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09:31:52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高中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閱讀是英語學習當中的重點,掌握閱讀技巧對于學生提升英語成績具有重要價值,而閱讀理解題目主要是對學生對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詞義的判斷進行考察,學生在解答閱讀理解的時候應該掌握相應的技巧,有效提升解題效率,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英語學習成績。
一、閱讀理解題型和解題重點
在高中閱讀理解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題型:一是細節判斷題。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某句話或是某個短語細節進行考察。很多學生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會從題目選項當中找原文句子,但從出題規律來看,這種答案一般是不正確的,應該關注選項和原句當中的一些細小差別,找到和原文意思完全相符的答案;二是單詞解釋或是句子解釋。這種題目一般是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對文章中的某個生僻單詞或是句子的意思進行判斷,其重點是在對上下文內容的理解上,對上下文當中的意思充分理解才能夠做出比較符合的答案來;三是主旨大意題目。要求學生對文章某一段或是整篇文章的主旨進行概括,或是對中心思考進行考察,這就需要學生從文章的整體出發進行綜合考慮;四是推理判斷題。這類題目一般是對學生的推理能力進行考察,在選項設置上往往會迷惑學生,影響學生的答題,有些錯誤的選項只是對原文進行了重復,而不是推理出來的內容,有些選項常識上是正確的,但不是由文章推理出來的,這類題目也是閱讀理解當中比較困難的一種題目,學生需要對文章有一定的把握之后,根據原文當中提供的線索來找到相應的答案。
二、英語閱讀理解高效解題技巧
1.掌握閱讀技巧。在拿過文章之后可以先ξ惱陸行通讀,將文章的意思掌握之后再做題,但這種方法也是存在比較多缺點的,在閱讀的時候目的性不強,所理解的意思或是細節內容可能對于做題并沒有用處,在作答的時候依然要對原文再次進行閱讀,這樣明顯降低了做題的效率。因而在做閱讀理解題目的時候,可以采取先題后文的方式,先對問題進行閱讀,然后根據問題來閱讀文章,這樣在閱讀的時候也能夠帶有明顯的目的性,能夠有效節省時間,提高答題的效率。但在應用過程中依然會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在帶著問題去閱讀的時候,由于對短文不熟悉,對于文章主題和細節等不了解,在答題的時候不能很快找到相應的信息,而且可能會導致斷章取義,影響后面題目解答的正確性。因而可以在做題的時候先對全文進行快速通讀,對于文章所講的內容有個大體了解,大體掌握文章想要考查的內容和重點是什么,然后再帶著問題去跳讀文章,將題目有關的文章片段快速找出來。然后對重點片段進行閱讀和思考,這樣既能夠有效提升題目解答的準確性,又能夠節約解題時間,提高閱讀理解的做題效率。因而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當中應用這種方法進行解題是非常好的,可以在學生之間進行推廣應用,也能夠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
2.合理進行推斷。在做推理題目的時候,學生可以應用合理推斷方法,先對文章進行全面理解之后,根據文章當中上下文的有關內容和意思對題目答案進行合理推斷,閱讀理解當中涉及到的句型、語法和文化背景等等知識,有很多時候學生不能在第一時間理解詞義,這就需要大膽進行推理和猜測,對上下句子的關系和意思進行領會,特別是相鄰句子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在閱讀的時候尤其是要注意一些連詞和副詞的應用,有時還愿意對代詞進行考查,因而在分析的時候應該格外注意這些內容。
3.加強對長難句的理解分析。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長難句是理解文章意思和解題的關鍵,而對長難句進行有效的分析是提升解題效率的重要方法,長難句的形成主要是修飾詞語太多、并列成分比較多和語言結構層次比較多,在分析的時候,可以先將整個句子的主謂賓拿出來,將句子主干找到,這樣就能從整體上明白句子是肯定句、疑問句還是感嘆句,句子的主語是什么,做了什么事,然后再對主干之外的內容進行分析,比如句子上的形容詞是什么,非謂語動詞的成分是什么,所修飾的先行詞是哪一個,and連接的并列成分有哪些等等,這樣能夠盡快分析出長難句的具體意思來,把握住正確的句子意思。在解題的時候能夠更有指向性,看問題問的是句子的哪一方面,然后將其和分析的結果一一進行對應,這樣就能夠盡快找到答案,提升閱讀理解的解題效率。
三、結語
閱讀理解是英語考試當中的重要內容,在英語學習當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成績,就需要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不斷提升學生英語文章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學生只有在平時多了解一些英語閱讀理解的命題技巧,掌握閱讀理解的解題規律,才能夠在做題的時候做到臨危不亂,從而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月琴.重視閱讀技巧,提高閱讀動機――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學困生的閱讀理解技能[J].校園英語,2016,(10):197-197.
一、 高中英語中閱讀理解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定的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英語閱讀訓練以學生實踐為基礎,通過一系列閱讀材料培養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
分析高中英語的歷年考題,不難發現,閱讀理解多年來都是考試的重點內容,加上快速閱讀、普通閱讀和綜合閱讀,大約有四十分的分值,是英語考試中的重頭戲。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必須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加強,才能使學生在考試中掌握更多主動權,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空間。教師應該學會利用閱讀理解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全方面學好英語打下基礎。
二、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創新教學措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傳統的閱讀理解教學方法,教師通常應用題海戰術,這種方法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做題,可能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限制,甚至使得他們由于題目太多,壓力過大,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英語學習。筆者認為,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下面我提出幾個創新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措施:
(一)詞匯量和語法是關鍵
閱讀理解中,如果一道選擇題考查的就是學生對文章某一句的理解,關鍵點常常就是在一個單詞上,無論是這個單詞在此處的意思還是用法。這說明了要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就必須扎根詞匯量,保證學生掌握一定的高考高頻詞匯,才能保證閱讀的第一關順利通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做完閱讀理解后,將自己不認識,理解上有困難的單詞,單獨記載起來,經常溫習。另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高考常考的高頻單詞,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背記,增加閱讀理解的詞匯量籌碼。對閱讀理解中出現的較復雜的語法,也要加強分析,避免掉進同一個坑。例如,定語從句和賓語從句這些容易在理解上出錯的語法句型,需要多加關注。閱讀理解中,leave有離開、留下、導致等多個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的意思截然不同。所以,學生首先要明白一個單詞的多重意義,然后根據語法結構和語境,分析此時此處題意中的單詞究竟應該應用到哪一個含義,才能對癥下藥,選出正確的答案。
(二)掌握解題技巧的應用
閱讀理解的實際解題過程中,其實有許多實用性很強的解題技巧。通讀全文耗時較久,而題目常常包含很多信息,學生只要結合文章的首尾等段落、關鍵句,就可以從題目中反推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大大節約閱讀全文的時間。對于猜測詞匯意思的題目,直接知道詞匯最好,但是一般情況下,結合上下文,再加上常識判斷,也可以猜測出答案。閱讀理解中很多考查細節的東西,學生不一定要通讀全文,只要著重看題目所指的出處,在文章主旨的大前提下,把握細節,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了。比如說,文章經常出現許多考察細節的題目,那么學生可以先看題目,再回頭尋找答案。如果題目指出第幾段是文章的中心,那么學生就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提要。這就像“磨刀不誤砍柴工”,高效的解題技巧就是好的砍柴刀。所以,教師應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解題技巧,有意識地指導分析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結構。
(三)及時回顧反思,溫故知新
閱讀理解是高考英語中的占分比重較大內容,對高考英語分數的高低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是關系到高考成敗的重要因素。“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是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對閱讀理解這塊內容提出的主旨要求。教師要想提高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能力,就必須深入研究高考英語試題的命題原則、特點以及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從而在高考英語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并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一、高考英語中閱讀理解的考察內容分析
從歷年的高考英語試題中來看,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體裁主要可以分為應用文、記敘文以及說明文,主要的內容涵蓋了新聞時事、文化教育、科普知識、社會人文、名人故事等多方面的內容,表現出題材多樣、文體多變、社會化、生活化的特點。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要求考生能夠使用一定的閱讀技巧,能夠對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內在邏輯、中心思想等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根據閱讀材料上下文領會作者的態度和觀點,并從已知的事實推斷出一些空白內容、不認識的詞句以及做出判斷。
一般來說,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考察題目主要包括猜測詞義、細節理解、主旨歸納、判斷推理等,這些題目中大部分的題目都要求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內容有基本的理解,對段落上下文、全篇的文章脈絡有一定的掌握,對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話外之音有一定的領會,從而讓學生能夠對閱讀理解試題從容把握,對相關內容作出合理的邏輯推理和判斷。
二、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命題趨勢
從近些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試題來看,高考英語對閱讀理解的命題表現出以下兩個方面的趨勢:
第一,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材料篇幅越來越長,其中包含的信息量也日漸加大,因此需要考生以較快的速度進行閱讀,并且能夠在較短的時間中獲取到盡可能多的信息。而且,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考察重點不再是對閱讀材料中的事實細節,而是將考察的重點放在了對閱讀材料語篇分析、推測能力等的考察,因此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試題中對文章主旨大意、推理判斷的考察比例越來越大。
第二,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材料越來越多地采用原版的英文材料進行考察,因此其表現出內容更加新穎、更加貼近西方現實生活的特點,這就要求考生對西方英語國家的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在平時的英語學習和閱讀理解訓練中,盡量選用貼近生活和時代特征的材料,并對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新聞等內容進行廣泛的關注,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了解,提高考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三、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猜詞解題策略及技巧
(1)粗讀全文,大概把握閱讀材料大意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材料選取范圍越來越廣泛,文章的體裁也不斷多元,不同的文章形式,所應該采取的閱讀方法也應該不同,針對每種不同的文章形式,可以采用統一的方法進行粗讀全文,大概把握閱讀材料大意。對敘述文來講,可以采用通過who、when、where、what、how的線索去閱讀文章,對敘述文的前因后果有個初步的認識;而對說明文來講,其文章的內容組織、文章結構都相對復雜,通常都包含了大量的事實和觀點,因此對說明文的閱讀應該重點抓住作者的論點、所提出的論據以及最后的結論,掌握整個文章的脈絡。
(2)對關鍵段落進行細讀,采用猜詞技巧把握文章重點內容
經過對文章的粗讀,應該已經對文章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之上,要結合題目的要求,回過頭來對重點段落進行進一步的仔細閱讀,對一些不認識或者難以理解的字詞、語句要結合上下文的具體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測,找準文章的主旨句,迅速地對文章內容進行準確的提煉,發現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根據上下文準確理解某個詞句的具體含義,是做好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必備技能。在做英語閱讀理解時,要通過語法、語義、構詞、對比、常識等線索進行詞義的推斷,詞匯量、閱讀量、文化背景知識累積等均是關系到是否能做好閱讀理解題目的關鍵。同時,在做英語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標志著邏輯關系的副詞、連接詞、介詞等關鍵詞語,比如because、bm、so if、than等,對這些詞匯的深入理解,是理解文章深刻含義、文章內在邏輯的關鍵。
此外,在英語閱讀理解中,要善于對文章的深層次含義進行深入的挖掘和領會,將具體的詞句置于特定的語境之中,結合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準確地掌握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思想情感,從而正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為做好英語閱讀理解相關的推斷題目奠定基礎。
(3)加強對各學科知識的積累,拓展英語閱讀的涉獵范圍
隨著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材料涉及范圍的不斷拓展,要想消除在做英語閱讀時的陌生感,提高對相應文章的理解,高中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加強對學生跨學科、跨文化知識的培養,并不斷拓展學生英語閱讀的閱讀面和閱讀量,在文史知識、新聞時事、科普小品等方面進行廣泛涉獵,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各方面的背景知識,尤其是西方英語國家相關的背景知識。同時,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檢索、查詢工具,增強其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學習技巧和能力。
參考文獻:
文本是英語閱讀不可缺少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和技能的來源。正是基于以上的認識,很多教學專家認為,在英語教學中注重文本閱讀。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能力,促進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另一方面,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習慣。
在閱讀教學中,閱讀的方法選擇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筆者以為,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文本閱讀的多樣化,激活學生的閱讀理解思維,主要表現在:(1)鼓勵學生運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準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內涵:(2)鼓勵學生運用默讀的方法對文章進行理解感悟,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感知能力;(3)鼓勵學生運用心讀的行為習慣對閱讀素材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提高閱讀學習效果。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模塊一Unit1 School life的“Reading 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學中,筆者就該文章的閱讀教學,采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1)要求學生運用默讀的方式,在8分鐘內能夠迅速概括出文章的大意;(2)鼓勵學生在略讀的過程完成“Reading A”中的三個思考題目;(3)要求學生在精讀理解的基礎上思考下列思考題目:①When do the UK school begin and end?②What is the main different from our school life?③What do British stu-dents usually eat after their main meal?(4)鼓勵學生運用英語對自己的閱讀進行概括,培養他們的英語語言表達技能。
2.優化文本閱讀途徑,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和技能
青少年的學習心理告訴我們,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他們的獵奇心理和發展需要;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培養他們正確的跨文化學習觀,從而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底蘊。
筆者以為,優化文本閱讀途徑,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和技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借助現代化學習設備,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積極探索和運用;(2)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設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和興趣;(3)鼓勵學生在閱讀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能夠運用說、寫等方式綜合表達自己的閱讀學習成果。
例如,在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模塊四Unit 1 Advertisting的“Advertisements”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優化閱讀途徑,運用如下方式進行閱讀:(1)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有關“Advertise-ments”的話題。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了解:(2)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文章的主體內容:①What is an advertisement?②Does an advertisement tell people the complete truth?③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3)鼓勵學生嘗試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運用英語進行表達,以增強他們閱讀學習的內驅動力。
3.注重文本閱讀技巧培養,提高閱讀理解效率
文本閱讀技巧培養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運用合理的閱讀技巧,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另一方面,能夠增強他們閱讀體驗技能,提高閱讀理解效率。
這些文本閱讀技巧主要有:(1)快速閱讀技巧,鼓勵學生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能夠理解文章的大意:(2)心讀和心譯的技巧,以培養學生的正確英語學習思維;(3)猜詞的技巧,根據構詞和上下文語意,能夠知曉文章中的詞匯意義;(4)閱讀思考的技巧,培養學生在明白文章大意的基礎上能夠體味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命題者的依據,提高閱讀理解的準確性。
總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注重發揮學生閱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活他們的英語閱讀學習和主動探究的激情,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多樣化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能力,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前言
閱讀理解是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書面知識為一體的題型,是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手段。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比較廣泛的一門語言,高中閱讀理解有助于擴大高中生的詞匯量,豐富英語語言知識,也有利于對于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的了解。
一、英語閱讀理解考查學生的哪些能力
英語閱讀理解題型是高考英語中所有題型中占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題,對高中英語的學習,學生要充分調動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將這些能力綜合運用到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技巧當中,由于英語高中閱讀理解考察能力的廣泛性,因此閱讀理解對學生的考驗還是很大的。就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大綱而言,主要考察學生以下能力:第一,英語閱讀理解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要求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掌握所讀材料的中心思想;第二,高中閱讀理解考查學生抓細節、抓重點的能力,了解跟文章主旨有關的人物、時間、地點、和一些細節;第三,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考查學生的推理能力,即根據文章中的上下文揣摩一些生詞和短語的意義;第四,考查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根據個別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五,考查學生對英語國家知識面的了解程度,根據所讀的文章對英語國家的生活習俗和文化習俗有一定的理解。
二、高中英語的閱讀方法
1.制定閱讀訓練。高中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大綱,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以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高中生可以每天在做英語作業之前,騰出大約七分鐘的時間,進行時事新聞的閱讀,然后回答相關問題。在不看題型問題的情況下,根據文章中所表述的事件概括出新聞的大意,例舉出新聞事件的具體細節,給新聞起個題目,推測生字詞的意思,將英語閱讀理解考查的內容與實際的文章結合起來,之后再去看看此篇閱讀理解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就有助于練習者掌握出題的規律和自己認知的差距,在潛移默化中把握出題者的意圖和規律,增強自己的閱讀信心。
2.拓寬知識面。高中生可以自己準備一個英語專用記詞小本,自己每天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將這些事物的英文單詞記在小本上。這些生詞可以是關于電影的,也可以是國內外娛樂的,定期對記下的單詞做復習。每天補充10個課外詞匯一方面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量,另一方面這些詞匯也拓寬了學生自己的詞匯量,若在以后閱讀理解中碰到,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3.規范自己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的同學會出聲讀;有的同學勵志讀懂文章每一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查字典;還有的學生不注重單詞和短語的連貫性,每次只讀一個詞,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都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大打折扣。因此,有不良閱讀習慣的同學要深刻反省自己的問題,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后向老師或優秀的學生請教正確的閱讀方法。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學習方法是因人而異的,切不可按部就班,“東施效顰”,起到相反的效果。
4.多看一些英文版的文學著作或電影。看英文電影和文學名著是一個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辦法。學生可以利用假期或課間閑暇時間看一些自己熟知內容的英文版文學著作,有利于培養自己的理解能力,更好的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語語法。英文電影可以有利于高中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熟悉一些英語國家的思想及文化,可以有效減弱做題中主觀的中國文化、思想的誤導程度,減少一些主觀意向導致的做題錯誤。
5.摘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既有激勵高中生學習的作用,又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在高中閱讀理解當中會出現一句很關鍵的句子,全篇圍繞這一個句子展開。這種句子大多是名人名言,或一些英語俗語,因此高中生要注意對這類句子的學習。
三、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高中閱讀理解的題型大概分為四種,第一種是事實細節類;第二種是中心思想類;第三種是推測類;第四種是猜測詞義類。
第一,對于事實細節類的題型,答案都在文章中,需要學生有足夠的耐心,發現閱讀材料中的細節,這類題型可以在閱讀材料中找到準確答案,切不可脫離文章,用自己的主觀想法做題。有的題型給出的選項與文中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是表達一個意思,注意不要被這種中近義詞或近義句誤導,從而錯失正確答案。
第二,中心思想類的題型,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主旨大意的領會隔閡理解能力,例如,這種題型一般問題是What is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還有一種是Which title i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article?在做這種題時要重點把握每段文章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這樣就不難確定文章的題目以及中心大意了。
第三,推理判斷類的題型,這類題型的問題一般是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is passage?,做這種題的時候一定不要選擇含有絕對話性質的單詞,要透過文字表面看本質,分析文章隱含的意思。學生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想問題,不能以自己的觀點為出發點去判斷。
第四,詞義猜測類的題型,詞義猜測就是考查對詞句的理解,這種題型主要出一些高中學沒有見過的單詞,通過學生的邏輯推理找到正確答案。在做這種題時可以根據單詞以及短語的構詞法來推斷詞義;有的時候,文章中會出現與所考生字詞的同義詞和反義詞,這時,學生就可以通過上下文的對比關系來推斷詞義;有的時候,文中對一些生字詞做出了注解或說明,在閱讀中要注意把握這一重要信息;當上述所有的情況都不適用題型時,就要聯系上下文,通讀文章,根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在了解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選擇一個最為恰當的答案。
四、做閱讀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先讀閱讀理解的問題,問題中會透露出文章的一些主要內容,在了解問題的情況下,再去看文章,這樣就能有目的、有計劃、有側重點的去了解文章,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第二,快速閱讀文章,掌握一定大意,對于一些不懂的字詞不要繼續糾纏,如果不是關鍵詞的話,一兩個單詞不會對文章大意產生影響,過于糾纏生詞只會白白浪費做題時間。
第三,閱讀題目和選項時,要尋找相關之處,一般問題題目的的順序和文章的順序是一致的,讀完問題讀文章時可以圈出與問題相關的句子,以便回過頭來尋找。學生自己要養成做標記的良好習慣,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從而提高做題的效率。
第四,在閱讀理解題完成之后,要對做完的題目進行仔細的檢查。有的同學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檢查習慣,忽略檢查這一環節,做完題目之后就認為完成任務了,無所事事,到最后知道正確答案的時候,為自己丟掉該得的分數感到惋惜。檢查,是一個防止分數丟失的重要途徑,在檢查時,將問題與自己尋找的答題關鍵處進行對比,在對比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問題的幾個選項答案全部看完,以防錯失正確的答案。
五、結論
高中英語成績關乎著高中生能否考取理想的大學,而英語試題中的閱讀理解的成績又是決定英語成績的關鍵所在,任何的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技巧的掌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和學生自身的努力,掌握閱讀方法,學會做題技巧,為考取理想大學而奮斗。
參考文獻:
英語閱讀理解貫穿于整個高中英語教學的全過程。要想取得高考英語的勝利,攻克閱讀理解是重中之重。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理解,是一個值得注意和引起高度重視的課題。本文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入手,論述了提高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消除恐懼心理
大部分學生尤其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都存在恐懼心理。而學生的這種恐懼心理是由于在做閱讀理解題時得分率不高而缺少自信心所造成的。對這些學生,我們所采取的方法是:
1.降低閱讀材料難度,待他們答題的準確率提高后再逐步加大試題難度。
2.在一段時間內要求他們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但不核對答案,過十來天,要求他們重做,再給他們答案,且將所得分數自行登記,讓他們自我調節,重樹信心。
二、保證一定的閱讀量
閱讀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不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就能獲得,而是靠課下大量的閱讀實踐培養出來的。高中生應有四十萬字的閱讀量,約合1000篇左右的短文,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會積累一些經驗和感覺。建議首先要保證每日最少五篇的閱讀量;其次要注意精讀與泛讀相結合。
三、把握閱讀技巧
在閱讀理解中,主題型試題和細節型試題是最常見的兩種題。主題與細節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讀懂細節,有助于把握主題;抓住主題,則能更好地理解細節的含義。
1.理解主題
理解中心思想首先要找出主題句。文章的主題句的表現,通常有三種形式:(1)主題句在段首。作者一開頭就提出主題句,然后用細節解釋;(2)主題句在段尾。作者采用了表述細節的句子在前面,概括性句子在后的形式,歸納要點概括主題;(3)主題句在段中。當主題句在段中,開頭的句子作為引題,而主題則由隨之引出的句子來表達。
2.理解文章的細節
一、問題的提出
從2011~2013年的江蘇高考英語卷可以看出,閱讀理解題的考察一直比較穩定,均為篇幅4篇,題干15題,總分30分,占整卷比重為25%(總分120)。此題型歷來受到師生重視,各校花費了大量時間在閱讀理解的訓練上。但是往往收效甚微,與師生的期望值仍有較遠距離。筆者通過多年的觀察和教學調研發現,許多教師在處理閱讀理解題型時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認為閱讀理解主要是學生的腦力活動,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指導作用。評講時往往先報答案,然后讓學生在文中畫出各題干答案的出處或證據。至于如何尋找對應的出處或證據,有沒有相關技巧和規律,則很少提及。更不用說和學生一起分析作者的真實意圖和情感,感受他國文化習俗的精彩了。(2)有些教師把閱讀理解試題的講解和訓練等同于新授課的精讀模式。片面認為只要學生解決了生詞和長難句,文章必然就懂了,從而忽視了詞句段章的有機聯系。長期如此,不但會使學生失去閱讀文章的興趣,而且會從心理上對自己的努力產生困惑和失望的心態,最終動搖對閱讀理解題型的信心。這點在中差生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因為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文章,如果缺少細致耐心的引導和評講,則將逐漸成為這些學生心中的一個個難以走出的迷宮。
此時,教師必須停下來反思閱讀理解題型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剖析產生的原因,探索實用高效的對策。筆者擬從對高考閱讀理解的重新認識及如何突破此類題型瓶頸這兩方面和同行們做探討。
二、對閱讀理解的再認識
在閱讀理解的教學中出現上述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對閱讀理解的認識過于功利化,沒有認識到閱讀的根本目的是體驗中外文化的各自精彩,學會比較不同文化的差異,從而形成跨文化交流能力。
閱讀是以文章為語言實體和信息載體,對書面信息進行認識構建的言語過程。它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渠道,也是人類社會文化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而理解不僅是對讀者前期的閱讀是否達到既定目標和要求的考察,而且是讀者對信息進行的再加工和升華。
閱讀能力是掌握一門語言的重要能力,也是進行繼續學習的基本保障。高三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應該達到何種程度?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將閱讀技能八級(相當于高考水平)的目標描述為: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電子讀物或網絡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筆者通過研讀近3年的江蘇高考英語卷和全國高考英語卷中閱讀理解的題目要求,將上述閱讀技能的八級目標又細分為六種能力:(1)理解文中具體信息;(2)推斷生詞詞義;(3)理解主旨和要義;(4)判斷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6)理解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而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保證。
三、提高閱讀理解水平的幾點建議
在深刻認識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相關教學中常出現的誤區,筆者對如何切實提高高中生閱讀理解水平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培養興趣提高自信。興趣是進行有效學習的起始保證,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會進一步認真讀下去,從而產生積極的思考和探求。而現實情況是多數高中生對閱讀理解沒有興趣甚至厭惡,認為做閱讀理解題的根本原因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及應付高考。究其原因有多種,如閱讀理解難度過高特別是長難句過多、文章體裁老舊偏澀不貼近學生生活、老師評講缺乏技巧指導、課堂互動欠缺學生很少被鼓勵表揚等。
針對上述原因,筆者認為首先應精心選材,讓學生想看下去。閱讀理解文章的選材應該符合三個貼近的原則,即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同時文本內容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時代性、教育性。一些經典的報紙雜志是不錯的選擇,如《環球時報》英文版面的文章新鮮動感、體裁豐富、引領潮流,能吸引學生眼球。此外因特網上的一些英文版新聞也是很好的選材。這里特別要提醒的是克服一個慣性誤區——許多老師為了盡快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偏重選擇篇幅長、長難句多、邏輯性強的文章,這種做法只會適得其反。文章選材的難度應該從高一到高三循序漸進,螺旋上升,這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規律。在高二下學期及高三可以逐步增加一些涉及外國文學和藝術欣賞的文章,以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提高他們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其次,重視解題技巧的傳授和總結,讓學生更易成功。技巧不是做題的目的,只是高效快捷答題的手段。對于多數高中生而言,高考的壓力是始終無法揮除的陰影,功利主義在多數學生和老師的思想中長期存在。在心理的自我暗示層面,教師可以適當傳授一些解題技巧,以使學生在短期內在某一方面獲得明顯進步,從而喚醒其自我認同感,激發其對閱讀理解的興趣。具體到不同題型則有其不同應答技巧,如:對于看似簡單的細節理解題,不僅要用筆在文中劃出所涉及的部分,更要注意的是選項間的細微差別。因為試題命制人常常通過更換修飾語、限定詞設置干擾項,用模棱兩可的表述偷換概念,增加選項難度。
再次,在評講中嘗試轉變師生角色,多給學生自展自評的機會。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找到某題答案的,從而讓集體共同分享該成果。教師可以先給出某篇閱讀理解用關鍵詞搭成的骨架提示圖,再讓學生在講臺上嘗試復述該文章的概要和精彩之處。這種形式的復述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瞬時記憶能力和邏輯整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某位學生的成功讓其在全班同學面前樹立起滿滿的自信,此法對中差生的心理轉化能具有關鍵性作用。
2.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教師在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時要注意觀察,提醒其改掉壞習慣。據筆者多年觀察,學生主要有如下幾種不良閱讀習慣:(1)先文后題。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習慣于先看完整篇文章后再看題,然后返回文中尋找答案。從實戰效果看,這樣做的明顯缺陷就是浪費大量時間。因為先讀文章時,腦海中并沒有需要提醒自己的一些問題或熱點,為了防止遺漏某處細節,學生自然是每一句話都要讀到讀懂,而這必須大量時間的配合。而高考閱讀理解是一種限時性閱讀,考試時不可能給出很多時間精讀。這時如果我們先讀題目信息再讀文章,就會是一種帶著問題進行搜索的閱讀狀態,對于部分無關緊要的細節或片段可以快速掠過,而對于問題涉及的部分就重點關注,閱讀效率自然大為提高。(2)帶聲閱讀。這樣做不但會忽視一些所讀的內容,不容易抓住細節和作者意圖,而且會降低閱讀速度。實驗證明,通過視覺器官感知文字的閱讀方式比出聲閱讀要快得多。(3)逐詞細讀。多數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習慣于逐詞逐句細讀文章,心理上傾向于只有搞清楚每個詞句的意思,才能真正把握該篇文章。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很容易被某個生詞或某長難句困住,從而破壞閱讀的連貫性,造成理解的片面。教師可以通過逐步培養學生略讀、跳讀及通過上下文猜詞義的方法逐步克服這種不良習慣。
3.逐步適度加大閱讀量。從語言習得的規律來看,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廣泛的閱讀之上,國外專家學者也充分肯定了大量閱讀對二語習得和外語學習的重要性。著名語言學家Krashen認為掌握第二語言的關鍵因素是接觸大量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材料。《標準》中對高考水平的閱讀量要求為: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但現實中相當一部分高中師生仍然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精讀課上,一學期的閱讀量還不到一萬詞。從更加務實的角度來看,體裁多樣來源豐富的閱讀理解題型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筆者建議對高一學生可以每天布置兩篇閱讀理解,之后逐步增加到高三的每天4~6篇,此外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簡短有趣的英文短片,如“Discovery”系列,或者在上下載的英文演講視頻等拓寬學生的視野。為有效實現該目標,教師一定要在選材和難度控制上下足功夫。通過長時間的大量閱讀,學生不僅增加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從更廣闊的視野出發看待世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高中生閱讀理解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師生雙方不斷調整和努力。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只有提高對它的認識,才能站在思想意識的高處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把握和處理應試技巧和能力培養的關系。至于怎樣才能有效突破高考閱讀理解的高分瓶頸,不同的人看法迥異。筆者提出的看法和建議僅為一家之談,希望大家能關注此類探討,共同強化中學英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在高中階段,英語閱讀是我們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閱讀能幫助大家更好的去掌握和了解英語這門語言。閱讀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否能熟練應用所學知識去理解英語書面材料,并準確快速的捕捉資料信息。因此,我們要認真分析和研究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中的常見問題,并對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分析英語閱讀問題,掃除英語閱讀障礙
在高中階段,許多學生認為詞匯不足是在進行英語閱讀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大多數學生感覺文章中的生詞較多會影響其對文章主旨及細節的理解。學生在遇到生詞時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其次英語語法也給學生英語閱讀理解帶來障礙。學生在遇到長句時就會出現搞不清句子結構,難以理解句意的情況;遇到復合句時會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對主動形式、被動意思以及雙重否定等句型也掌握不夠。如“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quantity of paper used as a result of use of Internet-connected computers.”@句話許多同學難以正確劃分句子結構,了解句子的真正含義。學生在語法知識上的功力不夠扎實造成了學生對句子靈活的變化和文章真正表達的意思不能很好的理解。許多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文章的上下兩句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是因為中學生的宏觀把握能力較強,但微觀理解能力較差,在閱讀一些具有思想深度或語言難度的文章時,思維的缺點就會暴露無遺。
有些同學能夠讀懂文章或句子的表面意義,但無法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內涵;還有些同學雖然可以讀懂文章,但不會找閱讀理解題中的中心句,找不到段落主旨。還有文章的文體和題材也會對學生的閱讀理解造成影響。廣告和故事類的文章主要以細節和故事情節為主,語言容易理解,學生只要細心答題出錯的概率較小。而議論文對于學生英語閱讀來說則較為困難。議論文涉及面較廣,文中會出現許多學生不了解的事物。議論文中不乏許多學生沒有學過的表達方式和生詞,這就會給學生的閱讀理解帶來困難。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存在著差異,因此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二、擴大英語詞匯量,掌握英語做題技巧
要有效提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必須從擴大詞匯量開始。學生只有積累了一定的英語詞匯量,才能快速進入閱讀理解狀態,對文章才能有更精準的理解。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既要把學過的詞匯經常性的復習鞏固,還要不斷的擴大詞匯量。學生要學會掌握一定的構詞法來巧記單詞,或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廣泛閱讀,不斷積累詞匯量。掌握一定的猜詞技巧也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其次學生要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可以有效提高閱讀速度,提升閱讀效率。另外我們還要加強對語法知識的學習,掌握語法基礎知識。語法基礎知識是閱讀教學中最關鍵的環節。沒有強有力的語法基礎作支撐,閱讀理解就不能進行下去。堅實的語法基礎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把復雜的句式進行逐層深刻的分析、理解。
除此之外,學生還要了解一定的英語文化背景。在英語閱讀時,如果學生對英語的文化背景一點也不了解,即使有一定的詞匯量,也不能夠準確的理解文章內涵。英語閱讀的問題不僅僅是語法、詞匯的問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是阻礙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主要因素。如文章中出現“I am a green hand.”如果望文生義學生可能無法理解,但是學生在了解一些語言背景后就會明白“green hand”是“新手”的意思。學生要盡可能的了解一些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拓視野,從而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還應該掌握一些有利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技巧和辦法,熟練掌握一些文章閱讀技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文章。不要對所有的文章都逐字逐句的研讀,這既影響閱讀速度,也不利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因此,學生要在開始閱讀時用極短的時間對文章進行快速瀏覽,對文章內容和結構進行判斷猜測,而后再逐詞逐句的進行細細研讀,弄懂每句話、每段文章的具體涵義,最后進行答題。在閱讀中學生還要學會抓一些關鍵的詞句,這既節省了時間又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內容。比如故事和傳記類的文章,學生要注意抓文章中的人物、時間、地點、情節、結局等內容;對于新聞報道類文章,學生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的時間、地點和一些關鍵數字。
在閱讀中解題方法也很重要。在做英語閱讀理解題時,有些人喜歡先讀完文章后做題,也有些人喜歡帶著問題讀文章。如果把這兩種方法進行有效結合,就可以大大提高做題效率。學生可以先快速瀏覽全文,再根據問題細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重點記憶文章中的數字、地名、人名要點,必要時可以做出標記。在閱讀文章時,學生要學會排除生詞的干擾,在閱讀理解中是允許一些生詞存在的,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對詞義的猜測來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高中生在做英語閱讀理解題時,要多進行實踐訓練。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更好的掌握一些語法、詞匯問題,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只要肯努力,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一、問題的提出
從2011~2013年的江蘇高考英語卷可以看出,閱讀理解題的考察一直比較穩定,均為篇幅4篇,題干15題,總分30分,占整卷比重為25%(總分120)。此題型歷來備受師生重視,各校也花費了大量時間在閱讀理解的訓練上,但是往往收效甚微,與師生的期望值仍有較遠距離。筆者通過多年的觀察和教學調研發現,部分教師在處理閱讀理解題型時主要存在如下問題:①認為閱讀理解主要是學生的腦力活動,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指導作用。評講時往往先報答案,然后讓學生在文中畫出各題干答案的出處或證據。至于如何尋找對應的出處或證據,有沒有相關技巧和規律,則很少提及,更不用說和學生一起分析作者的真實意圖和情感,感受他國文化習俗的精彩了。②有些教師把閱讀理解試題的講解和訓練等同于新授課的精讀模式。片面認為只要學生解決了生詞和長難句,文章必然就懂了,忽視了詞句段章的有機聯系。如此長期下去,學生不但會失去閱讀文章的興趣,而且會從心理上對自己的努力產生困惑和失望,最終動搖對閱讀理解題型的信心。這點在中差生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因為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文章,如果缺少細致耐心的引導和評講,那么它們將成為這些學生心中的一個個難以走出的迷宮。
此時,教師必須停下來反思閱讀理解題型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剖析產生的原因,探索實用高效的對策。筆者從對高考閱讀理解的重新認識及如何突破此類題型瓶頸兩方面和同行們作探討。
二、對閱讀理解的再認識
在閱讀理解教學中出現上述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對閱讀理解的認識過于功利化,沒有認識到閱讀的根本目的是體驗中外文化的各自精彩,學會比較不同文化的差異,從而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閱讀是以文章作為語言實體和信息載體,對書面信息進行認識構建的言語過程。它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渠道,又是人類社會文化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理解不僅是對讀者前期的閱讀是否達到既定目標和要求的考察,而且是讀者對信息進行的再加工和升華。
閱讀能力是掌握一門語言的重要能力,也是進行繼續學習的基本保障。高三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應該達到何種程度?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對閱讀技能八級(相當于高考水平)的目標描述為: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電子讀物或網絡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筆者通過研讀近三年的江蘇高考英語卷和全國高考英語卷中閱讀理解的題目要求,將上述閱讀技能的八級目標細分為六種能力:①理解文中具體信息。②推斷生詞詞義。③理解主旨和要義。④判斷和推理。⑤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⑥理解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保證。
三、關于提高閱讀理解水平的建議
在深刻認識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相關教學中常出現的誤區,筆者對如何切實提高高中生閱讀理解水平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培養興趣增強自信。興趣是進行有效學習的起始保證,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會進一步認真地讀下去,從而產生積極的思考和探求。現實情況是多數高中生對閱讀理解沒有興趣甚至厭惡,認為做閱讀理解題是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及應付高考。究其原因有多種:閱讀理解難度過高特別是長難句過多、文章體裁老舊偏澀不貼近學生生活、老師評講缺乏技巧指導、課堂互動欠缺學生很少被鼓勵表揚等。
針對上述原因,筆者認為首先應精心選材,讓學生想看下去。閱讀理解文章的選材應該符合三個貼近原則: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同時文本內容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時代性、教育性。一些經典的報紙雜志是不錯的選擇,如《環球時報》英文版面的文章新鮮動感、體裁豐富、引領潮流,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眼球。此外因特網上的一些英文版新聞也是很好的選材來源。這里特別要提醒的是走出一個慣性誤區——部分老師為了盡快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偏重選擇篇幅長、長難句多、邏輯性強的文章。這種做法只會適得其反。文章選材的難度應該從高一到高三循序漸進,螺旋上升,這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規律。在高二下學期及高三可以逐步增加一些涉及外國文學和藝術欣賞的文章,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增強他們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其次,重視解題技巧的傳授和總結,讓學生更易成功。技巧不是做題的目的,只是高效快捷答題的手段。對于多數高中生而言,高考的壓力是始終無法除去的陰影,功利主義在多數學生和老師的思想中長期存在。在心理的自我暗示層面上,教師可以適當傳授一些解題技巧,使學生在短期內在某一方面獲得明顯進步,從而喚起其自我認可感,加深其對閱讀理解的興趣。具體到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應答技巧,如:對于看似簡單的細節理解題,不僅要用筆在文中畫出所涉及的部分,更要注意的選項間的細微差別。因為命題人常常通過更換修飾語、限定詞設置干擾項,用模棱兩可的表述偷換概念,增加選項難度。
再次,在評講中嘗試轉變師生角色,多給學生自展自評的機會。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找到某題答案的,從而讓集體共同分享該成果。教師可以先給出某篇閱讀理解用關鍵詞搭成的骨架提示圖,再讓學生在講臺上嘗試復述該文章的概要和精彩之處。采用這種形式的復述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瞬時記憶能力和邏輯整合能力,更可以讓其樹立自信,此法對中差生的心理轉化能起到關鍵作用。
2.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教師在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時要注意觀察,提醒其改掉一些壞習慣。據筆者多年觀察,學生主要有如下幾種不良閱讀習慣:①先文后題。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習慣于在看完整篇文章后看題,再返回到文中尋找答案。從實戰的效果看,這樣做的明顯缺陷就是浪費時間。因為先讀文章時,腦海中并沒有需要提醒自己的一些問題或熱點,為了防止遺漏某處細節,學生自然是每一句話都要讀到讀懂,而這要大量時間的配合。高考閱讀理解是一種限時性閱讀,考試時不可能給很多時間去精讀。這時如果我們先讀題目信息再讀文章,就會是一種帶著問題進行搜索的閱讀狀態,對于部分無關緊要的細節或片段可以快速掠過,而對于問題涉及的部分就重點關注,閱讀效率自然大大提高。②帶聲閱讀。這樣做不但會忽視一些所讀的內容,不容易抓住細節和作者意圖,而且會降低閱讀速度。實驗證明,通過視覺器官感知文字的閱讀方式比出聲閱讀要快得多。③逐詞細讀。多數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習慣于逐詞逐句細讀文章,心理上傾向于只有搞清楚每個詞句的意思,才能真正把握該篇文章。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很容易被某個生詞或某長難句困住,從而破壞閱讀的連貫性,造成理解上的片面性。教師可以通過逐步教給學生略讀、跳讀及通過上下文猜詞義的方法逐步克服這種不良習慣。
3.逐步適度加大閱讀量。從語言習得的規律來看,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廣泛的閱讀基礎上,國外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了大量閱讀對二語習得和外語學習的重要性。著名語言學家Krashen認為掌握第二語言的關鍵是接觸大量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材料。《標準》中對高考水平的閱讀量要求為: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現實中相當一部分高中師生仍然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精讀課上,一學期的閱讀量還不到一萬詞。從更加務實的角度看,體裁多樣來源豐富的閱讀理解題型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筆者建議高一學生每天布置兩篇閱讀理解,之后逐步增加到高三的每天4~6篇,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簡短有趣的英文短片,如“Discovery”系列,或者在上下載的英文演講視頻等拓展學生視野。為有效實現該目標,教師一定要在選材和難度控制上下足工夫。通過長時間的大量閱讀,學生不僅增加了詞匯量,提高了閱讀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從更廣闊的視野出發看待世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高中生閱讀理解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師生雙方不斷調整和努力。英語教師只有加深了對它的認識,才能站在思想意識的高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把握和處理應試技巧和能力培養的關系。至于怎樣才能有效突破高考閱讀理解的高分瓶頸,不同的人看法迥異。筆者提出的看法和建議僅為一家之談,希望大家能關注此類探討,增強中學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 Oxford:Pergamon,1981.
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主要途徑和手段,是學生在英語高考中能抓分的一個最重要的題目,也上學生掌握英語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英語閱讀技能不僅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技能之一,而且是衡量外語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為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積極著手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打好學生的閱讀基礎
1.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詞匯量的大小直接決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語言活動的基礎。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閱讀才能順利進行下去。教師平時要注意學生詞匯的積累,可利用早自習或上課時間集中學習單詞詞組,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中的詞匯外,還應對現有詞匯進行擴充,結合構詞法中的轉化、派生和合成等方法拓展學生的詞匯,利用聯想擴展詞匯,利用歸納和分類來整理詞匯,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對詞組有初步的感知后,再進行階段性復習鞏固提高詞匯量,這樣基本上就能為閱讀消除障礙。
2.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我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深深感覺到如果沒有把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向學生作一定的介紹,是很難講解清楚教材的內容,學生也很難準確把握有關內容的思想內涵。因此,英語教學中對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和滲透是相當重要的。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保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平時多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語感。②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興趣閱讀與閱讀短篇考查(配有問題的)相結合。培養學生帶著生詞閱讀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有了扎實的基本功,教師還應該在閱讀的技巧和方法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訓練,最終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題上達到游刃有余。下面簡要列出常見的幾種做題方法。
1.快速閱讀,了解大意
閱讀能力一般指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兩個方面。閱讀速度是閱讀的基本能力。沒有一定的閱讀速度就不能順利地輸入信息,更談不上運用英語。近幾年的高考閱讀速度大約是每分鐘40-50個詞左右,而英語的閱讀量很大,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速度。
2.先看題干,帶著問題去讀文章
在閱讀題干時,首先要掌握問題的方向,分清是客觀信息題還是主觀判斷題;其次,了解試題的主題干和各個選項所包含的信息的關系(相關性和不同處),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掃讀,對相關信息進行快速定位,再將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甄別、分析、對比,有根有據地排除干擾項,選出正確答案。
3.詳讀細節,注重細節題
在高考題中,有70%的題目屬于細節題。所以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應注重細節題目的訓練。特別是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細節題是最容易抓分的。
4.邏輯推理,做好深層理解題
在實際閱讀中,有時作者并未把意圖說出來,我們要根據字面意思,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寓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深層理解。深層理解主要包括歸納概括題(中心思想,加標題等)和推理判斷題,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
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我所在的學校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大部分孩子來自農村,對學好英語缺乏足夠的勇氣和信心。這就給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針對此狀況,我認為首先要激勵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正如人們所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調動學生的興趣,才能化被動的任務性閱讀為學生自主的閱讀行為,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著手: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可選擇難易程度適當、體裁豐富且兼顧趣味性和時尚性的材料,從而達到充分利用選材上的優勢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在平時的教學中激發學生對某方面知識的興趣,給予學生一定背景知識的滲透或課前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每位學生在參與中體驗閱讀歡樂;③利用多媒體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多媒體能夠為閱讀教學創設逼真的視聽效果,利用形象的畫面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其參與到閱讀中來,從而改變了傳統閱讀課的單調乏味。
很明顯,英語閱讀理解的篇章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單詞連綴而成的,單詞是英語文章的基本單位。因此,認識單詞,了解單詞的意思和用法才能夠讀懂文章,這就要求英語老師加強單詞教學,學生也要積極記憶單詞;高中的學習時間比較緊張,用大段大段的時間來記憶單詞并不現實,因此,學生要學會利用邊角余料時間;老師進行單詞教學時,除了要定期檢查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以外,還要給學生提供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方便學生進行科學的記憶,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但不管采用什么樣的記憶方法,都不可能一次記住,終生不忘,因此,這就需要一個重復記憶的過程,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經過不斷的強化記憶才能形成持久的記憶。因此,學生在記憶英語單詞時,應該每天有計劃地記憶,還要制定隔多長時間進行二次記憶、三次記憶等;在記憶的基礎上,要了解單詞的用法,這樣才能分析閱讀理解題中出現的句型結構和時態,有利于篇章內容的理解。英語閱讀理解的篇章中,雖然有超綱的單詞,但是如果掌握了大綱詞匯,篇章的意思也能理解大概,而且,單詞積累多了,對于猜測生詞也是很有作用的。這樣一來,閱讀理解過程中“卡殼”的現象就減少了,閱讀速度就會提高。
二、 避免單一題材的閱讀理解練習,廣泛涉獵不同的領域和學科
閱讀理解的題材類型很豐富,經濟、政治、文化等都有所涉及,因此,在平時的閱讀理解訓練中一定要進行不同題材的練習,以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如果專注于一種類型,是無法滿足高速閱讀的要求的;不同的題材往往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和套路,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歸納和總結,將不同題材的閱讀套路歸結出來,做到心中有數,以后再遇見類似的文章時,就會有閱讀的經驗,明白重點如何把握,關鍵詞如何把握;對篇章的結構和題材有一定的熟識度之后,閱讀速度才會提高,涉獵的文章類型多了,也會摸索出理解的規律和出題的方向,這樣,閱讀的過程就很流暢,完全沒有生澀感,閱讀速度的提高也不在話下了。
三、 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學會一定的閱讀技巧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閱讀理解中,同樣需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為了提高閱讀速度,學生的注意力應該高度集中,閱讀過程中,看到的內容盡量一次通過,不要過多地重復回頭看,這要求學生應該緊繃心弦,全神貫注;第二,閱讀時可以先看閱讀理解設置的問題,帶著問題通讀課文,這樣會使閱讀變得比較有目的性,會將主要內容挑揀出來,而對次要內容降低關注度,容易把握全文的線索和主要脈絡,從而使閱讀速度提高,在閱讀時,可以先看完文中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理解,然后去看題目;一般英語寫作的類型是很固定的,首段和末段包含文章中心思想的幾率是比較大的,對于和題目有關聯的內容要集中注意力進行精讀,因為這關系到題目的解答;對于題目中沒有涉及的內容可以大體略讀,一定要注意閱讀全篇時不能平均用力,一定要有所側重。第三,要學會猜測單詞和跳讀;篇章中出現的英語單詞肯定有超綱的部分,因此要學會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快速把握篇章大意;如果猜測不出就不要再耗費時間,跳過單詞讀下文;千萬不要因為一個陌生的單詞浪費寶貴的時間。
四、 平時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增強語感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感對于閱讀理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語感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平時大量的閱讀理解訓練。熟讀、背誦英文文章對語感的培養大有裨益;閱讀背誦的文章以閱讀理解題中的文章為基礎,因為這些文章的閱讀具有針對性,閱讀、背誦得多了就能夠對出題文章的結構有一個很好的把握,同時能夠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語感也隨之增強。英語閱讀理解速度的提高是有技巧的,但是英語語言的基礎和積累是本質的,語感的建立是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的,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五、 每天限時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