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影視和文學的關系

影視和文學的關系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11-15 11:14:48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影視和文學的關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影視和文學的關系

篇1

外國文學名著是文學發展過程中優秀文化的積淀,是文學中的精華,是高校外國文學教學的重要內容,然而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在多彩的視聽享受的影響下,學生的文本閱讀積極性不高,外國文學的課堂教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根據外國文學的特殊性質,它不僅比其他學科更需要影視資源來填補中外文化差異的鴻溝,影視教學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對外國文學教學課堂的積極性,而一些和外國文學相關的影視改編恰恰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幫助。我們可以借影視資源引導學生的興趣,但一定要明確指出二者的不同,最終講授要回歸到文本,提倡文學性閱讀。因此,名著影視對于傳統的文學講授是一種有益的補充,但是也決不可簡單地照搬,甚至替代。

一、名著影視的驟然興起與經典文本的逐漸失落

經典文本的失落源自1895年電影的誕生,在那以后短短的一百年左右時間里,影視狂歡時代華麗的到來如狂飆之風般改變著人類的閱讀方式、感知方式。在全新科技手段的推波助瀾下,影視大有超越文學、藝術等門類成為霸主之勢。

研究表明,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人的眼球對活動圖像的感知要比文字語言更具優勢,因而從生理上人更傾向于活動的圖像而不是靜止的文字。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會對銀幕上的一幕幕活劇激動不已的原因。作為“傳媒符號”的影視,以其直觀、生動、形象的畫面帶給人享受、放松和娛樂,這種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閱讀。影視的強烈沖擊,加上我國由生產型向消費型、享受型的社會轉化,外國文學名著豐富的內在世界被沸騰躁動的世界和影視狂歡所遮蔽,神圣的文學被忽略,許多的經典名著被冷落。

名著的命運從側面反映了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引發了小環境和學生內環境的變化,給外國文學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二、名著影視和經典文本的異同

名著影視是諸多藝術的混合體,經典文本作為名著影視存在的前提,可以稱之為名著影視的母體。名著影視以其強烈的視覺表達效果取得了較于文學的真實感,而今經典文本的短處可能就是文學之所以是文學的理由所在,即文學的媒介――文字。

名著影視與經典文本的審美意象的構成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達到的審美效果也不盡相同。經典文本是一種語言藝術,其審美意象就是靠語言媒介來創造的,其文學形象具有間接性和未定型性;名著影視是一種可視藝術,其審美意象是通過聲音、圖像來構成的,其審美意象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經典文本能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創造性的審美愉悅,而名著影視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觀眾的審美想象,既表現了美,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美。

三、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名著影視和經典文本的關系

1.根據教學的需要,正確篩選影視資源,觀摩完整的原著影視。面對大量的名著影視,其中必定是良莠不齊,我們應選取與教學需要相關的且與原著精神風貌一致的影視資源,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組成部分。外國文學課程本身有綜合性、異源異質性強的特點,使得作品中出現的特定歷史、宏偉的戰爭場面、充滿神話色彩的圖景、特定地域的民俗風情以及宗教的主題等僅憑想象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觀看名著影視則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經典文本的意境與思想,也能促進學生重新閱讀文學原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與意蘊。

2.針對不同的專業,教學中名著影視和經典文本要各有側重。對于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我們要以堅持經典文本為主、以名著影視為輔助的原則。經典文本閱讀是教學中基礎的環節,沒有文本閱讀的支撐,學生無法獲得對文本最直接的體悟,對文本的思想內容、藝術特點更是無從了解,聽課味同嚼蠟,毫無效率可言。在教學中引入名著影視作為輔助手段,展示那些精彩的或是有懸念的片段,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獲得感性的認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在課下主動閱讀原著,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學生的經驗世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

篇2

1、課前預習中的優差合作。學生在課前進行成功的預習,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關鍵,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通常情況下,中等以上的學生一般都能順利地完成預習任務,而一些基礎較差,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則往往難以完成。我就把優等生和差生進行合理搭配,分成幾個相對固定的合作小組。對小組內的優生和差生分別提出具體的學習目標,由于優生基礎扎實,學習能力、組織能力較強,幫助和帶動了差生的學習,從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合作小組中學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氛圍是寬松的,不僅提高了差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也促進了優、差生之間的人際合作關系,促進了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展。

2、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合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學的具體內容出發,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精心選擇安排合作的內容,準確把握師生合作的最佳時機。在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出現爭議的時候,在學生考慮不夠細致全面的時候,在學生遇到疑難無從下手的時候,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和學生共同合作,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例如,在學習魯迅《故鄉》一文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在外貌和精神狀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由此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聯系魯迅其他作品中的中國農民形象,談談魯迅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的認識有何變化?這些問題單憑學生是很難獨立解答的,應該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展開討論,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合作來解決。

篇3

摘 要:目的 應用線形CO2 激光器和血管支撐物進行小血管吻合,觀察術后血管吻合口的遠期通暢率、動脈瘤發生率及物理性質. 方法 家兔104只,隨機分為8組,每只家兔的左頸動脈離斷后用激光進行吻合,右頸動脈則用縫線進行吻合.在術后1h,24h,3d,1,2,4,8和12wk時分別再次麻醉動物,解剖頸動脈,觀察血管通暢情況,并測試吻合口的耐壓強度和抗拉強度. 結果 術后血管吻合口的即刻通暢率均為100%;遠期通暢率,激光吻合組為98%,縫線吻合組為94%;動脈瘤發生率,激光組為3%,縫線組為0.耐壓強度測定,術后1wk內激光組顯著高于縫線組,2wk后兩組之間無差異.抗拉強度測定,2wk內,激光組顯著低于縫線組,4wk后兩組間無差異. 結論 應用線形CO2 激光器和血管支撐物進行小血管的吻合是一項可行的技術,它在遠期通暢率、動脈瘤發生率及血管物理性質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Keywords:lasers;vascular surgical procedures;animal test-ing alternatives

Abstract:AIM To conduct laser-assisted microvascular anastomsis by using linearity CO2 laser and vascular suste-nance,and to observe the long-term patency rates,aneurysm rates and physical qualities of postoperation.METHODS 104rabbits were pided into8groups.Bilateral carotid ar-teries of rabbits were cut off,then the left arteries were anas-tomosed with laser,and the right arteries with sutures.1h,24h,3d,1,2,4,8and12wk after the operation,the ar-teries were exposed again to observe patency rates,aneurysm rates and to test bursting pressure and tensils strength of vas-cular anastomoses.RESULTS The immediate patency rates after opration were all100%,and the long-term patencies:were98%for laser,and94%for suture.The aneurysm rates were3%for laser and0for suture.The bursting pres-sure of the laser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ture group in the first week after the operation,and two weeks later,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he same.The ten-sils strength of the laser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ture group2wk after the operation,and later the two groups were the same.CONCLUSION Laser-assisted microvascu-lar anastomsis with linearing CO2 laser and vascular suste-nance is a feasible technique.The results of long-term paten-cy rates,aneurysm rates and physical qualities are satisfacto-ry.

0 引言

1979年,Jain和Gorisch[1] 首先報道用YAG激光進行了小血管修復,此后CO2 激光和Ar+ 激光也先后應用于小血管吻合.由于CO2 激光對血管壁穿透淺,且易被吸收,已成為激光輔助小血管吻合(Laser-assisted microvascular anastomsis,LAMA)應用最多的激光源.激光吻合小血管比常規手術縫合,具有時間短、操作簡便、組織損傷小、恢復快等特點.但目前常用的CO2 激光器均是對吻合口進行逐點吻合,吻合不夠均勻,操作時間長.第四軍醫大學物理學教研室研制的LA-610型激光血管及神經吻合儀,利用光路轉換方法,使CO2 激光能量呈線形同時均勻地照射在吻合口上,可快速吻合血管,大大縮短了吻合時間,提高了血管吻合質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激光器 CO2 激光器[2] 的輸出波長10.64μm,連續輸出功率1~15W,可調,準單模,利用開關電源使輸出穩定,輸出時間可調.在光路上有紅色的半導體激光作同光路指示.焊接結構由鏡筒、擴束鏡、準直鏡、柱透鏡及手柄等構成,工作時激光通過擴束鏡、準直鏡和柱透鏡使光斑呈線狀照在安裝于手柄頭部的反射器上,使入射光呈線狀均勻地照在血管吻合口上.

1.1.2 血管支撐物 為使吻合的兩血管斷端對合良好,在被吻合的血管內放入支撐物,使血管在焊接時呈圓形,前后壁間有物體隔開,防止誤傷后壁.參照文獻[3]的方法,血管支撐物用糖類材料制作,在模具上高壓成型,表面光滑,兩端為鈍頭,長度和直徑可控制,在血液中6~8min便可溶解.血管支撐物經第四軍醫大學臨床藥理臨床藥學研究中心檢測,對人體無害[4] .

1.1.3 藥品及動物 30g?L-1 戊巴比妥鈉,0.5g?L-1 肝素鈉,罌粟堿.健康成年家兔104只,雌雄不限,體質量2.4~3.2kg.第四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2 方法

1.2.1 動物分組 實驗動物被隨機分為8組,每組13只.兩側頸動脈交叉配對,一側為激光吻合組,另一側為縫線吻合組.

1.2.2 手術方法 用30g?L-1 戊巴比妥鈉按30mg?kg-1 給予靜脈麻醉,頸部去毛,無菌條件下解剖左右頸總動脈.成年家兔頸動脈直徑一般為1~1.5mm.右頸動脈采用縫合法進行吻合,在血管遠近端分別用動脈夾夾閉,在其間橫斷血管,用肝素和罌粟堿混合的生理鹽水沖洗管腔,用9~0尼龍線間斷縫合9至10針吻合血管.左頸動脈橫斷后用9~0尼龍線間隔120°分別縫3針固定線,然后在吻合口處放入血管支撐物,以1.8W CO2 線形激光照射血管吻合口2~3次,3~4s/次,開放血管阻閉夾,壓迫止血,吻合口無漏血后,觀察頸動脈的搏動情況,觀察15min,確認血管搏動良好后,可行勒血試驗,勒血試驗陽性者,在吻合口周圍用青霉素液進行沖洗,逐層縫合切口,術后3d常規靜脈給予青霉素和肝素.

2 結果

2.1 術后觀察 術后首先記錄吻合口的即刻通暢情況,然后分別于術后1,24h,3d,1,2,4,8wk和12wk再次麻醉動物,解剖顯露吻合口,作勒血試驗,觀 察血管通暢情況,有無破裂和動脈瘤形成.結果如Tab1.

表1 兔術后血管通暢率及動脈瘤發生率 略

2.2 耐壓強度測定 將動脈標本取下后,一端結扎,另一端連接1個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接注射器,另一端與壓力傳感器相連.將溶有亞甲蘭的生理鹽水持續注入血管,直至吻合口有藍色溶液滲出.測試結果如Tab2.

表2 兔頸動脈耐壓強度測定 略

2.3 抗拉強度測定 將標本的一端固定并垂直懸掛,另一端固定1個50mL的空針并往空針中不斷注水直至吻合口出現裂縫.結果如Tab3.

3 討論

激光吻合血管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熱效應將血管的兩斷端粘合成一體,但激光吻合血管與激光對組織的穿透深度密切相關,穿透力強將加重血管壁的損傷,影響血管吻合質量.有實驗[5] 證明,CO2 ,YAG和Ar+ 激光對組織的穿透深度分別為0.23,0.84和4.20mm.CO2 激光不但對組織穿透深度淺,且易被組織吸收,熱效應局限,故目前國內外多數學者都傾向于選擇低功率CO2 激光進行血管吻合.但目前常用的CO2 激光器均是對吻合口進行逐點吻合,有吻合不夠均勻,操作時間長等不足之處.我們此次使用的線形CO2 激光器是利用光路轉換方法將CO2 激光能量呈線形同時均勻地照射在血管吻合口上,可快速吻合血管,大大縮短血管吻合時間,提高血管吻合質量[2,6] .  表3 兔頸動脈抗拉強度測定 略

血管吻合后的遠期通暢率是影響術后恢復的關鍵.目前公認LAMA具有縫線少、異物反應輕、內膜光滑等特點,是提高血管吻合術后遠期通暢率的良好基礎.據報道,鼠頸動脈180d的通暢率達93%[7] ;貓股動脈為95.6%,肱動脈為96.9%[8] .在本實驗中,血管吻合后的即刻通暢率為100%,遠期通暢率,激光吻合組為98%(102/104),縫線吻合組為94%(98/104).血管吻合后的動脈瘤,無論真性還是假性,均可引起血管阻塞,導致吻合失敗.LAMA后動脈瘤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在早期的LAMA中動脈瘤發生率較高,國外報道一般為0~36%[9-11] ,國內報道為2%~5%.在本實驗中,激光吻合組為3%,縫線吻合組為0.本實驗中3例動脈瘤均是在激光焊接過程中由于吻合口仍有漏血,又增加了激光焊接次數,延長了照射時間,導致吻合口出現狹窄,近心端發生膨大.術后1h血管仍然通暢,但1wk和4wk后解剖時可見吻合口狹窄的血管內有血栓形成.故用激光進行血管焊接吻合時應嚴格控制激光照射時間和次數,絕不能在血管吻合口反復照射,否則可引起血管內膜損傷并向管腔內膨出,導致吻合口狹窄.

血管吻合后能否耐受血流的沖擊,是共同關心的 問題.測定血管物理性質目前常用張力和爆裂壓兩種方法.在以往的報道中[8,12] ,術后1wk內,LAMA的血管耐壓強度均比縫線吻合的血管要低.而在我們的實驗中,耐壓強度(爆裂壓)測定從術后1h至1wk,激光吻合側均比縫線吻合側高,1wk后兩者間無差別.當用激光焊接血管時,熱能可使血管表面組織迅速發生蛋白熔解和凝固壞死,形成一個蛋白凝固層,相當于一個水封層.同時在本實驗中激光吻合的血管之間有3針固定線,可起到加強穩定的作用.但在本實驗中,激光吻合血管的抗拉強度在術后2wk內均顯著低于縫線吻合組,4wk后兩側的組織抗拉強度基本一致.術后早期吻合口的抗拉強度主要由縫線承擔,縫合側的縫線數量是激光吻合側的3倍以上,故能耐受較大的拉力.目前激光血管吻合術后的主要問題就是血管的抗拉強度偏低,Nakata等[13] 用CO2 激光吻合血管僅能取得35g的抗拉強度,Zong等[12] ,Liu等[14] 和Vlasak[15] 等均發現激光吻合后的即刻抗拉強度低于縫線吻合,3~4wk后兩者的抗拉強度相當.而Weng等[16] 應用“生物膠”技術可使抗拉強度到0.97N以上,是今后激光血管吻合發展的一個方向.

血管支撐物的應用避免了長期以來CO2 激光吻合血管時發生穿透損傷的問題,同時它還能克服管腔扭曲和狹窄,防止吻合口內翻,輕度擴張血管,防止血管痙攣等問題.血管支撐物的使用以往有過報道[17] ,但多在縫合小血管時使用,尚未在激光血管吻合中應用,它對于今后激光血管吻合技術的推廣無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Jain KK,Gorisch W.Repair of small blood vessels with the neodymium-YAG laser:A preliminary report [J].Surgery,1979;85(6):684-688.

[2]Yang JQ,Duan XM,Long KP,Cao JG,Wang SG.The method and instrument of circular CO2 laser microvascular anas-tommsis [J].Jiguang Zazhi(J Laser),1996;17(6):290-291.

[3]Yang JQ,Duan XM,Wang DG,Yang Y,Long KP.Develop-ment of a new intravascular supporter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7;18(2):145.

[4]Yang JQ,Duan XM,Xu FQ,Wang SG,Long KP.Pharmaco-logical and toxicology study of new pattern backstop used in vascular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2001;22(3):268-270.

[5]Wei X.The use of laser in medicine [M].Beijing:Kexue Chubanshe(Beijing: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79:58-65.

[6]Yang JQ,Duan XM,Wang YG,Wang SG,Long KP.CO2 laser circlar welding on sciatic nerve of rats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3):216-217.

[7]Vale BH,Frenkle A,Trenka-Bernthin DV,Matlaga BF.Mi-crosurgical anastomsis of rat carotid arteries with the CO2 laser [J].Plast Reconstr Surg,1986;77(5):759-766.

[8]Lu SB,Hao RG,Zhu SX,Liu XC,Li YM.An experiment study in comparison of CO2 laser-assised microvascular anas-tomsis and sutured anastomsis [J].Zhonghua Waike Zazhi(Chin J Surg Med),1988;26(2):117-120.

[9]Flemming AFS,Bown SG,Colles MJ,Brough MD.Compari-son of laser-asisted and conventionally sutured microvascular anastomses by bursting pressure:A reanalysis and further stud-ies [J].Microsurgery,1990;11:25-33.

[10]Quigley MR,Bailes JE,Kwaan HC,Cerullo LJ,Brown JT,Fitzsimmons J.Comparison of bursting strength between suture and laser-anastomosed vessels [J].Microsurgery,1985;6:229-232.

[11]Jacobowitz IJ,Wang S,Basu S,Baumann FG,Marini C,Cun-ningham JN.Influences of laser pulse duration and anastomotic disruption on laser-assisted microvascular anastomoses(LAMA)[J].Microsurgery,1990;11:85-90.

[12]Zong RH,Wang Y,Zou BR,Liu TJ,Tan YQ.Experimental study on small vascular welding with a low power carbon diox- ide laser [J].Zhongguo Jiguang(J Chin Laser),1992;19(7):544-547.

[13]Nakata S,Campbeu CD,Pick R,Replole RL.End-to-side and end-to-end vascular anastomoses with a carbon dioxide laser [J].J Thorac Cardiovas Surg,1989;98:57-62.

[14]Liu TJ,Zou BR,Tan YQ,Zong RH.The change of on mi-crovascular welding with laser [J].Zhonghua Wuli YixueZazhi(Chin J Phys Med),1992;14(4):230-232.

篇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9-0033-02

生態語言學是基于生態學和語言學的一門新興學科。生態語言學的出現,為二語習得研究提供了嶄新的視角。立足于當前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實際,在借鑒生態語言學的基本原理和規律的基礎上構建生態化自主學習環境能有效地提高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效果。

一 生態外語教學觀的基本觀點

生態外語教學觀的基本理論基礎是生態語言學。生態語言學主要是通過對語言生態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揭示語言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在生態語言學的觀點、思維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生態外語教學觀著眼于對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其基本觀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生態外語課堂教學觀重視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對語言學習的影響,重視學習者和環境因素的良性互動;生態外語課堂教學觀重視外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的多種因素,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密不可分;生態外語課堂教學觀指導下的外語課堂教學具備高度的能動性,能夠實現師生共同學習體的可持續性發展。在生態外語教學觀指導下的外語教學既能幫助學習者掌握外語基本知識和提高語言應用水平,也能使學習者各方面潛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豐富。

二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問題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外語教學理念的“國際化”、多媒體教學的“正常化”以及教學環境的“生態化”提出了相應的具體要求,并且,生態化大學外語課程改革是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隨著新課程教學要求的頒布與實施,許多高校開始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網絡自主學習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大學英語教學在時空兩方面得到延伸,促進了個性化教學的開展、教學信息的反饋和師生互動。網絡自主學習為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環境,并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生態學習系統。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逐漸地暴露出來。

1.學生的學習策略對自主學習的影響

生態外語教學觀重視外界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網絡自主學習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外界學習環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從實踐來看,學生的學習策略與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之間的矛盾表現在:(1)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面對網絡平臺時無所適從,對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極低,學生的自主學習只局限于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無法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自主學習流于形式。(2)學生缺少積極的自主學習動機,在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學生更重視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這就導致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能主動反思和評價自己的英語學習進展狀況,學習目標過于功利化。(3)學生缺少合理的網絡自主學習策略,面對龐大的信息資源,學生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學什么、怎么學,沒有主動解決問題和獨立探索的意識,很難實現個性化學習。

2.教師的角色轉換對自主學習的影響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有些教師難以完成從知識傳輸者到學習指導者和監督者的角色轉變。部分教師認為自主學習只需要規定學生的學習任務,卻很少給予指導和監督,從而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放任自流,無助于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另外,部分英語教師的現代化網絡教學技能匱乏,教師對于網絡的使用方式單一,無法得心應手地應用新的多媒體技術,缺乏新的網絡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下相應的設計和創新能力。這些矛盾對教學生態環境平衡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導致開放式個性化自主學習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

3.自主學習軟硬件環境對自主學習的影響

自主學習的軟硬件設施在一定程度會影響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在軟件方面,目前,各高校都購置或自主開發并安裝了一些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軟件,但仍然有很多局限性,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甚至只是把自主學習當成任務被動地應付了事;硬件方面,自主學習網絡環境的構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很多學校的自主學習網絡教室有限,學生又無法通過外網在宿舍登錄自主學習平臺,這樣就無法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免費上機機會和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而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網絡故障,也會打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 改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環境的對策

1.培養學生學習策略,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平衡學生和自主學習環境之間的關系,教師應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學習策略,使學生能夠從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中逐漸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并運用具體的自主學習策略,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的實踐中去,掌握自主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語言技能。其次,改變以往的教學評估方式,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評價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成績動機對自主學習產生的負面影響。在教學評估中要加強形成性評估的比例,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進行觀察、監督和評估,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再次,允許學生對自主學習內容有一定的選擇權,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而不是用“一刀切”的方式統一規定學習內容,每位學生的學習方法各有不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實現個性化學習。

2.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重視師資培養

教師與自主學習環境的良性互動有利于教學生態的協調和平衡。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需要。一方面,開放式個性化自主學習模式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做的是積極參與并有效監督學生的學習活動,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學習策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自主學習并不等于教師完全放手,對學習過程毫不干涉。相反,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要求教師發揮監督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制訂短期和長期的自主學習計劃,針對學習效果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和個性化的指導,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教學網絡平臺補充新的資源,從而優化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生態系統。此外,自主學習模式要求教師提高網絡應用水平,各高校應重視大學英語師資培訓,提升教師職業素養,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3.優化軟硬件設施,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完善的教學軟硬件設施基礎上的。一方面,各高校應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設施,充分利用自主學習教室和校園網,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上機學習機會,并注意對硬件設備的及時維護和更新。另一方面,應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派專業人員研發自主學習軟件,充實學習資源庫,建立自主學習平臺,實現學習軟件的多樣化。配備好的軟硬件設施就等于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接近真實的語言輸入環境,這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極為有利的。

四 結束語

自主學習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踐的成敗至關重要。基于計算機網絡的自主學習平臺和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環境。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的外語學習需要樹立生態觀,形成生態意識,并體現在自主學習的實踐中。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正經歷著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的重要過程,在學習者、教師和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之間構建完整的、動態的生態平衡將會加速這一轉變過程,從而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讓外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范國睿.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陳堅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對07版《大學外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新解讀[J].外語電化教學,2008(1)

篇5

不實行學徒制度的工種、業務的名稱表,同樣按照上述手續制定。

2.正式工人、職員因為生產和工作需要,改行學習別的技術和業務的時候,以及轉業軍官當學徒的時候,都應該按照內部調動工作處理,不實行學徒制度。

(二)關于學習期限的計算、休學和解除合同

1.學徒的學習期限應該自合同生效之日算起。

2.學徒在學習中途因為生產和工作需要而改變工種業務或者調換學習單位的時候,其學習期限可以合并計算。

3.學徒在學習中途因故停止學習連續在兩個月以上的,其停止學習期間不計算為學習時間;不滿兩個月的,可以計算為學習時間。但是企業停工期間可以計算為學習時間,每年停工時間長的行業在規定學徒學習期限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停工的因素。

4.志愿入伍的軍人復員后當學徒,其學習期限可以適當縮短,只要生產或工作需要,本人的技術、業務達到轉正的水平,經過考試合格,即可轉為正式工人、職員。至于學習期限是否需要一個起碼的期限,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考慮。

學徒應征服兵役復員后繼續當學徒的時候,其學習時間可以前后合并計算。

5.學徒因病和非因工負傷連續停止學習滿六個月的時候,應該休學,休學后在一年內身體復原,可以恢復學習,否則,應該解除合同。

6.學徒開始學習后半年內,如果發現患有嚴重慢性病,不能繼續學習的,應該解除合同。

(三)關于生活補貼

1.學徒的伙食費標準應該根據城市、鄉村、礦山、野外等不同的工作條件,各行業的特點,和各工種勞動強度的差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規定幾個標準。

2.學徒學習期為四年的,其第四年的零用錢可適當提高一點,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3.學徒因病和非因工負傷連續停止學習不滿六個月的,生活補貼照發;超過六個月休學后,停發生活補貼。

4.企業停工期間,學徒的生活補貼照發。

5.鐵路、航運系統規定運輸部分學徒的生活補貼標準的時候,應該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的意見;其所屬工廠中的學徒,應該同樣執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規定的生活補貼標準。

6.志愿入伍的軍人復員后當學徒,其生活補貼按照學徒生活補貼標準第三年的最高標準執行,但是不能執行第四年的生活補貼標準。

7.某些個體腦力勞動者(如中醫)培養學徒,如果習慣上是由學徒自備生活費用的,仍然可以從習慣辦理,或者由師徒雙方自行協商確定。

(四)關于學徒參加計件工作

1.學徒參加計件工作的時候,他所做的那一部分工作量,原則上不計入師傅(或工組)的工作量之內,具體辦法由企業主管部門制定。

2.學徒轉為正式工人后的第一年,參加工作計件的時候,按照本單位生產工人一級(最低)工資標準計算計件工資;從事個人計件工作的時候,按照本單位生產工人一級(最低)計時工資標準執行。

(五)關于獎勵、津貼和勞保福利待遇

1.學徒可以享受合理化建議獎和不屬于工資基金開支的其他獎勵。

2.學徒可以與本企業職工同樣享受保健津貼(高溫津貼)和出差補助費。除此而外,所有野外津貼、林區津貼,生活費補貼、地區津貼、施工津貼等,學徒都不能享受。

3.學徒可以與本企業職工同樣享受生產和工作所需要的防護用品。

4.學徒本人住公家宿舍的時候,免收房租、水、電費。

5.學徒家庭生活有困難的,不適用職工的困難補助辦法,應該由當地政府按照社會救濟辦法處理。

6.學徒因病和非因工負傷醫療所需要的醫藥費、住院費和住院伙食費本人負擔有困難的時候,由所在單位酌情補助。學徒休學以后,停止享受醫療補助待遇。

7.學徒休學回家所需的路費,可由原單位酌情處理。

篇6

在通識教育全面推行的數十年間,我國大學均對建立完備的通識教育體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復旦大學的復旦學院、北京大學的元培計劃等均為我國通識教育建設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但此類研究型大學,由于其教育資源充沛,無論教學科技研究、教學制度的改革完善均已達到相當水平,并且在具備成熟的校園文化和高素質生源的前提下,開展并實行博雅式的通識教育改革相對難度不大。但我國各級各地高校由于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育資源等諸多條件的不同,大學通識課程建設盲目模仿顯然不可取。要想做到文理并重、專業通識并用,并不容易,需要根據各院校實際情況實行具體建設,定位不可盲目追求高大全,應針對各大學具體情況,務求穩扎穩打,從統籌規劃和學科精華入手。

為了確立科學合理的通識教育體系,大學首先需要進行詳盡的社會和校內調查,并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組建相應的通識教育體系課題組。該課題組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考量全校的學科門類種類及人才培養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lunwen.   1KEJI AN.  C OM體系偏重,把握全校各學科學生對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需求比例及各院系教學資源及教學能力,站在大學層面上,對于該校的各學科通識課程,尤其是自由選修式通識課程的建設數量、質量、比例等做出一定的規范。這樣才能保證該校通識教育系統的相對合理性和完整性。

2 完善通識教育課程建設

通識教育課程,按照學科可分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學科下設的通識課程各自承擔著特有的教育目標。如人文科學課程在于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課程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科學知識和研究方法理論;社會科學課程促進學生對于社會發展的了解和展望。以上三大類學科從各個方面強化了大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當前,應用型大學通識課程設置多存在通識博雅以人文為主線的狹隘觀念,缺乏針對大學具體情況,協調各學科通識課程均衡發展的舉措。并且,由于應用型大學以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為主的教學目標,要在有限的學分中,注重學生和社會需求,完善通識課程體系,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互通和滲透,就要善于利用自我資源,關注社會焦點,抓住核心課程。無論哪個學科領域,其通識教育課程的設置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

(1)從學科基礎概論出發設置通識課程。通識課程在于全方位的教育,但這種教育在于對基本學科體系、基本概念和方法論的了解。這些可以通過如導論、概論等課程完成。此類課程的設置于教學需要注重學科的基礎性和此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

(2)從學科領域中的社會焦點問題出發設置通識課程。社會焦點從一個角度來說,是社會矛盾突出的問題,從學科專業的角度解讀和分析社會焦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并從容應對。此類課程的設置,需要將學科專業和社會焦點結合,注重學生的從專業角度冷靜分析社會問題,并適當提供必要的學科支持以增強學生應對問題的能力。

(3)從學科發展研究前沿的介紹出發設置通識教育課程。通過對于學科前沿思想、成果的介紹達到拓展學生的視野,延伸學生的發展眼光的目的。

通識課程也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動向,可通過對于延伸學生的發展眼光,并且,對于應用型大學而言,通識課程的設置應靈活多樣的方式,除了常規的通識選修課程之外,專題性質的講座和必要的實踐活動也應納入通識教育體系中予以開發和重視。

3 建立適應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的教學管理制度

為健康完整的發展通識教育體系,在大學有必要專門設置相關機構,并有計劃地投入人力和財力,從程序和制度上保證此機構的相對獨立,全面研究、計劃、審核、后評價通識體系。

通識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系統的一部分,日常管理制度較為成熟。學生和其 他專業課程一樣,學生主要通過學分的形式來完成。一般而言,各校均規定了學生需要修讀的通識教育課程最低學分限度,并針對不同學科學生,也相應對必修的其他學科門類通識課程的最低限度做出了規定。但在很多應用型大學中,也存在此類制度不夠完善的情況。通識教育應在學生充分了解通識教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但部分大學并不允許學生試讀和更換通識課程,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由度。另外,通識教育的后評價,不僅僅是對于課程效果的測評,也應是建立、執行、測評、不斷調整的循環過程。其規范制度也不應是一成不變的,應定時不定時地更新。

4 通識教育教師隊伍組成及要求

通識課程的教師隊伍,雖主要來自本校資源。為更好地保證通識課程效果,本校教師、學科資深專家、社會各界人士均可成為這個教師隊伍的成員。而對于通識課程教師的素質,不僅在專業技能、學術水平上有所要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lunwen.   1KEJI AN.  C OM求,因通識教育的性質,教師人格品行也是重要要求之一。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系統性通識教育的研究與設定,更是發揮通識教育教師隊伍作用的重要方面。

5 結論

篇7

影視藝術和文學都是作者通過自己的現實生活的感觸,對于現實生活進行描述和思維形成表達作品的一種方式,同時影視藝術和文學都是作者通過媒介,影視藝術通過圖像,文學通過文字的形式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達作者對于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作者思想感情,來喚醒觀眾和讀者對于社會生活審美的一種藝術表現。總之不管是作家通過自己的筆來進行現實生活的描述,還是導演通過自己的攝影鏡頭來對現實生活進行拍攝,都無非是想通過這樣的媒介來完成對于生活藝術的升華,讓人們在實際的生活中來去品位藝術的真諦,來去體驗和回味生活的滋味,達到藝術回歸到現實生活中的目的。

另外影視藝術在傳播的過程中,在使用現代媒體的廣告效應的情況下,能夠做到迅速及時的傳播,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面積的傳播,讓大多數的人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影視的文化特性。而文學作品卻存在著不一樣的地方,由于文學作品在傳播過程中的限制,不能夠和影視藝術相比,文學作品需要印刷、銷售等方式進行傳播,在時間的限制上面就出現了間隙,讓文學作品慢于了影視藝術的傳播。影視與文學在時間推進上彼此相似, 文學才有可能反過來學習影視的表現手法。由于文學與影視同有時間藝術的美學特征, 所以它們將繼續在互相影響中并肩而行。

二、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影視藝術

現代社會的生活腳步的快速發展導致了,人們對于影視藝術的期待值在上升,人們往往很難從文學作品中去吸收和構建自己的文學欣賞,但是影視藝術的發展卻給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增添了文學的色彩。很多的時候在影視藝術都是有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藝術,人們可以通過電影院進行文學的熏陶和文學傳播。將影視藝術大眾化的過程其實就是高雅的文學進行廣泛大眾化傳播的過程。人們通過自己的欣賞,對于其中的電影藝術進行思考和評述達到文學性的欣賞。

從影視藝術的規律和特點來看,將其他的文藝形式的作品進行影視藝術的創作,改編是影視藝術創作的重要來源,從編劇和導演進行影視題材和文學名著進行選取的過程就是影視藝術創作和發展的過程。文學與影視創作通常是影視藝術將過去的文學作品經過改編而搬到銀幕上來,同時也是我國電影創作的重要來源。我國在長達500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都有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文學可讀性,從《三國演義》到《水滸傳》、《紅樓夢》這些歷來的經典名著為影視藝術的發展奠定了文學欣賞的基礎。當受眾通過這些電影的傳播,可以從里面找到文學欣賞的動力,這樣不僅僅讓影視的受眾增多同時也能夠讓文學作品達到家喻戶曉的作用,同時文學轉化為影視的過程使影視藝術的受眾人數增多,這樣可以擴大文學作品的影響力,提升人們的文學欣賞水品。在影視藝術的傳播過程中,用文學欣賞的角度來去看待影視藝術的傳播過程,是影視藝術傳播的重要使命,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來的過程就是文學欣賞大眾化的過程。

通過對于影視藝術的欣賞提高影視藝術的欣賞能力,受眾感覺自己在欣賞大眾化、娛樂化的影視藝術作品的同時,其實就是利用文學欣賞的角度來進行電影的觀賞,影視藝術是一門集文學、現實生活、理想化的想象與一體的文藝形式,它傳達給受眾的是生活的藝術和精神領域的上層建筑,而受眾應該本著去欣賞文學作品的角度進行影視藝術的欣賞,這樣才能夠將電影藝術上升到精神需求的高層次發展,文學欣賞的角度進行電影藝術的述評,也是對于影視藝術欣賞的一個新的角度。總之在電影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拋除了文學欣賞的角度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將會使原本活生生的影視藝術空洞化,不能達到原有的傳播藝術、提升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手段。每一次對文學作品的改編,都是在運用創造性思維, 挖掘文學作品背后深刻的內涵,使廣大觀眾對其進行一次新的心靈感受及審美享受。

三、影視藝術應該在文學的視野中成長

影視藝術的發展是來源于文學作品的,就應該從文學的視域中發掘創作的源泉,影視藝術的生命與文學基礎是高度緊密聯系和不可分割的,離開了文學性的支撐,電影只會變成空洞的想象,而不能夠高雅的進行傳播,人們對于影視的需求不僅僅是故事情節的欣賞,而是對于故事情節后的人性的思考和哲理的闡述,這才是影視藝術在傳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所在。我國的文學作品通過歷史經典故事和優美的文字來描述故事情節,透過文學作品把人們共同價值的存在內煉提升達到傳播的目的。文學的心靈訴求、理性思索、人性關懷精神, 提高了影視作品的藝術品位和思想的豐富性及深刻性。影視藝術的發展需要在文學的視野中成長和發展。

四、結語

我國影視藝術的發展在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進行著不時的改善和發展,同時透過文學欣賞的角度進行影視藝術的創作和欣賞,對于提升影視藝術的創作和完善,讓影視藝術能夠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共有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夠使影視藝術更加長青不老。影視藝術在當今社會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們直觀或迅速地通過感官傳達著咨詢、情感、刺激, 使人們能通過視覺、聽覺去感受圖像畫面傳導的信息。站在受眾的角度,利用文學欣賞的角度來去看待影視藝術的發展,給影視藝術創作更加貼近文學作品,讓影視藝術不僅能夠在場面上打動觀眾,更能從故事情節和蘊含的哲理中來打動觀眾,這樣的影視藝術才是人們所追求的影視藝術,透過文學作品在影視藝術中的滲透和發展,讓受眾在文學欣賞的角度來完成對于影視藝術的欣賞,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影視藝術更加貼近生活、更能在受眾的心中占據一定的位置。

參考文獻:

篇8

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以文字為媒介來創作詩歌、小說、散文等體裁的文學作品,來表現情感、再現生活。而影視是一門聲畫藝術,是通過直觀的畫面和聲音沖擊人的視聽器官來傳達觀念。文學不同于影視,影視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文學則是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它們通過不同的媒介和手段表現自我。

影視和文學具有一種先天的親緣關系,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與文學藝術相比,電影是一門年輕的藝術,自誕生至今也僅有百余年歷史,電視的歷史甚至更短。可以說,影視藝術的發展需要得到歷史悠久的文學的滋養。文學可以提供一套相對完整的反映生活、表達生活的方式和方法,這無疑為影視創作供給了天然的豐富的養料。縱觀世界影視發展史,諸多經典影視作品都是依據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改編而來。優秀的文學創作可以為影視作品提供堅實的故事基礎、深刻的思想內涵、鮮明的人物性格、獨特的表現手法等,這樣也就為導演搭建了一個得以發揮想象進行二度創作的空間。

在國外,根據莎士比亞、雨果、小仲馬、狄更斯、海明威、托爾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銀幕形象。另外,在世界影壇,許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影片,如黑澤明的《羅生門》、科波拉的《教父》和《現代啟示錄》、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以及《亂世佳人》《美國往事》《法國中尉的女人》《克萊默夫婦》《沉默的羔羊》《阿甘正傳》等,都依據經典或流行的文學原著改編創作而來。可以說,正是在文學甘泉的滋潤下,影視藝術勃發出了日益旺盛的生命力。文學儼然成為影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然而,在我國文學與影視的關系卻一直沒有得到統一的認識。在20世紀80年代,著名電影導演張駿祥先生曾提出“電影就是文學”的偏激觀點,他把電影等同于文學的說法否定了電影的獨立性。雖然“電影就是文學”的觀點遭到否決,但這并不意味著電影就沒有文學特性和文學價值。在影視創作的前期,文學劇本的打磨與推敲成為重中之重,它需要為以后的拍攝作好鋪路搭橋的準備工作。文學劇本會對電影的思想主題、人物形象塑造和藝術表現手段等做出基本的框定,之后在具體的拍攝中將其轉換成銀幕形象。“雖然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由語言文字所體現的文字消失了,但文學的價值卻在與其他藝術的結合中被保留下來。”①中國第五代的許多電影作品,如《霸王別姬》《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都是由小說改編而成,曾有評論者指出,第五代導演的電影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骨子里流的是別人的血液。張藝謀至今感嘆,一個好的文學劇本對于電影創作的重要性。電視劇同樣如此,《四世同堂》《蹉跎歲月》《新星》《北京人在紐約》《過把癮》以及歷史劇《雍正王朝》等也均由小說改編而成。優秀的文學作品不但為影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故事基礎,而更為重要的是,提供了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理解方式。

篇9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當代文學掀起了一股狂潮,在當代藝術舞臺上獨占鰲頭。在這個發展階段過程中文學作品在藝術舞臺上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依附文學作品是理所當然的。文學作品和現實生活以及人物關系等都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影視作品充分結合文學作品能夠全面提升影視作品的敘事功能,文學作品對于當代影視行業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譬如影視作品《新版紅樓夢》《我的父親母親》以及《紅高粱》等都是改編自經典的文學作品,并在上映后獲得了受眾熱切追捧。

但實際上,影視作品在新時期中獲得如此大的成就不僅是因為與文學作品的結合,還是因為影視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完全參照文學作品進行改編,而是在創作過程中突出了影視作品的藝術特點。[1]影視作品在以文學作品作為創作底材時,通常會圍繞著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精神內涵展開創作,并通過采用影視作品創作特色來對原著中的內容進行增加或者刪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富和鮮明。因此,影視作品如果想要獲得較大成就,就需要保留著自身舞臺藝術特色,并拒絕做文學作品的附庸產品。

影視作品在以文學作品作為創作底材過程中應當充分汲取文學作品中的精華和精神內涵,但是應當要保留著影視作品的藝術特色和形式,這樣才能促進影視作品的迅速發展又不至于使得影視作品內容過于乏味。因此,影視作品創作者將文學作品改編成為影視作品時應當要充分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切勿讓影視作品失去舞臺藝術特色。而當前來說隸屬文藝片的影視作品都受到影院與受眾群體的排斥,而文藝片影院票房更是一落千丈。[2]當今時代是消費時代,許多觀眾進入電影院觀看電影主要是為了尋求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而文藝片所表達的主題內容都是比較沉重和悲劇,因此,電影影院和受眾群體都不太喜歡此類影視作品。同時,導致文藝影視作品不受到觀眾喜愛的原因,還有導演在改編過程中的局限性思維。許多導演在制作影視作品時容易受到文字思維局限性的影響,致使我國影視行業比西方更為落后。影視作品在改編文學作品過程中應當不要受到文學思維的限制,而是跳出文學思維束縛并以全新模式來進行電影創作。譬如文學作品中散文式、抒情式以及敘事性等,一旦應用到影視創作中便會導致電影作品枯燥乏味,致使觀眾對電影作品提不起興趣。因此影視作品創作人在改編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應當要注重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之間的關系,結合時展需求和市場上大眾心理需求從而創作出具有獨特舞臺藝術特色的影視作品。

當前來說,電影市場上,不僅商業片排擠藝術片,而好萊塢大片也打擊著我國影視作品的發展。在好萊塢西方大片的打壓下,國產影視作品應當要充分結合電影發展的基本特性,汲取文學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內涵,創作出獨具特色的影視作品。我國影視作品想要在電影行業中取得較大成就,就必須注重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動著影視作品的迅猛發展。

二、 文學作品應當堅持藝術創作特色

當前已經逐漸進入全民消費時代,人們難以耐心花費長時間來閱讀文學作品,但很多人愿意通過觀看電影來釋放內心的壓力和情緒。文學作品逐漸邊緣化,越來越多的人群更加青睞于影視作品,而影視作品在藝術舞臺上地位日益凸顯。

在時展和生活壓力的影響下,當前我國許多文學作家逐漸開始進入影視行業,在影視行業中充當著影視編劇,并按照影視作品的基本要求來創作文學作品,這種行為導致經典的文學作品逐漸轉變為世俗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想要在影視行業發展如日中天中獲得更多利益。就人性來說,受到生活壓力的影響,文學作家進入影視行業開啟影視編劇道路是正常的,但是文學作家在進行影視劇本創作過程中應當要重視影視作品市場發展和藝術特點,始終保持著正確而良好的心態,不能只顧著市場需求來撰寫出世俗文學作品,這樣會導致文學作品只能成為影視作品發展的奴隸。所以文學作家在進行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應當要保持著端正的態度,不僅要看到電影市場的基本需求,還要創作出經典的文學作品,不能使創作的文學作品過于世俗。文學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應當要充分堅持著其獨特特色和創作模式,不能為了創作電影而創作文學作品。同時文學作家應當要重復認識到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之間的關系,文學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因此,應當要以端正且正確的態度去看待文學作品與影視作品之間的結合。

在當今時代文學作品逐漸邊緣化,而實際上文學作品所具備的獨特特色和藝術魅力是無法被其他物質完全取代的。文學作品在精神內涵和人物塑造以及語言藝術等方面相對于影視作品更好。[3]目前是圖像時代,但是影視作品也難以完全取代文學作品在藝術舞臺上的實際地位,文學作品永遠都不會被消除,因此,文學作家在創作文學作品過程中不能做影視作品的奴隸。在創作過程中應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為受眾群體創作出更加富有藝術特色的作品。

三、 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相輔相成

相對于文學作品來說影視作品的發展歷程相對較短,但是卻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如此大的成功,而文學作品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發展盛況不再,有的人認為影視作品能夠逐漸取代文學作品在藝術舞臺上的地位。而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完全沒有認識到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本質關系,只要對兩者本質關系進行深入探究,就會知道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舞臺藝術特點,兩者相輔相成,并且都難以取代各自在藝術舞臺上的地位。

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都能夠通過其各自的形式和表現方式來呈現出人物形象特征和感情心理,從而使得觀眾產生情感共鳴。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兩者的表現形式有著很大的差異,而兩者能夠在藝術舞臺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就說明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都有相互借鑒的地方。相對于影視作品來說文學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敘述結構以及情感表達上更富有感染力,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著文學作品精髓來展開創作。影視作品更加重視舞臺藝術效果和視覺感受效果,在感官感受上更勝文學作品一籌。而影視作品的受眾群體和傳播速度以及傳播范圍等都比文學作品更好,因此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兩者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但兩者都能相互借鑒各自的精髓并相輔相成。

當前來說,我國影視作品在敘事結構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對于影視作品這種普遍現象就必須結合文學作品的展開創作。譬如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所創作的《英雄》以及陳凱歌的《無極》等逐漸由藝術片向商業片轉變,因為電影敘事邏輯和情節邏輯以及人物性格邏輯等方面較為紊亂,所以在上映后漏洞不斷,并受到觀眾的抨擊。[4]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影視創作者應當在影視內容中融入文學性,從而使得影視作品的商業性和藝術性始終保持著平衡關系,只有美艷畫面和絢麗動作沒有豐富的故事內容是無法滿足觀眾需求的。因此,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導演不僅要重視視覺和精神享受,同時還能讓觀眾情感得到共鳴。始終保持著藝術和商業的相互平衡,以滿足當代觀眾的基本需求。

同樣的,文學作品在發展過程中也離不開影視作品,許多文學作家在評價影視作品過程中通常會以文學視覺和文學思維來看待影視作品,因此,對于現代化影視作品的認識仍然存在許多誤區。文學作品應當要充分觀照影視作品的優點,脫離文學固有思維的禁錮。在現代化消費時代里影視作品能夠充分滿足社會大眾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文學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也要充分結合大眾文化展開創作,從而通過文學思想和精神內涵來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此外,文學作品還可以借助于影視作品來不斷拓寬受眾范圍和受眾群體,充分利用影視作品的優勢特點來宣傳文學作品中的藝術特色和精神內涵。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影視作品文學素養,還能有效推動著文學作品的迅猛發展。譬如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影視作品在上映后便受到廣泛好評,便會引發許多觀眾閱讀原著的熱情與積極性,這樣不僅讓影視作品得到發展,而且還能不斷拓寬文學作品的受眾范圍和受眾群體。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兩者都具備著平等的地位,都有著各自的藝術特色,兩者相互結合能夠實現“雙贏”目的。

影視作品在以文學作品作為創作底材過程中不能延用文學作品的創作形式,而是實現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形式的相互轉化。文學作品在改編成影視作品過程中不但要遵循著原著的思想主題和精神內涵,而且還應當結合現代化時展和市場發展的基本需求,對文學作品內容進行改造,保留原著作品中的精髓內容并摒棄原著作品中的糟粕部分,這樣才能夠創作出更加良好的影視作品。同時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也可以結合藝術靈感展開創作,即使沒有完全遵循文學作品的思想主題和精神內涵,但是卻能讓影視作品更富有文學性,兩者相互結合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影視作品在改編文學作品過程中,應當要注重故事內容和人物形象兩個關鍵點。對于文學作品來說,故事與人物直接組成了精神內核,也就是影視作品中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影視作品在改編過程中仍然保留著文學作品中的精神內涵和人物形象特點等,而是對其內容進行相應更改。正如批評家張衛所說,在改編文學作品過程中應當要注重“神似”,這樣不僅能夠遵循文學作品的思想主題,還能夠實現影片內容創新。在改編過程中可以遵循文學作品精神內涵,但不應當局限于文學作品的創作形式,需要不斷創作出具有著影視作品獨特特色的電影。此外,也不能胡編亂造使得影視作品完全脫離文學作品。譬如國內著名導演張藝謀所制作的影視作品《紅高粱》與《我的父親母親》,其中這兩部影視作品結合電影的主要特點來對故事情節進行相應的改動,但是在改編的過程中仍然延續了文學作品中的感情基調以及精神氣質等。影視作品《紅高粱》和文學作品《紅高粱家族史》兩者都將人物形象和情感內涵表現出來。而影視作品《我的父親母親》和文學作品《紀念》兩者都能夠使得觀眾真切感受到父親與母親的情感。但是張藝謀所制作的影視作品《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對話劇《雷雨》進行改編,而實際上該部影視作品在情節編排與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和話劇《雷雨》有著很大的差異,無法表達出原著中的效果。

結語

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應當要相互結合,文學作品在影視創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影視作品也能夠不斷拓展文學作品的受眾范圍和受眾人群,兩者相輔相成,并具有各自獨特的藝術特色,能夠不斷豐富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與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周利榮.傳播媒介發展與文學文體演變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12.

篇10

在傳統文學觀念中,影視與文學的關系當然是以文學為主體,影視從屬之。然而,在電子媒介的影響下,隨著大眾文化時代傳播媒質由語言文字向影像符號、聲音符號的全面轉變。以及圖像時代影像霸權意識的滲透,文學的主導地位便讓位于視聽藝術的影視。影視給文學帶來了哪些有益的影響,又導致了哪些根本性的遮蔽,應該怎樣建立影視與文學的雙向互動關系,從而使文學既開放又不失本性,等等,這些成了學界不可回避的問題。影視對文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一、影視拓寬了文學的傳播渠道

任何藝術樣式的傳播都離不開當時的科技提供的條件,文學也不例外。新媒介為文學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渠道。當詩歌與電視相結合后,各家電視臺推出的電視詩(PTV)頗受歡迎。電視詩使詩的意象更具象,不但以電視的手段闡釋了詩歌,而且由于電視走近現代家庭的客廳和臥室,詩歌便展開電視的翅膀得到更多的鑒賞者。以余光中詩歌為例,《鄉愁》、《鄉愁四題》等詩在中秋節和春節,《詩你,在雨中》等情詩在中國的七夕節(即“七月七”),經常被電視臺請人演唱或配樂朗誦,也是電視“詩情畫意”這檔節目追捧的對象。中央電視臺還在《讀書時間》、《東方之子》等欄目專題向大眾推薦報道余光中。余光中詩歌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乃至整個華文世界產生廣泛影響,除了詩歌本身外,電視等大眾媒體對其詩歌的傳播功不可沒。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百家講壇》等讀書、講座節目起到了宣傳、推薦文學的作用。《百家講壇》除了成功推出易中天、劉心武、紀連海、閻崇年、于丹以及王立群等人外,經他們讀解的《三國演義》、《紅樓夢》、《論語》等文學經典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閱讀。可見,電視為文學的傳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拓寬了文學的傳播渠道。

二、文學影像化程度加強

影視在拓寬文學傳播渠道的同時,也便文學的樣式發生變化,文學傳統樣式出現了“邊緣化”的趨勢,首當其沖的便是文學與影視的“牽手”。由于影視媒介日益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多的作家把“觸電”視為揚名立萬的標志,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不但意味著文學作品自身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社會知曉度,而且還給作家本人帶來更多的非關文學的收益。于是,小說家期待著影視導演青睞自己的作品,進而使自己原創的文字作品被“影像化”,在今天文學影像化的時代,文學要依仗影視為其“增勢”。文學影像化的另一種表現就是文學作品自覺成為電影、電視劇的前腳本,當作家在拿起筆開始構思的時候,他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使他的新作品能符合影視改編的要求,突出強化小說轉化為視覺影像的可能性,一切文學手段包括語言情節結構,都以能順利轉化為影像為目的。有的小說家干脆直接以電影的方式撰寫小說,以至于有些小說本身就帶有相當程度的“視覺化”傾向,或可直接稱之為“影視小說”,其文體特征實際已是界于小說和腳本之間了。在文化消費市場上,往往是一部火爆當紅的影視劇,在其播演推廣時往往會同對有同名的小說上市,文學與影視劇相互連動。且往往能達到雙利雙贏的市場效果。《大宅門》、《國家公訴》、《誰主沉浮》,以及海巖的數部小說莫不如此。海外的典范則有《哈里波特》、《大長今》、《達?芬奇密碼》,且勢頭強勁,大有成為圖書影視營銷撒手锏之勢。再如,電影《大話西游》、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受到廣大受眾歡迎后,出版商將影視腳本稍加修改,便趁勢收容到印刷文學的旗下。顯然,這種特殊的影視文學是影像作品派生出來的文學形式――“影視同期書”。正如南帆所言:“這時,文學已經不是電影或者電視的范本:恰恰相反,文學成為電影或者電視的孳生。”

的確,影像制品,包括電影和電視,正成為文學傳播的主要媒介,無論在受眾的覆蓋面還是在受眾的選擇量上影像作品都漸趨超過文字作品。于是作家又紛紛觸“電”,以影視為“媒”,把自己的作品成功地推銷給更多的大眾,擴大其影響。這方面,最初是男作家“觸電”頻率和比例都明顯高于女作家,但近幾年女作家也不甘示弱,池莉、張欣、張抗抗、鐵凝、王安憶、皮皮等的作品,都備受導演青睞。

三、影視的商業性對文學的影響

由于影視天生具有的商業性。因此,大部分依附在影視之上的文學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商業性,小說與影視工業聯姻已成為許多作家的選擇。例如小說暢銷與同名影視劇的熱播同步現象,甚至有許多作家在寫作之前已經在醞釀著把小說改編成影視,比如柳建偉的《突出重圍》、《英雄時代》、周梅森的《中國制造》、張平的《抉擇》,陸天明的《省委書記》等等。周梅森的小說《絕對權力》出版時,出版者就直接在該書的封底宣傳道:“該小說出版之際,同名電視連續劇25集在攝制當中,一千萬元巨資的傾力打造,唐國強、斯琴高娃、高明等影壇巨星領銜主演,必將引發強烈的轟動效應,震撼中國文壇。”這是大多數小說作為一種文化產品的宣傳套路,從而出現了小說與文化工業的互動格局:小說為電視連續劇預先廣告,電視劇熱播后又拉動了小說的暢銷。截至2002年底,周梅森小說《中國制造》已連續20余次印刷,累計30萬冊;其另一部小說《絕對權力》2003年4月出版后,也在半年內印刷六版,累計15萬冊,并翻譯成俄文版、韓文版發行。可以說寫作中影像化方式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源于商業利益的驅動,影視霸權的影響,但也離不開公共消費群體的文化需求。

四、影視與文學的互滲進一步加深

文學與傳媒的互滲將進一步加深。在大量的影視劇中,為人稱道的影視劇作往往是改編自優秀的文學作品,張藝謀就曾經說過是優秀的文學作品賦予他創作電影的靈魂和生命。作為視覺文化藝術的影視并不排斥文學,反倒要依靠于文學為其基礎。或者說,影視能否具有雋永的意味、精美的形式以及吸引人心的魅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依重于文學的。作為電視藝術的主要樣式,電視劇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是它的故事性或者說是敘事品格。而這種敘事品格則無疑是歸屬于文學的。以中國人的欣賞習慣而論,情節的曲折和人物命運的未知性,是最能夠吸引人們的審美興趣的。而這與中國的小說傳統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關系,并非純粹的視覺所能擔負。

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并積極發揮影視對文學發展的促進、解放作用。長期以來,受傳統文學觀的影響,許多理論家(如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阿多爾諾等)只看到影視的消解之維。卻在有意的遮蔽或無意的遺忘中忽略了影視的建構之維。張邦衛對此進行 了精辟的論述:“事實上,傳媒雖然有消極影響,但理性分析,傳媒對于文學的發展還是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氣象”的確,影視給文學帶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例如,傳媒技術的發展大大拓展了文學傳播的渠道,以多維度、立體傳播的形式推動了文學創作的繁榮。同時,影視與文學聯姻使文學的新形態不斷涌現;大量經典文字文本經改編為圖像文本后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如《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圍城》等經典作品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后重新熱銷,大大激發了人們閱讀文字文本的興趣,掀起重讀經典的熱潮。

文學與視像不是相互排斥的,從其積極的方面看,影視應該是更多地吸取文學的乳汁。我們在面對無所不在的視像時,當然沒有必要取一種抵制或排斥的心理,而應該將其納入到文藝學的研究格局之中。文學之于視像也非是消極的、異己的,而恰恰是具有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文學本身有著內在的顯像功能。文學作品以文字為其藝術語言,文字與其它用途的文字并無二致。但文學卻是以文字來構織一幅幅圖像,欣賞者也是通過文字閱讀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這種內在的視像,是文學的特殊性質。從二度創作的角度看,文學作品有著巨大的生發性,這是其他藝術形式所無法比擬的。不能想像沒有好的文學劇本或以經典為依托。就能夠創造出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影視作品。

篇11

(一)加深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外國文學包括歐美、亞非拉許多國家民族的經典作家作品、文學思潮和文學流派,時間跨度大、地域涵蓋廣、內容豐富龐雜。因此,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的首要困難來自于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文學作品是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和藝術再現。外國文學形象再現了各個國家和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政治、經濟、文化等狀況,描寫了不同階層人們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而這些與我們自身的文化傳統必然會表現出明顯的文化差異和文化隔膜,這就造成了一定的接受困難。而電影,則可以營造一種特定的語言環境和文化氛圍,提供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和了解到文化的差異。在電影中,環境、風俗、禮儀、服飾、言談舉止等一系列感性印象替代了抽象的文化符號,原本不可觸摸的“文化”被置換成了具體可感的場景,有利于學生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如在電影《傲慢與偏見》中,我們在輕松愉悅中感知到了19世紀初處于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電影《名利場》通過具體的場景和形象使我們看到了19世紀英國中上層社會名位、權勢、利祿原是相連相通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出身寒微的蓓基•夏潑要不擇手段飛上高枝了;而2013年由巴茲•魯曼導演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不僅還原了小說中描繪的1920年代的紐約的質感,甚至找回了那種“爵士時代”的某種耽美和玩樂主義的感覺。電影以最為直觀和生動具象的方式反映了一個國家或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這種身臨其境的文化情境,無疑有助于學生體會外國文學作品中更深層的文化內涵。

(二)促進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和反思

在外國文學中,有些經典作品盡管聲名遠播,卻由于種種原因使中國讀者望而生畏,如美國當代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海勒曾以這部小說迅速走紅文壇,產生了震撼性效應。這部小說是海勒為讀者精心設計的一座文字迷宮,“小說自然時間序列被破壞,因果關系也缺失,各章節、各段落可以相互取代,可以從任何位置開始,也可以在任何位置結束。”這種刻意為之的“混亂無章”對于很多追求情節生動曲折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艱辛的閱讀旅程。而借助于邁克•尼克爾斯導演的同名電影,則更有利于學生對小說主題的理解。觀影中,我們感知到了整個飛行大隊士氣低落的氣氛,士兵們有的酗酒鬧事,有的開小差,有的找胡混,有的架了飛機作超低空冒險飛行解悶。尤索林地站在隊伍前接受勛章,丹尼卡醫生活生生地變成了一個“死人”,這些畫面不僅給觀者以一種忍俊不禁的感覺,又傳達出了作品中憤世嫉俗的深層含義,令人悲傷,引人沉思。

二、運用電影進行外國文學教學的注意事項

如上所述,電影對外國文學的文化教學大有裨益。但這并不是說可以用電影賞析來代替正常的教學內容,更不能把外國文學課程當做影視鑒賞課來上。結合教學實踐,在運用電影進行外國文學文化教學時,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選取優秀影片

在外國文學史上,有很多經典文學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從網絡上流傳甚廣的一個帖子《88部電影,外國文學史不用愁》就可見一斑。但影視和文學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它們在創作方式、表現方式、存在方式和受眾接收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有些作品在文學史上默默無聞,卻因為被改編成電影而帶動了相關圖書的熱銷,如F•S•菲茨杰拉德的《返老還童》,原本不為人們所注目,卻因2007年上映的、由大衛•芬奇導演、皮拉德•皮特主演的同名電影而名聲大噪;而某些由經典作品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卻反響一般,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曾被數次改編成電影,其中1958年上映的同名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中獲得了最佳原創音樂獎項,以及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攝影獎提名,但海明威本人卻很不認同演員的表現,很多觀眾也反映影片比原著要遜色很多。在外國文學史上,有不少名著也被不同國家、民族、時代的導演們搬上屏幕,如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有多個影視版本:1940年版、1980年版、1995年版及2005年版,其中,1995年BBC的6集迷你劇是公認的迄今為止最好的版本。而這首先得益于它忠實于原著,不過多地烘托男男女女的情感悲哀,通過對話來刻畫世俗的人物形象,那些瑣碎的、奧斯丁式的幽默被保留了下來。面對這種現象,在外國文學文化教學中,要慎重選擇影片,盡量選取那些忠實于原著的、文學性較強的影視作品。

(二)進行有效賞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亚洲 |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一级淫片免费 | 日韩在线 中文字幕 | 女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在线黄色网址 | 国产精品www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 国产男女av| 国产精品1234| 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成人国产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2022国产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97av视频在线 | 婷婷久|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免费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 | 精品视频成人 | 国产日产久久久久久 |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首页在线 | 激情福利视频 | 欧美 亚洲 视频 |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看 | 黄色电影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网页 | 色精品| 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首页 |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久久一精品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久久精品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 |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2区 | 久久久久久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