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畜牧業論文

畜牧業論文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1-27 00:35:40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畜牧業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畜牧業論文

篇1

2舍飼養殖的不足

舍飼養殖雖然可以快速提高牛羊肉的產量,提高單位養殖規模,有利于大型機械化操作,但前提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大量的糧食和有限的農副產品為代價,大量使用各種藥物及各種添加劑,生產出口感不好但又不得不吃的奶肉食品,導致現在很多人寧愿長途駕車到農家及牧區高價購買散養的肉蛋奶及天然狀態下生長的食品,也不愿在市場購買。特別是舍飼養殖根本無法系統管理,不確定因素相當多。牛羊容易發生疫情,生產的母畜及幼畜成活率不高,稍有不慎帶來的損失將是致命的,尤其是舍飼養羊違背了羊的生長規律,改變了羊的生物特性,產出的羊肉自然品質不高。

3草原畜牧業綠色發展模式

鑒于以上傳統放養的缺陷和舍飼養殖的不足,政府部門目前投入大量資金項目給農牧民建筑羊舍,開發部分飼草料基地等大量的農牧業基礎建設。但要想生產更多的有機食品,進行規模化養殖,必須從源頭上解決飼草問題、改變飼養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綠色有機食品,讓人們吃到放心肉。而這需要在合適的、符合開發條件的草原和部分沙化半沙化的草場上配套水利設施,種植各種牧草,以最大的限度提高單位產草量,用科學的方式,利用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和牧草的生長特點、生長規律,選擇多年生、耐踐踏、再生力強的牧草(如檸條、苜蓿、無芒雀麥、羊草、鴨茅、高燕麥草等)分段、分片、分季節循環放牧,建立永久的牧草地,放牧還能促進草地植物,具有超補償性生長。并結合放牧對象(比如牛吃高草,羊吃矮草,雞吃蟲子等)探索出一條科學有效、節能環保、循環利用又順應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這樣既可生產出綠色有機食品,有利于消費者健康并帶動農牧民致富,而且經營者又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并且種植牧草除了能作為家畜的主要飼料外,對改良土壤理化性狀、維護土壤肥力、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綠化環境和調節氣候也有重要作用。由于牧草具有高效率利用光能的特點,因而發展牧草生產有利于建立穩產高產的農牧業生產體系、維護生態平衡,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有利于促進農牧業可持續發展。并且市場潛力較大,輻射帶動能力強,預期效益好;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產品科技含量較高,競爭優勢比較明顯;還可有效治理污染;廢棄物能得到有效利用;總體投資較舍飼養殖少得多,可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將成倍增加。但是要想使規模化養殖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單靠個人或企業是無法達到的,只有得到農業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獲得項目資金的大力扶持才可實現種草養畜,自然放牧,生產有機食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產品走向世界。

篇2

重點包括大同縣、新榮區、靈丘縣、渾源縣、左云縣5個縣區。到2015年,區域肉牛出欄19萬頭以上,牛肉產量3萬噸,分別比2011年增長123%、132%。發展路徑是:建設標準化肉牛養殖園區,擴大養殖規模;加快肉牛品種改良,推廣優良牧草種植、粗飼料科學加工、配混合飼料飼喂、標準化管理等技術;加強質量管理,提高肉牛增重和牛肉品質。

現代肉羊優勢產區。重點包括廣靈縣、渾源縣、靈丘縣、天鎮縣、左云縣、新榮區6個縣區。到2015年,出欄肉羊395萬只以上,羊肉產量5萬噸,分別比2011年增長171%、134%。發展路徑是:建設標準化養殖園區(小區、場),推廣舍飼、半舍飼養殖,擴大養殖規模;推廣雜交改良,著力提高母羊繁殖性能;推廣飼草科學加工,實施高效育肥模式,提高肉羊出欄率。現代絨山羊優勢產區。重點包括廣靈縣、渾源縣、靈丘縣、天鎮縣、左云縣、新榮區6個縣。

到2015年,存欄絨山羊31萬只以上,羊絨產量104噸以上。發展路徑是:建設標準化養殖園區(小區、場),推廣舍飼、半舍飼養殖方式;推廣晉嵐絨山羊優質品種,提高產絨量和絨細度。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須有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來支撐。大同市在發展現代畜牧業過程中,圍繞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環節,重點實施六大工程。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工程。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規模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的“五化”要求,新建一批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養殖園區(場、小區),擴大養殖規模,增加畜產品產量。到2015年養殖園區將達到639個。對現有規模化養殖場,加快標準化改造和擴建,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采取政策引導、龍頭帶動的辦法,引導散養戶和小規模養殖場戶向標準化養殖場區集中。飼草飼料高效利用工程。大力推進草地建設保護與“三化”草地治理,到2015年,全面完成天然草地確權,建設人工草地70萬畝,飛播種草9萬畝,改良草地328萬畝,建立“三牧”草地(禁牧、休牧、輪牧)242萬畝,使草地植被蓋度提高到70%以上,載畜量提高1倍以上。選擇6個5萬畝的集中連片草地,實施種草養畜、劃區輪牧,建設大草原、大牧場。發展青貯玉米種植,推廣秸稈青貯氨化,建立飼草料基地50萬畝,青貯秸稈100萬噸,秸稈飼用率達到50%,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

篇3

當前,我國很多地區用于專門的防疫經費仍然缺乏,導致疫苗費、消毒費等問題一直不能很好解決,嚴重阻礙了防疫工作的開展。

(二)動物防疫力量不足。

目前,我國畜牧養殖業動物防疫人員缺乏普遍缺少必要的專業培訓,不能按照正確的免疫操作規程進行免疫,或注射部位不準確,或注射劑量不足,導致免疫效果差,動物防疫力量不足。

(三)動物疫病防控能力薄弱。

動物疫病防治是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我國普遍實行的是春秋普免與月月補免相結合的防疫辦法,由于防疫工作量大、工作面廣,特別是基層防疫環境條件惡劣,防疫人員易出現厭戰情緒,致使免疫密度不能常年保證達100%,動物疫病防控能力薄弱。

(四)科學飼養管理能力差。

長期以來,我國對畜牧養殖業的動物疫情管理采取的是一種封閉的內部管理方式,遇重大疫情才以密級文件形勢內部通報,不公開、不透明的管理方式存在諸多弊端,造成科學飼養動物的管理能力較差,難以有效開展動物防疫工作。

二、今后養殖業發展對策與探討

畜牧養殖業中存在的問題影響著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針對目前的現狀,和多年的實踐經驗,談一談抓好動物防疫工作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增強風險意識,認真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一方面大力開展《動物防疫法》宣傳,宣傳疾病的重要性和危害性,提高廣大養殖戶對防疫工作的認識和正確理解,消除他們的依賴和對抗情緒。另一方面增強風險意識。清醒地認識到動物疫病控制的長期性,增強風險意識,同時要更充分認識到,動物疫病是可以防預控制的,因此,政府要多宣傳,多引導,多監督,根據綜合防控的戰略,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科學防疫,高效防疫,構建重大動物疫病控制的長效機制。

(二)縣鄉兩級財政部門逐步增加動物防疫工作的經費

對發展生態畜牧業減免稅收、優惠貸款,對疫病發生的費用和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對畜禽養殖企業征收排污費,用于環境治理和環境建設,各級政府應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改善鄉鎮畜牧獸醫站生產生活條件,并在保障必要防疫經費的同時,重點將動物疾病防疫疫苗補助經費列入財政經常性支出中,確保經費到位。

(三)加強疫病防控,增強保障能力

一方面應健全組織機構。建立健全領導防疫責任制,實行行政業務兩條線責任制,以防為主,防重于治,使防疫工作做到高密度,不留死角。另一方面應規范動免疫工作。每年應按各種動物疫病的流行特點,做好大面積的強制免疫工作,例如春秋防疫只針對少數疫情,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發動各級動物防疫人員做好動物疫情普查和預防注射工作。再次,加強人員素質培訓。從疫苗保存、使用劑量、注射方法等方面加強培訓,提升防疫人員的整體素質,逐步使防疫工作程序化、規范化,確保免疫安全,提高免疫效果。

(四)加強養殖創新,改進生產方式

篇4

積極做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2014年用于購置畜牧業機械的各類補貼資金510萬元,使我縣的畜牧業機械新增303臺,到2014年為止全縣擁有畜牧業機械1156臺。

1.2畜牧業機械化作業完成情況

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飼用玉米的機械化種植,2014年初及早維修保養、調試了90臺玉米點播機,使飼用玉米的機械化播種面積達100%。收獲時積極協調周邊各縣大型飼用玉米青貯收獲機,2014年秋收期間共投入大型飼用玉米青貯機12臺,割、摟、捆機械500余臺,收獲玉米面積2萬畝、天然草場機械化收獲完成3.91萬畝。

2特色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由于受自然氣候條件的限制,我縣的特色農業主要以馬鈴薯、大露菜為主。馬鈴薯產業在我縣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也是縣委確定的優勢產業。2014年建立馬鈴薯、露地蔬菜、玉米、小麥四個標準化作業示范區,其中:飼用玉米標準化建設完成面積1.2萬畝;全縣種植馬鈴薯1.3萬畝,馬鈴薯標準化建設完成0.5萬畝。

2.1馬鈴薯種植、收獲機械擁有情況及機械化作業情況

巴里坤縣人民政府在前幾年出臺了對購買馬鈴薯種植及收獲機具的農戶給予惠農補貼。農機部門進村入戶做了大量宣傳,并做好機具對比選型,購進的樣式在各鄉鎮召開現場演示,經試驗及改進,各類機械已基本滿足巴里坤縣的種植習慣和模式。幾年共購進馬鈴薯種植機具113臺,馬鈴薯收獲機104臺。2014年巴里坤縣種植馬鈴薯1.3萬畝,機械化種植0.6萬畝,占種植面積的46%;機械化收獲0.36萬畝,占種植面積的27.7%。

2.2建成大露菜推廣示范面積3500畝

2014年在巴里坤縣實施露地疏菜種植、貯藏、保鮮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根據巴里坤縣露地蔬菜種植分布情況,在石人子鄉建成露地蔬菜推廣示范面積1000畝,4月底在種植區石人子鄉大泉灣村二組做好露地蔬菜種植的耕整地作業,5月份開始鋪膜播種,截至6月10日全面完成1000畝蔬菜種植任務,種植了小顆粒種子窩筍、蓮花白、紅蘿卜、花菜。在5月初召開蔬菜機具現場演示會,培訓種植戶及技術人員210余人。在6~7月引進一臺旋耕機,并通過改進后進行除草,除草效果較好。蔬菜自8月份陸續上市。經測產,花菜畝產量2t、蓮花白4t、大白菜5t、西蘭花1.8t。

3存在問題

(1)天然可利用草場退化嚴重,從而降低了草料收獲機械的利用率;(2)飼草料基地不能形成規模,導致畜牧業收獲機械的利用率太低;(3)馬鈴薯機械化種植程度高,但機械化收獲有待提高;(4)大露菜的生產一直靠人工點種、除草、收獲,費時費力,種植規模小,生產的露地蔬菜量尚不能滿足本地需求。

篇5

1.2市場風險抵御能力不足,疫病防治難度大我國畜牧業專化程度較低,采用的飼養方式也比較分散,無法有效的防治疫病的傳染,疫病在防治和治療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難度。同時,傳統的飼養方式對長的變化感知能力較差,無法在第一時間對市場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及時的抵御風險發生,對整個產業的波動控制能力較差,阻礙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1.3畜牧業產業鏈沒有形成畜牧養殖產業生產者和經營者多數在沒有組織的形式產生,基本上都是以農戶為主要單元獨自經營,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系很少,或者干脆是一些孤立存在的產業部門,產業鏈不集中根本不能集中發展一個地區的畜牧產業,地區的畜牧業產業化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2畜牧業發展前景分析

2.1畜牧業由數量向著質量轉變在發展畜牧業過程中應該積極的推廣畜禽產品良種,提高產品的質量,這是發展畜牧業產業的關鍵。最近幾年,畜牧業生產規模雖然得到了不斷的擴大,但是總體的質量卻不盡如意,其很難適應市場對畜禽產品多樣化的需求。其自身在市場中競爭能力較弱,為此,在發展畜牧產業過程中我們應該從良種推廣下功夫,使畜禽產品的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保證整個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2.2畜牧業由耗糧型向著節約型轉變目前,很多家庭養殖的動物多數以豬為主,牛、羊的養殖比重比較低。家禽養殖以雞養殖為主,養鵝數量不多,研制結構比較單一,而且豬、雞、鴨養殖多數以糧食和配合性飼料為主,對糧食的消耗量比較大,投入的成本比較高。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除了豬、雞、鴨其他動物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大力發展其草食性動物養殖對于降低糧食消耗,節約成本,滿足人們對草食性動物的需求有著顯著的作用和意義。

2.3畜牧業由傳統養殖向著規模化、專業化養殖轉變傳統的分散養殖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這時就需要我們不斷轉變發展養殖思路,采用規范化和科學化的養殖模式。當地的農業部門應該在農民群眾中積極推廣規模化養殖技術,提高畜牧業的集約化水平,集中發展養殖大戶,同時還應該積極的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和協商,獲取更多的資金,建立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向農民群眾和養殖戶積極的進行技術指導,同時通過這個合作社建立產銷一體化經營,建立相對穩定和集中連片的生產集體,積極的培養動加工龍頭企業,提高畜牧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同時還能夠在市場中樹立品牌,更好的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篇6

1.1畜牧業物流缺乏行業標準約束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畜牧業物流需求越來越大,很多畜產品在流通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貨物流通方式,缺乏溫度、時間的嚴格控制,導致畜產品的質量下降、損耗增加。由于缺乏完善的畜牧業物流法律法規,使整個畜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沒有嚴格的流通標準限制[2],缺少統一性和規范性。

1.2畜牧業物流基礎設施設備落后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冷鏈物流運輸是畜產品流通的主要手段,冷鏈產品實行全程冷控,形成了完整的畜產品冷鏈物流系統,我國缺少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畜產品運輸更多采用改裝的傳統箱式卡車運輸,大大降低了流通效率,增加了畜產品污染的風險。

1.3畜牧業物流管理混亂與傳統的物流行業相比,畜牧業物流的管理過程更為復雜,實行多環節管理的方式。在畜產品物流的供應、流通加工、檢驗檢疫等環節采用農業、商業、質檢、交通等多部門分段管理的方式,使畜產品流通環節的中斷,增加中途停留的時間,導致了流通環節的混亂,未能實現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

2加快我國畜牧業物流發展對策

2.1構建畜牧業物流的信息管理體系畜牧業物流的發展離不開物流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整合畜產品流通環節信息的共享,能夠實現畜產品的“三流”合一與協調。進而有助于發揮其在社會需求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使供應商供應信息與消費者需求信息有機的結合。同時,建立條碼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從畜產品飼養的源頭入手,隨時全程追溯畜產品的相關信息,保證消費者食用畜產品的安全性。

篇7

1.2畜牧支撐體系建設日益穩固。近年來,邢臺市各級畜牧獸醫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按照明確職能、理順體制、優化布局、綜合設置的要求,市級和縣級均建立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辦公室。全市共建立鄉級畜牧獸醫分站117個,招聘全額事業編制人員482名,村級動物防疫員5325名,市、縣、鄉、村四級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體系基本形成。全市投入防疫和畜產品安全基礎建設資金2600萬元,建設市級獸醫實驗室和畜產品檢測中心各1處,建立3個國家級動物疫情測報站和3個省級動物疫情測報站,大大增強全市動物疫病預防和畜產品安全監測能力;禽流感、口蹄疫、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密度連年保持在100%,實現多年無重大疫病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為現代畜牧業發展保駕護航。

1.3畜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邢臺市通過親情招商、以商招商、舉辦項目推介會等招商措施,北京保吉安、泰國正大、河北雨潤、北京奧天、山東六和等一大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繼落戶邢臺,進一步推動了邢臺市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據統計,近三年來全市新、改(擴)建各類畜牧項目100多個,總投資近百億元,其中北京寶吉安與威縣、巨鹿合作的肉雞產業化項目,山東六和與興達合作的肉鴨產業鏈項目,泰國正大集團獨資的生豬生產項目等均相繼順利投產,帶動了當地畜牧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另有北京奧天生豬養殖項目、河北雨潤集團生豬生產及肉食加工項目、河北旺族集團生豬產業鏈項目、君樂寶乳業的萬頭奶牛生態牧場項目等正在建設中。特別是君樂寶與威縣合作總投資5億元的萬頭奶牛生態牧場項目,目前進展順利,預計2014年底可投入生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奶源基地,對我市高端奶產品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現代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差,產業化發展滯后。從國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經驗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一般應達到60%。在國內超過50%的地區也為數不少,而邢臺市2013年底才達到44%。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遠不能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少,優勢不明顯,一體化、集團化程度不高。畜牧業龍頭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有所壯大和發展,但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國內外市場,仍存在許多問題:第一,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差,管理制度落后,競爭力不強。第二,龍頭企業科技和制度創新能力不足。有些大型企業仍然依靠粗放擴張的經營模式,嚴重忽視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在市場競爭中缺乏自己的名牌產品的優勢產品,在企業管理中,沒有及時采用現代經營管理制度,存在產權不明晰、決策不科學的問題,仍然依靠傳統家族式的管理方法來管理集團企業,使企業長遠發展受到很大影響。有的企業嚴重缺乏穩定的原料基地,有的企業市場營銷渠道不暢,企業開拓市場的能力和手段有待提高。

2.2畜產品質量檢測體系仍待加強。在現階段,邢臺市的畜產品監管機構、監管手段、檢測人員及設備等均不能滿足產品監測的需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不容忽視。

2.3資金缺乏仍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瓶頸。隨著現代畜牧業向規模化、標準化轉變,邢臺市財政及金融的支持力度與畜牧業發展規模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步伐。

2.4產業發展空間逐漸縮小。隨著邢臺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資源、環境對畜牧業發展的制約日益突出,在土地資源和環境保護的雙重擠壓下,畜牧業發展空間的壓力正逐步加大。

2.5畜牧執法機構不健全,執法力量薄弱。市、縣兩級畜牧獸醫部門均沒有單獨的行政執法機構,現有的畜牧執法人員全部是動物衛生監督所或畜產品安全監管辦公室人員兼職,并缺乏必要的執法手段,畜牧法賦予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執法權力得不到很好的執行。

3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對策

3.1實施產業拉動,扶強壯大龍頭企業。緊緊圍繞畜牧業主導品種,加快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步伐。鼓勵現有龍頭企業通過更新改造、鏈條延伸、開發新上,謀劃建設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增強發展后勁;以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政策優勢,廣泛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到我市落戶,建設一批能夠延長畜牧業產業鏈,標準高、規模大、外向型、牽動強的畜牧業深加工龍頭企業。堅持引資金與引技術相結合,實現畜產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盡快形成一批龍頭企業集群。

3.2實施規模推動,強化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按照國家《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強化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一是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重點推進年出欄10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和常年存欄1萬只以上蛋雞規模養殖場,推行牛羊舍飼圈養,加快奶牛規模場建設和養殖小區股份制改造。二是推行標準化生產。制訂和完善生產標準化技術規程,引導生產者按標準組織生產,逐步使畜禽養殖在選址、圈舍建設、投入品、疫病防治、飼養管理、糞便處理、產品安全等方面達到標準化、規范化,不斷提高畜牧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三是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按照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標準,認真組織開展示范場創建活動,通過示范創建,提升全市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

3.3實施品牌牽動,爭創國家和省級產品品牌。以雞蛋、肉類和乳制品為重點,結合我市實際,科學制定產品品牌建設發展規劃,下大力抓好實施。引導養殖加工企業增強品牌和質量意識,健全標準化管理、計量檢測和質量信用體系,開發高端產品。,幫助我市知名企業在京津及全國大中城市建立專店、專柜、連鎖商場,增設銷售網點,提高市場占有率。

篇8

2項目區基本現狀

晴隆縣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是以草地生態畜牧業為主導的高效示范園區。園區內有貴州晴隆海權肉羊加工廠,總投資20138萬元的現代肉羊加工生產線,占地面積12hm2(180畝),建筑面積1.6萬m2,年屠宰加工120萬只肉羊的肉羊加工生產線,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集屠宰、加工、冷凍、儲藏、銷售于一體的肉羊加工廠,年產值7.8億元。晴隆縣吉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州級龍頭企業,總投資1.1億元,基地面積333hm2(5000畝),可帶動周邊2200戶農戶脫貧致富,茶葉初加工1000t/年,精加工1000t/年,年產值1億元。晴隆縣肥姑蔬菜食品廠是省級龍頭企業,廠房占地4.7hm2(70畝),擬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1333hm2(2萬畝),年產3600t“肥姑”牌蔬菜系列食品,年產值4050萬元,可帶動周邊3100個農戶脫貧致富。晴隆縣晴美馬鈴薯精淀粉加工廠,廠房占地面積4.13hm2(62畝),總投資1.08億元,可消化全縣種植的4000hm2(6萬畝)馬鈴薯,年生產馬鈴薯精淀粉3萬t,年產值2億元。晴隆縣古安南茶酒廠,建設用地面積40000hm2(60萬畝),廠房建筑面積15000m2,年生產5000t純茶酒,年產值8.4億元。晴隆縣茶業公司是省級龍頭企業,基地建設53.3hm2(800畝),可帶動周邊3000個農戶脫貧致富,帶動全縣種植6666.7hm2(10萬畝),年產干茶葉500t,銷售收入1400萬元,帶動茶農增收1800萬元。園區內已建成高產牧草示范基地,現有人工草地13333.3hm2(20萬畝),改良草地8000hm2(12萬畝)。

3生產條件與建設條件分析

3.1生產條件分析(1)土壤類型。晴隆縣地形起伏大,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點,地形地貌復雜,石山地區巖溶發育強烈,伏流、地下河床、溶洞、落水洞、豎林、巖溶干溝等極為普遍。土壤類型多為黃棕壤,屬粘化、酸性土壤。(2)氣候條件。晴隆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步,無霜期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云寡照。濕度較大,平均相對濕度85.4%。年均氣溫15.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4.2℃,極端最低氣溫-4.2℃。年平均日照時數1354h,年平均降水量1500mm,主要集中在5-8月,災害性氣候主要是干旱。(3)海拔高度。晴隆縣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最高海拔2025m,最低海拔543m,海拔高差達1482m。因受北盤江及其支流的強烈切割,切深長達500~700m,屬深切割巖溶侵蝕山區。

3.2建設條件分析(1)園區內有年屠宰120萬只肉羊加工生產線,于2013年9月底開始正常營運;項目區內已建成高產牧草示范基地,現有人工草地13333.3hm2(20萬畝),改良草地8000hm2(12萬畝)。(2)項目建設區有小龍水項目配水、土地整治項目配路,電改項目完成園區用電;水、電、路、網絡等基礎配套設施已全部覆蓋,完全能夠滿足園區建設需求。項目區與滬昆高速路相通,交通生產十分便利,足以滿足本項目的基礎運輸需求。

4與園區養殖農戶利益聯結機制

晴隆縣生態畜牧業示范園區的服務對象,瞄準貧困農戶,貧困農戶的覆蓋率達到70%,標準化養殖戶每戶圈舍補助4000元,無償提供種公羊及相應的技術服務和培訓,補助農機具、飼草機械、青貯缸、青貯袋、相關器械、驅蟲保健藥品、草種、肥料等,為農戶協調養羊貸款3~5萬元,并貼息2年。

5建設效益情況分析

篇9

2003年,州黨委、州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開展“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年”活動的決定》,決定利用3年時間在州、縣市、鄉鎮、村組建立健全動物防疫組織機構,重點是建立健全村級防疫點建設。按照“村聘、鄉批、縣核、站管”的原則,該州選拔了750名村級防疫員充實到基層防疫員隊伍中,基本建成了州、縣、鄉、村四級動物防疫網絡。

2.推進獸醫體制改革。

2006年,該州率先在全疆推行了獸醫體制改革,對州畜牧獸醫局所屬事業單位性質、編制、職能等進行了重新調整和認定。州、縣市共設立8個畜牧獸醫局、8個動物疾控中心、8個動物衛生監督所、5個動物疫情測報站、67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實現了鄉鎮獸醫站“人、財、物”三權歸縣管理,標志著該州獸醫體制改革順利完成。

3.不斷完善軟硬件建設。

結合國家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采取項目支持和地方自籌的方式,先后申請各級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項目167個,累計完成建設資金3230.91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891.2萬元,自治區投資445萬元,地州配套363.5萬元,縣市配套資金441.77萬元,鄉鎮自籌89.44萬元。在開展硬件建設的同時,先后制定了《昌吉州鄉鎮獸醫站管理辦法》《昌吉州村級防疫員管理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等10余項制度,基本形成了用制度管站、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運行機制。近年來,昌吉州廣大獸醫工作者嚴格落實國家、自治區動物疫病防控方針,扎實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該州連續4年被評為自治區獸醫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連續4年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有效保障了畜牧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該州基本建起了一個設備齊全,功能完善,手段先進,指揮靈活,反應快捷的動物防疫體系。

二、畜產品質量安全安全體系建設

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畜產品消費安全,在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州于2009年成立了昌吉州畜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配備了酶標儀、乳成分分析儀、SNAP檢測儀等畜產品快速檢測儀器及冰箱、冰柜、檢測試紙等基礎設施,該中心于2012年通過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質量認證。為擴大監測覆蓋面,構建“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檢測網絡,7縣市均成立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與縣市動物疾控中心合署辦公,67個鄉鎮獸醫站均掛畜產品質量監管站牌,設立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點230個,配合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工作。基本形成了州有檢測中心、縣市有檢測站、鄉鎮有監管站、養殖場(村)有監測點的四級檢測體系。2013年,昌吉州采取每月例行檢測、季度監督檢測和重點節假日檢測相結合的辦法加大對畜產品檢測力度,全年共完成畜產品質量安全抽樣32850批次。同時,深入開展了畜產品質量監管工作,重點對病死動物、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獸藥,生鮮乳收購、運輸環節,養殖環節投入品使用等開展了專項整治,累計開展各類培訓54次,培訓人員1611人;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33次,受益人員65813人;開展監督執法檢查共1101次,檢查各類場所2897家次,整改不合格場所240家次;共查處各類案件139起,其中動物衛生監督案件90起,獸藥案件45起,奶業案件3起,飼料案件1起,涉案金額23.62萬元,罰款金額17.05萬元,確保了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三、草原生態保護體系建設

該州行政區域內草原面積7308萬畝,其中可利用面積6718萬畝,天然草原面積占昌吉州土地總面積的2/3,天然草地不僅是昌吉州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也是該州乃至全疆重要的生態屏障。隨著昌吉州畜牧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草原生態保護工作普遍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加強了草地生態保護建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1.實行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制度。

結合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實施,全州禁牧面積2030萬畝、草畜平衡面積4688萬畝,全州6718萬畝可利用草原全部達到禁牧和草畜平衡。

2.采取“五宜兩結合”定居模式推進牧民定居工作。截至2014年,全州累計實現標準化定居20539戶,占牧民總戶數的80.7%,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牧民定居任務,全州牧民基本實現定居。定居點基本做到了冷季舍飼,暖季放牧,減輕了天然草原載畜壓力。

3.加大了草原保護建設投入力度。

該州先后實施了“天保”項目、圍欄工程、退牧還草工程、無鼠害示范工程和飛播改良等天然草原保護與建設工程,共投入資金4億多元,建成圍欄草地2719.7萬畝,項目區植被蓋度平均提高了20%~30%,產草量增加了30%~50%。草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區生態明顯好轉。

4.持續開展草原生物災害防治。

人工招引粉紅椋鳥、牧雞牧鴨治蝗、招鷹滅鼠等鼠蟲害天敵控制技術,印楝素、肉毒素等生物制劑防治技術得以大面積示范推廣。在7縣市按照“有鼠無害”的標準實施草地“無鼠害示范區”項目建設,建成無鼠害示范區1627萬畝。近年來,每年蝗蟲鼠害防治面積在500萬畝左右。

5.加大人工飼草料基地建設,牧區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

多年來,昌吉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的各項政策,充分利用國家奶牛良種補貼項目、人工種草補貼項目和自治州加快肉產業發展意見,積極推進牧區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動了該州畜牧業生產及牧區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2013年該州人工飼草料種植面積已達到78萬畝,其中優質飼草面積達到40萬畝。

6.草原生態監測預警體系不斷完善。

篇10

為了有效掌握內蒙古地區人工影響天氣對草原草地生產力的影響狀況,每年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草原草地生產力的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以3S技術輔助調查,對草原植被恢復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如表2所示。通過每年對山地草甸產草量和山地草原草產量進行分析比較,發現草原產草量的平均高度都有較為明顯的提高,其中,2013年的草原產草量增產較為顯著,與2010年同期同類產草量相比,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牧區每46.33hm2增產32kg,增產35.1%。由此可知,通過進行人工影響天氣試驗,草原生成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人工影響天氣對畜牧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經濟效益,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牧區進行人工影響天氣試驗,通過計量統計,發現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牧區每年可增產鮮草3500萬kg,若每千克按0.3元計算,該試驗區每年增產值為1050萬元,因此,人工影響天氣試驗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比較客觀,既可以改善牧區的生產條件,也可以提升牧區的抗災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仔畜的繁殖成活率;社會效益,提高了牧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科學合理利用草原生態系統,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推動了畜牧業的發展效益,同時也增進了民族間的團結;生態效益,通過進行人工影響天氣試驗,為了有效防止草原退化、沙化現象的發生,通過人工增雨、防雹等措施使草地保持水土、防固沙能力及遏制草地退化,人工影響天氣對減少自然災害、優化牧區生態環境及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總的來說,人工影響天氣,既促進了牧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也改善了牧區的生態環境。

篇11

畜牧業本身的養殖場所,必須要確保人口稀少,特別是要遠離經濟發達、運輸便利的地區,進而使得畜牧業能夠直接從城市、郊區朝著農村進行轉移。養殖場本身還必須要完全遠離環境的敏感區域,也就是重要河流、風景區等,其選址要充分的考慮坡度、排水等問題。在針對養殖場的廠房進行設計期間,所需要考慮到的環境條件較多,至少要保證污水治理、環境綜合利用、養殖廠基本設施功能等幾個方面能夠得以統籌設計,并且要保證同時施工、應用。此外,養殖廠內部的通風以及采光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要真正的使得優質養殖業比例得以調整,其內部的控制措施就成為了關鍵。

1.2政策管理

畜禽養殖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必須依靠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畜牧業企業生產執行三同時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等,明確限定飼料中添加劑的使用,畜禽廢物的收集、存儲、處理方法及再利用時N、P、K的使用總量。對畜牧場污染的排放,嚴格控制BOD、COD的濃度,使畜牧業污染防治走向科學化、系列化、無污染化。

2產中控制

2.1節約用水,減少污染物排放

畜牧業的養殖廠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其所涉及到的用水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就是畜禽的養殖用水,第二就是養殖廠生產所需的用水。相對來說,前者是完全通過畜禽的飼養方式、品種、引水設備等幾個方面的因素來進行決定的,特別是在使用的飲水設備不同的情況下,極易出現不同程序的滲漏現象。那么就必須要保證飼養方式以及飲水設施的合理性,使得用水量大幅度減少。此外畜禽舍的清洗用水量較大,如果說單純的使用沖水形式,那么其較大的用水量就有可能會導致液態水糞出現,增大污染量。

2.2改善飼料結構,提高畜禽飼料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

采用培育優良品種、科學飼養、科學配料、應用無公害的綠色添加劑和高新技術改變飼料品質及物理形態(如生物制劑處理技術、飼料顆粒化、飼料熱噴技術)等手段,可提高畜禽飼料利用率,尤其是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排泄物中N的含量及惡臭味。選用符合生產綠色畜產品要求和消化率高的飼料,一是要注意消化率高、營養變異小,二是要注意選擇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飼料。在飼料中補充合成氨基酸,如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等,可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降低動物排泄物中的NH3,減少臭氣的產生;在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飼料中磷的利用率,降低動物排泄物中磷的含量。利用生物方法,將EM有效微生物菌劑加入飼料中,可以促進畜禽生長及降低糞便的臭味。

3產后控制

3.1畜禽固體廢物的處理

畜禽本身所排放的大量廢物,實際上具備了大量的物質,那么針對畜禽固廢進行良好的處理,不僅僅是要避免其對環境造成污染,更多的是使得畜禽廢物得以循環利用,單純從處理技術上來看,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物理技術:主要是畜禽糞便干燥技術,干燥后可用作飼料、肥料等。利用前須先進行除臭、滅菌、脫水等處理,干燥后的糞便可作燃料燃燒,也可加工成顆粒肥料或做畜禽飼料、魚類餌料等。干燥技術主要有自然干燥,加溫烘干,機械干燥,熱噴處理,微波處理等幾種。化學技術:主要指在畜禽糞便中加入一些化學試劑,如福爾馬林、氫氧化鈉、丙酸、醋酸、磷酸、磷酸二氫鉀和硫酸亞鐵等,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生物技術:發酵技術。發酵技術分為好氧發酵和厭氧發酵。好氧發酵是在供氧條件下,微生物迅速繁殖,使物料溫度逐漸升高至70~80℃,糞便中的有機物料被氧化分解,放出H2S、NH3等氣體,還使非蛋白氮轉化為可消化蛋白,因而,發酵可得到無臭、無蟲(卵)及病原菌的優質有機肥和再生飼料。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采用此法者逐漸增多。

3.2畜禽場污水的處理方法

畜禽場污水量大、有機污染負荷高,基本處理方法,按其基本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等。但單獨使用任何一種方法,都不能使畜牧場高濃度的污水得到有效的處理,所以必須進行系統處理。其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固液分離、沉淀池沉淀、酸化調節池和厭氧池的處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色在线视频 | 99激情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 精品中文字幕视频 | 国产少妇自拍 | 国产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 | 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免费三级黄色 | 精品久久免费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 | 逼网 | 日韩精品极品在线观看 | 麻豆传媒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福利毛片 | 久久国内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 亚洲热视频 | 天天插天天插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婷婷综合在线 | 谁有免费黄色网址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秋霞电影网在线 |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九色 | 男人操女人网站 |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 | 免费成人av在线 | 精品一级毛片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 久久久久91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黄色av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