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婦產科安全管理的內容

婦產科安全管理的內容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6-07 09:02:25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婦產科安全管理的內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婦產科安全管理的內容

篇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289-01

1婦產科護理的安全管理

1.1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1.1婦產科護理具有其特殊性現代醫學水平的發展對婦產科的某些特殊情況還不能準確地做出預測和判斷,分娩的過程是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并且復雜多變。產婦及家屬不了解其特殊性,他們認為產婦就是健康群體,而分娩實際就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出現問題很難理解,認為是助產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或者是不負責任造成的。

1.1.2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及專業水平現在,醫院婦產科本身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一些基本醫療服務不到位,護士專業水平相對有限,這從根本上影響了醫院工作的整體護理質量,同時也可能造成患者家屬不信任醫院的情況。同時,也給剛出生的嬰兒造成了不利影響。還有一些醫務人員缺少耐心,缺少服務熱情。對于當前的一些護理管理來說,多項檢查都沒有得到落實。對醫院的評比,一些護理人員只是當時認真,過后就失去意義。

1.1.3護理管理體系還不健全、助產人員嚴重缺編護理管理體制是護理安全管理的核心,造成護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監控力度不夠。如:管理層不重視各種制度的建立健全,約束的力度不夠,護理人員的配置明顯不合理,這些因素都很容易給患者造成不安全感,由于超負荷從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助產士注意力不集中,打疲勞戰,長此以往,將對護理人員的身心造成損害,這也是構成醫院不安全因素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各環節護理質量無法控制,服務不到位,沒有進行及時的護患溝通,使產婦的滿意度下降。

1.2加強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采取的對策

1.2.1加強醫患溝通,給患者以人文關懷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醫院應該堅持推行“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提前做好醫患溝通,開展產前宣教,讓產婦及家屬對婦產科的特殊性有一個清楚了解。在產房內,護理人員不僅要做好助產操作,嚴格無菌觀念,還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使病人達到較高的滿意度。

1.2.2提升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及專業技能水平對不同的問題應該拿出不同的對策來解決,重點從源頭上解決這些問題,并做到不留有任何隱患,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婦產科的護理人員服務應該做到專業化、全面化,一心一意為患者服務,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另外,醫護人員還要積極參加培訓班,加強工作技能的培訓,掌握最新的醫療技能,在護理過程中認真地執行操作規程,保證護理工作質量的順利完成。

1.2.3加強監督管理,開展醫護工作檢查在醫護工作的檢查過程中,要堅持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為患者著想,這樣才能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質量。條件好的醫院還可以設立一個開放日,讓每一個患者都參與到醫院的檢查當中來。在醫院檢查時,醫護人員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婦產科的醫護人員應該多外派學習,學習新的理念,新的知識,新的技能。

2婦產科護理中的人性化護理

2.1主動與患者溝通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接觸相對頻繁,所以,每位護理人員要采取有效地護理溝通方式,主動的和患者進行充分交流。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詳細了解,可以通過語言交流這一方式,有效的交流往往能夠對患者與臨床醫護人員達成諸多共識,更有利于開展臨床醫療護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程度,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2開展“以人為本”護理新模式的培訓

2.2.1對婦產科的全部護士進行(人性化:即服務語言、服務行為、服務環境、服務流程、服務品牌)的護理模式培訓,通過看錄像,來討論學習,調動工作積極性,拋棄之前的服務理念,做到人性化服務理念。

2.2.2派護理人員參加學習護理禮儀培訓,培訓的重點內容包括:服務心理指導,人性化的服務理念、服務與禮儀形體等,培訓結束后,將培訓的內容直接傳授給每一位護士,提升全科的護理標準。

2.3加強婦產科手術前、后的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有很多臨床護理相關性操作,如:手術、分娩之前,會的清潔處理、灌腸、導尿以及手術、分娩之后的陰道填塞、縫合、留置尿管等,這些操作是大多數患者都能接觸到的。但是,有一些患者在心理上很難接受這些情況,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他們做出合理的解釋,耐心的勸慰,并在操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暴露,動作要輕柔,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克服患者的心理障礙。

2.4創造良好的醫院護理環境良好的醫院護理環境對患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病房的布置也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帶來不良影響。一個輕松、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可以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患者更容易積極配合治療,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

2.5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人員對患者的人性化服務涉及到多個方面,如:患者入院后發放醫患聯系卡,給患者作功能檢查有護理人員陪同,產后及時為產婦送一杯熱乎乎的糖水,產后用輪椅護送至母嬰同室等,從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服務。

3結束語

總而言之,保障患者的護理安全,是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責任,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加強對婦產科護理管理的探索。此外,還要通過實施人性化服務,改善了護患關系,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同時,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促進醫院婦產科護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婦產科的護理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由于婦產科護理工作及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很容易引起醫療糾紛。主要原因有溝通不當、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不高、經驗不足、突發事件中采取的處理手段不當等,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

1影響婦產科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的因素

1.1患者因素

婦產科的患者情況比較特殊,尤其是孕產期婦女,由于身體行動不便,存在高風險,許多孕婦不了解孕期的注意事項,就容易發生意外。加之患者對醫院規章制度不熟悉,入院后沒有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或對術后情況不滿意,都容易引起術后醫患糾紛[1]。

1.2護理人員因素

婦產科的日常護理工作繁雜,護理人員相對不足,護士身心疲憊是構成不安全的重要因素,還有過度工作和勞累會降低其注意力。護理人員缺乏應有的耐心責任心,沒有與患者及時溝通,少數護理人員護理專業技術水平不高,護理操作不熟練,容易引起不安全事故的發生[2]。對于一些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沒有嚴格按照常規流程操作等,很容易因為一點小的失誤使患者極其不滿,引發病人和家屬對護理人員不信任。護士缺乏慎獨精神,法律意識淡薄,只重視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而忽略了潛在的法律問題。在接待病人時,說話不謹慎,與患者交流時態度冷淡,語言生硬,不講究溝通技巧,使患者及家屬難以接受。缺乏人文關懷,健康教育工作落實不到位[3]。

1.3護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婦產科的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沒有制度可循,沒有相關人員的監督,工作中產生松懈心理,這也是影響護理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4]。

2提高婦產科護理質量的安全管理措施

2.1重視對患者入院后的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護士沒能及時與其溝通,往往造成患者恐慌,為自身疾病擔心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入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對于新收入科室的病患,主管護士要第一時間到病房接待,以緩解病患入院時的不安情緒,并介紹科室的各項規定和注意事項,第一時間講解患者所患的疾病,讓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所認識和了解。告訴患者及家屬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飲食要求和作息規定等,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并予以解決[5]。治療期間嚴格按照醫囑行事,囑咐患者積極配合,按時吃藥。對于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要時刻注意其心理變化,及時排解消極情緒并予以開導。對于心理問題嚴重的患者,可以建議患者去做心理咨詢,從根本上解除患者的消極情緒[6-7]。出院時,要對患者做好健康宣講,使患者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包括飲食、運動、個人護理等。

2.2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

要做好婦產科的護理工作,保證護理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在日常的護理操作中,一定要按照規定流程認真執行,特別是查對制度,一定要在治療實施前進行三查七對,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在藥物使用過程中,要保證用藥安全性,一定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及時告知家屬及病患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在護理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多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給予患者以最大的尊重。溝通時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換取患者充分的信任,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誤會。在科室的日常培訓學習中,可以邀請科室中表現優秀的護理人員,與大家分享一些在工作中的心得體會。每個月讓病患給護理人員打分,評定護理之星,使護理人員的付出得到應有的肯定[8-10]。醫院還應加強日常對護理人員基本業務的培訓和考核,通過考核結果來評定績效成績。護理人員除了日常護理操作培訓外,還應該提高護理急救技能,以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11-12]。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應該樹立相關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預防日常發生的不安全醫療事故,對于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進行有效的評估,減少各類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3建立健全安全護理管理制度

篇3

    【Abstract】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nursing study is a specialized, the practical very discipline. 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medicine pattern transformation, the people to the health demand and the grade of service request more and more high,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meet the unprecedented conflict and are puzzled. Because the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service object is a female, and has many not securities hidden dangers in nursing. Presently nurses the question on the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which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exist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Key word】Innovation; The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nurses; Safe consciousness; Method1引言

    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涉及范圍廣和整體性較強的學科,在臨床實踐中醫務人員必須具備專業所必需的婦產科護理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運用護理程序為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提供減輕痛苦、促進康復、保持健康的服務。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法制觀念日益增強,對醫療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 病人的投訴, 新聞媒體的曝光, 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困擾著醫院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培養創新型婦產科護理的安全意識,最大限度地降低醫療護理差錯的發生,已成為醫院管理者的一項常抓不懈的課題?,F對護理不安全隱患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對策及手段。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因此培養創新型婦產護理的安全意識與手段是醫療管理的戰略目標。在臨床實踐中培養創新型婦產護理的安全意識要求我們創新觀念、創新機制、創新隊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醫學護理隊伍和高水平的護理專業學術創新的團隊,乃是決定臨床實踐中婦產科護理創新能力的關鍵。

    2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隱患的現狀分析

    2.1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觀念轉變緩慢,缺乏應有的危機意識和應急措施,在護理過程中忽視危機因素和潛在的隱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權益尊重,引發護患之間沖突和糾紛的現象時有發生。

    2.2執行護理制度和操作常規不嚴。在護理診療過程中,有些護理人員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執行醫囑不嚴謹,藥品管理混亂,違反護理操作常規和不嚴于職守,觀察病情不周到、不細致,不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而延誤搶救時機,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發護理差錯事故和糾紛。

    2.3醫院領導、護理管理職能部門對執行規章制度的監督不力。醫院領導檢查流于形式,執行部門監管疲軟,只是應付主管部門的指示,這是隱藏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的重要缺陷。

    2.4專業技術素質及其影響。許多護理差錯事故和糾紛源于護理技術上的分歧,或者說是病人及其家屬認為的護理治療技術上的失誤。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技術素質,從而避免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減少護理糾紛的產生。同時,更要重視的是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素質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心理影響。

    3培養創新型婦產科護理的安全手段

    3.1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安全管理。法律是人們行為規范的準則。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應用法律手段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和維護醫院的正當權利。組織全院護理人員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醫療行政法規專題講座, 建立學法制度, 使全院護理人員能自覺知法、守法,自覺規范護理行為, 強化依法行醫觀念。我院制訂了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成立了院安全管理委員會、科安全管理小組。每月進行安全檢查, 針對不安全隱患進行分析, 及時提出改進措施, 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3.2加強素質教育,強化崗位職責。組織護士觀看護士行為規范錄像, 舉辦護士職業禮儀示范表演, 從而規范護士行為舉止,以良好的精神風貌促進高尚職業道德的養成, 提高護理人員素質。為加強工作責任心, 護理部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 制定不同的教育內容, 并統一全院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嚴格的質量考核制度使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在工作中, 保證護理工作質量。

    3.3加強敬業精神的教育,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教育護理人員本著對病人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 認真護理,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確保醫護安全和醫護質量。同時, 護理部在護理質量和護理技術方面常抓不懈,從基礎質量到終末質量,從關鍵部門到薄弱環節,從基本功訓練到重點人才的培養,從新技術應用到新設備的引進,從質量考核到制度落實等,都有強有力的質量管理機制。將質量檢查考核結果作為評優晉升的重要指標,加強質量控制,立足目標,著眼環節,逐級考核,層層把關。將醫療安全作為質量考核的重要內容列入科室質量考評指標中,如個人出現差錯事故時,除經濟處罰外,還要記入個人檔案并在全院曝光,影響評模晉升,從而培養了護理人員嚴謹的工作作風。從單純被動受檢變主動參與檢查管理,使護理人員認識到”病人在心中,質量在手中“,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時效性。

    4小結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關鍵是怎樣理論聯系實際,怎樣落到實處。十七大報告把醫療衛生,人民健康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報告第八部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里面,第五點很大篇幅專門講到“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專門談醫療衛生。第一句話是“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把對健康的關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體現到黨對民生,對人民健康的關注,高度重視。維護患者合法權益,以優質的服務態度,豐富的理論知識,精湛的護理技術為病人提供全程服務,以適應現代護理事業的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證病人安全。

    參考文獻

    1徐又佳,包士堯.醫療法學在醫務人員再教育中的地位[J].中國醫院管理,1997,17(10):50

篇4

在婦產科門診工作的護理人員,對于回收的各類物品均要進行清洗,不同類型的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機械清洗)。清洗過程中易被患者的血液、體液或羊水污染。同時還要與下收人員交接回收的物品數量,還要根據器械的不同材質、性狀、精密程度、污染狀況進行分類。分類過程中,會引起生物性危害。比如,一些乙肝、丙肝和HIV病毒的患者使用過的利器造成感染的危險性最大。護士在回收物品清點時,往往接觸帶有血液和分泌物的器械,經常被針頭、刀片等利器刺傷;或者有的護士不戴手套直接用手接觸污物等,這些造成了極大的危險因素。

2、其他形式的危險因素

在操作中,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會引起損傷,如心理因素、工作流程不合理、環境中的噪音等。如果護士對職業潛在危險認識不足,不能有效利用防護用具保護自己,沒有形成很好的防護意識與行為習慣,都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同時,如果醫院領導思想觀念滯后,對職業防護基礎設施、設備方面不舍得投入資金,使醫院落后的職業防護條件得不到改善,對血液性傳染性認知不足,易造成危害。

二、防護對策

婦產科門診護士由于其工作的持久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中,如各種傳染病、消毒劑及器械和物理、化學因素損傷等。因此,護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影響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問題,防范職業風險,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1、加強培訓,提高認識

健全制度加強對護士的教育培訓是有效減少職業性損傷的有效措施之一。缺乏培訓是發生針刺傷的重要危險因素。職業暴露培訓需要經常進行,除對新上崗護士和護理員進行崗前培訓外,還對在崗護士每年進行1~2次培訓。同時建立安全防護管理制度,如何防護、發生暴露后如何上報、如何采取補救措施、何時需要專家評估等均有章可循。通過培訓,護士充分認識到了職業暴露預防的重要性,對職業暴露的情形能做出科學、客觀的評價。一旦發生職業暴露能從容應對。

2、加強安全管理,實行標準預防

婦產科門診的特殊性決定了護士要頻繁地接觸不同患者的陰道分泌物。因此,對于婦產科門診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醫院消毒技術規范》,嚴格按照流程、制度進行工作。落實各項措施,加強安全管理,在處理污物時,均應做好標準預防。對于科室工作的人員,要加強責任心教育,認真做好防護工作,減輕心理壓力,緩解生理、心理上的疲勞。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加強防護措施,減少職業危害

在婦產科護士職業危害防護行為中較為理想的是接觸羊水時戴手套和工作中有皮膚破損時會保護兩個環節。在工作的各個環節,要嚴格按損傷規程進行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回收、分類、消毒、清洗、包裝等各個環節中被銳器損傷。在回收清點物品時、清洗消毒物品時、分類處理醫療廢物時必須戴橡膠手套,遇手套有漏水時隨時更換,工作完畢應立即洗手,皮膚表面一旦沾染了污物應立即按七步洗手法徹底清洗。

4、提高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

做好婦產科門診護士的防護工作,首先要提高人員自身的素質,加強責任心,提高工作能力及自身防護能力。配備足夠的防護用品,做好防護監工作。有問題及時匯報,并制定相關措施進行改進,以達到保護醫護人員自身安全、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護士在護理未破水但已有宮縮的產婦時,站在產婦的側面,會用一次性防水多用巾遮蓋,防止突然破水出現羊水噴濺,而造成皮膚黏膜暴露于羊水的危險及周圍環境的污染。在進行陰道檢查時,為避免血液及羊水的污染,檢查者戴防水套袖,穿防水圍裙和長筒膠鞋。圍裙底邊蓋過膠鞋長筒上緣5cm以上,防止羊水或血液流入鞋內。接生、縫合切口、陰道深部操作時戴雙層乳膠手套,防水套袖遠端夾在兩層手套的中間,手套與套袖銜接大于5cm??p合會陰切口時,以及手部皮膚有破損者在接觸患者血液和體液時,戴雙層手套。4結果通過強化職業防護的教育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婦產科門診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明顯提高,在工作過程中被損傷的幾率大幅度下降,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得到了明顯改善。

篇5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7-012-01

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是近年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重點工作,為了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必須加強基層醫院的婦產科工作。婦產科是醫院的高風險科室之一,婦產科的護理人員責任重大,必須加強婦產科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服務質量,改善對患者的服務態度,切實做好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態度,盡可能減少和避免事故的發生。

1 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1.1 業務技術水平低

由于基層醫院的醫療條件和人員配備不足,許多單位把醫院的婦科和產科合為婦產科。婦產科的大多數護士并不是婦幼、助產專業畢業的而是普通的護理專業,這就造成了護理人員缺乏??评碚撝R,臨床經驗不足,產程觀察不熟悉,不能對產婦或者新生兒的異常問題及時發現、處理,對保護會陰的技巧、會陰側切的角度、會陰縫合技術等助產技術操作不當,對產婦不能給予很好的護理。

1.2 安全管理制度不當

基層醫院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在安全地段對孕婦沒有安全警示標志,對孕產婦的請假離開沒有嚴格的管理,造成孕婦離開醫院分娩的危險和胎兒不安全隱患。個別護理人員粗心大意,在操作過程中麻痹大意,不按照規章操作,對患者體征觀察不細,不能及時發現異常和及時處理,對患者情況記錄不細或錯用藥物等情況時有發生。

1.3 院內感染控制管理欠缺

由于基層醫院受經濟條件的限制,產科沒有嚴格的隔離產房,病房沒有先進的消毒設施和完備的新生兒清潔洗浴設施?;鶎俞t院很少設立醫院內感染控制機構,一般由護理部或醫務科替代,從事感染控制的人員多半是護士,控制管理力度不夠。產科消毒管理執行不嚴,出現產房空氣、氧氣濕化瓶、浸泡器械的消毒液、醫務人員的手等等細菌指數超標,在實施助產等操作過程中被針、剪刺傷或羊水濺到眼、臉、嘴部位,大多數采取自行處理,容易引發感染。

1.4 護理人力資源不足

基層醫院受醫療條件的限制,護理人員嚴重缺乏,為了增加護理人員,有些護士沒有職業資格證就執行上崗,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就會面臨沒有職業資格的事實,醫院和個人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護理人員不足,醫護比例失調,長期值班、超負荷工作,造成護理人員身心疲憊,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對患者脾氣粗暴,直接影響工作安全。

2 安全管理的對策分析

2.1 加強培訓業務,為了提高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要加強產科護士和助產士的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培訓學習產科理論知識和產科的藥物藥理機制及使用方法。強化訓練護理人員對新生兒的護理以及對孕產婦的胎心監護、陰道檢查等操作能力,鼓勵護理人員自學產科知識,積累保健知識和臨床經驗,掌握科學育兒知識和技巧等。

2.2 加強管理,提高基層醫院產科護理質量和服務質量,做好醫院制度管理,明確醫院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以及技術規范和流程。對醫院的藥品和物品管理責任到人,定點、定量放置。對于儀器設備定期檢修、保養,保證性能達到100%。加強院內感染控制管理,成立以院長為首的組織領導小組,落實醫院內的感染控制工作,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感染控制意識和防控技術,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組織醫護人員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產科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相關理論知識,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

2.3 配置人力資源,改善超負荷工作狀態增加基層醫院的人員配置,嚴格醫護人員上崗制度是基層醫院改善的重點。對于新進入醫院的助產護士,必須安排崗前培訓,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采取一對一的實施帶教,保證新員工盡快上手,并且確保上崗期間的安全性。根據不同時間的工作量,對護理人員實行彈性值班管理,盡量避免護士的超負荷工作。

2.4 產科護士的法律意識, 避免護患糾紛發生,部分基層醫院醫護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在加強醫院管理過程中,加強護士的法律意識宣傳教育是一項必須的內容,提醒護士在工作期間接受的投訴糾紛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訓。醫院安排專門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強化和鞏固產科內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糾紛意識,從根本上掌握法律法規,時時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

3 總結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產科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加強產科管理、提高產科醫療質量是基層醫院的關鍵任務。通加加強制度管理,人員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以及法律意識,可以有效的控制醫療事故的發生,確保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梁梅英. 對婦產科門診護理工作的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0).

[2] 鄭鳳香. 婦產科人性化護理實踐與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0).

[3] 劉蘭珍. 以人為本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 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5).

篇6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完善,人們對醫療護理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婦產科作為存在護理安全隱患較高的科室之一[1],要求我們必須對各種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做系統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和解決,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婦產科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本文主要針對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進行討論。

1 婦產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

1.1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

部分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風險意識不足,對待孕婦未認真聽胎心、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未嚴格執行產后護理常規,造成了新生兒窒息、死亡或產后出血等。未認真執行“三查七對”,發錯服藥、接錯液體、抽錯血的現象仍有發生,對各種法律、法規也欠缺了解,重視度不夠,出現急癥時沒有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就忙于處理,引起護理糾紛的發生。

1.2護理人員業務水平有限

目前,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值提高,同時,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廣泛使用,各類新藥的快速更新,都對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部分護士由于所學醫學知識的局限性和技術水平的相對薄弱會導致一些技術問題的出現,產生一些風險。護理人員的知識欠缺、技術不熟練、臨床工作經驗不足,會在搶救危重患者的關鍵時刻,不能迅速準確地配合實施搶救措施,給護理安全埋下隱患。如果助產護士對靜脈輸注縮宮素的孕婦未能及時、正確監測產程及宮縮情況,可能導致新生兒缺血缺氧、腦癱;在肩難娩的過程中,動作不到位,有可能造成新生兒鎖骨骨折,引發糾紛。

1.3患者自身的因素

由于婦產科病人的特殊性和危險性,已經增加了醫療和護理難度[2],但是很多孕產婦對醫院規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如私自離院外出或者請假,結果出現了不慎摔傷、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等現象,不得已給予急診剖宮產,而產后又出現大出血新生兒窒息,這種情況往往導致醫療糾紛。再者,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意外需產鉗術或剖宮術,若不能及時與患者本人和其家屬溝通,就容易出現期望與現實情況不符而導致患者的不滿意情緒。

1.4急救藥品、設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因急救藥品配備不良,醫療設備種類不全、性能不佳等也是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如搶救新生兒窒息用的喉鏡,屬于易耗品,緊急情況下容易出現燈不亮的情況而延誤搶救時間;如一次性吸痰器,容易受到氣溫影響造成塑料管軟硬不均而延誤急救;搶救時氧氣瓶氧氣不足,各類監護儀器的備用電池沒電都屬于設備隱患。對用于產后大出血、子癇搶救工作的急救藥品、搶救設備沒能處于良好狀態,容易引發法律糾紛。

2 防范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的對策

2.1增強護理安全意識

為了避免因護理人員法制意識的缺乏導致的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有必要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院護理工作管理制度》、《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文件,不斷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護理病歷書寫質量,以維護護患雙方權益和降低護理風險。有些護理風險的發生源于護理人員的頭腦中缺少風險源于“細節”的意識,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細節護理,如對產前孕婦認真聽胎心,作好胎心監護,對產后產婦嚴密觀察陰道出血情況,防范新生兒重度窒息和產后出血的發生,護理安全要求落實到護理工作的全過程。

2.2提高護理人員業務能力

根據實際情況,由理論基礎好、實踐經驗豐富的醫生負責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專科知識、急救技術等,加強培訓實踐,并指定專人帶教。定期考核以評估培訓效果。鼓勵護士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以增強自身知識面,改正不當的護理行為。

2.3加強護患溝通

針對患者對護理質量的高期望,護理人員必須樹立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的服務意識,最大程度的減少由于語言不當引起家屬不滿而引發糾紛。

2.4加強藥品和設備的管理

完善設備和藥品管理,做到急救藥品和器材隨時處于應急狀態。對急救設備做到專人管理,隨時檢查醫療設備是否完好無損,定位、定量、定時保養維修,讓設備在急救時隨時待命,保證藥品充足,對使用的藥物做好記錄備案,以備隨時使用。

3 結論

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是不可忽視的永久性課題,它直接關系到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健康,關系到醫院的社會形象[3]。因此,系統分析影響護理安全的各種隱患,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護理安全文化建設為基礎,對風險必須做到早發現、早疏導、早預見,對產科護理工作意義重大。

篇7

①婦產科的助產士的素質高低很重要,但是由于目前的助產士的薪金不是很多,而且目前要求進行剖宮產的產婦也非常的多,通過順產來進行生育的孕婦的數量在逐年減少,這就直接的導致了助產士的臨床經驗相對欠缺,觀察產程的準確率較低和應變能力也不高,沒有辦法及時的發現產婦有何異常并及時的進行處理,這其中就存在者很大的安全隱患。

②助產技術的錯誤操作,婦產科的操作技術是比較特殊的,相當大的部分都是有創性的,我們的助產士要擁有良好的技術,但是這些技術是沒有辦法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更沒有辦法通過目測來掌握,只有自己領會才可以,是不容有失的,因為助產士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母嬰的安全。如產時確診性的陰道檢查、保護會陰的技巧、產時會陰側切的角度、會陰縫合技術、臀位接生等,這些都是婦產科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都是和母嬰的安全息息相關的。

2醫德醫風的有效建立

2.1醫護人員態度不柔和

孕期婦女在林產后,都存在著情緒急躁,惶恐不安,身心孤獨等,他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愛護,能夠去緩解他們巨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如果醫護人員不能夠給與他們足夠的愛護,并且態度生硬的話,這都給孕期婦女增加了心中的不安情緒,造成了一種無法形容的打擊,如果產婦在產后病情發生改變的話,那么很容易引起醫療糾紛的發生。

2.2醫護人員服務不具體到位

這主要表現在入院的時候,存在著醫護人員講解不到位的現象,對產婦的隱私沒有給予足夠的尊重,沒有做到去主動的撫慰病人,讓病人感受到足夠的重視,這樣就會避免因情緒不滿而引起的醫療糾紛。

2.3病歷的記錄

①目前的病例記錄過程中,存在著對相關數據和情況處理不當的情況出現。②缺少醫生和護理人員的溝通,這樣就導致了在醫護記錄的問題上存在著很大的出入。③產科病歷有以下幾個特點:表格多、構劃多、病情變化快、風險記錄多等,如果護理人員不夠細心的話,那么就會出現筆誤和其他差錯的發生,后果是比較嚴重的。

3防范措施

3.1我們的醫護人員應該實施三級質控的質控網絡由本科室全體護理人員共同參與形成一級質控,工作重點是對工作中的問題及時的發現及糾正,并對當班的工作進行自檢自糾;由科室質控小組、兼職質控員、護士長組成二級質控,工作重點是對高危人群和高難度的病患進行監控;護理部的組成人員組成三級質控,三級質控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分析定性二級質控的上報差錯的。一、二級質控標準一般有科室來獨立完成。

3.2制度的加強管理

①護理人員目前存在著安全意識薄弱,質控網絡不健全等弊端:沒有對環節的質控引起重視,所做的只是在應付檢查。在發生錯誤的時候,還有僥幸心理在作祟,刻意隱瞞,延誤處理的最佳時間。

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對待自理能力較差的孕產婦,如果安全制度不健全,醫護人員沒有嚴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去對待,那么,就極易引起病人發生例如跌倒或者燙傷這種意外的發生,必然會引起醫療糾紛的發生。

③執行規章制度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有少數的護理人員工作麻痹大意,例如在孕婦產后應立即做好各項相關記錄,特別是新生兒的各項信息,并要加蓋母嬰雙方指印,同時給嬰兒佩戴手腕條,但是,就有極少部分的護理人員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按照制度去執行,這樣會引起非常大的醫療糾紛。

(4)住院患者嚴格管理至關重要,醫護人員如果對病人有放任自流的心理,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4護理管理的有效實施

4.1安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我們應結合本科的特點,制定出完善的護理安全防范措施,完善入院安全告知相關內容,對常見急危重癥提出應急預案,對新生兒、孕產婦等高危人群制定意外傷害防范預案。明確規定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操作常規,一旦發生差錯糾紛必須以群體的力量面對,積極處理,避免事態擴大。同時強化質量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利用一切機會如每月的例會、周會、晨會進行醫療安全教育,做到警鐘長鳴。

4.2加強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培訓

注重??浦R學習。醫務人員要不斷自我完善,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素質,這是防范醫療糾紛的根本。

4.3要對病人如春天般溫暖

篇8

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臨床護理的重點與難點[1],尤其是對手術患者的全程護理,更是需要切實加大護理力量,從而保證患者自身的安全性。正近年來我院的婦科和產科的患者很多,正常分娩的和各種婦科手術患者也多,護理人員相對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應在思想上重視護理現代化,在實踐中注重反饋和調整,才能做好護理管理[2]。盡管目前已經采取了相對完善的護理管理模式進行此類患者的臨床護理,但是在控制感染率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諸多因素的出現,使得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難度不斷增大。因此依照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臨床護理已然無法滿足臨床需求,這就需要強化護理管理,進而保證護理質量,對此我院特選取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婦產科接受臨床手術治療的患者160例,以對照分組的形式,來對護理管理的應用進行對比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婦產科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疾病的診斷標準,確診后均接受醫生建議,決定進行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排除以下特征:①嚴重精神障礙或意識障礙;②拒絕進行本組探究;③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心腦血管疾病。隨機分組的方法采取常規奇偶分組法,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19~63歲,平均年齡(34.5±11.2)歲,宮頸糜爛23例,卵巢囊腫21例,子宮肌瘤19例,無痛人流17例,中專及以下文化水平30例,高中及大專水平19例,本科及以上水平31例,觀察組患者年齡19~66歲,平均年齡(35.8±11.4)歲,宮頸糜爛22例,卵巢囊腫20例,子宮肌瘤20例,無痛人流18例,中專及以下文化水平32例,高中及大專水平16例,本科及以上水平32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并無明顯差異性,符合對照探究需求。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依照自身疾病種類,分別予以不同手術進行治療。在此期間,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對照護理,其中對照組患者以常規模式進行護理方案,如基礎護理、手術配合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并發癥護理等;而觀察組患者則以我院新提出的護理管理模式為依托,進行護理工作,在確保常規護理有效開展的同時,落實無菌護理原則,加強護理前的人員培訓,完善護理流程的設定,施行層層監督管理,結合護理管理工作,進行橫縱聯合的婦產科手術護理工作。

1.2.2觀察評價方法 進行對照護理期間,首先需詳細記錄兩組患者在手術期間發生的感染情況,如切口感染、輸液口感染、皮膚感染等,同時以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層級進行劃分,其中滿意與一般為護理滿意度,最后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使用SPSS17.3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組間進行卡方檢驗,P

2結果

兩組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期間,予以對照護理模式,在醫護有效配合下,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術治療。隨后對其進行臨床調查,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1.2%,觀察組滿意度為100.0%,且觀察組患者感染率僅為2.5%,明顯低于對照組10.0%,P

3討論

在婦產科患者逐漸增多的前提下,手術治療的應用率也不斷增加[3,4],雖然能夠有效提高相關病癥的治療效果,但因此而產生的手術感染問題也不容忽視。而且越來越多的患者也對醫療服務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這諸多因素的出現,使得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難度不斷增大。因此依照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臨床護理已然無法滿足臨床需求,這就需要強化護理管理,進而保證護理質量。在本組探究中,結合護理管理完善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就取得極好的應用效果,現進行如下評述。

顧名思義,護理管理主要分為2個環節,①管理,②護理,管理為護理提供了有效的模式,而護理則為管理提供了改善的建議。在本組探究中,觀察組患者則是在進行護理管理的前提下,完成了圍術期的護理工作,護理滿意度與感染率的統計結果都明顯優于對照組。雖然兩組患者常規護理內容并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的護理人員在經過有效的護理管理后,能夠切實提高護理質量,筆者認為,這主要得益于以下幾點:①護理管理有明確的護理體系,它明確了各級護理人員的權責,并對人員分工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配,確保護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②它貫徹落實了無菌護理的原則,并且通過層級監督,切實將其貫穿于整個護理階段;③它以定期培訓為依托,鞏固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可以與時俱進,滿足不同時期的護理要求,而且側重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在培訓期間也進一步強化了預防感染的護理意識;④它對護理流程進行了科學性的改進,并且細化了每一步護理工作的內容要求,在以人性化為基礎架構的同時,也充分融入了護理人員自身能動性,使得護理工作更為精細。因此,在此護理管理的引導下,形成了一種橫縱聯合的立體化護理,進而使得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工作得到了高效執行,并且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4結論

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它可以不斷完善護理流程,降低手術感染率,對保證患者治療水平有積極意義,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玲,李占華.老年婦科手術圍術期合并癥與并發癥的護理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3):2767-2769.

[2]馬愛紅,張敏玲.護理管理在婦產科的應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3,(33):4434.

篇9

結果:無縫隙護理組在患者綜合滿意度、護理質量方面較常規護理組有明顯提高,護理缺陷與護理投訴次數明顯降低。

結論:無縫隙護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住院病人滿意度。

關鍵詞:無縫隙護理婦產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52-02

無縫隙護理是現代護理管理的新突破,是以病人的需求為導向,以病人的滿意為目標,對病人從入院到出院實行全方位無縫隙護理服務,使病人整個治療及康復過程更完整、更仔細,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性化、個性化的護理[1,2]。為進一步研究無縫隙護理在婦產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選取我院100例婦產科住院患者,對比研究分析常規護理和無縫隙護理的在護理工作質量和住院病人滿意度的差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婦產科病房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8-59歲,平均年齡為(29.5±3.8)歲。其中乳腺炎30例,盆腔炎20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20例,子癇10例,子宮肌瘤10例,宮頸癌10例。納入標準:①意識清晰,無智力障礙,能夠閱讀和理解問卷,配合調查。②無嚴重的心、肝、腎等軀體疾病。③無精神病史。100例病人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無縫隙護理組,各50例。兩組病人年齡、職業、文化程度、診斷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常規護理組按常規婦科護理,無縫隙護理組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運行模式。無縫隙護理組針對無縫隙護理服務概念、整體護理內涵、護理工作特點和患者住院需求,制定了護理服務中無縫隙服務的具體要求:持續、專業、主動、及時、方便、全方位、人性化、個性化。

具體實施如下:①組織結構整合:實行總負責護士責任制,采取分組包干,配備管床護士、生活護士,組成護理小組,負責完成醫療護理任務和滿足生活需求。科室制定了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行為規范、服務規范及操作和服務流程、臨床護理路徑等進行細節量化,做到有效銜接。在實施層級責任制的同時強調分工是在協作基礎之上的分工,在分工中協作。②職能改進:患者提出與醫院有關的合理要求都可以得到回應。為了方便患者,我們嘗試把一部分原屬于輔科室的一些初級職能重新整合,將一些力所能及的輔檢查和治療措施歸入護理小組,包括心電監測、血糖測定、動脈血標本采集、部分康復訓練等。③彈性排班:根據病房工作特點和患者需求彈性安排每天的任務,安排班次,靈活采用小時班、輔助班等,改變交班方式,保證護理連續性。④簡化表格書寫:結合科室專科實際,我們自行設計護理表格,將多種記錄單融匯一起,多數以打勾或填寫數字為主;實行電子交班本,大大縮短書寫時間,做到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患者。⑤服務過程無縫隙:a.全程服務無縫隙:對日常護理服務、疾病護理等制定標準流程和臨床護理路徑。注重服務環節,做好接口對接。b.主動服務無縫隙:以患者健康為中心,評估患者需求、疾病特點,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細化服務內容。c.透明服務無縫隙:重視患者參與權與知情權,治療與護理相關內容及時溝通。d.專業技術無縫隙:護士在監護、臨床觀察、應急處理、急救及溝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服務過程的重要保障。科室修定護理管理制度、護理流程、診療護理環境中不合理的地方;強化護士護理技術操作的培訓、考核;規范各種護理行為,優化了護理服務流程。同時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自律性和安全意識;強化了對患者的安全告知,使護士、患者及家屬共同預防各種護理風險的發生。從而減少了護理缺陷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服務的滿意度。e.護理安全無縫隙:建立無縫隙護理,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分析護理服務中的縫隙,針對性地改進,以保證患者安全。科室建立危重患者護理報告制度;建立特殊藥品、管路、特殊護理標識卡;建立藥品、器械、儀器日管理制度;建立節假日、夜間急診安全管理制度,在環節和細節上做到護理安全管理無縫隙。f.心理干預無縫隙: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不同病種及人群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和心理問題進行目標性心理干預、健康教育工作。護士在心理護理時做到“三主動”。責任護士針對具體病例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心理護理計劃并予以實施。⑥授權式管理:實行分層管理,做到凡事有人管,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監管,發揮組長優勢,一級自我監控到位,形成三級管理構架。

通過目標實現和質控結果,對患者滿意度實行績效考核,以體現多勞多得、高質高薪,充分激發了護士的服務熱情,改善服務態度。

1.3評價指標。①患者滿意度:采用馮志英等研制的《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該量表的信度(Cronbach’系數)0.86,內容效度(經專家咨詢認可)較好。②健康知識知曉同意采用自制的《婦產科健康知識調查表》進步問卷調查。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采用t或t’檢驗,P

2結果

通過如上方法的論述,現將兩組在護理投訴率、護理缺陷率、護理服務滿意度、健康知識知曉方面的比較,主要結果(見表1)。

研究結果表明:無縫隙護理組在護理投訴率、護理缺陷率方面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P

3討論

護理工作是一項技術工作,更是一項服務性工作。病人對醫院護理工作滿意度是反映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促進質量改進的有效途徑。臨床實踐證明,只有提高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才能滿足病人的住院需求,提升滿意度。無縫隙服務的本質是找出服務中存在的所有縫隙,再針對其根源進行改革。無縫隙護理是現代護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證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實行無縫隙護理模式,使護士知道各自的職責范圍、工作內容和要求,明確職責和標準,使護士能夠有的放矢高標準地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無縫隙護理護理模式的建立與實施,既是降低護理缺陷發生,又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和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因此,無縫隙護理模式的實施能夠提高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和住院病人滿意度,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篇10

1.2護士的專業技術能力存在缺陷、工作態度不夠端正。部分護士的護理經驗缺乏、應對能力較差、護理操作不夠熟練、缺乏工作熱情、病情監控不到位,主要體現在專業技術、職業素養兩方面。由于相關知識缺乏、專業技術不過硬,容易造成無法及時發現和正確處理突發癥狀、用藥不當等情況,這些因素都更容易引發不良反應和醫療事故;由于工作態度不端正,護士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中則容易出現用語不當、態度生硬、病情監控不到位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容易造成護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等[2]。

1.3相關制度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在產科護理中,護理操作流程制度、專人核對制度、值班交接制度、新生兒監護制度、記錄和登記制度、帶教制度是幾種重要的專項安全管理制度,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卻常常有不按照規定執行的實例出現。如護理操作用到的檢測儀器能否正常使用、相關藥品的使用是否正確、安全等的核對不到位或核對流于形式、值班交接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對新生兒的體征狀態、所處環境溫濕度未能有效監控、相關護理過程的記錄缺失或描述不到位、護理操作未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等,均可能引發意外事故[3]。1.4缺乏隱患排查、監控審計制度。未能建立定期隱患排查、審計制度,這使得管理者、相關領導無法對護理水平進行實時評估、無法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問題、無法發現、消除產科護理安全面臨隱患、無法落實相關制度,也使護理操作的規范性、合法性、安全性以及護理態度、護理質量難以得到保障,這也較大地降低了安全管理的質量[4]。

2防范對策

2.1加強法律法規知識、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考核。對全體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專業知識的統一培訓,使護理人員對護理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項、護理標準、突發事件應對方法、患者的基本權利、醫療設施和用藥的相關要求、醫療事故的定義和范疇均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并促使其熟練掌握穿刺、檢驗、產科并發癥處理等基本操作技能。上述學習培訓內容完成后,由護士長、院領導組成考核小組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考核過程應客觀、實事求是,若考核不合格則再學習、考核至通過為止,這樣可以預防由于操作失誤、法律意識不足等隱患導致的糾紛、醫療事故,并使產科護理質量[5]。

2.2將護理滿意度、安全意識納入績效考核標準。應在護理工作中樹起以患者為中心、以保障護理安全為原則的護理觀念和考核指標,使職業素養、安全意識與績效緊密聯系,這也有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積極性、端正護理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安全意識。具體來說,護理滿意度的評價可包括儀表情況、溝通能力、工作主動性等幾個方面,這也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更主動、積極地與患者溝通,并能夠應用溝通技巧與產婦及家屬進行交流并答疑解惑、消除產婦、患者的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從而建立和諧護患關系。而安全意識的評價則包括監控頻次、安全知識宣傳水平、安全隱患排查能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等,這要求護理人員應增加監控頻次以及時發現意外情況。

2.3建立定期審計、隱患排查制度,促使相關制度得以落實。由指定安全管理人員、院領導建立、審批審計制度和隱患排查制度,由院領導、護士長、高年資護士組成審計小組,2次/年對婦產科的護理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在審計過程中應收集典型問題、缺陷事例(如護理操作未按照流程執行、護理記錄缺乏真實性、可信性和規范性、監控不到位)和安全隱患(儀器超過校驗期、藥物使用不合理、缺乏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等)情況,要求相關人員進行及時整改,并以會議的形式分析不規范操作事件、總結安全隱患形成因素和處理方法,促使制度得以在基層實施[6]。

篇11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0-0094-02

The Interactive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LI Hai-rong,WAN Fu-rong,CAI Li,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20):94-95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 model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 Choosed 20 nurses from Obstetrics Department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y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 model in our hospital that from 2012 August to 2013 pared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active activities, management pattern of nursing staff awareness of service and responsibility was obviously enhanced,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teractive management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es' working ability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arouse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nursing staff,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The interactive management mode;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Hospital of Yichang City,Yichang 443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20.052

互動管理模式其實指的就是建立在互動心理機制的基礎上,對管理對象展開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相較于傳統的管理模式,互動管理模式屬于一種全新的立體式管理模式[1]。如果將這種管理模式應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將對激發企業員工、企業管理人員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效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進而提高管理效能[2]。本文隨機抽取產科護理人員20名參與筆者所在醫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開展的互動管理模式活動。研究探討互動管理模式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以此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婦產科護理人員20名參與筆者所在醫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開展的互動管理模式活動。參與本次研究活動的護理人員年齡20~45歲,平均(33.6±4.3)歲。所有護理人員中主管護師6名,護師7名,護士7名。所有參與本次研究活動的人員中,本科4例,大專15例,中專1例。

1.2 方法

互動管理模式強調的是在對護理人員管理的過程中實施立體式的管理模式,需要組織與員工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護士長是整個互動管理模式的中心,在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好表率,還要了解患者的疾病,了解各個科室護理人員的個人情況,加強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科學合理的安排各科室人力資源。互動管理模式應當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2.1 護士長與護理人員之間的互動 在護士長與護理人員互動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從各個方面關心全科護理人員,了解護理人員的實際困難,并及時協調解決,按照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班次[3]。通過與護理人員的有效溝通,獲得護理人員的支持和信任,及時告知全體護理人員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與護士長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其次,護士長在每天的晨會上應當征求護理人員的意見,了解護理人員工作完成情況,與護理人員及時總結并解決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護士長還應當鼓勵護理人員對管理工作提出相應的意見。其次,護士長可以在溝通交流本上留言,及時向護理人員說明本周本科室的具體情況。將工作的主要內容和存在的護理風險向護理人員說明。護理人員也可以在溝通交流本上,將自己的工作情況和遇到的困難,并將處理的方法寫在交流本上[4]。最后,護士長應當在每個月分析總結本科時的服務態度,并予以通報,對表現較為突出的護理人員予以表揚,認真分析每起呼喚糾紛,實現優質化的護理質量。

1.2.2 護理人員與護理人員之間的互動 加強護理人員與護理人員之間的互動,能夠促使護理人員之間的相互激勵、影響與支持,進而形成以護士長為核心的凝聚力團體。可以培養護理人員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首先,工作責任心的互動。通常情況下,護理人員做事認真負責、責任心強就很少會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出現錯誤。做事馬虎的護理人員容易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出現錯誤。因而,可以在婦產科建立護理人員一人責任制,每個護理人員都承擔對患者的護理職責,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責任心。其次,工作能力的互動。護理人員在實施工作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執行簡單的醫囑和胃患者打針吃藥。護理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以及過硬的業務技術。注重對護理人員工作能力的培養,進而影響和帶動身邊的護理人員,促使護理人員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1.2.3 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互動 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能夠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護理人員向婦產科患者詳細介紹其病情、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患者提供溫馨、安全和舒適的診療場所[5-7]。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溝通,可以通過交談和觀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飲食情況以及睡眠質量和患者的家屬等,做好宣教工作,及時回答患者疑問。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互動,能夠讓患者認識到護理的價值,進而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保證全程連續的整體護理。

1.3 考核標準

按照護理管理的標準,由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并與活動實施前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活動結果顯示,互動管理模式實施后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與工作責任心明顯增強,婦產科護理質量與患者對護理效果滿意度顯著提高(P

3 討論

在患者就診的過程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是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8-9]。相較于傳統的護理質量管理,互動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婦產科護理人員管理的過程中,互動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醫院核心競爭力,有效激發護理人員的護理責任心,提升婦產科護理管理水平和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培燕,劉巖.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和管理[J].現代醫院管理,2010,10(3):79.

[2]鐘堯仙.婦產科護理中相關法律問題探討[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2,11(2):58.

[3]張荷,王薪景,劉君,等.全科護士參與管理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J].中國療養醫學,2012,10(7):81.

[4]黃燕萍.“以人為本”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11(9):56.

[5]張蕙.對婦產科護理職業緊張因素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11(8):46.

[6]丁衛亞.中醫院內科病房護理安全管理隱患分析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13(5):40.

[7]施麗琴,王和平.婦產科護理的法律問題探討[J].浙江預防醫學,2013,9(9):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 |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九九网站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四虎影院最新网址 | 欧美亚洲激情视频 |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播放 | 欧美日本三级 | 四色网址 | 成人在线免费av | 欧美精品一级片 |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 亚洲 欧美 日韩在线 | 久久黄色免费网站 | jizz中国zz女人18高潮 | www.日本色|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图片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 欧洲免费vps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五区 | 成人激情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 | 欧美区一|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 av片免费|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电影av| 成人高清免费观看 | 天堂网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66| 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 成人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