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古典園林設計手法

古典園林設計手法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4-03-20 10:16:36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古典園林設計手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古典園林設計手法

篇1

我國是園林建造最早的國家,商周時就已經在大規模的修建園林,當時的園林模型被稱作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園林的建設特色也在發生著變化,不同地域的造林特點也不同,正是如此,才會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園林特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這一態勢也為現代化園林建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使現代化園林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基于此,筆者首先分別對我國的古典園林設計手法的特色以及現代園林的設計特征進行了對比,而后闡述了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對于現代園林的影響。

一、對于中國古典園林以及現代園林的特征分析

1.對于我國古典園林建設的特色分析

我國古典園林建設具有諸多的特征,究其根本,無外乎它所涵蓋的種類較多,其中不乏私家園林、皇家園林以及寺廟園林等等,這些園林的種類不同,所以所呈現出的特征也不盡相同。

其一,對于皇家園林的特征分析。正所謂皇家園林,從其概念上就已經能體會到它所具備的特征,富麗堂皇、規模宏大、歷史特征顯著等等,這些皇家園林大多規模龐大,建筑的主體較高,比如,北京的北海公園以及頤和園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古典園林不僅對施工以及設計的要求和手段較高,同時它們也與其他的園林種類不同,它們還會存在著園中園的現象,同時,園林的建造初期就會明確主題,而后再針對性的運用豐富的建筑對園林進行點綴,豐富園林的形式和內容。

其二,對于寺廟園林的特征分析。寺廟園林與其他的園林種類也不同,它更加針對寺廟或是其他具有的地域而建造,這些園林由于其信仰和理念不同,因此,最終的園林特色也不同,也正是由于它們的種類多樣,也對我國古代的園林特色進行了拓展和擴充,豐富了園林的形勢,促進了我國園林的發展。

二、對于現代園林的特征分析

現代園林與古典園林相比較,更多的是針對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而建造的園林,進而將這些園林特征予以歸納,最終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園林形式。隨著現代化發展步伐的加快,現代化的園林發展更具自然、社會、科技以及其他藝術的特征,促使現代園林的格局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轉變。對現代化的園林特征予以總結,無外乎兩點,其一就是對園林藝術、城市建筑以及城設施等實現了有機的統一,其二則是大多是針對大眾的要求來建造的,更加偏向于顧客的需求。這樣的形勢為現代化園林的建造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對于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我國的古典園林建造特色大多已經被傳承下來,它與現代化的園林建造的特色具有一致性,它的創作方式也對當前的園林建造具有重要的助推性作用,在現代化園林建造的過程中,應當將古典園林的建造特色有效地融入,與時代的發展理念相符合,同時也可以將我國的文化精髓進行傳承和發揚。

1.精細勘探,細致分析

要想將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和設計特色融入到現代化的園林建造中,首先就是要將勘探落實到實處,只有將勘探環節予以良好的把控,才能使后期的設計和建造盡可能的做到因地制宜,進而形成獨特的、適宜的園林建造風格。而且在此過程中,還要注意設計的效率,不可一味的追尋某種設計風格而浪費了園林的諸多的建筑材料和場地,無法將節約型園林設計理念落實到實處。

2.將情寓于景,凸顯藝術氣息

在進行現代化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要想將古典園林的建造特色實現有效地融入,就要將古典的園林建造的手段和特色予以切實的發掘,不僅如此,還要切實的將其主題內容予以確定,而后分析古典園林建造的表達方式,進而做到將情寓于景,讓人們在欣賞現代化園林的過程中,觀景生情,達到弘揚古典園林的精髓的目的。

3.應用古典私家園林的特色,拓展F代化的園林特色

私家園林在建筑的過程中,不僅對住宅花園的特色進行了濃縮,同時它的建筑手法也為園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私家園林中,可以體會到它特別的韻味和含義,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修養和文藝,這也體現了古代人們所推崇的“雅”的特色,此外,私家園林還具有另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集“居”和“游”的功能于一體,人們在游覽了私家園林的景色之后,將會感受它的別致,并在游玩的過程中,體會到私家園林給人帶來的醉人的感受,同時也會被藝術的氣息所陶醉和熏染。因此,現代化私家園林建造的過程中,也要將這些古典建筑的特色予以凸顯,而后將二者實現切實的結合,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私家園林形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進行現代化園林設計和建造的過程中,要想將園林設計和特色有效地凸顯出來,就要不斷地汲取古典原料林的建造優勢和表達手法,以此為基礎,實現現代園林建造的古典化,促使現代化園林建造和古典園林的手法實現有機的統一和融合,不僅促使當前現代化園林建造的發展,同時也會將古典園林建造的精髓切實的弘揚。

參考文獻:

[1] 張媛.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禪境的營造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創新手法[J].科技與創新,2016,12(5):49.

[2] 謝偉岸.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2,41(20):46-46.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and the shaping of the space form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the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technique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embodiment and application in learning, aims to make our reference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technique of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landscape of all kinds of factors, and stood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creating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space.

Keywords: classical garden; Aesthetics; Landscape;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我國古典園林的歷史發展概況

我國的古典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文獻記載。我國的周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利用自然的山水、樹木進行的造園活動。受神話故事的影響,周文王建造了中國古代園林的雛形——囿。在囿內挖瑤池筑高臺,供帝王將相們享樂。春秋戰國時期的園林中開始有了自然山水的萌芽,而到了秦漢時期則出現了宮苑,秦始皇統一中國后, 建造了濱臨渭水的阿房宮, “引渭水為池,筑為蓬”。在囿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園林形式——苑。開創了“一池三山”的園林景觀形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園林轉向返撲歸真, 開始挖掘自然的美。并且私家園林逐漸增多、而不再僅僅是達官們狩獵、娛樂的場所。隋唐是中國歷史貶繁榮強大的時期,經濟恢復發展,文學藝術蓬勃生氣,多民族之間文化也得到了交流,在這樣的政治、經濟、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園林設計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到了宋代, 文人、士大夫對山水寄情,向往和追求自然山水之美,這種山水審美觀念深深地影響中國古典園林的建設。明清兩代,由于政治經濟處于穩定的狀態,人們開始注重精神追求,園林既繼承了前代的文化特色,又融合了這一時期風流雅致。現今保存下來的園林大多屬于明清時代,這些園林充分表現了中國古代園林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

2 中國古典園林空間形態的塑造特征

中國古典園林造景的宗旨主要以人居環境為追求目標,如布局山水、種植植物、構建亭廊等,都用溫度、光影、氣流等影響人體舒適性的因子為依據,形成宜人居住舒適的理想環境。作為造型藝術一種,對空間形態的塑造是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一園之內收天地無盡之景,這些重要內容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境界所在。有效的空間使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空間效果體現小中見大。 在尺寸、體量很有限的情況下停留的時間有意識的增加, 最后形成與前者基本平衡的感受量能夠做到小中見大的秘訣所在就是中國園林的設計特色。

(2)追求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范圍不拘泥于庭院,擴大空間視覺邊界是通過借景來實現,讓景觀園林與外面的自然景觀等相呼應、相聯系,整體性營造園林景觀。美麗的景致無論動觀或者靜觀都能看到,追求的空間視覺效果的無限延深。

(3)形成豐富的沒有盡頭的景觀。靜動結合、實虛對比、漸入佳境、引人入勝的空間的曲折變化和空間組織手段,園中園式的空間原則布局常常將整體園林分隔成許多不同個性、不同形狀、不同尺度的空間, 并將知要素結合在一起形成空間, 互相掩映,參差交錯,將人文景觀、山水、自然等分割成片段若干,分別表現,空間局部交錯讓人看到,以似乎沒有盡頭的景觀形成豐富的園林景觀。

(4)景觀體系完善。為了不斷強化和維護體系的完整性及保證體系的生存價值,古典園林藝術就必須在體系內部構建不同效果的景觀特色,其中包括借景、障景、引景等;增加某一立面形態、景物平面的變化,格調、色彩的變化;增加景點和景點之間,景區和景區之間的滲透、轉換、穿插等矛盾關系;增加景和景點之間,景區和景區之間的比對等等。

3 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園林中的體現與應用

(1)體現古典園林的自然山水設計。傳統園林的精髓在于以再現自然山水為設計的基本原則, 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達到 “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充分運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靜態與動態空間布局,如小橋流水、疊石飛瀑、三面荷花、 四面垂柳等,營造出有形或無形的空間性格:花影,花香等。這些都是在廣博的自然畫卷中經過高度的概括與升華, 形成的“高山流水,鳥語花香”的佳境。這些對自然景觀的濃縮與創造,恰恰是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重要性,感受到中國古代園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時也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之一。

(2)體現中國古典園林自然創作方式。自然始終是園林創作的素材。古典造園以自然山水為創作基礎,造園者通過對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華于園林中,成就了無數美景名園。因此,深入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應是園林創作設計的基本源泉。創造自然的過程就是設計者將自己對自然美的親身經驗加以濃縮概括,提純典型后再用自然元素表達出來分享給大家的過程。大千世界又是景象萬千,日月光影,山形水貌,花草樹木都是園林景觀的重要元素,它們在自然界中千姿百態存在著,可以讓我們盡情觀賞。園林設計師應當廣游天下美景,多接觸真自然山水,多搜集積累景觀素材,近而更好的總結它們美的本質,才能把它們最打動人心的地方放到設計作品中。

(3)體現中國古典園林中的設計效果與意境

1) 因地制宜的營造適宜的景觀類型,是現代園林設計的前提條件,也是體現園林特色的主要方向。許多現代設計師都把場地的視域空間作為設計范圍。通過借景形成園林與周圍環境的融合,或把周圍的地域性景觀類型引入園林,這與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究源和察地:造園講究隨曲合方,得景隨形。只有順乎自然之理,才能自然合宜,故對基址的了解非常的重要。

2)通過分析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及內涵,達到現代園林意境創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園林藝術形象中感受無限的詩情畫意的效果。

造景與藝術結合:一座園林是由許多景點組成,而各景點均可含各自意境。這種體現意境的景,除了構成景的要素——建筑, 山石等,往往還與詩畫藝術相稱。景物所表達的境界,通過精神詩句來點晴,這樣便形成了一個意象完整的景。

意與境的結合:境是園林造景中的空間范疇。境是景所帶來的思想空間,是無形的、無尺度的、由景而產生的想象空間。古典園林往往是通過模仿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間達到咫尺山林的感覺,如網師園水面小,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它的實際情況,水面聚而不分,僅在東南和西北伸出水灣小澗,黃石池岸疊石處理成穴狀,卻能造成源頭深遠,使你感到水面與外界寬廣的河流山澗相連,無形中擴大水面界線, 給人余意不盡的印象。

情與景的交融:情是由景作用于人,人感悟到境,由此而引起人的心情思緒的變化。精彩的園林景物構成景外之境,而通過這種境對人的感化感知而產生情,這就是情景交融。

人通過眼、鼻、耳三個感官能夠感受到園林景物所觸發的情感。眼睛能夠通過景物的外形、色彩、明暗這些方面是構成園林景觀的主要部分,如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等效果;鼻子能夠聞到植物的芳香,如“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說得是梅花的香味;耳朵能夠聽到園林中不同的景觀的聲音,如拙政園的“聽雨軒”,雨滴落在芭蕉上的聲音;“松風亭” 利用風入松間, 發出沙沙松濤聲,感受寧靜,這些由景物的外形而產生對景物的意境的感悟。

4 結束語

總之,中國古典園林無論從造園手法還是形態塑造上看,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很豐富的。我們在學習、借鑒時,要結合現代景觀的各種因素,站在現代園林景觀發展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空間,創造出富有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國現代景觀藝術。

參考文獻

[1]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篇3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我國的古典園林建筑在人類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僅體現著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思維與智慧,還反映出人們精湛的建造工藝與技術。經歷了幾個世紀的風吹雨打,雖然一些園林建筑的原貌難以再現,但是現代人仍舊可以從保留下來的園林實物中,充分感受到古典園林建筑設計的獨特魅力,尤其是通過園林建筑空間的特殊組合方式,以及園林外部環境的處理技巧,可以領悟到古典園林建筑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現代建筑設計的風格也需要不斷地創新,完全可以借鑒古典園林建筑設計手法,因地制宜地創新建筑風格,同時也將古典園林建筑設計的精華部分發揚光大。

一、匠心獨運的古典園林建筑設計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設計理念內涵豐富,其中不僅體現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同時也體現著深刻的文化意蘊,因而古典園林建筑不僅是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延伸。古典園林建筑設計的匠心獨運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是在建筑的選景方面,充分體現了觀賞與被觀賞的雙重互動性。在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設計中,設計者不僅要考慮如何充分滿足人們的活動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園林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時也要仔細考慮園林景觀的總體布局規劃,提高園林建筑的和諧性與統一性,這樣才能讓人們從視覺上感受到園林建筑設計的魅力,當置身園林的時候也會感覺到身心舒暢。在某種程度上說,園林建筑也是一種具有獨特光芒的藝術品,在結構、線條、色彩等方面都蘊含著很多的藝術張力,講求動靜的結合,通常使用移步換景的方式來達到和諧多變的藝術效果。

第二點是在園林景觀的設計方面,非常重視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通常借助人工的力量與智慧,創造出和自然景色相符合的景觀,這樣雖然是人為的造景,但是和天然的沒有太大的區別。在古代園林建造上不僅要設計合適的建筑物,通常還要開鑿水池,建造假山等,用人工來再現自然美景,很多景觀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第三點是古典園林建筑設計中非常重視空間的應用,通常以小空間展現大藝術。古典園林建筑的設計師們通常會對自然中的景觀加以特征化地提煉和剪裁,尤其是將自然界中的峰巒溝壑進行重新地整合,應用到園林中來,利用小空間彰顯出被濃縮化的自然美景,于有限的空間內展現無限的風貌。

第四點是對園林空間的巧妙運用和處理,不僅給園林的總體風貌平添了很多的魅力,而且還強化了園林與自然的融合之美。在處理園林的空間上,設計師經常使用的方法有科學處理空間比例關系、調整具體細節的尺度、景致設計呈現出高低起伏的變化。在設計中,利用明暗關系的變化和虛實相生的效果,促進園林中各個景致的有效銜接。以動景襯托靜景,以靜景突出動境也是比較常用的空間處理方式。

二、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用古典園林建筑設計手法的途徑

古典園林建筑以其獨具匠心的藝術構思精湛的技術手段、富于哲理的審美思想展現在世人面前,其豐富的外在表現形式著實影響著園林整體美觀。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可以充分借鑒古代園林建筑設計的手法和建造理念,并運用現代的材料與科技,創造出符合現代人審美理念、同時又可以體現古典風韻的建筑來。古典園林建筑設計手法對現代建筑設計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體現在形式的影響上。古典園林建筑總體來說具有功能型自發式的形式特征,其中也蘊含了很多的藝術元素。現代的建筑設計將這種形式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具有抽象理念的結構方式,在注重審美性的同時也體現了功能特征的變化,變古典建筑的被動式語言為主動式的建筑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與古典的建筑設計形成一種有距離的繼承與創造,同時也在縱深層次體現了建筑設計以自然和人文為本的核心理念。古典園林建筑中的結構形式包括很多種類型,例如概括、變體、解構、重構等,現代建筑中在形式上完全將這些古典的形式進行了概念化,取其神而不取其形,并在現實中獲得了很好的設計效果。蘇州新博物館屋頂餓設計方案就比較新穎,在其核心靈感則來源于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飛檐翹角與細致入微的建筑細部,現代建筑通過材料和技術方式的創新將古老的建筑形式進行了時代化的革新。

其次體現在意境的影響上。我國古代的園林建筑非常講求意境上的和諧,追求與詩畫藝術相通的審美境界,現代建筑也深受這種藝術思維的影響,很多建筑在設計的時候也力求營造出一種生動的藝術氛圍,一次體現建筑的內在神韻,使人們居住其中體會到建筑的靈魂美。在上海的浦東新區與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相鄰的喜馬拉雅中心在設計的時候就充分應用了古代園林建筑的設計理念,將山水情結融入到建筑的總體設計風格中,理念的抽象化也彰顯了現代人獨特的設計思維,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園林建筑范疇,體現了現代建筑返璞歸真的綠色理念,讓都市人在鋼筋水泥中時時感受到自然的氣息。該中心獨具匠心的林結構是大自然的象征,同時在建筑結構的上部還有一個花園,這也是立體山水園林理念最生動的體現,不僅展示了現代人的智慧,也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祈愿。

第三點體現在建筑造景方式的影響上。我國的古典園林中的造景方式主要包括主景、配景、對景、夾景、分景、隔景、框景、漏景、添景、借景等,這些方式豐富了園林建筑的表達效果,也適用于現代建筑的造景設計上,不僅可以給現代建筑增添一種藝術的美感,同時可以為人們帶來更多的身心放松的機會,不僅愉悅眼睛,還愉悅心靈。例如著名建筑師貝聿銘曾經在北京設計了兩幢建筑,一個是北京香山飯店,一個是中國銀行總部大廈。前者充分把中國的江南園林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設計方案結合到一起,形成了非常和諧的建筑風格。后者在造景的設計上也充分融入了江南園林的建筑意境,在建筑內部中央設置了水池,金魚游動,石頭奇特,富有動靜結合的美感。在大堂的兩側有高大的翠竹為庭院增添了自然的風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典園林建筑設計方式非常多樣,且每一種設計理念都蘊含著一定的審美觀與價值觀,很多的古典園林建筑還體現了很多的哲學思想,同時建筑的建造工藝和技法也非常的精湛,將這些優點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中來,可以提升現代建筑的設計魅力,同時提高建筑與環境的融合程度。在實際的應用中,很多建筑設計師還是將古典園林建筑設計理念與現代建筑設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獲得了非常完美的建筑設計效果,同時也為人類的建筑史增添了亮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李洪愷.古典園林建筑設計手法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J].江西建材,2012(3)

[2]竇以德.建筑設計方針一席談[J].建筑學報,2005(1)

篇4

前言

蘇州園林“師法自然”的營建手法集文人智慧之大成,不論是理水、疊山,還是花木造景手法,仍然對現代景觀設計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由于蘇州古典園林與南方審美思想、環境特性以及南方大眾的行為心理相契合,所以基于蘇州古典園林造園思想的現代景觀設計必然同時具有蘇州園林的某些特性和現代景觀設計色彩。

1 蘇州園林傳統空間構成方法與現代景觀空間布局的契合

崇尚自然的造園理念決定了蘇州古典私家園林的空間構成往往是多變的,但并不意味著沒有規律可循。空間布局是蘇州園林具有決定性的和最基本的因素。“充分調動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條件,盡量創造豐富的,動態的流動畫面,提供可供馳騁想象的廣闊場地,才是中國園林的主要手法。”隨著山水畫的傳入和流行,私家園林的造園手法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追求山水畫中的意境。文人士大夫對造園的認識也隨之不斷豐富和發展,空間營造趨于成熟。雖然蘇州古典園林在空間尺度上與現代景觀存在差異性,但是其傳統的空間構成原理在內向與外向、以及院落的處理中是相一致的。

1.1 內向與外向

在古典園林的布局形式和園林建筑的空間組合中,內向與外向作為相互對立的兩種傾向是空間構成中較為重要的一點。追本溯源,與中華民族性格中的“含蓄”是分不開的。蘇州的私家園林以內向布局形式居多,如半園、暢園、鶴園均屬于這種形式。它的特點是:建筑物、迥廊、亭榭等均沿園的周邊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面向內,并由此而形成一個較大較集中的庭院空間。這種布局的好處是在極為有限的位置內可以布置較多的建筑,且不至于造成局促的局面。

然而內向的布局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例如不適于在大型園林中采用,或者只能在大型園林的局部使用這種布局方式。這就需要將內向布局和外向布局結合起來:如蘇州滄浪亭,雖處市井,但由于園外東北部臨水,為求得呼應,使部分建筑、回廊取外向形式,從而兼有內、外向兩種布局形式的特點。

1.2 院落的處理

蘇州園林欲揚先抑的手法、“小中見大、大中有小”的空間分隔原理不僅在古典園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將空間整合得富有自然意境;而且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同樣適用。例如由TUP公司和Arte-夏邦杰事務所設計的上海世紀大道(圖1),是一座充滿中國南方私家園林韻味的現代景觀步道。世紀大道的發展遵循著幾條主要的空間組織原則。其中的首要原則是以大道整體形象的考量為基礎而進行設計,包括以非對稱手法為道路兩側創造出不同寬度的人行道空間。世紀大道將私家園林的元素整合為幾個“白盒子”,在面積不一的地塊中以造景的方式讓南方園林的木棧道、曲水流觴成為景觀步道的一部分。這種院落的處理承合了彭一剛的《古典園林分析》中“空間的對比”。院落之間有主次,有對比,同時大空間中有小的造景,小的院落之間各有特色,從而形成空間層次感。又例如在小區機動車道的設計中,為了緩解大尺度建筑帶給人的壓抑感,常常利用庭院圍墻、院門、車庫等小尺度限定元素來進行對比;現代江南公共景觀的入口設計中,設計師不會將空間的完整結構開門見山地展現在游覽者面前,而是運用傳統的空間限定元素如建筑、植物、假山等遮擋部分視線,只能看到水體或山坡的大體走勢;在步入一個新的空間后,又有景墻進行阻擋;步入圍廊后,其曲折的設計難以讓游覽者一眼望到廊架盡頭的元素——蘇州古典園林的“欲揚先抑”得到體現。

2 基于蘇州園林的傳統意識在現代景觀中的延伸

中國古代早期就已經把景觀意識融入到傳統風水和園林理念之中了。古代先民以自然為范本的理念也是中國哲學和美學標準的一部分。蘇州古典私家園林的發展孕育了當地基本的美學標準:得體合一、寓情于景、豐富含蓄。蘇州園林是在中國傳統文明中成長起來的,其物理特性和人的活動在整個空間環境中和諧而統一。要想在地域景觀規劃項目中取得成功,必須理解幾百年來由古典園林所延伸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地域文化特點,同時契合人在環境中感官的體驗。

蘇州私家園林的所有母題,源于昆侖的崇山神話和東海的三神山傳說,水是大地景觀的血脈,而山景全是堆出來的。不論是留園還是拙政園,均是以水景營造為主、堆砌假山為輔的典范。而從氣候上講,蘇州屬于溫帶文化,氣候適宜各種植物種植,私家園林建筑以淡雅的深灰色為基調,園墻以白粉墻為主,既是對氣候的適應,也是文人對園林的低調反映。蘇州園林所講究的清靜雅潔、詩情畫意,在蘇州市區內的體現無處不在,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蘇州博物館。一方面,這是一種感性審美觀的延伸,另一方面來講,蘇州園林作為蘇州的標識和婉轉文化的象征已經滲透到當地人的骨髓,這也是城市性格塑造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3基于蘇州古典園林造園思想的現代景觀設計方法

3.1 整體性

蘇州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可謂多種多樣,講究層次、虛實、先抑后揚等等。詳細來說,體現在組成景物的方式上。如:借景、對景、障景、點景等。

現代景觀的設計方法更多是自由開放式的、建立在蘇州園林成就的基礎之上的。整體構圖的情況較多,軸對稱的情況則較少;分區之間設景,但各景之間的界限并不明朗;形態上偏于規整,亦不排斥自然的形態。

3.2 因地制宜

蘇州古典園林較為典型的特點之一就是因地制宜,順應自然。例如拙政園就是利用原有水洼地建造的。這種因地制宜的做法,不僅體現出大自然的美,還可大大減少造園費用,為造園效果錦上添花。坡地建筑、屋頂的形式都是根據地形和設景需要選擇的,不拘定式;建筑的色彩取冷色,素凈淡雅,順應自然;還重視保留古樹,如白皮松、楓楊等,都是“活的文物”。

而國內的現代景觀設計中,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為了追求某種效果或配合施工材料與技術,將河湖填平、山地挖空,不僅破壞了原有地貌和生態平衡,項目費用也大大增加。其實如果借鑒古典園林利用原有地形造園的手法,同時利用當地石材、特色景觀小品等,不但能夠達到自然效果,而且節省運輸、施工費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3 引導方法

現代中的空間引導方式有很多,除了直接的導視系統、延伸道路、鋪裝中圖案構成的虛空間以外,還有基于蘇州古典私家園林“框景”的手法,例如游覽過程中如果前方沒有明顯的景物了,而一堵有圓形開口的景墻映入眼簾(圖2),那么肉眼所能看到的景墻另一邊的部分景色也是一種引導作用。

步移景異是蘇州園林最重要的觀賞體驗之一。除了前面蘇州園林營建手法一章中所提到的三種手法以外,曲折的道路也是引導視線向不同空間的手段,除此以外,曲折的道路也可以豐富空間和游覽者的體驗。我認為,現代景觀設計師應該減少強制導向手法的運用,而是設置不同的游覽線路,提供給有不同需求的游覽者,例如直接穿越和曲折穿行。設計師可以在入口處設置適當的引導,目的是讓觀賞者自行選擇空間,同時也有利于提升空間的趣味性。

3.4 連續性

中國山水畫軸往往是狹長的、以視點的移動而產生畫面變化的連續作品。不似西方三維化的藝術發展路徑,中國的水墨長卷為表達風景的連續,常常帶有更多的抽象性和隨意性。蘇州古典私家園林作為中國山水畫物化的體現,其營造方式也是二維連續的,追求意境的表達。蘇州園林是一個整體的連續流動空間,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穿插不僅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更提高了園林的流動性。

篇5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在理論上及實踐上都形成了較為豐滿的框架和輪廓,其設計意蘊和趨向主要是通過對園林空間加以設計及布局,使園林與周邊的山、水、綠植及建筑物達成一種和諧狀態,并彰顯出自然美及意蘊美。一般而言,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1設計空間上的以小見大

中國古典園林較為講求雅致、圓潤和小巧,通過采用遮景、借景、象征等設計手法,達到古典園林景觀布置先抑后揚的設計效果;同時,在古典園林空間上又凸顯出以以小見大的特征,最終使古典園林呈現空間層次分明,曲徑通幽的效果。

1.2因地制宜,借勢造園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的運用,強調與園林地形的有機匹配,在因地制宜中對古典園林周邊的山水等加以調用,使之成為造園元素[1]。而在“構園”及“造園”中,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又較為注重借景這一手法,通過遠借、近借、應時而借、虛實而借等方式,將園林空間與園林景觀的構成層次加以拓展。

1.3講求自然和情趣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高度貼合自然,尋求一種自然與人工的結合之美,即達到“雖由人做,宛自天開”的設計效果和園林意境,這就使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者在進行造景及構園時,更多地傾向于在自然狀態下對園林結構型式及景觀布局加以提煉加工。而從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影響上看,我國古代文人偏愛古典園林,主要是由于中國古典園林既具備了自然山水的基本風貌,又透射出較為濃厚的審美情趣和情感寄托,由此使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帶有較強的自然屬性和情趣旨向。

2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暴露的問題及缺陷

首先,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過于講求外觀風格,沒有與居住區的功能屬性加以充分結合。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現代居住區投資成本較高,為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收益,開發商及物業部門更多地在居住區景觀外表上進行重點設計,可以營造大面積的綠植及水體,一方面沒有形成清晰明確的設計風格,另一方面居住區景觀與居住區自然地理環境之間不相匹配。其次,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且欠缺意境。現代居住區人口密度較大,為充分滿足人們的精神放松需求,在一些公共空間的設計上,如廣場等,通常采用大尺度的設計手段,周邊點綴綠植及花木,較少對公共空間的圍合情況加以設計,在景觀的布局上過于集中簡單,缺乏對空間與景觀的分割,使現代居住區公共場地、景觀、隔離空間難以有效銜接,失卻了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意境追求。

3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應用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的要點探究

3.1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要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虛實、密疏相結合

在進行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時,應首先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的價值追求及取向加以了解,秉持“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及原則,然后在景觀設計中針對性地采用虛實設計及密疏設計的方法,拓寬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層次[2]。虛實設計主要是對現代居住區景觀的實體及景觀空間加以具體設計,通過實體與空間的結合及變化,構成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意境。為更好地獲取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意境氛圍,在對景觀進行虛實設計時,可以將2種設計手段加以交叉運用,形成虛實相生的設計效果,增強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內涵意蘊。例如,在現代居住景觀區圍合空間景觀布局的設計上,圍繞其中的水體景觀,可以采用魚塘及分支溪流的設計方法,構成虛實設計的照應。密疏設計主要是融合中國古典園林中移步換景、空間留白和遮景露景等設計手法,對現代居住區景觀的空間密疏、景觀密疏等進行豐富和變化,使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與現代居住區空間相映成趣。再如,針對現代居住區的植物景觀,可以結合建筑物空間分布的密疏情況,確定綠植苗木等植被是進行孤植設計還是遍植設計;對假山等山石的布局,是采用點綴設計還是密集設計等。

3.2對現代居住區景觀格局及賞景路線進行精心設計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借景及換景設計手法,既需要現代居住區景觀格局的優化布局,又需要對現代居住區景觀的欣賞線路加以設計,從而體現出現代居住區景觀層次的豐富性[3]。首先,在現代居住區景觀格局設計上,不能簡單地將景觀格局進行劃塊籠統設計,而是要對景觀格局進行點綴式設計,在景觀區的邊界部位采用中國古典園林的借景及換景的設計方式,將觀賞者的視角由自然景觀順利過度到建筑景觀中,使現代居住區景觀格局擺脫單調乏味的審美約束,實現景觀自然美與建筑人文美的融會貫通。其次,在現代居住區賞景路線的設計上,可以對景觀周邊區域的道路進行方形、多角形、圓形、橢圓形和扇形等樣式的設計,既使小區居民在賞景路線中完整觀賞到小區景觀,又借助賞景路線的輻射式及串聯式設計方式,提高景觀空間的縱深感。

3.3將中國古典園林的文化旨趣與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有機融合

在人們對居住環境及居住品質提出更高要求的現代社會,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愈加突顯出其重要性,借鑒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豐富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層次,一方面使現代居住區達到建筑功能與生態環境的有機協調,另一方面挖掘中國古典園林文化旨趣,將之運用到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例如,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眾多亭臺上都帶有匾額和題詞,其中融入了古人對古典園林建筑的文化表達和情感訴求,而在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通過典故的調用、石刻的增添、亭臺的布局、匾額的運用等,可以大幅提升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文意蘊,使現代居住區景觀既帶有濃郁的自然風情,又氤氳出豐富多彩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價值,最終提升現代居住區景觀空間的文化品位。

4結語

中國古典園林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杰出典范,其中透射出的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旨向,對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帶有極強的啟發意義。在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實踐中,設計者應正視設計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著重從設計理念的明確、設計手法的豐富、景觀格局及賞景線路的優化、景觀文化品位的提升等方面加以完善,使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可以達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完美融合。

作者:盧羿 單位: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引言

我國古典園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為景觀構圖的主題,注重現代園林色彩的引用,古典園林在設計上將靜態色彩與動態色彩完美組合,將民族傳統文化的意境通過色彩的應用體現出來,使得古典園林更加具有民族韻味。

1.現代園林發展概況

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在藝術形式的理論和實踐上經歷了借鑒、探索、創造的過程,在50年代,園林講究功能分區,注重安排群眾活動和文體娛樂內容;從60年代起,我國在總結園林經驗的基礎上,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園林規劃理論;70 年代后期以來,中國園林建設注重發揚中國傳統特色,強調以山水創作、植物造景和園林建筑三者統一為主的園林藝術形式。[1]

1.1現代園林特點

現代園林是以植物為主組織的園林景觀,以自然生態學觀點進行植物配置,不僅建立大面積草坪而且體現時代精神的雕塑也日益增多。現代園林以減少園林建筑密度,啟用園林建筑新材料、新技術來展現時代氣息。[2]

1.2現代園林色彩理念

色彩理念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現代園林在設計慶典及表現熱鬧場面時,色彩多選擇以紅、橙、黃為主的暖色,這樣的暖色給人朝氣蓬勃的歡。在空間較小的邊緣、高速公路兩邊、街道分車帶多選用藍、青、藍紫為主的冷色,這樣的冷色增加空間的深遠感,不容易分散注意力。在現代園林設計中,要使冷色與暖色具有面積同樣大的感覺,就必須使冷色面積大于暖色,而選用什么樣的色彩,取決于園林整體設計追求的感覺。[3]

1.3現代園林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現代園林體系的發展與古典園林體系保持緊密的結合。發展現代中國特色園林,需充分遵循自然生態原則,運用鄉土材料和本土植物把園林景觀設計成一個有機體,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水、最小程度依靠人工水,最終使現代園林景觀在生態價值觀與生態美學引領下走向功能、內涵更高層次的統一。

2.古典園林發展概況

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分為形成、全盛兩個時期。古典園林在唐宋時期形成,開始注重游樂和賞景的作用布局,使之形成優美的環境,并對繪畫技術與造園藝術開始應用。明清時期古典園林走向全盛,具體表現為園林功能多樣化、園林建筑的擴大、規模設施樣式的營造、內部的裝修和環境色彩的應用等方面,以此體現中國造園思想的高超境界。

2.1古典園林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有意識地對自然風景加以改造、加工,表現出精煉濃縮的自然,運用建筑來配景,使風景與建筑巧妙融合。我國古典園林因建筑風格和特點分為規模宏大、風格上趨于雍容華貴、著重體現帝王風采特色的園林,如我國現存的最大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以玲瓏素雅、富有江南水鄉特點、講究山林趣味和樸實的自然美的園林,如蘇州園林就是其最好的表現(如圖1所示)。

圖1蘇州園林

2.2古典園林設計理念

中國古典園林是風景式園林的典型,在一定空間內,運用各種造園方法將山、水、植物、建筑加以構配,組合成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的整體,將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結合,充分體現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國園林屬于自然山水型,而且我國古典園林多以山水為藍本,于潛移默化中表達中國文化生動的意境。

3.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設計分析

中國古典園林景觀設計栽植多以觀形為主,取色、賞花、聞香、聽音為輔,注重季相與花期的變化,花木的選擇與使用有明顯的擬人化傾向。現代園林景觀中的栽植設計,植物種類多突破地域環境,主體建筑通過插入其間的硬質景觀,強化軟硬質感的對比。中國古典園林在景觀塑造設計上,表現出明顯的地域模仿性,而現代園林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地域的限制,充分運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和全新的藝術處理手法,對傳統要素的造景運用,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與挖掘。[4]

3.1古典園林設計要求

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主題和構成要素在于地形地貌、文水地質、鄉土植被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古典園林強調人與自然的認識與感受,是一件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古典園林設計要注重設計的明了和雅觀,也要注重效果配置的尺度上要合宜,其意境主要借助于園林植物的設計創作,設計需開闊思路,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從造園手法、空間布局、文化特色上開闊更廣泛的領域。

3.2現代園林設計要求

現代園林的設計中不能盲目的追求豪華和宏大的園林,而使其遠離融入自然的初衷,片面注重模仿,照搬別人的園林設計,沒有自己的特色。現代園林設計在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同時,不能沒有人文的關懷,在園林的建造中不能破壞生態環境,現在園林設計需要將“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來,用環境來培養人的情操。[5]

3.3古典園林設計與現代園林設計手法比較

現代園林在發生革命性創新的同時,保持了對古典園林明顯的繼承性。現代園林設計在揚棄古典園林自然觀的同時,又有自己新的拓展,由仿生自然,向生態自然拓展,由靜態自然向動態自然拓展。古典園林設計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本質強調對“自然”的藝術處理。 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在組景方式上分為分區設景即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步移景異;現代園林的設計手法在組景方式上表現為:在全面吸收與繼承古典園林成就的基礎上,更加開放與自由,偏重于整體構圖,極少軸線對稱,各景之間流動性強,界線模糊,形態上偏于規整,但不排斥自然的形態。

4.古典園林的設計探討

古典園林設計遵循古典造園手法,繼承傳統,吸取精華,創造中國特色園林,對古今中外園林的美學思想、歷史文化進行探討,設計本土特色的園林。

4.1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設計探討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水景在高度提煉和概括自然水體的基礎之上,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技巧,極其注重水體的配合組景,重在表現其靜態美,動也是靜中之動勢。現代園林設計對景觀中的水景處理,更多地繼承了古典園林中對水景動態美的表現手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動態水景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古典園林用石設計講究特置主景,與水體、植物配合組景; 現代園林用石設計開始營造硬質景觀,使用經過抽象后的規則石景。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建筑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園林中的建筑多輕巧淡雅、樸素簡約,其本身成為點景之一;而現代園林設計中的建筑,已逐漸趨向抽象化、隱喻化,建筑空間的構成技巧已被大量引入景觀設計之中。

4.2古典園林設計對現代園林色彩的應用

古典園林利用現代園林色彩對比和調和的設計原則,把園林景觀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色彩的物質載體進行組合,由此得到理想中的色彩配置方案。

4.3現代園林色彩對古典園林設計的影響

現代園林的色彩尋求關系平衡的統一和對比,古典園林將此色彩關系升華運用,將色彩的常用搭配、審美要求的色彩形式納入其中,為園林景觀的色彩效果營造氛圍。古典園林對現代園林景觀色彩設計與色彩學理論進行吸納,對色彩應用進行創新,使之創造出新穎的園林景觀環境色彩。[6]

結束語:

中國古典園林中利用山、水、植物構成自然風景,運用現代園林色彩對其進行裝飾,從而表現一個精煉概括的典型化的自然景觀。現代園林色彩在自然式景觀生態營造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古典園林色彩運用的一種升華。

參考文獻:

[1]吳旺杰、吳兆友.現代園林發展趨向淺談[J].當代建設.1998. 01:5-10[2]劉青林.何謂現代園林 [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8 .06:10-15

[3]崔素婭、毛白滔.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0. 06:7-10

篇7

關鍵詞:

建筑學(古建修繕與保護)專業;古典園林設計課程;教學研究

建筑自古以來就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中國,古代的園林與建筑是并行發展的,上自帝王的宮殿與苑囿,下至官僚富豪、文人名士的住宅與私園,建筑與園林在建造的過程中都是統一考慮的,尤其是中國的古建筑,蘊含著先人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因此,古建修繕與保護方向的學生非常有必要學習和掌握園林景觀尤其是古典園林的設計方法,但該專業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只有建筑學外部空間設計的理論知識,缺乏園林設計的基本知識。學生如何在短短的課時內掌握并且能夠運用園林設計方法和要素設計傳統園林景觀,是古典園林設計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

(一)教學目的

教師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知識和流程,掌握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能夠進行中小規模的古典園林設計。此外,教師要求學生在設計的同時思考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準確地將調研、分析語言轉化為圖面語言,二是如何將現代景觀的設計語言用傳統園林的要素表達出來,三是如何在滿足現代園林空間功能的同時體現傳統園林文化的意境和內涵。

(二)教學內容

理論課程首先講授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要素與方法、設計思想和設計手法;其次講授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構圖和意境。實踐課程主要安排兩個作業,第一個是場地調研,第二個是具體設計,這可以加深學生對古典園林設計及表達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希望通過作業使學生能夠將現場調研和設計構思很好地轉化為設計語言,并且能夠將現代園林空間功能與傳統園林設計要素相結合,擴大建筑設計的視野、寬度和深度。

(三)教學方式和流程

在教學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與實踐各12個課時。理論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成要素和作用、造景與意境營造、構思要點。實踐教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4個課時,以三或四人一組進行調研,講解對場地的理解和感悟,隨后由全班學生與教師一起分析和點評;第二階段4個課時,個人對場地進行深入構思并繪制平面草圖,以調研現狀為基礎,深入繪制平面草圖;第三階段4個課時,深化草圖,完成設計圖紙。

二、實踐課程題目設計

(一)題目設定

設計題目對場地、面積及設計背景進行限定,設計成果統一為A3大小的裝訂文本。設計基地主要選擇南陽市白河的小島——月亮島,四周臨水,要求學生在基地內部自行選擇1~2hm2的用地設計漢代背景的古典園林。該處是南陽市公園用地,既要滿足現代公園的空間功能需求,又要體現園林的歷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二)設計成果要求

總體設計要求學生利用該基址使之形成一處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恬淡雅致的意境的古典園林式休閑空間,運用古典園林設計方法組織建筑、綠化、道路、山水元素,創造美景宜人的游賞環境,營造獨具匠心的園林意境。設計成果要求包括總平面圖(比例自定)、設計分析圖、總體剖面圖、整體鳥瞰圖、局部透視圖若干及各項設計說明。

三、教學成果分析

(一)學生加深了對調研分析語言與設計語言的轉化能力的理解

對于場地的調研分析是整個古典園林設計的基礎工作,也是整個場地設計構思的關鍵。對于場地的現狀、歷史背景以及人文背景等的分析,學生能夠從場地的背景出發進行園林空間布局。比如,一個學生的場地調研從現狀要素的分析出發,確定場地的出入口以及場地的基本空間結構,從而確定場地的構思和基本布局。

(二)學生加強了對現代景觀的空間功能與古典園林設計要素的轉換能力的理解

學生設計的場地不同于傳統的私家園林,學生在設計中要體現現代公園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時體現傳統園林的文化內涵。中國古典園林在有限的空間里,綜合運用了多種設計手法,完美地完成了由物質空間的拓展到意境空間的聯想升華,這些設計手法看似傳統,實則與當代環境心理學、現代設計基本原理等并不相悖。因此,在整個古典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學生要學習用傳統園林的設計要素表達現代園林的空間功能。

(三)學生對古典園林與詩詞書畫等關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

古典園林與歷史背景密切相關,同時與當時的詩詞書畫相互影響。詩文題詠與某些景象相結合,被組織到景象之中,點出景象的精粹所在,闡明景象的思想、情趣,促使景象升華到精神的高度,從而成為園林藝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通過設計,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感悟古典園林與詩詞書畫等的相互影響和聯系,許多學生用題詞或者景點題名來深化意境,比如,清音閣、正凝堂、致遠齋、經畬書屋、珠箔舫等。

(四)學生加深了對古典園林空間造景手法的理解和運用

古典園林景觀要素種類豐富,排列多樣,看似表現出自由隨意的風格,但實際上古典園林空間邏輯清晰,體現出有序的空間脈絡。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設計加深對古典園林造景手法的理解和運用,通過模型感知、剖面表現等體會所設計的園林空間布局和豎向空間表現,同時進一步通過細部空間的設計和表現,學生掌握了園林空間從大到小的轉化和設計,進一步掌握了建筑、山石、水體、植物的運用和相互組織的方式。

四、結語

在古典園林設計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基本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學生也在該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設計中對古典園林設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但是在教學中也出現很多問題,如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現狀場地條件,對于場地內部的建筑、道路等尺度把握不準,在設計中暴露出對該課程知識儲備明顯不足等。結合課程中的具體問題,筆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有針對性地結合教學內容解決問題,以期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更加完善地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設計,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究、體會、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古典園林文化。

篇8

發展當代城市景觀建設對于陶冶廣大市民情操、滿足人們精神需求、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出更適宜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其造景設計工作也越來越受到城市建設人員的重視。中國傳統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世界的瑰寶,也是當代景觀設計中不可忽視的“活教材”,其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就傳統園林設計手法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淺談。

1 中國傳統古典園林設計手法

1.1因地制宜

我國地域廣闊,其地形地質、氣候條件差異很大,所以這也就決定了在造園活動中要結合實際地區地理位置、地質特點、社會環境、園林使用者需求等具體情況,靈活設計,這也是傳統古典園林設計手法上區別于外國園林的重要所在。如在傳統園林中有自北向南有北方宮苑、江南園林、嶺南庭園等不同風格的園林,其根據當地特色,或因山取勝;或由水著稱;或以花得名;或靠竹引人,形成了諸多聞名中外的園林景觀。

1.2構景方法

傳統古典園林在構景中運用多種手段,以求得漸入佳境、小中見大、步移景異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效果。具體來講有抑景、添景、夾景、對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方法(表1)。

1.3構架山水、效法自然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獨特的地理條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觀是傳統園林設計手法中突出的特點,對中國造園產生了深刻影響。構造山水元素,這也是當前景觀設計中運用的最多的手法之一。

2 傳統園林設計手法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傳統園林的設計手法處處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與當代人們追求的理念異曲同工,所以,越來越多的現代景觀設計開始借鑒傳統園林的設計手法,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園林創作的精髓如北京美食節中心的景觀設計,充分借助了傳統園林設計手法,將建筑本身與引景入室有機結合,成為首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尤其大堂中庭的布局,將山石、樹木、花草、噴泉置于其中,大大弱化了建筑四梁八柱的靜態感,塑造了生態自然的感覺,給人們以愉悅享受。廣州人民廣場的景觀設計中,其不僅結合了山水、植物、亭子等自然因素,還將當地歷史人文景觀融入其中。廣場中央通過疊石、假山等作潭,流水自高處瀉下,擊石噴濺,落差和水聲共同構成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意境。

篇9

我國的古典園林設計藝術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真實的反映出了某一時期的精神與物質文明。而現代的園林設計在繼承了古典園林設計藝術的精華后,又應時代的要求與發展進一步的將更多元素融合到園林設計中。在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的今天,現代園林雖展現出了其自身獨特的發展風格,但是我們仍能從中找到古典園林元素的影子。

(一) 中國古典園林

中國傳統園林作為我國璀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深深的影響了亞洲文化圈內的朝鮮、日本等國家,并且其影響范圍在發展歷程中不斷擴展,遠播歐洲。最初園林僅僅是供帝王游憩打獵用的苑囿,但隨著社會經濟以及歷史的變革,園林不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而廣為流傳,而是通過改造地形來堆山、置石、理水,配以花草樹木、建造亭臺樓閣等構筑以及布置曲徑通幽的園路小徑等方式,用藝術手段來構建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游憩場所就是我們所說的古典園林。

(二)古典園林景觀要素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2.1 古典園林中的自然觀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傳統園林的精髓在于以再現自然山水為設計的基本原則,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充分運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靜態與動態空間布局:小橋流水、疊石飛瀑、三面荷花、四面垂柳等,營造出有形或無形的空間性格:花影,花香,蟲鳴等。這些都是在廣博的自然畫卷中經過高度的概括與升華,形成的“高山流水,鳥語花香”的佳境。這些對自然景觀的濃縮與創造,恰恰是“人化的自然”,它融會了創作的個人情趣, 形成了中國古典園林“文人山水園”的精華。我們會感受到中國古代園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謂“雖由人作,宛白天開”。

2.2 古典園林中創新思維方式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自然始終是園林創作的素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古典造園以自然山水為創作摹本,造園者通過對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華于園林中,成就了無數美景名園。因此,深入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應是園林創作設計的基本源泉。師法 自然的過程就是設計者將自己對自然美的親身經驗加以濃縮概括,提純典型后再用自然元素表達出來分享給大家的過程。

2.3. 古典園林中的設計技巧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在古典園林的設計中通常會追求意境,用現代景觀設計的思想來講,我們在分析古典園林是一定要注意其內涵,要將園林的意境和所設計的具體實物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要力爭讓人在有限的園林實景中感受到無限的藝術內涵。具體對于景色、情景和意境主要做以下解釋:

其一,景色。眾所周知,沒做園林都是有無數的景色堆積而成的,不過不同的景點代表的情景和含義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時,結合古典園林中對景色的要求實現“情”、“境”結合非常關鍵。要做到這點,設計人員在設計景觀時必須將建設,山石,環境同想要表達的意境現結合進行考慮,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其二,情境。這方面主要體現人們對于景色的直觀感受。古典園林的情境通常是通過有限的山水讓人感受無限的想象空間的感覺。要體現園林的情境,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其所處的實際情況,如水面聚而不分,僅在東南和西北伸出水灣小澗,黃石池岸疊石處理成穴狀,卻能造成源頭深遠,使你感到水面與外界寬廣的河流山澗相連,無形中擴大水面界線,給人余意不盡的印象。

其三,意境。一旦人們對于情境有所感觸,自己的思緒將會隨之變化,它是反映大家內心深處深層次的東西,是對我們內心意念的一種升華。通常人的思緒都是隨著身邊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古人通過題額、置石等手法來表達園林中的景觀精髓。作為景觀設計工作者,帶動人們的思緒,讓大家產生一種積極,舒暢的思緒和重要。要做到這點,不僅要通過樹木、山石、水景、建筑、雕塑等因素的組織,注重景物的外形、尺寸、空間比例、色彩等具體細節,讓人感受其中的美感;再通過層次性的光影、質感、氣味和聲音的結合讓人對其產生聯想;讓人感受環境的優美,享受自然深處的舒適,使人的心靈獲得釋放。

2.4 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其一,因地制宜的造園手法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藝術里的因地制宜是兩方面的,第一就是景觀在創造時要保證與基址沒有大的出入,第二就是在布置上要分清景點的主配關系,滿足整體的需要。很多人在進行設計時都會比較重視結合場地的特點來造景,但是對于按項目的特性因地制宜來布置景點卻經常性的忽略。如在中華世紀壇的設計上,原始的設計版本中有許多復雜的景觀,不過在最終定案時卻都刪掉了,世紀壇的建筑形體是由簡單的曲線以及圓形線組成的,然后用大量的植物來拱衛中華世紀壇。此外還有北京明城墻遺址公園,其設計方案在最初同樣有不少景觀元素,但考慮到公園的特點,在最終定案時該公園從園路的線形到植物的配置,皆以明城墻為主來展開的,讓城墻周圍有一個自然的環境。而簡單的設計也順利的讓公園與城市融合在一起。設計者在進行創作時,要想借鑒古典園林的設計,就要真正的理解何為“因地制宜”,因為只有通過借鑒這種理念而設計出來的作品,才是對古典園林設計理念最好的繼承與發展。

其二,移步異景的造園手法

古典園林中最有代表性的移步異景就是蘇州的退思園了。蘇州退思園中的每一處植物和建筑都能單獨成為一景,當組合來看時有能同其他的景觀相互呼應,如其中六上六下的坐春望月樓“內納涼,有四面荷風習習”,可自成一景,著眼于整個內園,其又與“眠云亭”、“歲寒居”、“攬勝閣”以及“桂花廳”等景致遙相呼應,可謂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移步異景的經典。而現代的天津人民公園,其在整體景觀上就具備了江南古典園林的特質,可謂是園中有園、移步異景,其中的亮點當屬園內的環形河,該河將園景自然分為五個區域,各個區域單獨成景卻又相互關聯,情趣各異、錯落有致。

其三,園林要素在現代運用中的變革

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園思想。其在狹小的空間中表現恢弘的自然山水之勢。山石、茂林、碧泉等基本素材,同樣是現代景觀設計中的首選。充分利用古典園林要素,結合現代園林設計表現手法,通過景觀格局重組、輔之以現代科技景觀材料,巧妙配合光影、氣流、溫度、濕度等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氣候因子與地域本土文化,完美地表現當今人與自然的和諧,讓現代景觀設計更具人性化、區域特色化。換而言之,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絕不能粗枝大葉的套用古典園林的造園要素,須“借”而有“鑒”,充分地考究其要素的特質特性,大膽地尋求“變革”,追求突破與創新。

3 總結 :

因此,古典園林元素在現代應用研究的研究范圍里,不同地區應采用不同的視角,側重于不同的研究重點,既要抓住現代社會的前沿和熱點,更要注意面對地域的需求,不斷傳承與創新突破,拓寬應用領域及形式,結合實踐加強對傳統要素應用、景觀人文體現、新型材料的研究,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和可實施性,讓古典園林景觀要素在現代景觀設計與研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價值。

篇10

1.典型的勒諾特爾式園林

勒諾特爾式園林是法國17世紀沃克斯·勒·維康特設計的眾多邸花園表現出來的造園手法,并逐漸形成了勒諾特爾風格,楓丹白露城堡花園、沃勒維貢特府邸花園、圣·日耳曼·昂·萊莊園、凡爾賽宮苑圣克洛花園、克拉涅花園、默東花園等都是勒諾特爾風格的典型代表。

沃勒維貢特府邸花園是勒諾特爾負責設計的,花園的布置由北向南延伸,由中軸向兩側過渡,地勢由北向南緩緩下降,其花園中軸長1km,兩側矩形花壇,外側是茂密的林園。凡爾賽宮苑代表著當時法國在文化藝術和工程技術上的最高成就,完美地體現古典主義的造園原則。其宮殿坐東朝西,中軸向東、西兩邊延伸,形成貫穿并統領全局的軸線。東面是3側建筑圍繞的前庭,路易14面向東方的騎馬雕像。庭院東入口處“軍隊廣場”,朝西的2層中央為著名的“鏡廊”,花園中軸線的焦點,西望中軸線為水花壇、河神雕像。楓丹白露宮苑是在森林深處沼澤地上建造的府邸花園。府邸建筑前3層臺地,大水池以西,中軸線草坪散步道,視線開闊,南北向軸線,1500m長大運河,連續水臺階,形成南北向軸線。

2.勒諾特爾式園林的特點

勒諾特爾是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的集大成者,其風格是古典主義的靈魂,反映出輝煌時代特征,使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貴族、主教們的別墅莊園都黯然失色。勒諾特爾式園林成為路易十四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其表現了王權至上的主題思想,通過延伸數千米的宮殿中軸線來表現惟我獨尊、王權浩蕩的思想。在園林構圖中,勒諾特爾園林的中心是府邸,府邸通常建在園林的制高點上,體現出了以君主為中心的等級制度。從府邸到花園、林園,人工味及裝飾性逐漸減弱,林園既是花園的背景,又是花園的延續。園林的環境完全體現了人工化特點,將其編織在條理清晰、秩序嚴謹、主次分明的幾何網格之中,體現出良好的幾何構圖感,使得中央集權的政體得到合乎理性的體現。在植物種植方面,廣泛采用豐富的闊葉喬木,明顯反映出四季變化。勒諾特爾園林的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可以作為府邸的“露天客廳”。河流也是勒諾特爾式園林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展示靜態的水景來獲得遼闊、平靜、深遠的氣勢效果。

3.我國現代園林的設計風格

我國現代園林設計美學是從現代主義建筑美學上引申過來的,主要是通過概括、精簡的造園手法表達園林的美。我國現代園林設計通常會對園林景觀元素組合、布局和構圖方面進行精細構思,通過隨性、自由來進行景觀塑造,充分體現了對自然規律的深層理解翻。在實際園林設計中,我國現代園林通常會運用序列的手法,通過對景觀元素的重復使用或間隔重復形成簡單的幾何造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印象。在材料的應用上,除了傳統的草地、林木、水、石頭等自然材料外,還會使用鋼材、玻璃、復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來豐富園林構造的元素。現代園林的植物大都是按網格種植,將灌木進行人工修整,并充分發揮花卉的整體的色彩和質地效果。

篇11

Abstract: Chinese garden development so far, showing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ll flowers bloom together. The good situation, gardening practices also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classical, modern, innovative, have everything that one expects to find. Whil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nd how to apply it to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 of academic debate.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cal garden,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he garden to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help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1-0020-03

1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與現代園林特點

1.1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

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一般有兩種分類法:按擁有者身份與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進行分類。本文采用第一種分類方法。

1.1.1皇家園林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筑色彩富麗堂皇,建筑體型高大。現存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1.1.2私家園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賈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私家園林的另一個特點是園林的游賞功能與居住功能的密切結合,即所謂“游”和“居”的統一。

1.2現代園林的特點

隨著東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東西方園林的區別也在逐漸縮小。和古典園林比較而言,現代園林有以下兩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現代園林是為大眾服務的。古典園林一般都是供少數人使用的,只有王公貴族才擁有雄厚資金能建立屬于自己的園林。而現代園林服務的是人民大眾,充分考慮大眾的需求,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

第二,現代園林是城市建筑、城市設施與園林藝術的和諧統一。古典園林都是私家園林,不允許外人參與其中,都會用高聳的圍墻將其與外界隔起來。這導致與周邊的環境沒有任何聯系,是一個完全獨立于外界的園林。而現代園林理論要求園林去關注整個城市的整體性,即在規劃設計的城市生態環境中,科學地設置建筑、道路和城市設施。換一句話說,就是要用城市的建筑、城市道路、廣場等城市設施,與城市綠地共同構筑一個整體性的城市大園林,實現“城市即園林,園林即城市”的構思。

2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

中國古典園林從苑囿發展到現代園林,歷經3 000多年的歷史演進才日臻完善,其中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思想、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和自然觀念發展的全部精華,同時也累積了很多優秀的造園手法。

2.1師法自然

《園冶》相地篇:“園地惟山林最盛,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工之事”。中國古典園林崇尚師法自然,追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國古典園林通過對自然山水的藝術提練和加工,在有限的空間內疊山理水,因勢利導而創造出“巧奪天工”的山水園林。

2.2因地制宜

《園冶》中提出“相地合宜,構園得體”。可見在中國古典園林中要造園首先要選擇合造的場地。怎樣的場地才算合適呢?當然是要符合造園者的需求。相地合宜后就必然要根據場地的特點,隨形就勢,宜山則山,宜水則水,順應場地的特點而建造。正如《園冶》所云:“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宜亭斯亭,宜榭斯榭,斯謂[精而合宜]者也”,“園基不拘方向,地勢自有高低;涉門成趣,得景隨形”。

2.3詩情畫意

中國古典園林的擁有者大部分是文人騷客,受中國山水詩畫的影響,園林著重表現的是自然中的山水格局。在狹小的空間中表現恢宏的自然山水之勢。奇山怪石、茂林幽泉等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素材,入畫是園林設計的基本要求。因而所造之園都追求意境的表達,表達造園者的審美情趣、人生經歷、思想抱負等。每一個景點、每一個角度都追求畫面感和意境的表達,結合楹聯和景點名稱突出園林的內涵,以求達到方方勝景,區區殊致。

2.4小中見大

中國古典園林除皇家園林外,都以“小”和“雅”見長,在有限的空間中如何讓空間變得豐富多彩,曲折幽深,造園者獨具匠心,運用了各種手法,欲揚先抑、象征手法、借景等,不勝枚舉。

3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的應用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與現代社會追求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觀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創作理念和造園手法對現代園林的設計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中國現代園林應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園林創作手法之精髓,結合時代要求,運用現代技術,再創中國園林之輝煌。

3.1細致勘察,精心分析

場地是糾集自然和人文而成為承托自然和人文衍生變化的平臺。而園林設計的目標就是在于對場地中實質環境與文化內涵的整體設計。任何一個場地都有其獨特的地理特征和精神內涵,園林作品作為載體就要展示其特征和內涵,只有正確了解分析好場地所蘊含的特征和精神,才能因地制宜,創造出賞心悅目的作品。

任何一個好的設計都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閉門造車不可能做出好的設計,只有正確了解、分析并利用好場地特征,因地制宜,才能創作出風格獨特的園林,亦即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師追求的園林個性和場地特征,而不是照搬照抄,景點堆積的“產業化”園林景觀,同時也節省了大量改造地形地貌的人力物力,體現節約型園林的原則和理念。即所謂“相地合宜,構園得體”。

3.2節能環保,生態自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環境惡化日益嚴重,人們渴望回歸自然。城市綠地作為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途徑之一,應盡可能地利用有限的空間營造出“自然”。中國古典園林注重模仿自然的山水,以“咫尺”塑造“自然”,展現自然美,現代園林可借鑒其模仿自然的方法,在綠地中模仿自然森林中植物的組合模式和生長模式,創建城市中的“森林”,讓森林在城市中生長,城市在森林中發展。實踐證明,這種復層式的植物群落,不僅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也節約了后期的養護成本。

中國現在面臨著水資源的緊缺,筆者在以往的設計中也嘗試模仿自然,減緩地表徑流,收集部分雨水,以期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通過反復多次的實踐,有了一些小的收獲。如在設計邵陽市紅旗河生態走廊時,便將這些成果付諸運用,一改以往硬質的河岸設計,以自然的植物河岸為主,減緩地表徑流,并截流部分雨水滲入地下,以保持地下水源不缺失,同時形成淹沒區,錯開洪峰的時間,達到防洪防汛的要求。

3.3挖掘文脈,寓情于景

寫文章講究“意在筆先”,園林設計也不例外,需要一個好的立意和內涵,就如古典園林運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的觸類旁通,融鑄詩畫藝術于園林藝術,使得園林從總體到局部都包含著濃郁的詩、畫情趣。

現代園林中根據場地內在的精神特征,巧妙地以具體的形象表達出來,或以平面構圖突出主題,或運用景名、匾額、楹聯等文學手段對園景作直接的點題,或用小品雕塑宣揚主題,都是對場地文脈的表達。如長沙烈士公園以高聳的烈士紀念碑宣揚紀念的主題,深圳的世界之窗以世界各地的建筑與雕塑融入場地,長沙的岳麓公園以楓香入畫,這些都是對場地內在的精神的具象表達。所以一個成功的園林設計,就必須挖掘場地的地域文脈,將其融入景觀之中。筆者在韶山南環線景觀設計中以《回韶山》這首詩為立意,將詩句所描繪的意境融入南環線兩側景觀之中,為人們創造了美麗的風景,讓人們產生美好的聯想。

3.4巧于因借,拓展外延

中國古典園林盡管建造在封閉的空間中,但并不局限于園址邊界的限定,而是以場地的視覺邊界為設計范圍,通過巧妙的借景手法來形成完整統一的園林景觀。現代園林追求大地景觀規劃,將園林的規劃建設放到城市的范圍內去考慮,園林即城市,城市即園林。它強調城市人居環境中人與自然的和諧,以滿足人們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需求;滿足人們對建筑室內外空間相互交融,以提供休閑、交流、運動、活動等工作和生活環境的需求;滿足人們對建筑等硬質景觀與山石、水體和植物共同構筑的環境美、自然美的需求,創造集生態功能、藝術功能和使用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大園林。

4結束語

中國古典園林是山水、植物、建筑、詩畫、雕塑等多種藝術配置的綜合體。園林意境產生于園景空間的整體藝術效果,給予游覽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喚起人們對以往經歷的記憶聯想和審美感受,產生“物外情”、“景外意”。在遵循上述意境營造的基礎上,在現代園林設計時,巧妙地運用古典園林的各種造園手法,遵循形式美的原則,有機的組織各個景點,使它們既服從于整體布局,又各具姿態,既協調統一,又獨具魅力,從而形成現代園林與古典園林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a黄色片 | 色呦呦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 综合网亚洲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 99精品免费| av在线不卡一区 | 日韩大逼| 99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一二三 |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 九色官网 | 国产专区一区二区 | 91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99re国产 | 91香蕉视频污污 |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视频91 |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情侣bbw | 亚洲激情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精品在线一区 |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 亚洲综合第一页 | 亚洲黄视频|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20p | 区美毛片| 日韩区欧美久久久无人区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