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5 10:04:06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呼吸道疾病癥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A
進入秋冬季以后,隨著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增大。溫度快速波動會使雞群處于應激狀態,導致雞群的抵抗力下降,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尤其是秋冬季節產蛋雞的呼吸道疾病,給大中小型各類養殖場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如何防治秋冬季節產蛋雞呼吸道疾病,提高產蛋雞的產蛋率,進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成為人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1種類病癥鑒別
1.1疾病種類
一般來說,秋冬季節產蛋雞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種類較多,主要有雞傳染性鼻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氣囊炎、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禽流感類繼發呼吸道疾病以及禽霍亂等。對于這些疾病必須及時根據發病征兆進行判斷,對癥下藥治療。
1.2疾病鑒別診斷
(1)雞傳染性鼻炎由嗜血桿菌引起,感染后雞會有流淚、甩鼻、打噴嚏、雞鼻周圍結痂以及面部腫脹等現象。解剖的話則可發現雞鼻粘膜有粘性分泌物,并充血腫脹。(2)傳染性喉氣管炎由雞皰疹病毒引發,感染后病雞會有呼吸困難、呼氣甩頭長鳴、吸氣伸頸張口等癥狀。解剖會發現其氣管內有血凝塊、帶血黃色粘液或者呈豆腐渣樣的栓子。(3)傳染性支氣管炎由冠狀病毒引發,病雞氣管有音,咳嗽或打噴嚏。此外,發病后病雞排便呈綠色或白色,產蛋量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畸形蛋。解剖其氣囊渾濁、器官附有干酪狀物體或者粘液、腎病變腫大、輸尿管增粗并且有眾多尿酸鹽沉積。不僅如此,還可能出現腺胃粘膜充血潰瘍、輸卵管水腫或者卵泡充血。(4)雞氣囊炎主要由大腸桿菌繼發引起,病雞會咳嗽、甩頭以及流鼻液,解剖可發現其胸膜氣囊增厚渾濁,表面附有干酪狀物體。(5)雞慢性呼吸道疾病多由敗血霉形體引發,病雞呼吸音、咳嗽、流淚以及眼腫。剖檢可發現病雞鼻腔、鼻竇以及氣囊內部有干酪狀物。該病多發生于雛雞。(6)禽流感類繼發呼吸道疾病會引起病雞排便呈白、黃或者綠色稀便,且雞冠肉髯發紺甚至腫脹,腿部鱗片也會出血。剖解后可發現其肌胃角質層出血嚴重。該病死亡率高。(7)禽霍亂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極高,剖檢心冠脂肪、肝臟壞死易碎、十二指腸出血。
2病因
2.1通風狀態差
因為深秋季節晝夜溫差較大,為了保障雞舍的溫度,養雞戶就可能將雞舍內的通風設備關閉,因為雞舍的通風口較小以至于不能發揮作用,進而導致雞舍內的空氣流通不良,缺乏新鮮空氣。這樣一來,眾多蛋雞的長時間呼吸就使得有害氣體蔓延,為產蛋雞感染呼吸道疾病創造了條件。
2.2雞舍衛生條件差
如果雞舍內雞群較多,那么必然悶熱潮濕,當養雞戶不能及時清理糞便,同樣會導致雞群發病。
3秋冬季節產蛋雞呼吸道疾病防治
3.1加強雞舍管理
雞舍必須保持空氣流動,確保有害氣體的及時排出。一般來說,常用通風方法有人工通風和自然通風2種,,通風時間保證15 min,排氣標準以雞舍內沒有刺鼻氨味為佳。不僅如此,雞舍還必須保持一定的溫度,尤其是深秋季節,晝夜溫差大,如果溫度過低則可能影響產蛋雞生長,最佳溫度為10~15℃。
3.2采取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和手段
養雞戶要注意,在進行免疫時必須選擇正規廠家的疫苗。此外,還必須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多發病癥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在注射完疫苗之后還必須配套投放一些抗菌類藥物。除此以外,注射疫苗完畢后還應該在飼料中摻加黃連解毒散。需要注意的是疫苗注射完畢后的注射器械和疫苗瓶要及時銷毀,不能直接留放雞舍內。
3.3健全消毒制度,及時消毒
養殖場必須制定健全的消毒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及時進行消毒工作。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等要及時清理;飼料槽和水槽等必須定期消毒清理,以每日一次最佳;養殖場要嚴格限制無關人員的隨意出入。一般來說消毒藥物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最好氣味較小,消毒藥物要定期更換,以防止耐藥菌株的產生。
3.4及時進行藥物預防
在進入秋季之后,就需要及時對產蛋雞進行藥物投放喂食,一般來說藥物投喂以每月2次為宜,每次需要持續5d。如果發現病機出現,應該及時診斷,并對癥下藥以便控制雞群感染。
3.5加強飼養管理
雞的呼吸道病在養雞生產中是比較復雜的,疾病的種類也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細菌和支原體引起的。因此,雞的呼吸道疾病在養雞生產中是不容忽視的一類疾病。呼吸道疾病之所以重要,一方面經常發生,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另一方面是發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種疾病的繼發感染,可使雛雞生長發育遲緩,成年雞產蛋下降和引起各種日齡的雞只死亡。為幫助大家現場做出初步診斷,現將各種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癥狀的多發常見病介紹如下:
一、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本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生,但以雛雞和育成雞多發。該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點是發病急、傳播快。
此病有三種類型,即呼吸型、腎型、腺胃型。
1.呼吸型傳支
雛雞多發,發病后以呼吸困難為特征,有的呈張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頭。病雞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天雞只開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線上升,約1周后死亡開始下降。成年雞發病呼吸道癥狀不明顯,但是產蛋明顯下降,產出畸形蛋,蛋殼粗糙,蛋的質量差,蛋黃與蛋清分離,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產蛋逐漸恢復。
2.腎型傳支
以20日齡左右的雞多發,發病雞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癥狀不明顯,或呈一過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線上升。死后變化以腎的變化最為明顯,腎臟高度腫脹、蒼白,由于尿酸鹽的沉積,呈“花斑腎”樣。死亡率可達10~20%。
3.腺胃型傳支
40~80日齡的雞多發。雞群發病傳播速度較上述兩型要慢,病雞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癥狀,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癥狀明顯且嚴重。下痢。死亡比較緩慢,但拖延的時間長,可達20天以上。死亡的雞非常瘦是明顯的特點。解剖后的變化以腺胃的變化最特征,腺胃腫脹明顯,有的可呈圓形。胃壁增厚,腺胃周圍出血。其他變化無診斷價值。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病毒病,治療上沒有特效藥物。在發病時給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雞白痢、大腸桿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繼發感染。關鍵是搞好預防工作。呼吸型傳支可用新城疫傳支二聯苗。腎傳支和腺胃型傳支可選擇油乳劑滅活苗進行免疫。
二、雞慢性呼吸道疾病
該病是由雞毒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支原體廣泛地存在雞體內,可以說在各種品種的商品蛋雞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雞體內帶有這種病原體。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沒有其他疾病發生時,這種支原體不會引起雞群發病。因此,支原體能夠引起雞群發病,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或者說必須在多種應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發生。
雞群發病主要的表現 : 本病的特點是發病急,傳播慢,病程長。在沒有其他疾病發生時,只是由于氣溫的變化、飼養密度大、雞舍通風不良時發生單純性感染,多數雞只精神、食欲變化不大,少數雞只呼吸音增強(只能在夜間聽到)。上述發病因素過強也可使多數雞只發病,這時飼料消耗減少,在雞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雞眼睛流淚,甩鼻,顏面腫脹。眼睛流淚多為一側性,也有雙眼流淚的。如果治療不及時轉為慢性,雞的食欲時好時壞,眼內有干酪樣滲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嚴重時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數雞由于喉頭阻塞窒息而死。如沒有繼發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雞解剖后主要的病理變化是氣囊炎。成年雞發病對產蛋的影響是呼吸道疾病中影響最小的。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本病發生后常繼發大腸桿菌,尤其是在肉雞更加明顯。結果使病情復雜化,雞群死淘率增加。因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雞,解剖后可見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有的還出現卵黃性腹膜炎的病理變化。多數情況下該病出現在多種疾病發生的過程中,因此,死亡雞只解剖后的病理變化還可見到原發病的變化。
本病的防治應遵循以下原則:由于本病的發生有明顯的誘因,因此預防工作顯得更為重要。
在預防工作中,首要的是對各種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其次是加強飼養管理精心地管好雞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溫,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雞舍的通風,給雞創造一個較好的生存條件。
該病一旦發生,重要的是盡最大努力去除發病誘因,改善環境。這樣有利于減少疾病的發生,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發生,則以控制病毒性疾病為主。
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該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雞多發。傳播速度比較快,但是發病率不如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那樣高。
病雞呼吸極度困難,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癥狀都明顯。可見有的病雞伸頸張口吸氣,低頭縮頸呼氣。在雞舍隨時可聽到怪叫聲。有的病雞咯出血痰。
雞群發病后很快出現死雞,解剖后在喉頭和氣管處見有含血的分泌物,這一變化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病程長的死雞在喉頭和氣管常不見出血變化,但經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
發生本病后,可給雞群投予抗生素,控制雞白痢、大腸桿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發生。如若繼發癥控制的好,死亡率不高。
對本病的防制關鍵是做好雞群的免疫工作。雞50日齡時免疫一次,90日齡時再免疫一次。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強,雞免疫后有一定的反應,希望大家注意。
四、雞傳染性鼻炎
它是由一種叫做副雞嗜血桿菌的細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齡的雞均可發生,但育成雞、產蛋雞多發。本病在寒冷季節容易發生。一旦發生傳播速度快,幾天內就可涉及全群。在一個雞場中的適齡雞群無一幸免。
3、容易導致人體缺氧,嚴重者導致死亡。
4、輕度中毒者有頭暈,頭痛,乏力,心悸,惡心,嘔吐及視力模糊。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105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 如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 出現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 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等癥狀[1]。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 主要由IgE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流行病學顯示[2], 將近50%哮喘的患者存在過敏性鼻炎。孟魯司特藥理作用是競爭性的拮抗白細胞三烯D4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結合, 減少呼吸道慢性炎性反應, 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不僅適用于兒童哮喘的預防和長期治療, 還能減輕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引起的癥狀。因此, 本次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聯合孟魯司特對兒童支氣管哮喘并變應性鼻炎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兒科病房2012年8月~2013年12月100例哮喘并變應性鼻炎的患兒,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50例。研究組患兒平均年齡(2.8±1.6)歲, 其中男26例, 女24例;對照組患兒平均年齡(2.6±1.5)歲, 其中男27例, 女23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過醫院倫理道德委員會的批準。
1. 2 入選標準 ①所有研究對象均完整接受本次治療, 未中途退出, 治療經過完整。②支氣管哮喘和變應性鼻炎的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學、耳鼻咽喉科學分會關于支氣管哮喘和變應性鼻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3]。③每個研究對象能配合醫生, 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④每個研究對象均為首次診斷支氣管哮喘與變應性鼻炎, 既往無鼻用激素或糖皮質激素使用史。
1. 3 排除指標 ①入院時生命體征不平穩的患兒。②入院有各種急性、慢性感染或通過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內毒素、體液培養以及腹部 B 超、CT 等實驗室檢查診斷為感染者。③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惡性腫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藥物有過敏、惡性心律失常者。④既往有免疫抑制劑使用史。
1. 4 治療方法 研究組每日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一吸(瑞典AstraZeneca AB, 批準文號:H20090773), 加用孟魯司特(四川大冢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4828)5 mg/次, 1次/d。對照組僅使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一吸。兩組療程均為8周。
1. 5 療效評定標準 評價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療效評價分為3級:①治愈:臨床癥狀如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消失, 無發熱及無胸痛、無肺實變體征未聞及濕性音, FEV1增加>36%;② 有效:臨床癥狀如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較前明顯好轉, 稍有發熱及有一定程度胸痛、無肺實變體征, 濕性音基本消失, FEV1增加26%~36%;③無效:臨床癥狀如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無變化、有高熱及胸痛, 濕性音仍大量存在, 甚至惡化。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實施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治愈44例、有效6例、無效0例, 總有效率100%, 對照組治愈32例、有效8例、無效10例, 總有效率80%,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及分布 惡心嘔吐為兩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與變應性鼻炎在病理學方面極為相似, 患病率每年呈上升趨勢, 都以呼吸道黏膜炎性反應為特征, 有相同的誘發因素, 同屬Ⅰ型變態反應, 有研究指出 “同一呼吸道, 同一疾病 ”假說, 采取統一的治療措施[4]。變應性鼻炎是支氣管哮喘的高危因素。因此變應性鼻炎是支氣管哮喘時要采用上下呼吸道兼顧, 控制癥狀要求更為高。
變應性鼻炎是一種IgE介導的炎性反應, 臨床表現為鼻塞、流涕 、噴嚏等。研究顯示變應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有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的表達, 疾病加重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表達明顯增加, 并促進其他炎性介質的釋放, 提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是炎性反應的重要介質[5]。此外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還可以降低纖毛活性, 導致黏液阻塞于氣道內, 降低氣道的纖毛運動, 增加血管通透性, 黏膜水腫和加重炎性反應, 趨化白細胞的作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為哮喘長期控制的有效藥物, 與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可以增加療效。但不能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表達下調, 而且糖皮質激素加大用量后還有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研究組經過孟魯司特規范化使用8周后, 與對照組比較, 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孟魯司特聯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并變應性鼻炎, 不僅能明顯改善患兒肺功能, 還能控制哮喘及鼻炎癥狀。
參考文獻
[1] 袁曉梅, 郭悅鵬.轉化生長因子B與哮喘的相關性及川芎嗪治療哮喘的研究進展.新鄉醫學院學報, 2011, 23(2):207-209.
[2]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定標準.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14, 33(3):134-135.
[3] 盛錦云.“同一呼吸道同一疾病 ”的認識和實踐.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 2013, 24(2):97.
[4] 江文輝, 鄧力, 溫惠虹, 等.孟魯司特改善2~5歲哮喘伴過敏性鼻炎兒童鼻炎癥狀的效果觀察.廣東醫學, 2012, 28(12): 2014-2015.
[5] 朱.變應性鼻炎-鼻竇炎合并輕度支氣管哮喘的抗白三烯治療.臨床肺科雜志, 2014, 12(12):1335-1336.
雞大腸桿菌病的預防措施有:減小雞的飼養密度,定期消毒,保證飲水和飼料的清潔等。治療雞大腸桿菌病一般使用新霉素、慶大霉素及呋喃等類藥物進行治療,在雛雞開食的時候加入此類藥物,還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2.雞傳染性支氣管炎。該病是由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是一種急性可傳染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發病癥狀有:咳嗽、氣管音、打噴嚏等。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預防措施有:3日到5日齡的雛雞免疫,可以用疫苗滴鼻或者使用加倍劑量飲水,1月到2月齡時,需要再次使用疫苗進行加倍免疫。目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并沒有效果非常好的藥物可以治療,發病早期可以使用抗生素防止激發感染的產生。
3.禽霍亂。該病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是一種可以感染雞、鴨、鵝等禽類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病癥狀有:嚴重的下痢和敗血癥(急性);肉髯水腫和關節炎(慢性)。
禽霍亂的預防措施有:做好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30日齡的雛雞可肌肉注射禽霍亂滅活疫苗進行免疫。治療的話,可選擇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喹乙醇等藥物。
4.傳染性法氏囊炎。該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一旦發病并失控,對養雞戶的危害非常之大。主要發病癥狀有:頭下垂,精神差,羽毛蓬,眼瞼閉,排白色或者淺綠色稀糞,爾后衰竭死亡。
雞傳染性法氏囊炎的預防措施有:加強雞舍消毒,供給充足的飲水,在飲水中添加5%的糖和0.1%的食鹽,這樣可以提高雞群的抗病能力。1日到7日齡的雛雞用弱毒疫苗進行一次飲水免疫:24日齡的雞群再進行一次免疫。
5.雞新城疫。該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死亡率很高。主要發病癥狀有:蛋雞產蛋停止,精神差、腹瀉、咳喘、呼吸困難、排綠色糞便、頭部和面部腫大等。
結果:經分析,收治的1219例患者在季節、人群和疾病癥候群上具有一定指向性,需要在臨床診治中根據實際情況加以綜合診斷。
結論:要高度重視健康意識教育工作,促使各類人群特別在校學生和在職人員加強體育鍛煉,減少疾病侵蝕。
關鍵詞:感染科 發熱伴呼吸道癥狀 臨床分析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31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142-02
發熱伴呼吸道癥狀患者是感染科接診的主要疾病類別之一,同時也是居民多發高發的常見疾病,在人群分布、季節分布和疾病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加強對發熱伴呼吸道癥狀患者臨床特征分析,可以為環境衛生整治、疾病預防、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本文即以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門診科室就診的1219例發熱伴呼吸道癥狀患者為對象進行臨床分析。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自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前來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門診科室就診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患者1219例。其中男性患者639例,女性患者580例;年齡最大最小者為3個月,最大者為79歲。這些患者均符合國家臨床診斷標準關于發熱伴隨呼吸道癥狀的定義標準,即體溫≥37.3℃,同時伴有呼吸道充血、咽痛、氣短、哮喘、咳嗽、扁桃腺炎、支氣管炎、肺炎、胸悶等鼻、咽、肺部感染癥狀。
1.2 方法。對以上1219例患者從季節分布、人群分布以及疾病癥候群分布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其中門診診斷需轉入呼吸科住院患者在入院后進行血液、尿液等方面的化驗,并根據需要進行痰、胸腔積液、咽拭子涂片及培養,進行進一步診斷和病原學分析。
2 臨床分析
2.1 人群分布。在1219例發熱伴呼吸道癥狀患者中,男性患者639例,女性患者580例;年齡最大最小者為3個月,最大者為79歲。其中72%為城鎮居民,28%為農村局面,這主要是由于基層衛生室(所)的分流;其中學齡前(0-7歲)兒童443例,占36.13%,其中大部分病例在兒科門診首診;中小學生患者109例,占8.94%;18歲至60歲患者425例,占34.86%;60歲以上患者242例,占19.85%。
2.2 季節分布。在1219例發熱伴呼吸道癥狀患者中,冬春季發病患者964例,占患者總數的79.09%;夏秋季發病人數255例,占患者總數的20.91%。而在具體的疾病類型方面,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其發生率明顯高于夏秋季。而在冬春季發病人群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發生于學齡前(0-7歲)兒童,而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疾病則以18-60歲患者為主。
2.3 疾病分布。在疾病分布方面,共發現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94例,占患者總數的56.93%;支氣管炎(肺炎)患者281例,占患者總數的23.05%;肺結核患者47例,占患者總數的3.86%;其他傳染性疾病197例,占患者總數的16.16%,其中風疹66例、流腮57例;水痘38例,猩紅熱24例,麻疹12例。
2.4 住院患者情況。經感染科診治后轉入呼吸科住院治療患者合計111例,經進一步的病理診斷和病原學檢查,其中103例為社區獲得性肺炎,8例為結核桿菌感染,其中結核性胸膜炎5例,肺結核3例。而在103例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中,經病毒PCR、痰涂培養等檢測手段進行檢測,發現肺炎支原體3例、細菌感染11例、病毒陽性9例,總陽性率為22.33%。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疾病合并方面,其本身合并有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陽性率要總體上要高于合并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非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3 討論
從1219例發熱合并呼吸道癥狀疾病患者的臨床分析中可以發現,呼吸道疾病的發病情況由于天氣、氣候以及個人體質等原因,一直處于高發態勢,需要通過環境衛生整治、疾病預防、健康教育等多種手段加以控制。就發病人群來看,雖然從接診的情況來看城鎮居民占了多數,但這主要是基層衛生院(室、所)等衛生機構網點對農村居民實現了有效分流;學齡前(0-7歲)兒童的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較高,主要是因為這一類人群的免疫力、抵抗力還處在較低水平,家長需要有針對性地根據季節變化和兒童的活動情況加強必要的疾病預防;18歲至60歲患者發熱伴呼吸道疾病癥狀疾病也較為高發多發,反映出現在隨著經濟發展和工作壓力的增大,這一人群生活的不規律性增加,缺少鍛煉,由此帶來免疫力和身體素質的下降;60歲以上患者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發生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主要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各方面機能都在逐漸退化,對疾病的抵抗力也隨之下降,特別是經感染科診治后轉入呼吸科住院治療的患者中,其中多為60歲以上年齡段的患者,其本身合并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支氣管哮喘等一些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在人體中的長久發展則進一步降低了他們對致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從疾病類型以及發病季節來看,冬春季發生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幾率明顯高于夏秋季,這主要是冬春季的氣候變化較為激烈和無常,同時也有利于流感病毒以及致病菌繁殖傳播;而支氣管炎(肺炎)的發生以18-60歲患者為主要群體,肺結核則以農村居民為主要對象,主要是因為農村地區衛生條件還是相對落后,傳染源不能及時有效進行控制,人們的衛生意識和易感人群隔離防護意識也相對較弱。而風疹、流腮、水痘、猩紅熱、麻疹等其他傳染病主要在學齡前(0-7歲)兒童中發生,主要原因是沒有及時進行免疫接種工作,因此還是應當從縮小免疫空白的角度,加強兒童免疫接種的科學性、規律性。總之,從1219例發熱合并呼吸道癥狀疾病患者的相關臨床分析來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工作,加強社區疾病預防和健康教育,引導各類人群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全面健康素質。
[中圖分類號]R272.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9(b)-069-01
反復呼吸道感染(RRI)是兒科臨床常見疾病,兒童免疫功能低下是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常采用抗生素治療,療效差,復發率高,副反應大。其他一些免疫增強劑副反應較多,且療效不盡如人意。長時間口服中藥湯劑,患兒難以接受。筆者采用中藥貼劑穴位貼敷治療本病68例,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本院就診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68例,均符合1987年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反復呼吸道感染標準[1],排除原發性免疫缺陷病、肝腎疾病、小兒肺結核和先天性心臟病。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最小10個月,最大9歲,0~1歲5例,2~3歲42例,4~7歲18例,8~12歲3例;病程最長3.5 年,平均(1.8±1.2)年;呼吸道感染最多12次/d,平均(9.1±2.2)次/d。
1.2治療方法
采用復方中藥貼劑穴位貼敷,其組方為:百部100 g、桔梗100 g、細辛50 g、膽南星100 g、元胡80 g、冰片15 g、撲爾敏0.4 g、氨茶堿10 g,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每個穴位用0.5 g,用鮮榨姜汁調成糊狀,貼敷兩側肺俞、膈俞、定喘共6穴。每次12 h,隔日1次,總療程2個月。
觀察血清中的IgG、IgA、IgM及補體C3含量,T細胞亞群、T總細胞(CD3)、T輔助細胞(CD4)和T抑制細胞(CD8)治療前后變化及療效。
2結果
2.1療效標準
參照相關文獻中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標準擬訂[2]。顯效:上呼吸道感染次數比治療前減少3~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1~2次;有效:上呼吸道感染次數比治療前減少2~3次,下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1~2次;無效:上呼吸道感染次數比治療前減少2次以下,下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1次,或無明顯變化。
2.2治療結果
通過2個月的中藥貼劑穴位貼敷治療,并對觀察病例隨訪半年,呼吸道感染次數明顯減少,發病癥狀明顯減輕。顯效38例(占55.88%),有效25例(占36.76%),無效5例(占7.35%),總有效率92.65%。隨訪半年以上,46例觀察病例感染次數明顯減少,癥狀較前明顯減輕,病程明顯縮短。治療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均有提高,血清中的IgG、IgA、IgM及補體C3含量均有提高,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變化見表1。
表1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治療前后外周血T細胞及亞群變化(x±s)
治療前與正常對照比較,P>0.01;與治療后比較,P
3討論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約占6歲以下兒童的10%左右,尤其常見于3歲以下患兒。該病易反復發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初期應用抗感冒藥,濫用抗生素;在遷延階段,多使用胸腺肽、轉移因子、滅活卡介苗等治療,但療效不顯著。祖國醫學認為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脾肺常不足,衛表不固,易外感風寒,內傷飲食,痰濕內生;又小兒純陽之體,陽火易動,則可成痰熱內蘊、風寒外束之癥。治以益肺固表,外祛風寒,內化痰熱,止咳平喘。研究表明中醫辨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不僅療效好,而且能改善免疫功能,但患兒難以堅持口服中藥湯劑。筆者根據中醫理論,采用復方中藥貼劑穴位貼敷治療本病,療效滿意,簡便易用,易于接受。組方中冰片芳香開竅,凡諸風、諸氣所致經絡壅閉均可得以宣通,更為引經藥;細辛辛溫走竄,能豁痰利氣散結,佐生姜宣通肺氣;元胡活血行氣;百部、桔梗止咳化痰利咽;膽南星清化熱痰;撲爾敏、氨茶堿鎮咳平喘,諸藥合用,可固表散寒,內化痰熱,止咳平喘。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各臟器的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常表現為營衛虛弱,營衛不和,因此一些患兒不耐風寒,呼吸道感染反復發作且不易根治;肺俞乃肺臟精氣輸注所在,具有疏調肺氣、止咳平喘功能,定喘為止咳平喘特定穴,也是臨床用于治療呼吸道疾病的特定穴,膈俞有理肺氣、補虛損之功。以上諸穴合用,共奏益肺固表、止咳化痰之功。
本組患兒治療后感染次數明顯減少,癥狀較前明顯減輕,病程明顯縮短,血清中的IgG、IgA、IgM及補體C3含量均有提高,T細胞亞群變化治療前后有顯著性差異。該方法使用方便,患兒依從性好,治療后細胞免疫功能有提高,療效獨特,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梓荊,盛錦云,王運芳,等.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40-42.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1 病因
豬呼吸道綜合癥由復雜的病因導致,其中傳染性因素分為病毒性、細菌性以及霉形體和寄生蟲等因素。非傳染性因素有飼養管理、環境、季節、應激等,其中病原和飼養管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病毒性因素有偽狂犬病毒、豬流感病毒、豬瘟病毒、豬巨大細胞病毒、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癥病毒、包含性鼻炎病毒等。 細菌性因素有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副嗜血桿菌病、巴氏桿菌、鏈球菌、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豬霍亂沙門氏菌、克雷伯氏桿菌、化膿桿菌等。寄生蟲傳有附紅細胞體、弓形蟲、霉形體、蛔蟲、豬球蟲、后圓線蟲等,這些寄生蟲都可引發豬的感染。氨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都是對豬體有害的氣體,豬場內的溫度變化,豬體質的下降、免疫機能下降等也是重要原因。
2 臨床癥狀
病豬會出現精神抑郁,食欲減退,出現結膜炎癥狀,眼睛分泌的物質增加,如果突然發病,造成體溫升重的話會造成豬的突然死亡。大部分豬病豬生長速度變慢、消瘦,豬的死亡個數增加,僵豬個數增加。幼豬死亡的個數增加,大都有呼吸困難的癥狀;對于豬的飼養條件要求也很高,如果豬群的密度太大,飼養管理水平、營養水平較差會出現更多的感染情況,病情會更為嚴重。
3 主要呼吸道疾病癥狀
3.1 豬支原體肺炎
俗稱豬霉形體肺炎或豬喘氣病的豬支原體肺炎,是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各個品種、年齡的豬都能感染;最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期的豬及幼齡豬,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和妊娠后期的母豬,成年豬多是慢性或隱性感染,特征為咳嗽、哮喘等。病死率并不高但傳染率高,一旦豬場有被傳染的豬,整個豬場都會被傳染。使傳染的豬生長發育緩慢,病豬吃食以及運動過后常出現咳嗽、哮喘、呼吸困難等癥狀。
3.2 豬繁殖障礙與呼吸道綜合癥
“豬藍耳病”是這個病的別稱,肺炎癥狀是它的臨床表現癥狀,病豬會出現眼鼻的分泌物增加、咳嗽、呼吸頻率加快、沒有食欲、精神萎靡、體溫偏高、生長遲緩或停止、有些病豬會成為僵豬。哺乳仔豬會出現是眼鏡腫脹、結膜發炎、脫水、體質虛弱、呼吸不暢以及張口呼吸、流鼻涕、出血等癥狀,四肢呈八字狀。母豬會出現嗜睡、呼吸不暢、精神萎靡,還會引發早產、流產、死產等。病豬乳汁減少,重復。公豬有無食欲、精神萎靡、嗜睡發熱等癥狀,并且的數量減少,的質量下降,降低,活力降低。
4 病理變化
所有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肺炎。有些肺部病變類似于豬支原體肺炎,不但豬的肺部會出現病變,有病豬還會出現腎、淋巴結、喉嚨有出血,部分豬的癥狀還會有末端發紫。有些保育豬通過剖檢能看見彌漫性間質性肺炎或淋巴結的腫大,肺部出血、花斑樣硬變等病變,有些病豬的肺會出現化膿的癥狀,病豬肺部會出現混合感染的現象,有些病豬的腹腔、胸腔會滲出很多纖維蛋白。
5 防治對策
防治豬呼吸道疾病,要加強飼養過程的管理工作,避免病因介入,提高豬的免疫力。要建立完善的衛生消毒安全體系,對于消毒清潔的工作要定時做好,要對圈舍及時做好干燥和通風的工作,對新進的豬種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飼養,保證豬種的免疫安全。定期對豬群進行疫病和抗體水平檢測,為減少豬呼吸道疾病對豬場造成的損失要做好以下方面:
5.1 加強飼養管理
對于飼料的營養,要保持均衡,豬群在不同時期的營養需要不同,因此要更加注重提高飼料的品質,還要注重飼料的質量,增強豬的體質,根據各個方面的資料,豬場的最大“隱形殺手”是飼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標,也是最大的免疫抑制因素,多喂品質優良并且營養豐富的飼料來防止霉菌肆虐。在幼豬斷難時更要注意飼料的營養,在飼料中多添加電解多維素。定期對食槽進行清理,及時檢查槽內的飼料是否發霉變質,以免豬食用后中毒生病,病原微生物會在豬的體質下降時乘虛而入。
5.2 建立規模化豬場
要堅持做到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并堅持自繁自養,提倡早期斷奶,減少豬群的飼養密度,為了提高豬的抵抗力,在飼料中添加抗菌藥物或保健藥物,盡量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的次數,不同日齡的豬不要混養在一起,切斷病原體的水平傳播。平時注意加強飼養管理,圈舍應保持采光良好,經常通風,避免過于潮濕,并定期對圈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作好產房和保育舍的保溫和通風,解決好通風換氣和保溫的矛盾。
5.3 建立和完善衛生安全體系
在各個環節都要將消毒衛生工作做好,消毒要選擇沒有殘留、低毒、高效、不破壞設備、不傷害人和豬、在豬體內不會產生有害的物質并積累,例如:次氯酸鹽、有機碘混合物、過氧乙酸等。對于治療效果不好的病豬和僵豬要及時淘汰處理掉,防止疫病的傳播。對病死豬及排泄物要做好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并對污染場所進行嚴格消毒。
5.4 做好免疫工作
定期進行強豬瘟(HC)、加偽狂犬(PR)、豬肺疫(PM)、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PRRS)、豬肺炎支原體(APP)、豬鏈球菌(SS)、豬萎縮性鼻炎(AR)、豬胸膜肺炎等疫苗接種工作,可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免疫效果。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免疫接種工作。活疫苗不能用于呼吸綜合癥陽性豬。豬肺炎支原體非常容易引發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為了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可在仔豬哺乳期時定期注射支原體滅活疫苗。每年定期進行豬肺疫疫苗接種,在接種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菌藥物。
5.5 使用藥物合理治療
發現病豬要及時隔離飼養,可用高免血清和抗生素聯合治療。藥物的使用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根據前人的經驗和在廣西本地的流行規律,查找可能存在的病原因素,尋找出病原,不管是細菌和霉形體或是病毒等,根據發病的癥狀,要用合理有效的治療藥物,對于小豬以及母豬應該用一些藥效溫和的藥物進行治療,也可采用更為先進的治療方式。在出現PRDC的豬場,藥物預防的效果較好,而藥物治療的效果比較一般。可在豬飼料、飲水中添加藥物進行預防,如林可霉素、壯觀霉素、支原凈、強力霉素、甲砜霉素、金霉素、氟苯尼考、恩諾沙星、阿莫西林、泰妙菌素、電解多維素(使用以上藥物對已發病的豬群,應優先考慮在飲水中添加,因為發病的豬一般均發燒,而發燒的豬不吃飼料,但喜歡飲水)或在飼料添加止咳、平喘、化痰中草藥制劑如復方魚星草、抗病毒中草藥制劑復方如板藍根、黃連解毒散、黃芪多糖等藥物,各個豬場的情況不同,選用的藥物也都不同,要根據豬場本身的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為提高幼豬的抵抗力,可在飼料內添加的生物活性肽。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疾病的傳播,為有效控制豬呼吸道疾病的傳播,要建立有效的預防措施。
5.6 做好驅蟲工作
鞭蟲和蛔蟲等寄生蟲對于豬的免疫系統有很大的損害,使它們的免疫抵抗力降低,所以,在幼豬斷奶的一段時間,喂食幼豬左旋咪唑片、苯丙硫咪唑片,定期喂食;也可以注射伊維菌素,按照規定的時間在皮下注射。
6 結語
豬呼吸道綜合癥是目前對于養豬行業具有嚴重的危害 ,它的發病原因不但復雜,有些相關疾病尚無可靠的疫(菌)苗進行預防,也沒有切實可行的藥物進行治療,但目前只能采用有效的藥物和改善豬的飼養管理和環境條件去做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因此,該病應以預防為主要目標,給豬群建立一個良好的內外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原久麗,張紅艷,王麗英.豬呼吸道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1(07).
[2] 張彥飛,李梅,周遼祖.豬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1(06).
[中圖分類號] R7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0-0011-02
哮喘病是常見的兒童呼吸道疾病,由于氣流快速通過呼吸通道而形成喘息音。兒童喘息疾病是一種綜合性呼吸疾病,包含的呼吸疾病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疾病有三種,包括兒童支氣管哮喘病、喘息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這三種疾病有著緊密關系,患病兒童通常患有的并發癥包括變應性鼻炎、變應性皮炎等一些過敏性癥狀,同時還可能有家族遺傳史的傾向,三種疾病都具有高反應性[1]。近年來,關于小兒喘息性疾病的診斷與臨床治療的研究已引起關注。筆者就兒童喘息性疾病的診斷與臨床治療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發病機制
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病機制:①Th1/Th2免疫應答失衡機制。Th1主要產生腫瘤壞死因子和IL-2,Th2主要產生IL-5和IL-4。Th1一般對抗病毒治療有顯著效果,然而對于先天性有Th2傾向優勢的患病嬰幼兒,由于正常嬰幼兒的免疫機制還沒有發育成熟,導致Th1機制選擇失效,產生的IL-1很少,特別是受到環境影響,可以保證Th2/IgE反應一直存在,免疫機制記憶限制在Th2中,因此容易產生變換性疾病。②神經免疫應答機制。炎癥細胞、上皮細胞被感染后P物質(NGF)被釋放,使受體值提高,讓P物質產生刺激,P物質受體(NK1)上調,以便激發新循環,產生長時間變異調節以及氣道炎、高反應性[2]。
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機制:由于上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所致。患兒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往下蔓延而引起支氣管壁出現炎癥,導致支氣管壁黏膜出現充血性水腫,引起血管肌肉痙攣,從而使得支氣管變窄,并產生鳴音。持續反復的喘息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加重,病情逐漸轉變為急性[4]。當患兒受到花粉、屋塵、羽毛等應變原刺激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及持續性咳嗽癥狀。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大多認為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受慢性因素和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特別注意病發因素。該疾病基本的病理變化主要為氣道慢性炎癥,其基本特征為支氣管高反應性和可逆性氣流受限[3]。該病發病時會出現頻繁的咳嗽,同時患兒還會伴有明顯的哮鳴音,情況嚴重的患兒還有可能發展成為持續哮喘,并會出現紫紺、脈搏快、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濕冷、端坐呼吸等癥狀。
2 臨床診斷
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診斷:①初起有發燒、惡寒、頭痛、咽干等;②早期呼吸音可變粗,雙側可聽到水泡音;③以持續性咳嗽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間為明顯。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為快。癥狀在夏季較輕,冬季易出現急性發作,使病情加重。反復發作者,體質多瘦弱;④以對稱性兩肺相聞為主的呼吸喘鳴音,發病后3~5 d肺部會出現細微的濕啰音;⑤對胸部照射X光片,可以清晰看出肺部紋理凌亂、加粗,并具有不同程度斑點陰影或肺氣腫阻塞現象;⑥大多數血白細胞正常,多以淋巴細胞為主[4]。
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具體表現:①大多數出現在1~3歲的兒童中,患有濕疹等一些反應病史;②病患的喘息疾病通常在早晨或夜間加重,以咳嗽引起的刺激干咳為主,兒童咳嗽后喘息疾病加重。產生發紺現象。一些患病兒童還會出現心臟衰竭并發癥;③能夠清晰看出患病兒童產生肺氣腫,呼吸變得困難,肺部有鳴音,呼吸時有輕微的濕啰音,嚴重的病患甚至可能出現三凹現象;④血液中的白細胞通常正常或是偏少,淋巴細胞出現增高現象,如果血液中的白細胞升高,則表明出現細菌感染;⑤對胸部照射X光片,可以清晰地看出病患紋理加深、有肺氣腫、嬰幼兒比一般年長兒童更加嚴重[5]。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診斷:①經常發作的咳嗽、氣促、喘息、胸悶,多和接觸冷空氣、運動、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化學或是物理性刺激等有關;②兒童發病時兩肺相聞或是在肺部產生以彌漫性為主的呼吸鳴音,呼氣時間加長;③使用舒張支氣管藥物療效顯著;④排除其他病癥引起的咳嗽、氣促、喘息、胸悶;⑤對于一些患病癥狀不典型的病癥兒童,在肺部產生哮鳴音,可以根據以下兩種情況中任何一種使用舒張支氣管進行試驗協助診斷,如果為陽性則能夠確診為哮喘;第一,使用氣霧噴霧劑或是β2速效激動霧化劑,讓患病兒童吸入;第二,對患病兒童注射0.1%的腎上腺素0.01 mL/kg,每次注射劑量的最大值不能>0.3 mL;任何一項試驗在完成后,15~30 min內喘息癥狀明顯減輕,則表明哮鳴音為陽性。患病兒童的年齡>5歲,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兒童患病前后對FEV1或是呼吸流速進行測量,治療后肺部的哮鳴音上升值超過15%的患病兒童為陽性患者[6,7]。倘若肺部產生哮鳴音,同時FEV1>0.75,那么可以做激發支氣管試驗,如果表現為陽性,則確診為哮喘病。
3 臨床治療
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①臨床抗病毒治療。使用利巴韋林噴霧劑對減緩喘息疾病癥狀和排除病毒具有一定效果;②使用舒張支氣管劑。將腎上腺素或是沙丁胺醇以霧化劑的形式讓患者吸入,這樣做療效顯著,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通過試驗可以看出,相比沙丁胺醇,腎上腺素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降低臨床癥狀,同時十分安全;③使用糖皮質激素。不管吸入、注射、口服糖皮質激素,都可以對毛細支氣管炎進行治療,這種治療無遠期、近期療效。支氣管激素糖皮質或是舒張劑的優勢都可以在重癥患病兒童中表現出來[8];④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有效降低白三烯的釋放,例如孟魯司特能夠防治反復發作的毛細支氣管炎;⑤重組基因干擾素γ(rINF-γ)。干擾素在細胞的表面和一些指定受體相互結合,引發細胞形成抗病毒蛋白,選擇性組織干細胞mRNA和蛋白合成,以及傳遞,讓病毒無法復制,同時可以提高肺部吞噬細胞活性,控制炎癥介質的產生[9,10]。
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除止喘以及抑制感染以外,應注意患病兒童的休息,讓患病兒童多喝水,保證室內空氣新鮮。但兒童感冒或出現氣管炎時,通常表現為咳痰、咳嗽。咳痰和咳嗽癥狀的產生是讓患病兒童將因為呼吸炎癥形成的分泌物排除在身體以外,確保呼吸順暢。然而,很多兒童的家長一看見兒童產生咳嗽癥狀,就馬上給兒童吃止咳藥,這對兒童身體有不好的影響。由于止咳藥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咳嗽,缺少排痰、清潔呼吸道的功能,無法將含有病毒和細菌的痰液排除體外,進而使呼吸道中的炎癥加重,因此,兒童在咳嗽時對于止咳藥的使用一定要慎重[11]。但是如果兒童的呼吸道產生感染時,過多的咳嗽和痰液會使兒童的睡眠受到影響,醫生通常會開一些化痰、止咳的藥物,經過化痰達到止咳的效果。
對兒童支氣管疾病進行治療:①快速緩解藥物;②長期預防藥物;③吸入型短效藥:激動劑。治療的基本原則:保持長時間、個體化、規范化的治療原則,在哮喘病發作時能夠使癥狀快速緩解,緩解期長期控制癥狀。避免觸發因素。早期、長期、聯合用藥[12]。盡可能快速緩解氣流受阻,緩解低氧血癥,盡快恢復肺功能。④支氣管擴張劑的應用,輕到中度發作,給予吸入型短效藥:激動劑是使氣流迅速緩解的最好方法,更嚴重的發作時,通常需要給予超過一般劑量的吸入型短效的β2激動劑,直接或借儲霧罐、霧化器吸入[13-15]。
4 小結
兒童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就是哮喘疾病,發生喘息的前提是細支氣管、支氣管、氣管壁上產生炎癥,呼吸道中的管壁黏膜出現充血、腫脹現象,并且分泌物提高,支氣管中的平滑肌產生痙攣,管腔受到分泌物或是異物的阻塞,都可以使呼吸道中的氣流受到阻礙,產生哮鳴音[16,17]。在臨床癥狀中經常伴有發熱、咳嗽等癥狀,重癥患者會產生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如出現心臟衰竭,甚至使生命受到威脅。目前,喘息疾病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根據流行病統計數據表明,這種疾病多發生在嬰幼兒中,春、冬季節屬于高發季節,并且女孩少于男孩,嬰幼兒倘若患有呼吸疾病,將會對呼吸系統的成長和免疫機制造成一定的影響,使以后經常出現持續性喘息或哮喘病癥[18-21]。所以,對這種疾病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合理的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周皖兵,熊言佳,鐘沖. 不同年齡患兒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J]. 安徽醫藥,2012,37(8):543-545.
[2] 李成瑤,付娟,陳虹. 小兒喘息性疾病病因及流行病學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601-3604.
[3] Graham LM. Preschool wheeze prognosis: how do we predict outcome[J].Paediatr Respir Rev,2006,7(S1):115-118.
[4] 袁敏華,萬托林. 布地奈德混懸液吸入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臨床分析[J]. 中外醫療,2010,12(8):153-155.
[5] 許錦姬. 小兒喘息性疾病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2, 27:3752-3753.
[6] 劉煥,張鳳仙. 喘息性支氣管炎與兒童哮喘相關性探討[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 (10):801-803.
[7] 孫立鋒,楊錫強,馮學斌. 對當前兒童喘鳴、哮喘防治的幾點反思[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1,16(11):365-366.
[8] 吳福玲,宋秀鳳,李營營,等. 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治療和預防[J]. 重慶醫學,2008,37(5):918-920.
[9] 趙明彰. 聯合博利康尼和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哮喘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3):106-107.
[10] 李雅慧,張國成,許東亮. 霧化吸入干擾素α-1b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療的實驗研究[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0,31(3):203-205.
[11] 丁媛. 機體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機制研究進展[J]. 國際兒科學雜志,2006,33(13):14-17.
[12] 蘇志強,卓志強,柯丹紅. 吸入糖皮質激素及聯用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在兒童哮喘中的應用[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22):2746-2749.
[13] 劉朝菊. 中西醫結合治療哮喘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2, 28(6):447.
[14] 李瓊,王淑華,馮吉芳. 哮喘清合劑聯合小劑量西藥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發作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32):10-11.
[15] 白新會. 孟魯司特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研究[J]. 當代醫學,2011, 17(15):139-140.
[16] 李玉華. 吸入激素聯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治療哮喘6個月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31):177-178.
[17] 王永杰,殷顯德.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復合型粉劑小劑量吸入治療輕度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27(13):1319-1320.
[18] 吳劍云,羅育冰. 喘息性小兒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1,19(7):116-119.
[19] 賈麗春. 射干麻黃湯加味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28例[J]. 中國鄉村醫藥,2011,14(2):1392-1395.
1 豬鏈球菌病
此病的高發期為夏季,發病特點呈現散發性,且在潮濕悶熱的天氣多發,此病為由鏈球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性疾病,屬于豬群中的高發病,各個豬群中均有發生,對幼年仔豬的危害極大。一般情況下,健康豬帶菌較多,在遇到飼養管理情況不佳和氣候條件驟變的情況下,豬體的抵抗力就會相應的降低,這時鏈球菌就會趁機侵入血液內致使豬染病。病癥主要表現為發熱、關節腫脹、敗血癥和神經癥狀等。此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極高,處于各個年齡段的豬均可感染此病,且幼年仔豬和成年豬均易感染此病,尤其是新生的仔豬和處于哺乳期的仔豬。哺乳期仔豬患病情況最為嚴重,呈敗血性病癥,高熱不下,厭食,結膜潮紅,并伴有類似感冒的癥狀,身體運動失靈,并會出現關節處淋巴腫脹等狀況。
預防措施:目前,此類疾病對于養豬產業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方法為:對此病的典型病例豬進行檢驗并對相關治病細菌分離確診,篩選血清型多,抗原譜廣的鏈球菌為接種的疫苗按要求對家豬進行接種免疫。
2 溫和型豬瘟
此種病癥的患豬長期帶毒,生長緩慢、身體瘦弱,并經常伴隨呼吸和消化等方面的疾病癥狀。患病母豬常出現繁殖障礙。且此病常與其他的病癥如藍耳病混合感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豬的全身免疫力下降癥。此病的臨床表征較不明顯,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低。孕期母豬偶現流產現象,常有死胎或畸形胎出現;大豬有食欲不振的癥狀且呼吸道會有明顯的變化;新生豬仔常出現精神抑郁、嗜睡的癥狀,且便秘和腹瀉常交替發生。在發病的后期階段,病豬的皮膚上常出現點狀和斑狀出血和壞死,這種現象在鼻、耳、四肢、腹下及腹內側皮膚等處較為常見。常與其他病癥共發,出現腸炎、肺炎等病癥,死亡率較高。
預防措施:平時注意豬舍的衛生清潔,做好豬舍的防潮工作,并且對豬舍進行定期消毒。除此之外,運用豬瘟疫苗對健康豬群進行有效免疫是預防本病發生的根本措施。對豬群注射豬瘟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的加重,有助于對此類疾病進行有效預防。
3 仔豬水腫病
本病的主要發病群體為斷乳的仔豬,在仔豬斷奶前后,尤其是斷奶后的5-15天的時間段內,在生長快、膘情好的仔豬群體中發病現象最為明顯,而瘦小的豬仔不易發病,且此病呈地方性流行,常由帶菌的母豬傳遞給仔豬。本病發病突然,在暴發初期常未表現出明顯的病癥就已死亡,而在發病較慢的群體中早期表現為精神沉郁,不食,部分或全身水腫。在發病初期會伴有神經癥狀,主要癥狀特征為興奮、好動、心跳加速,且伴有明顯的叫聲嘶啞。本病發病突然的病例會在發病后4-5h內死亡,多數在1-2h內便會死亡,在發病年齡較大的豬群中,死亡率高達90%,且病程也會延長至5-7d。
預防措施:本病的預防關鍵在于改善仔豬的飼養管理,飼養過程中要注意營養全面,忌食蛋白質過高的食物,并且要注意在食物中添加含硒和抗菌素的添加劑,給斷奶的仔豬喂大蒜或大蒜粉。以上措施均有明顯的預防效果。此外,在飼料中摻和痢菌凈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4 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
又稱豬副溶血嗜血桿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桿菌、副溶血嗜血桿菌,主要存在于豬的呼吸道內,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疾病。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屬于當前在豬場中具有高危害性的主要傳染病之一。豬場的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感染,尤其在閉塞、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更易發病,主要的發病群體為6周齡的仔豬和3月齡的育成豬群體。臨癥主要表現為體溫過高,咳嗽,呼吸困難等,并會出現犬坐現象;偶見口鼻有淡紅色泡沫樣的分泌物出現;鼻、耳、腿、體側皮膚出現紫斑;個別豬會出現嘔吐癥狀,有的關節腫脹;走路時出現跛行現象,嚴重時極少或不進食,臥地不起,一般在發病后的2-3d內會死亡,臨死前普遍具有口鼻腔流出泡沫樣的類血分泌物,胸腔內可見纖維狀的滲出物,血液呈現暗紅色,不易凝固。
預防措施:在注意飼養衛生的同時,對豬群進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劑滅活苗接種預防。
5 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癥
該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播速度快、危害廣泛的傳染病,俗稱為“藍耳病”。不同年齡的豬感染后癥狀不盡相同,各種豬染病后大多會伴隨有呼吸困難的癥狀。母豬染病后常會發生類似感冒的疾病癥狀,并且初期會伴有厭食、高熱不下和呼吸急促等癥狀,而少數的染病群體在四肢末端、、和耳尖等處發紺,尤其耳尖發紺最為常見。懷孕前期的母豬常會流產,而處于懷孕中期的母豬常會產育死胎或生產出有問題的幼胎,哺乳期的仔豬常伴隨有精神不振和出血現象,此病的致死率高達60%。
室內活動多,空氣不新鮮,易導致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冬春季節氣溫較低,人們往往多集聚在室內活動,長時間不開窗,混濁的空氣反復循環使用,為病菌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
人群相互接觸機會多。冬春季節,人們在室內活動時間較多,彼此間密切接觸機會增多,而呼吸道傳染病是通過飛沫傳播的,因此人們的密切接觸增加了發病的幾率。
氣溫多變,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冬春季節天氣多變,氣候干燥,冷空氣和干燥空氣被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黏膜,使黏膜血管收縮、局部貧血和營養障礙,此時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
呼吸道黏膜易損,其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冬春季節發生呼吸道感染的人易使上呼吸道黏膜受損,因而呼吸道黏膜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減低。
為了預防感冒,有人習慣在房間里熏醋,但通風比熏醋效果更好。醋酸味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尤其會導致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患者的病情發作或病情加重。所以在家中熏醋時,最好所有人都出去,將房間“燜”一會兒后開窗通風。除了熏醋,很多家庭還使用次氯酸、新潔爾滅、過氧乙酸等進行殺菌,使用這些物品時濃度不要過大,否則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次氯酸和過氧乙酸還可能損壞家具。
經常保持室內通風是預防感冒最好的方法。此外,人們還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不要減衣過快,盡量少去空氣污濁或人多的地方。此外,接種流感疫苗也是防范流感比較有效的方法,接種疫苗可以減少各年齡組的與流感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可以降低高危人群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流感疫苗并不適合所有人,有一些人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比如對雞蛋過敏者、懷孕早期的孕婦等;急性發熱疾病患者、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患者、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等,需待病情穩定后再接種疫苗。
從中醫的角度強調,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是應對流感的根本所在。中醫中有句話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在與疾病作斗爭時,人才是主體。流感給人類健康帶來的威脅很難消除,因為流感的傳代非常快,疫苗的研制總趕不上流感病毒的變化,所以增強我們自身的抵抗力是應對流感的根本所在。
中醫一貫講究“天人相應”,提倡順應自然,根據四季的變化,從飲食、睡眠等方面來調節自己的生活,趨利避害。春季是陽氣復蘇、萬物生發的季節,天漸長,睡眠時間可以適當減少,晚睡早起,多做戶外運動。在飲食上,可以吃些發散的東西,比如韭菜、香椿、春筍等,少吃辛辣食物。預防流感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旦流感來了,應注意體質調理。人們在對抗流感時喜歡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藍根,這些涼血的藥可以給火氣大的兒童用(當然也不能過量),但不適合體虛者,比如老年人。有些人怕家里體弱的老人感染上流感,就讓他們喝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藍根,殊不知這無異于雪上加霜,適得其反,會進一步降低老人的抵抗力。中醫講究辨證,每個人體質不盡相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理。身體調至最佳狀態,抵抗力強了,疾病就難以上身。
感冒俗稱傷風,醫學上稱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特征是病原體復雜多樣,多種病毒、支原體和少數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發病可以由不同病原引起,一個人在一年中可多次患感冒,一般沒明顯的全身癥狀,主要有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流感病原為獨特的流感病毒,發病沒有誘因,主要出現在冬春兩季,一年中不會多次發病。它最大特點是發病快、傳染性強、發病率高,癥狀一般來勢兇猛,病人常會出現高燒、打冷戰、頭痛、全身關節痛等嚴重的全身癥狀;嚴重的病人還并發肺炎、心肌炎,甚至死亡。世界上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數以千計,我國臨床中往往以流感引起的并發癥為死因,而忽略了流感是發病的禍首。
由于包括流感在內的上呼吸道疾病癥狀與非典型性肺炎早期癥狀極為相似,為此,疾病預防控制專家提醒人們,一旦患了上呼吸道疾病,一定要及時就診,這樣不僅能得到有效治療,還可以及時區別非典型性肺炎。
呼吸道感染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并隨呼吸道分泌物向外傳播,侵入另一易感機體的傳染性疾病。常見的有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如感冒、流感、麻疹、水痘、風疹等;細菌性呼吸道傳染病,如百日咳、白喉、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非典的臨床表現首先是病人發燒、干咳,并沒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癥狀,也沒有通常感冒常見的白色或黃色痰液,偶有病人痰中帶血絲,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一般情況下,病人發燒時白細胞會升高,而非典病人白細胞正常或下降。非典與上呼吸道感染其X光胸片的特征很相似,但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用抗生素會明顯改善病癥,而非典病人用抗生素大多無效。非典病人起病急,以發熱為首要癥狀,體溫一般超過38℃,偶有畏寒,伴有頭痛、關節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瀉,多為干咳、少痰,偶有血絲痰。有時會出現胸悶感覺,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加速、氣促或明顯呼吸困難。肺部體征不明顯,部分病人可以聽到少許雜聲。
下面是專家給出的預防流感的個人防護十條建議: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心情愉快;
二、平時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三、注意膳食平衡,多食用富含蛋白質、高維生素,并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四、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特別是對兒童、老人和體質較差者;
五、居室和辦公室都要經常開窗通氣,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和清潔;
六、戒除吸煙等不良嗜好;
七、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45秒,不用污濁毛巾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