊接及連接質量。

5)、吊桿及吊帶嚴禁引弧、通電,應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

6)、定期檢查起重鋼絲繩是否有破損,吊物是否綁扎牢固。

7)、嚴禁超載、操作平臺上作業人員不得超過4人,堆載不得超過100kg。

3.3掛籃試壓 。

為了消除掛籃結構的塑性變形,掛籃在上橋前先在加工廠試拼,采用等代澆筑重量對其進行主桁架對稱試壓,分級加載最大重量為施工最大梁重的 1.3 倍;然后分級,在加載過程中用精密測量儀器觀測豎向變形,再根據實測值推算各梁段掛籃的豎向變形,為施工預拱度設定及混凝土澆筑中掛籃的調整提供參考數據。過程控制中要求緊固掛籃,掛籃就位后,在澆筑混凝土前,對于前后橫梁每根吊桿連接處隨時檢查螺栓有無松動,有松動的地方必須及時扭緊,做到每一節點都連接緊密、 牢固方可進行澆筑。

3.4、掛籃行走

掛籃行走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設置預埋件,澆筑混凝土

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在未澆筑節段設計位置預留后吊短吊桿及內外模行走梁吊耳吊帶孔,后錨點位置預埋精軋螺紋鋼筋,并預埋行走反力座預埋件,具體預埋點位置及預埋件構造見詳圖。

2)、接長行走軌道 已澆筑梁段達到設計強度并張拉完縱向預應力束后,開始接長并錨固行走軌道梁。安裝軌道前先將箱梁頂面清理干凈,清除梁段頂面腹板部位豎向預應力筋上的雜物,然后測量放樣,鋪放滑道,調整軌道位置使其平滑順直。調整好位置后將軌道用錨桿、連接器、錨具錨固在箱梁腹板外側豎向預應力筋上,錨固過程中,要將錨桿與豎向預應力筋旋入連接器長度相同并不少于6倍螺距。

、掛籃行走

掛籃行走采用液壓千斤頂及精軋螺紋鋼筋進行,行走前標記牽引精軋螺紋鋼筋,10cm做一個標記,保證掛籃左右側行走同步。主桁架通過桁架前后支點落于行走軌道上滑動行走,行走前在主桁架前后支點滑板處涂油以減少行走時摩擦力,內外模板及底籃利用內外走行導梁行走,行走導梁前端通過吊帶固定與前上橫梁上,后端通過兩個行走吊耳固定,行走吊耳上設置滾輪,前后兩個吊耳交替轉換行走,行走步驟如下:

①、放松前后吊耳吊帶,使掛籃模板整體脫離箱梁混凝土面;

②、掛籃往前行走2m;

③、放松前吊耳,走行梁落于后吊耳上;

④、將前吊耳前移2m位置錨固,放松并拆除后吊耳吊帶,走行梁落于前吊耳上;

⑤、將后吊耳前移2m并固定;

⑥、掛籃前移2m。

3.5、混凝土施工工藝

3.5.1、混凝土配合比

箱梁混凝土設計標號為C50,屬高標號混凝土,為保證混凝土質量,需采取以下措施嚴格控制優化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所用砂、石、水泥、水及添加劑的質量和規格,必須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添加劑等需出具出廠合格證書;

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4cm之間,并具有良好的泵送性、和易性。

3)、箱梁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應考慮水化熱溫度的控制,應采用水化熱低的水泥,改善骨料級配,降低水化熱,用摻加粉煤灰(通過試驗決定)、外加劑(如緩凝劑、減水劑)等方法,減少水泥用量,減小澆筑分層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熱速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

3.5.2、混凝土澆筑

1)、澆筑前,對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誤后進行澆筑;

2)、澆筑混凝土時箱梁N#塊及N'#塊應對稱進行,兩端重量差不得超過5方,同時同一掛籃箱梁左右兩側需對稱澆筑,保證掛籃橫向穩定性,同時為防止箱梁混凝土開裂,混凝土應由端部向根部澆筑;

3)、澆筑前應徹底清除模板垃圾并用水沖洗,特別是模板后端與已澆筑梁段梁底接觸面初細小碎屑,同時對掛籃后吊施加預拉力,保證箱梁澆筑過程中模板后端不會脫離已澆梁段混凝土面,保證接縫質量;

4)、箱梁結構復雜,預埋件、鋼筋、預應力孔道、錨具交錯,混凝土振搗需采用Φ50及Φ30兩種型號振動棒,鋼筋密集處采用小振動棒,鋼筋稀疏處使用大振動棒,錨具附近混凝土需特別振搗密實;

4、施工線型控制

4.1、撓度控制

在箱梁澆筑前要布設測量監控控制網,控制網的布設,應遵照變形觀 測能反映結構的實際變形為原則 .我們考慮在每墩頂 0 號塊的中心位置 安裝 1 個工作基點,工作基點要與附近的導線點形成控制網,并且要定期 進行復核,以保證工作基點的誤差在合格范圍內,通過我們精心組織施工,嚴格施工程序 ,加大監控力度,使得張皮溝大 橋左幅的合攏誤差都控制在合格范圍內 。

結語

在橋梁懸臂施工中, 確保橋梁成橋的線形狀態符合橋梁設計線形的要求, 是保證橋梁處于合理的受力狀態、橋梁運營的安全以及橋梁外觀線形優美的關鍵, 這也是難點所在。因此, 就是要對結構的各施工階段的結構變形和受理狀態進行合理的計算分析, 為施工預拱度的準確預報作理論依據。而且隨著懸臂施工技術的進步和完善,施工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加上電子計算機輔助進行橋梁結構內力分析計算及施工控制,使懸臂施工法成為現代大跨徑橋梁建造的主要施工方法,這也推動了橋梁進一步向高強、輕型、大跨徑方向發展 .

參考文獻:

[1] 徐君蘭. 大跨度橋梁施工控制 [M ]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

篇6

文章編號:1009-5519(2008)07-1055-02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青霉素過敏試驗在臨床廣泛應用,因青霉素皮內試驗操作部位在前臂掌側下段,該處皮膚細嫩,神經末梢豐富,加之藥物注射在表皮與真皮之間,患者往往感到疼痛難忍,無痛或微痛成了患者最關注的問題。而皮試操作的規范化、標準化是皮試結果判斷準確可靠的重要保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反復實踐,采用青霉素皮內試驗新方法,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2007年6~12月在我院門診注射科實行青霉素皮內試驗,具有正常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主動合作,皮膚色澤正常,肢端無感覺障礙的一般炎癥感染患者512例(有過敏史者除外),急性支氣管炎215例,急性肺炎208例,急性淋巴結炎12例,皮膚感染39例,急性腸炎38例。男267例,女245例。最大52歲,最小15歲,平均年齡38.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把患者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6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教科書上方法,注射器針頭進針方向與前臂平行,進針角度為5度,與皮膚紋理垂直。觀察組:采用新方法,用1 ml注射器4.5號針頭,抽取藥液后,常規消毒皮膚,左手繃緊前臂掌側下段,腕上一橫指處內側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與前臂垂直,與橫行的皮膚紋理平行,以45度角進入皮內1/2針頭斜面后,再平行將針頭進入2 ml,左手拇指固定針栓,注入藥液0.1 ml,使局部形成皮丘。此種方法需熟練、連貫進行。

1.3 疼痛評定:采用詞語評定量表法[1],即根據患者對疼痛的語言描述,將疼痛分為3級。0度:無疼痛反應或僅有輕微不適感。Ⅰ度:輕度疼痛可以忍受。Ⅱ度:疼痛明顯難以忍受。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兩種疼痛的發生情況和皮內試驗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疼痛發生率和皮內試驗結果陽性率,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01)。由此可見,兩種青霉素皮內試驗方法存在著明顯差異。

2 討論

前臂掌側下段皮膚薄,皮膚紋理橫行,移動性大,皮膚表面神經末梢密集,匯集了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的分支,對疼痛敏感,藥物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局部出現剝離樣的疼痛。疼痛程度與外在刺激強度,刺激時間,作用面積有關[2]。采用傳統的青霉素皮內試驗方法,注射器針頭與橫行的皮膚紋理垂直,進針角度為5度,損傷皮膚范圍大,為3 mm,機械損傷強度大,疼痛程度高。我們在臨床工作中,不斷改進操作方法,在眾多影響因素中,采用心理療法,分散注意力等措施,都未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而青霉素皮內試驗新方法,注射器針頭與橫行的皮膚紋理平行,進針角度呈45度,機械損傷強度小,損傷范圍小,為2.4 mm,注射部位在腕上一橫指處,此處靠近關節,皮膚相對較疏松,注射阻力小,疼痛程度低,成功率高于傳統法。新方法操作簡便,易于固定,皮丘形成好,便于觀察和劑量易于掌握,有效防治出現假陽性。

參考文獻:

篇7

中圖分類號:P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工作是一項以客觀而又準確地通過所測地形圖的三維空間來描述地物、地貌景觀,為城市的合理規劃服務為目的,以地表上的地物、地貌作為表示對象,并以規定的點、線、圖示符號、文字以及數字注記來描述地物、地貌景觀的技術性工作。大比例尺地形圖一般用于城市規劃與管理;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工廠、礦山設計與施工;礦山的儲量計算;各類工程設計與施工,條帶狀地形圖一般用于鐵路、公路等的設計與施工。

2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礎性工作

地籍測量包括地籍調查和地籍圖測繪兩方面。地籍調查是地籍測量的中心環節,重點是搜集和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權屬、類型、用途、數量和質量等地籍信息。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它是以地籍調查為依據,以測量技術為手段,從控制到碎部,精確測出各類土地的位置與大小、境界、權屬界址點的坐標與宗地面積以及地籍圖,以滿足土地管理部門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的需要的技術性工作。地籍測量的成果資料是地籍圖,它的主要要素是宗地的權屬界線,這些界線有的是可見的線狀地物,也有的是不可見的點位連線等。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地籍測量成果、資料的使用功能上,地籍測量成果、資料在土地管理和土地科學利用方面具有法律性、經濟型、社會性和地理性作用。

3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地籍測量的共同點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地籍測量都是涉及圖形的測繪,因此在圖形測繪的工作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共同點:

(1)測圖成果都是大比例尺

(2)依據的基礎理論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和地籍圖測量都是通過使用測量儀器量測角度、距離、高程,并依據測量學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來確定地面界址點活地物特征點的平面位置。

(3) 遵循的測圖原則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和地籍圖測量都遵循著“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從高精度到低精度”的測圖基本原則。

(4) 測圖方法相同

大比例尺數字測量和地籍測量均是先控制測量、圖根測量,再碎部測量。測量成果輸入計算機,數字化成圖。

(5) 采用的投影方式和坐標系統相同

當長度變形值不大于2.5cm/km時,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和地籍圖都是采用高斯——克呂格正形投影統一3°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統。當長度變形值大于2.5cm/km時,當面積小于25測區時,一般不經投影而采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統在平面上直接進行計算。

(6)采用的圖幅分幅方法及編號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和地籍測量的圖幅分幅都是采用坐標網格的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圖幅編號按圖廓西南角坐標(整10m)整數碼,縱坐標在前,橫坐標在后,中間短線連接。

4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地籍測量的不同點

(1) 測圖目的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是以客觀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觀為目的,主要用于規劃、設計和工程施工等,應用范圍較廣。地籍測量是以權屬管理工作為目的,專門用于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記,應用范圍狹窄。

(2) 工作量不同

地籍圖測繪的核心是以反映宗地權屬范圍的界址點坐標來表達宗地的位置、形狀、大小和利用現狀的,地籍圖較高的精度要求也相應導致了成圖作業方法的高要求,所以地籍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的工作量大很多。

(3)測量點位精度要求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成圖比例尺關系很大,一般是指圖上的點相對于實地同名點位的測定精度。地形測量規范要求:重要的地物與地物輪廓對于附近根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不大于圖上0.6mm,次要地物與地物輪廓位置中誤差不大于0.8mm。地籍測量的精度包括地籍控制測量精度和地籍圖測繪精度,《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規定地籍圖根控制點相對于臨近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在圖上不得超過±0.1mm,測站點相對于鄰近地籍圖根控制點誤差不得超過圖上±0.3mm。因界址點為地籍圖的主要因素,界址點的坐標精度代表了地籍資料的定位精度。界址點的圖上位置精度是影響地籍圖面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相同比例尺的情況下,地籍測量隊細部界址點的測定要求比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時一般地物點的點位測量精度要求高。

(4) 圖上標示的內容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只強調客觀地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觀,具體的專業內容往往留給用戶應用時自行填補。地籍測量的地籍圖測繪首先應考慮表示權屬、權屬關系、土地用途等一系列內容。地籍圖上所顯示的現象如地籍號、地類號、權屬界線等往往是地表上看不到或無法直接測量的。此外、地籍測量要求地籍圖上所標示的內容與地籍調查鎖搜集的信息內容必須完全吻合,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5)測圖要素選擇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要求標示的是地面上的所有地物、地貌要素,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脈、道路、居民點、地面高低起伏等,比較詳盡。地籍測量的測圖要素主要是地籍界址點、界址線、權屬關系、地籍號、地類號、土地用途、土地面積等與土地管理有關的內容。地籍圖上反映的地物較少,不要求反映地貌。雖然地籍圖上也有一些地理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但他們是作為地籍要素的一些環境因素而表示的,起定位和襯托作用。

(6)依據的規范和圖示不同

地籍圖測繪是以表示地籍調查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平面圖,作業依據是1993年國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在表現形式上還有專門的地籍圖圖示。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測繪依據是國家測繪局制定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測量規范)》和相應的地形圖圖示符號。

5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資料與大比例尺地形圖

(1)利用地籍測量資料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圖

地籍測量是以坐標數據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作為界標物的道路、水面界線、房屋、各類墻柵等地物都有較好精度的點位坐標。因此,我們可利用地籍測量提供的房屋拐角點及地物特征點的點位坐標,及時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圖,以保證成圖的現勢性。

(2)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圖編繪地籍圖

地籍圖必須有眾多的地物要素作襯托,才能清楚地表現出地籍要素的位置特征,縮短成圖周期,降低成本費用,又能滿足土地管理的需要,因此,它在建制鎮、村莊地籍測量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6結束語

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地籍圖兩者雖然在表示的內容上、取舍上各有側重點,但在實際工作中它們之間卻有著緊密地聯系。加強整個城市的各個部門的測繪工作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測繪,對避免重復測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才能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測繪資源共享的同時,使測繪工作的發展更加長遠。

參考文獻:

篇8

1.早期的風險度量方法

Halley(1693)為度量死亡風險而建立的“科學”生命表格,可能是最早的可追溯到的風險方法。按照Karlborch(1969)的文獻記載,英國保險精算師Tetents(1789)第一個提出按照均值給風險進行排序的思想。1896年,伊文·費歇爾提出了著名的定量化期限結構理論,它在證券市場中被廣泛用作利率相關證券的定價依據。Fisher(1906)最早闡述了更關心低于某個特定收益的下側風險的思想,其對風險的定義為“收益率降到低于利率水平線的可能性”。這些早期論斷在內容上不成體系,對風險的度量大都停留在定性的基礎上,極具主觀性,可以看作是風險度量理論的早期萌芽。

2.敏感度分析是一種有效的風險度量方法

它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揭示投資組合價值是如何受到市場因素變化影響的。敏感度分析是指:如果市場風險因素之一(f)發生了細微變化,那么預期的投資組合的價值(V)的變化有多大。所謂市場風險因素是指存在于市場中的一些變數,所以金融工具的價值都可以從這些變數中推導出來。主要的市場風險因素包括利率、信貸信差、股票價格、匯率、隱含波動率、流通產品價格(如黃金和石油)等。除了這些因素的即期價格之外,還包括它們的遠期價格。考慮敏感度有三種等價的可相互替代的方法:相關性變化、一階導數以及最佳線性估計。

3.方差法

(1)Markowitz(1952)首次將統計學的期望和方差概念引入資產組合問題的研究,提出了用收益率的方差度量證券投資的風險,通過風險定量化促進數量化投資的發展。由于方差具有良好的統計特性(尤其是收益率服從正態分布),因此用其度量風險簡便易行、適應性強,在投資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也使得以均值一方差分析為基礎的證券投資組合理論成為現代金融理論的核心。但是用方差(或標準差)度量風險有如下缺陷:①方法的假設比較嚴格,如收益率服從正態分布。但是Fama等人對美國證券市場投資收益率分布狀況的研究以及布科斯特伯、克拉克對含期權的投資組合的收益率分布的研究,基本上都否定了正態分布假設。在某些情況下方差甚至不存在。②方差是用來衡量收益率對期望收益率的偏離程度,并且將正負收益偏差都視為風險,這與投資者的真實心理感受不一致。通常期望收益率對于大多數投資者沒有實際意義,他們認為風險是未達到某個特定的收益率指標的程度,而不是期望收益率的偏離程度;同時他們更關心資產未來價值低于預期值的可能性,即強調喪失期待的收益或蒙受損失的一面。因此,方差度量風險有悖于投資者對風險的客觀感受。

(2)羅伊(1952)提出了“安全第一法則”,建議利用投資價值低于某個預定的風險水平的概率水平去調整投資風險。羅伊提出的收益一方差比率和“安全第一法則”對投資績效評估理論和下側風險度量理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側風險是指,給定一個收益率,只有小于的收益率才能被作為風險度量的計算引子。其主要計算方法有兩種:①下半方差法和下偏矩法。Markowitz(1959)提出了兩種思路來度量下半方差:利用期望收益率來計算下半方差;②利用目標收益率計算下半方差。他認為下半方差方法克服了方差方法的缺陷,反映了風險的特征,是理論上最完美的風險計量方法實際上,雖然它說明了證券收益偏離的方向,但不具備良好的統計特性,沒有反映證券組合的損失到底有多大。

隨著風險理論研究的逐漸發展,以及人們對風險本質認識的日益深入,人們發現,用方差方法來度量金融市場風險存在著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現在:

第一,方差方法將資產收益率的不確定性或波動性定義為風險,并用方差或標準差來度量這種不確定性或波動性。這一定義已經偏離了風險的原始含義,這種方法也不能準確地度量真實風險的大小。這是因為,風險的原始含義是潛在損失,資產收益率的不確定性或波動性雖然與風險有關,但這種不確定或波動卻未必一定會造成投資損失,只有收益率的向下波動才有可能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收益率的向上波動只會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而方差方法卻沒有嚴格區分收益率波動方向的這種差異。相反,它以期望值作為判斷收益率變動的標準,將收益率對其期望值的正負偏差都視為風險,把樣本值相對于期望的所有波動,不管是向上的波動偏差還是向下的波動偏差,都計算為風險。這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風險的原始含義,無法反映風險的經濟性質,有違于投資者對風險的真實心理感受,無法準確地度量真實風險的大小。用它來指導人們按照風險最小的原則進行投資決策,有可能使投資者在有效地規避風險的同時,也與超額收益擦肩而過,喪失獲得更多收益的機會。

第二,方差方法假設比較嚴格,要求資產收益率及其聯合分布是正態的,這與實際出入較大,往往難以滿足。根據統計學原理,隨機變量的特性由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決定,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由資產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決定。在正態分布的假設條件下,只要期望收益率水平和方差確定了,資產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便隨之確定了。而資產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一經確定,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狀況也就隨之確定。然而,在現實中,資產收益率正態分布的假設一般不成立,通常是偏斜的,具有明顯的偏度與峰度。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收益率的期望值和方差都已固定,也可能有無數種收益率分布狀態與之對應。顯然,相對于這些不同的收益率分布,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大小是各不同的。可見,在資產收益率正態分布假設不成立的情況下,方差并不能決定資產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也不能決定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狀況。

第三,方差方法的計算任務比較繁重。在資產組合內的資產種類很多的情況下,需要計算很大的方差和協方差矩陣,例如當資產組合內有n種資產時,需要計算n個方差、n個期望收益、n(n-1)/2個協方差系數,計算過于復雜,費時費力。這有可能使采用方差方法指導投資實踐時失去時效性。另外,在方差計算過程中,由于平方的作用,使得小的偏差對方差值的影響變得微乎其微,只有較大的偏差才對方差產生重大的影響。這會極大地夸大偏差在風險計算中的作用,而縮小小偏差在風險計算中的作用,并會使投資者忽視小的虧損的累積對最終收益率的強大侵蝕作用。此外,在方差計算過程中,由于平方的作用,當收益率出現相同幅度的正負波動時,方差值的變動結果相同,然而這種變動對投資者來說,其風險顯然是不同的。

4.風險價值(VaR)

指在市場正常的波動情形下,對金融工具可能損失的一種統計測度。更為確切的是指,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資產或證券組合價值在未來特定時期內的最大可能損失。用公式表示為:

Prob(Ρ其中Prob表示:資產價值損失小于可能損失上限的概率。

Ρ表示:某一金融資產在一定持有期t的價值損失額。

VAR表示:給定置信水平α下的在險價值,即可能的損失上限。

α為:給定的置信水平。

VAR從統計的意義上講,本身是個數字,是指面臨“正常”的市場波動時“處于風險狀態的價值”。即在給定的置信水平和一定的持有期限內,預期的最大損失量(可以是絕對值,也可以是相對值)。例如,某一投資公司持有的證券組合在未來24小時內,置信度為95%,在證券市場正常波動的情況下,VaR值為800萬元。其含義是指,該公司的證券組合在一天內(24小時),由于市場價格變化而帶來的最大損失超過800萬元的概率為5%,平均20個交易日才可能出現一次這種情況。或者說有95%的把握判斷該投資公司在下一個交易日內的損失在800萬元以內。5%的機率反映了金融資產管理者的風險厭惡程度,可根據不同的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程度和承受能力來確定。

VaR模型計算方法:

歷史模擬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方差——協方差法

蒙特卡羅模擬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

VaR方法的優點是:第一,提供了不同于方差方法及下側方法的新的風險度量方式。它根據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來刻畫和度量風險,給出了在一定置信水平和特定時間內的最大損失,將潛在損失數量與損失發生的概率綜合起來考慮,比較恰當地反映了風險的損失程度和可能性大小,刻畫了風險的二維屬性,因此比較確切,是具有良好統計特性的風險度量指標。第二,從VaR概念的內涵可以看出,它也是一種建立在下側風險度量思想基礎上的風險衡量方法。它側重于對影響投資績效的不利收益率的度量,因此與方差方法對比,更適合于對收益率服從一般分布情況下的風險的計量及管理,更接近于投資者對風險的真實心理感受。

第三,VaR方法可以把全部資產組合的風險概括為一個簡單的數字,并以貨幣計量單位來表示風險管理的核心—潛在虧損的大小。運用這種方法,可測量由不同金融資產構成的復雜資產組合及不同業務部門的總體市場風險,為管理者比較不同資產組合及業務部門的風險大小,并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風險綜合管理,提供了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所以它富有吸引力,并被迅速推廣。

其缺點表現在:第一,VaR只是對市場處于正常變動情況下市場風險的度量,若發生極端情況,使用這種方法就不太合適;它只是指出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和一定置信水平下,金融資產價值發生的最大損失,而沒有考慮和指出在指定概率水平內,當實際發生的損失超過VaR時,情況又會如何?雖然實際發生的損失超過VaR的概率較小,但這種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則會造成巨大損失,可能導致金融災難。第二,VaR的計算有時非常復雜,需要采用分析法、歷史法或蒙特卡羅模擬法等方法來推斷資產組合未來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情況,而利用這些方法如利用資產組合收益率的歷史波動信息來推斷未來分布情形,則有可能造成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雖然隨著人們對有關風險問題研究的日益深入,風險度量理論得到了很大發展,風險度量方法取得了很大進展,呈現出日益多樣化和不斷改進的趨勢,但不可否認的是,現有各種風險度量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這些缺陷不僅使它們在風險管理的實踐中很難滿足實際需要,而且使得建立在這些風險度量方法基礎上的資產組合理論、資產定價理論以及期貨期權定價理論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風險度量理論研究任重道遠,繼續推動風險度量方法向前發展,仍然是學術界面臨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蘇經緯.現行金融市場風險度量方法評析[J].內蒙古金融研究,2010(06).

[2]王燕,楊文瀚.金融風險度量方法的研究進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08).

篇9

中圖分類號:U44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5-005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28

橋梁的動力特性(頻率、振型和阻尼比)是評定橋梁承載力狀態的重要參數,隨著我國公路橋梁檢驗評定制度的推行,橋梁動載試驗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實橋動荷載試驗中,橋梁的結構自振頻率測定是動載試驗中的一個基本的參數,通過實測自振頻率與橋梁設計時采用的對應理論自振頻率比較,往往用于評價橋梁的整體剛度。對不同的結構,我們關心的頻率往往不同的,如簡支梁關心的是梁下緣受拉振型對應的最低階豎向自振頻率,連續梁關心的是梁下緣受拉振型對應的最低階豎向自振頻率以及梁支點上緣受拉振型對應的最低階豎向自振頻率,如表1所示三跨等高度等跨連續梁的第I階和第Ⅲ階振型所對應的頻率即該橋型所需要測得的基頻。但隨著跨徑和界面高度的變化,振型的階數并不是固定的。而且實際上各傳感器會測到多階頻率,那么如何來區分測到的頻率是否就是目標頻率?最根本的方法即將結構的振型和對應的頻率均測量出來,根據振型來區分結構的頻率,但無疑費時、費力。對于結構較為簡單的裝配式梁橋也可以通過在不同位置布置傳感器,分析各傳感器測得的頻率構成,與理論頻率進行對比分析,來確定各階頻率,以下通過簡支梁橋的簡單實例來說明。

表1 基頻f1、f2的定義

自振頻率 有限元計算頻率值 振型序號 振型形狀

f1 4.116 I

f2 7.701 III

1 工程概況

某橋引橋上部結構為1×16m(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面總寬13m,橫向布置為2m(人行道)+9m(車行道)+2m(人行道),主梁橫向由13塊空心板組成(見圖1),計算跨徑為15.6m,主梁采用C30混凝土。試驗時采用加速度傳感器、NI信號采集系統及相關信號分析軟件進行觀測,并分析橋梁結構的動力特性,并采用環境隨機激振方法。由圖1可見,加速度傳感器在橫斷面上的布置于路緣石邊緣處。

圖1 跨中斷面圖及加速度傳感器布置圖

2 試驗前理論模態分析及傳感器布置

在進行試驗前,必須對橋梁進行理論分析,通過有限元理論分析計算處各階頻率,根據其振型布置傳感器。有時為了簡化工作量,會將裝配式簡支梁當作一根單梁來進行計算,很顯然這種方法與梁格模型在計算后得到的各階振型是有區別的,如圖2~圖8所示。

(a)振型軸側圖(b)振型立面圖

圖2 梁格模型一階模態理論計算結果(f=5.110Hz)

(a)振型軸側圖(b)振型橫斷面圖

圖3 梁格模型二階模態理論計算結果(f=7.432Hz)

(a)振型軸側圖(b)振型橫斷面圖

圖4 梁格模型三階模態理論計算結果(f=11.958Hz)

(a)振型軸側圖(b)振型橫斷面圖

圖5 梁格模型四階模態理論計算結果(f=17.259Hz)

(a)振型軸側圖(b)振型立面圖

圖6 梁格模型五階模態理論計算結果(f=19.922Hz)

圖7 單梁模型一階模態軸側圖(f=5.020Hz)

圖8 單梁模型二階模態軸測圖(f=19.590Hz)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單梁模型二階模態即為豎向反對稱振型,而相對應的梁格模型為五階模態,通過對其振型和頻率進行對比,顯然,單梁模型較梁格模型缺失三階振型。針對該橋的結構特點,我們關心的只是其最低階豎向自振頻率,因此,根據理論分析結果,本試驗時,在結構L/4及跨中截面處布置豎向加速度傳感器。

3 試驗數據分析

試驗后,通過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到兩個傳感器測量得到的結構頻率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L/4處傳感器測得了前5階頻率,而L/2處傳感器僅測得了前3階頻率,結合傳感器布置位置及圖2~圖6的理論振型結果,可以看出,這是由于第四、五階振型,在D1加速度傳感器所在位置處,梁體未發生位移;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橋梁實際振型階數與理論分析結果是相同的,同時印證了梁格理論分析模型的正確性。從表2中可以看出,各階實測頻率均大于對應的理論頻率,可見,結構整體剛度滿足規范要求。

表2 頻率測量結果表

頻率 L/4處傳感器(Hz) L/2處傳感器(Hz) 對應的理論頻率(Hz)

f1 6.335 6.335 5.110

f2 9.668 9.668 7.432

f3 16.580 16.580 11.958

f4 22.900 / 17.259

f5 25.200 / 19.922

圖9 L/4處傳感器測得的頻率結果

圖10 L/2處傳感器測得的頻率結果

4 結語

通過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結論:(1)頻率對比法可以應用于常規橋梁上,如連續梁橋,簡支梁橋、拱橋等;(2)對于裝配式梁橋,特別是連續梁橋在進行結構理論頻率計算時,須建立和實際結構一致的梁格模型,而不能采用如單梁模型,否則將造成理論計算時,部分振型缺失,在應用頻率對比法時,產生無法分辨頻率對應階數的困惑;(3)通過D1和D2傳感器所測得的頻率進行對比,并結合理論振型考慮即可區別出所測得的各階頻率與哪一階理論頻率相對應。同時,為了成功測得所需要的結構自振頻率,合理布置傳感器是關鍵,應在振型位移最大的位置布置傳感器。

參考文獻

[1] 章關永,胡大琳.橋梁結構試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王建華,孫勝江.橋涵工程試驗檢測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篇10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一、懸臂掛籃技術的原理

從某方而來說,可將懸臂掛籃技術劃分為懸臂澆筑法,懸臂掛籃技術的特點在于掛籃能夠自由移動,進而避免了使用大型機械進行施工的麻煩,且與其他技術相比,懸臂掛籃技術操作簡便,結構輕盈。在實際施工中,相關施工企業可結合工程實際需要進行分段時的懸臂掛籃作業,在完成一段梁段施工后,施工企業可將掛籃向前移動,進而開始下一梁段的施工,這樣的施工技術與措施,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橋梁的整體施工進度,使橋梁施工更為方便,懸臂掛籃技術的運用,不僅是作為一個施工操作平臺,從另一方而來講,也起到了一定的承重能力,而許多企業在施工時,往往簡單的將其視為施工操作平臺,忽略了懸臂掛籃的承重結構的性能。對此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企業應不斷累積經驗設計出運動輕巧、穩定性好且高強度的掛籃,這樣不僅有效的降低了掛籃的自重,也有效的提高了掛籃施工的安全性與施工質量。

二、橋梁工程掛籃懸臂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一)前期準備工作

掛籃作為懸臂掛籃施工的主要設備,其是一個復雜的活動模架,其主要沿著軌道走行,然后在懸臂的梁段上掛上懸臂,通過不斷的循環,才能使得梁段的澆筑工作完成。由于對于橋梁來說,澆筑工作和模板安裝工作都是高空作業,而且橋梁是主要承重結構,所以在設置掛籃的機械能時應當注意不僅僅是保證其強度和安全性,而且還要防止其變形,從而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保證走行的方便以及拆卸的簡易化。總而言之,在掛籃施工時,既要保證施工作業的規范性也要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

(二)掛籃的制作與安裝

在制作掛籃時,其各個部件都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進行制作,尤其是對于幾何的尺寸、材質等的加工,而需要對其進行修改時,也應事先征得設訓一部門的批準,研究探討對于設訓一的修改,在確認修改后,需要嚴格按照程序,才能進行設計變更。在完成掛籃工作后,在試拼階段完成后需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檢查,有的還需進行單件試驗,用以確保掛籃的質量。

在現場拼接時,需要經過找平鋪枕、吊裝主構架、吊裝前上橫梁等步驟。在進行找平鋪枕時,需要對一個梁段進行張拉,然后找平處理梁頂鋪枕段,一般情況下是采用水泥和砂漿進行找平;鋪設鋼枕時,需要在前支座處鋪設三根鋼枕,并且保證其間距為50cm,以內;在安裝軌道時,對于長鋼軌的安裝應當從0段向兩側進行,并且注意每一側都為兩根,而且保證長度為2. 5 m,在軌道穿入豎向預應力筋后,應找平軌道頂部,最后確定其中心距沒有誤差后,再用螺母把軌道前段向后支座中插入,這樣后支座就能安裝在前支座上;在進行調轉主構架時,注意主構架應安放于前后支座上,并且能夠使螺旋與螺栓連接,用腳手架作臨時支撐以防其傾倒;在安裝主構架之間的連接系時,使用長螺桿以及扁擔梁進行固定;然后在安裝前上橫梁時,應安置在作業平臺與主構梁前端;然后在1段梁底板留孔,以便安裝后吊帶;最后安裝外側模板,對立模的標高進行調整。這樣整個掛籃的安裝過程就完成了。

(三)掛籃的預壓試驗分析

在懸臂掛籃施工中,若施工企業采取的是新的掛籃,那么在安裝前,就應進行主衍架等相關構件進行必要的預壓試驗。以避免應構件不合格導致非彈性變形而引發事故,應最大限度的對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保證,并使相關構件滿足實際施工的安全要求。除了主衍架等構件需要進行預壓試驗外,在懸臂掛籃安裝結束后,施工企業還要對整體設備進行荷載試驗。荷載試驗的作用在于可將橋梁懸臂掛籃的最大承載力進行測量,通常橋梁懸臂掛籃的荷載約等于最大節段重量的1.5倍,在橋梁懸臂掛籃荷載試驗中,相關試驗人員應對掛籃的加載以及形變情況進行及時的記錄,進而使立模標高得到有效的確定,是箱梁線性得到保證。而且在試驗時,對以往的橋梁掛籃系數進行參考,對橋梁懸臂掛籃技術的運用有益處。

(四)橋梁掛籃懸臂澆筑施工

在現實的橋梁施工過程中,橋梁掛籃懸臂澆筑施工具體指的是在橋墩的兩邊對稱部分用混凝土一段段地開展澆筑施工。當混凝土達到相關規定指定的強度基礎后,應該拉伸擴張預應力束,同時對掛籃進行移動,完成之后再接著對下一橋梁分段繼續地進行澆筑施工。在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橋梁分段的實際長度大多是3-4米長。另外,還必須注意,在進行懸臂澆筑的施工過程中,因為掛籃是作為最主要的機械設備,但是掛籃會受到橋墩根部自身重量帶來的重量影響,導致施工質量不佳,所以為了能夠更加地滿足支承掛籃以及拼裝掛籃要求的實際起步長度,必須先用托架對第一橋梁分段進行澆筑施工。

1、懸澆施工工藝

在運用掛籃進行懸臂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會有某一些橋梁分段是必須應用到托架來對其開展施工。所以除了特殊情況之外,大部分橋梁分段都是必須采用掛籃來對其進行施工。并且還要注意每一橋梁分段的混凝土都必須要經過最少一次的澆筑施工。在正常情況下,施工周期大多為7天左右。

2、托架

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托架的長度與它的高度可以由澆筑長度和需要澆筑的高度來進行設定,橫橋向的現實寬度必須高出箱梁寬度至少1. 5米,這樣才可以更方便地設置出箱梁腹板外側的模板。另外,箱梁和托架頂面在橋梁的縱向線形上必須要保持整體的一致性。在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施工托架有:斜拉式和斜撐式。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出現托架引起澆筑橋梁時混凝土變形的情況,大多都應用千斤頂法做出預壓處理。

(五)懸臂掛籃技術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懸臂掛籃技術施工時,施工企業應對懸臂掛籃的安全及質量進行重視,只有懸臂掛籃的安全及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再能使橋梁整體的施工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實際的懸臂掛籃施工中,施工企業應組建專門的監督管理體系,保障懸臂掛籃的質量。首先在進行懸臂掛籃施工前,相關施工監理人員應結合施工的實際需求,深入的探討施工方案,分析事故環境等。并及時將出現的施工環境問題以及施工方案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使質量及安全問題消失在施工前;其次,施工監理人員還應對施工材料及材料的使用進行嚴格管理,保證進入工程項口的施工材料全部合格,杜絕出現問題材料混入施工場地,否則將對懸臂掛籃技術的施工安全及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威肋、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再次,施工技術的不足是懸臂掛籃施工中最大的問題,對于技術問題的出現,相關監管人員應及時對技術人員報告,將懸臂掛籃的施工技術問題進行解決,以免釀不必要的后果;最后,在懸臂掛籃安裝結束后,相關監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再次檢查,包括質量及安全等方而的檢查,在檢查合格后,方可運用在橋梁施工中,而對于存在安全及質量問題的懸臂掛籃,則應及時返工處理,在滿足施工要求后,再投入使用。除了上述幾

項注意事項外,施工企業還要在掛籃安裝完成后進行靜載試驗,靜載試驗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的將懸臂掛籃的質量以及安全進行檢查。當掛籃在運行時,相關施工人員應適當放緩掛籃運行速度,以免因掛籃運行過快導致掛籃變形扭曲或出現事故。

三、結語

橋梁懸臂掛籃施工技術能夠使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由于懸臂掛籃施工技術存在結構簡單、施工效率高、操作力便迅速等優勢,因此在橋梁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不斷地發展和探索,橋梁懸臂掛籃技術也逐漸完善。

參考文獻:

篇11

【中圖分類號】R76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318-01

隨著鼻內鏡技術的廣泛應用,鼻中隔矯正術作為鼻科的最基本的手術,逐漸引起各級醫師的重視,對其手術要求也隨之增高,即盡量達到手術的微創并最大限度的減輕患者的痛苦。改良切口的選擇使鼻中隔偏曲矯正術微創成為可能。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自2007年―2010年選取鼻中隔偏曲為鼻中隔中后端有一骨棘或骨嵴的病人125例,其中男78例,女47例,年齡在16-60歲,平均年齡35歲。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切口手術。

1.2 手術方法:

1.2.1 麻醉:0度鼻內鏡下使用含腎上腺素的1%地卡因棉片麻醉收縮鼻腔兩次后,于偏曲處前端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

1.2.2 手術步驟:圓刀或鐮狀刀于鼻中隔偏曲處骨棘或骨嵴前端3-5mm做一弧形小切口,切開黏膜軟骨膜并向后小心分離,將偏曲部分骨質不完全暴露;在鼻中隔軟骨和骨交界處切開并分離對側粘軟骨膜,分離至偏曲處后端,咬骨鉗將偏曲部骨質完全去除。如果偏曲部位接近中鼻甲或于中鼻甲后端,可于偏曲前2mm切開黏膜,充分分離偏曲側黏膜后直接用平鑿去除或咬鉗直接咬除偏曲處骨質。

1.2.3 術后處理:恢復黏膜后行切口處小塊膨脹止血海綿雙側局部鼻腔填塞壓迫。切口部位粘膜無需縫合。所有患者術后抗炎治療,于24-48小時內抽取鼻腔內填塞物,術后使用海水和鼻噴激素交替噴鼻,保持切口處清潔濕潤。

2 結果

125例中滿意112例,基本滿意13例。其療效判定:鼻中隔居中、鼻腔通氣良好為滿意和良好;鼻中隔稍有偏離、雙側鼻腔通氣良好為基本滿意或良好。切口基本于一周之內愈合。隨訪3月至6個月所有病例均未發現鼻中隔感染、穿孔鼻腔粘連及鼻梁塌陷等并發癥,鼻塞頭痛的不適癥狀消失。

3 討論

鼻中隔矯正術作為鼻科最基本的手術應做到熟練和微創,并盡可能的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近年來由于鼻內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鼻中隔矯正術可以在直視下進行操作,為改良切口成為可能。改良切口主要是針對于偏曲位于鼻中隔后端且明顯有一骨棘或骨嵴的患者,手術只在偏曲部位操作。通過這組病例的研究,可以發現改良切口使手術操作更為精細準確,有針對性,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鼻中隔軟骨和骨部分,以免術后鼻中隔隨呼吸的改變而發生偏移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減少了手術器械在鼻腔內的操作次數,減少了黏膜副損傷,明顯縮短了手術時間;鼻腔填塞時只行切口處局部填塞壓迫,減少了患者術后鼻塞頭痛不適感覺;使切口盡量遠離前鼻孔,減少了術后感染機會。改良切口的選擇符合微創手術的標準。同時改良切口較傳統切口減少了術后鼻中隔出血、血腫、術腔粘連、感染、穿孔、鼻梁塌陷等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相關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在线不卡 | 高清免费毛片 | 欧美久久一级 | 国产午夜电影 | 99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 麻豆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 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 | 久久国产电影 |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 美女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av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黄色av一区 | 国产首页 | 亚洲第一视频 | 毛片视频大全 | 天堂男人av| 黄性视频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 |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 中文有码在线视频 | www.精品久久|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黄色一级免费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九九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观看 | 国产亚洲综合性久久久影院 | 国产成人久久久 |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能看的av| 日韩一区二区三 | 国产精品一区二 | 亚洲成人www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 |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