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客戶端推廣方案

客戶端推廣方案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2-28 15:57:22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客戶端推廣方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客戶端推廣方案

篇1

作為登入移動互聯網最便捷的方式,手機客戶端扼守著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入口,在營銷推廣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國內,淘寶、凡客、京東等大型企業已經早早開始了手機App營銷,而其他企業也在相繼跟進。據專業統計數據顯示,手機App下載量突破352億次,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有分析指出,通過手機App進行營銷已經逐漸成為移動互聯網營銷的新趨勢。

篇2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7-0000-02

1 引言

現在的校園網中,隨著網絡應用的增多,網絡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雖然部署了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網絡防病毒系統和漏洞掃描系統,仍然難以抵擋越來越多的網絡攻擊,網絡應用的可持續性根本無法保證,在分析眾多的網絡攻擊事件后,發現絕大多數網絡攻擊并不是用戶有意發出的,而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種植木馬或病毒造成的,雖然可以安裝網絡版殺毒軟件進行查殺,但是現實情況是部分網絡用戶不能夠及時的更新系統補丁和升級病毒庫,導致每一個網絡用戶均有可能成為網絡攻擊的受害者,甚至是網絡攻擊發起者,因此只有從終端入手才可以解決內部網絡安全性問題,網絡準入的核心問題就是從網絡接入客戶端的安全控制開始,使用認證服務器,安全策略服務器和網絡設備,以及第三方的軟件系統,綜合完成接入客戶端的強制認證和安全性檢查,以保證網絡安全。

因此在2003年思科公司首先提出網絡準入控制(NAC-Network Admission Control)的概念,并聯合其他廠商開發并推廣NAC。隨后微軟也提出了相應的網絡準許接入保護方案(NAP-Network Access Protection),在國內華三也推出了“終端準入控制(EAD)”系統。

現在國內外安全準入應用分為兩大陣營,一部分是基于網絡硬件設備的,主要代表有H3C的EAD和CISCO的NAC;另一部份是基于軟件的,主要代表有Symantec的SEP和微軟的NAP。

無論是基于軟件還是硬件,最終如果想控制到端口,都需要應用802.1X技術。據統計,目前國內高校中超過700所高校采用了802.1X技術進行準入認證。很大程度上是緣于這種技術可以很好地做到“入網即認證”,在用戶接入的入口,進行精細的控制。

準入/準出統一認證系統的研究,可實現用戶在訪問網絡時通過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網絡準入認證后,在需要進行準出認證訪問互聯網資源時,系統自動進行用戶認證,無需用戶再次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保證了用戶在訪問網絡時的連續性,增強了準入/準出認證系統的用戶體驗。另外由于準入和準出的用戶名統一,管理員在建立、修改、刪除網絡訪問策略時,做到各個用戶在準入/準出控制策略上的一致。

2 設計背景

校園網準入認證采用H3C的EAD認證,其基于802.1X認證,用戶在訪問校園網是需要進行終端認證,認證成功后才可以訪問校園網。802.1X認證策略建立在接入交換機中。當用戶需要訪問互聯網時,用戶需要通過計費網關進行計費認證,計費認證是基于WEB的網關認證,認證策略建立在學院網絡出口服務器中。

兩次認證的網絡拓撲圖如下:

客戶端訪問校園網時首先發起準入系統認證,認證通過后準入系統返回數據給客戶端,此時用戶可以訪問校園網內資源;當客戶端需訪問互聯網時,客戶端發起準出系統認證,認證通過后準出系統返回數據給客戶端,此時用戶可訪問互聯網。

兩次認證的工作流程如圖:

3 設計方案探討

當進行軟件開發時,若想將兩套應用系統進行對接,最常用的方法是開發第三方中間件,兩套系統之間的數據通過中間件進行傳遞,因此需將兩次認證的工作流程進行改造以保證客戶端只進行一次賬號認證,即可完成準入和準出系統的認證。

根據系統認證流程分析,客戶端發起準入系統認證無法改變,關鍵在于準出系統如何獲得客戶端的準入系統賬號。準出系統獲取客戶端的準入賬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準入系統推送賬號,另外一種是準出系統調用賬號。

3.1 準入系統推送賬號

當使用準入系統推送賬號方案時,客戶端訪問校園網時首先發起準入系統認證,此時需要用戶輸入賬號,認證通過后準入系統返回數據給客戶端,此時用戶可以訪問校園網內資源,同時準入系統將客戶端賬號發送給中間件;當客戶端需訪問互聯網時,客戶端發起準出系統認證,此時用戶不需再次輸入賬號,賬號由準出系統向中間件調取,調取成功后將賬號傳遞給準出系統,認證通過后準出系統返回數據給客戶端,此時用戶可訪問互聯網。具體方案如圖3-1所示:

此方案存在的問題是當多數用戶不訪問互聯網,而是只訪問校園網,中間件中會存留大量的用戶信息,進行準出系統認證時會延長準出系統查詢用戶的時間,訪問量大時還需考慮中間件的性能。

3.2 準出系統調用賬號

當使用準出系統調用賬號方案時,客戶端訪問校園網時首先發起準入系統認證,此時需要用戶輸入賬號,認證通過后準入系統返回數據給客戶端,此時用戶可以訪問校園網內資源;當客戶端需訪問互聯網時,客戶端發起準出系統認證,此時用戶不需再次輸入賬號,賬號由準出系統向中間件調取,中間件如果沒有查詢到賬號信息,再向準入系統調取,調取成功后將賬號返回給中間件,最后傳遞給準出系統,認證通過后準出系統返回數據給客戶端,此時用戶可訪問互聯網。具體方案如圖3-2所示:

此方案存在的問題是當用戶訪問互聯網時,數據需要從準入系統、中間件、準出系統中往來幾次大大延長了準出系統調用用戶的時間,訪問量大時也需要考慮中間件的性能。

4 最終設計方案

根據以上兩個方案分析,賬號在傳遞過程中會存在查詢延時的問題,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因此如果能夠只進行一次查詢即可完成賬號傳遞是最優方案。

可將準入系統與中間件合并,由中間件直接在準入系統中進行賬號查詢,查詢后由準入系統調用準出系統的認證過程,將返回數據傳遞給客戶端即可。具體方案如圖4-1所示:

篇3

1 引言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及3G技術應用的推廣,手機移動辦公成為政企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手機移動辦公系統解決方案,主要通過瀏覽器或特定終端軟件,通過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與內部辦公系統進行實時應用數據交互。然而,采用這種解決方案的移動辦公系統,當涉及文檔編輯等需要在終端安裝功能插件時,需要對各種不同類型終端及其操作系統開發相應終端插件,兼容性較差。而且,當系統為外網用戶提供服務時,由于網絡環境的復雜性和手機等終端的限制,一般缺少較全面安全機制保護,一旦終端遭受攻擊、感染病毒等,容易造成數據丟失及泄密等問題。為此我們引入虛擬化技術,通過基于應用虛擬化的安全移動辦公解決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2 應用虛擬化技術介紹

應用虛擬化技術近年較受關注,屬于云計算技術范疇,其核心是把內網服務器資源通過虛擬化方式交付終端用戶使用。應用虛擬化在應用系統服務器端和終端之間增加了一層虛擬層,應用實際上是在虛擬層運行,同時虛擬層將應用系統運行的屏幕界面推送到終端上顯示,以實現“應用交付”。

應用虛擬化的原理,是在服務器端安裝和運行應用系統,同時在服務器端部署應用虛擬化軟件,應用虛擬化軟件負責把服務器運行應用產生的屏幕刷新界面傳輸到終端顯示,再把終端產生的鍵盤敲擊、鼠標移動信息返傳給服務器。應用虛擬化通過數據交換協議(如RDP協議、ICA協議),把運行在服務器上的應用進程和客戶端設備連接起來,協議提供的虛擬通道(包括鼠標、鍵盤、圖像、聲音、端口、打印等),把應用進程的輸入輸出數據,重新定向到客戶端設備的輸入輸出設備上。因此,客戶端設備即使沒有安裝應用系統的客戶端軟件,也沒有運行應用進程,但是使用感受與在客戶端安裝運行客戶端軟件相比沒有任何差異。

應用虛擬化常用的數據交換協議有RDP協議(Remote Desktop Protocol)和ICA協議(IndependentComputing Architectu re)。數據交換協議的效率是虛擬化應用效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從對日常辦公應用(不包括視頻、FLASH和3D應用)的使用測試來看,RDP協議的帶寬占用約為60kbps,ICA協議約為20kbps(其傳輸的屏幕刷新和鼠標鍵盤等數據是經過壓縮和加密的),ICA協議效率更高。而且,較之于RDP協議的只能適用于TCP/IP協議、只支持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不支持多媒體應用。ICA協議能夠適用于TCP/IP、IPX/SPX和NetBEUI等多種協議,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并能夠支持音頻、視頻和多媒體等,非常適合互聯網上的應用虛擬化,并能以此為基礎構建豐富的應用層。

通過應用虛擬化技術,應用系統從傳統的分布式部署變成集中式部署,應用系統的安全性、硬件設備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終端設備及其軟件的維護和管理工作也大為簡化。

3 基于應用虛擬化技術的安全移動辦公解決方案

基于虛擬化技術的安全移動辦公解決方案的部署結構如圖1。

我們研發的安全移動平臺,其核心就是采用應用虛擬化技術。安全移動平臺作為內部辦公系統的客戶端訪問辦公系統,安全移動平臺通過ICA協議,把應用進程的屏幕變動推送到智能手機等終端。安全移動平臺的系統結構如圖2。

安全移動平臺支持各種B/S或C/S應用,用戶訪問應用系統所需的客戶端軟件均安裝在安全移動平臺服務器中。同時,安全移動平臺提供統一的門戶portaI,支持用戶密碼、CA數字證書身份認證等多種認證方式,支持用戶統一授權單點登錄,當企業內部存在辦公自動化系統、郵件系統、ERP系統等多個應用時,終端用戶可以通過安全移動平臺的門戶,快捷方便地接入各內網應用。此外,安全移動平臺支持多用戶的并發訪問、支持負載均衡,系統可隨用戶量隨時進行擴展。

在客戶端方面,對于不包含視頻音頻、FLASH等多媒體的日常辦公應用,可直接通過移動終端的Web瀏覽器訪問安全移動平臺門戶啟動虛擬化應用。同時,安全移動平臺提供專用的虛擬化客戶端軟件,以支持視頻音頻、FLASH等的多媒體應用,該虛擬化客戶端軟件能夠支持Windows、Linux、win MobiIe、And roid等各類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

3.1方案的終端適配性分析

安全移動平臺屏蔽了移動終端的類型差別、性能差別等,支持各種類型的終端設備及其操作系統,包括桌面電腦、筆記本、上網本、MID(Mobile InternetDevice)、各種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支持Windows、Linux、Svmbian、Windows Mobile、And roid、蘋果iOS、黑莓BlackBerry OS等,真正實現跨平臺的應用交付。

關于對移動終端屏幕適配的問題,一般辦公應用會按1024×768像素設計應用系統的界面,完全切合筆記本、上網本和平板電腦等具有較大屏幕的終端設備,對于手機終端,安全移動平臺的虛擬化客戶端軟件配有自適配引擎,按照終端用戶屏幕的分辨率和大小進行界面適配,以適應用戶在手機上的使用感受。屏幕較小的手機,用戶將通過拖拽屏幕瀏覽應用系統界面,對此也可考慮在辦公系統中另行設計針對手機用戶的小型頁面,方便手機用戶瀏覽使用。

3.2方案的運行效率分析

使用安全移動平臺后,應用系統的數據交互僅限于內網中進行,數據交換效率高,各種突發性的、大量的數據傳輸均在內網中完成。

對應用系統而言,所有需要客戶端的處理操作全部在安全移動平臺所在的服務器設備完成,確保應用系統的運行效率,完全擺脫手機終端處理能力的限制。

終端與安全移動平臺間傳輸的屏幕變化、鼠標鍵盤信息經過壓縮處理,而且數據流量大小始終保持穩定,對于日常辦公應用,安全移動平臺與終端之間的傳輸帶寬需求保持在10kbps~20Kbps之間,帶寬要求較低,各種移動終端無需高帶寬即可高效、穩定地使用企業內網的應用系統。

3.3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應用服務器和安全移動平臺部署在企業防護墻內,應用系統的數據在應用服務器和安全移動平臺之間高速、安全地傳輸交互,而安全移動平臺推送往終端上顯示的內容僅僅是運行的屏幕界面、鍵盤輸入和鼠標操作,因此終端與安全移動平臺之間傳送內容不包含企業數據,從根本上保證傳輸安全。

通過ICA協議提供的SecurelCA可配置加密機制,對安全移動平臺與客戶端之間的傳輸信息進行128位安全加密,進一步增強系統安全性。

應用系統的數據均存儲在服務器上,即使終端遭受攻擊或感染病毒,也不會造成應用系統數據丟失或泄密。

安全移動平臺支持數字證書雙因子身份認證,進一步加強了用戶認證的安全性。

4 結語

基于虛擬化技術的安全移動辦公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傳統移動辦公系統對終端類型兼容性、安全性問題,具有以下突出優點:

(1)部署簡單,不影響和改變現有辦公系統即可實現遠程移動辦公,有效降低移動辦公成本。

篇4

據Jan Jackman介紹,IBM的新型終端虛擬架構接入服務(Virtual Infrastructure Access,VIA),是將瘦客戶端架構中專門提供終端運算資源及管理服務的平臺系統移至IBM的數據中心,并通過與IBM合作的Wyse、VMware、Citrix等提供的不同虛擬化技術搭配system x服務器,為企業瘦客戶端提供虛擬化的集中管理服務。

不論是桌面虛擬化還是服務器虛擬化,用戶總是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那就是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安全問題。對于這項新型桌面終端管理服務,用戶同樣有類似的疑問。

通過實施VIA,用戶可將原有的終端數據資源,甚至操作系統都轉移到后臺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中,而前臺終端則轉化為以顯示為主、計算為附的瘦客戶端,一旦服務器或者運行軟件出現問題,數百上千臺桌面終端可能將同時受到影響。Jan Jackman舉了一個例子,類似于手機和運營商后臺數據中心,即使手機損壞或丟失,用戶同樣可以在新手機中使用原有的電話號碼簿。而VIA的一大優勢就是可靠性,因為終端電腦和服務器相比其實是故障率很高且使用壽命較短的設備,而后臺數據中心的設備具有4個9甚至5個9的可靠性,再加上后臺備份和虛擬化技術,反而使得終端應用更安全可靠。

而在企業內部信息安全中,最危險的其實就是桌面設備,很多安全企業甚至還為此專門推出了桌面終端安全管理軟件,以防終端使用的不確定性影響局域網內部其他設備的安全運行,甚至是后臺重要數據被竊取。通過VIA,所有數據、認證和管理都做能到策略一致,統一管理,有效提高了企業的信息安全。

終端并不重要

對于IBM來說還有一個有趣的話題便是,IBM電腦業務已經在3年前收歸聯想集團,那么終端服務沒有自己的終端設備是否會有影響?“在終端服務中,終端其實并不重要。”Jan Jackman解釋說,“企業用戶需要的是可以靈活地在任意時間、任意場所準確獲取信息,因此,應用環境就變得非常重要。”其實,應用VIA后,終端已經成為瘦客戶端,不僅如此,IBM還在幫助用戶從現有的PC設備向移動設備進行過渡。這樣,不論終端是什么,它最寶貴的數據資源和計算資源其實都在后臺數據中心當中,而IBM可以通過與終端企業合作來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方案。

此外,VIA可以協助企業進一步簡化瘦客戶端架構,大大縮減用戶部署時間。同時,與現有的傳統分布式PC桌面系統部署相比,采用VIA的瘦客戶端架構部署服務可為企業降低硬件與軟件的采購成本,并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內部管理成本與風險。IBM認為,隨著硬件使用壽命的縮短、應用軟件的增加和分布、工作環境的分散,管理和維護終端設備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這項服務可在3至5年內為企業降低電費、管理、PC購買與維運等TCO成本高達40%。而且,終端用戶在實際使用中也不會改變任何使用習慣,通過提供特殊身份認證的智能卡搭配USB讀卡裝置,登錄任意終端即可獲取自身相關數據,繼續原有業務,這意味著靈活性也將大大提高。

是技術更是服務

篇5

目前,采用英特爾固態盤600p系列的機型搭建的平臺已經在寧美國度、攀升兄弟等DIY行業用戶中獲得成功應用,并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應用性和穩定性。“這幾款全新推出的固態盤是英特爾三十余年在存儲器技術創新方面承諾的體現。我們也希望能夠借助3D NAND、3D XPoint這樣可信的、突破性的技術并聯合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改變存儲經濟性的問題。”英特爾公司非易失性存儲器(NVM)解決方案事業部客戶端固態盤戰略規劃及市場總監戴維?T?倫德爾(David T Lundell)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英特爾將繼續聚焦存儲技術創新,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不同的產品,并立足于市場、服務于用戶需求,會為各級市場用戶提供持續的產品供應與技術支持,以及超乎想象的應用體驗。”

通過3D NAND技術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目前,對于英特爾來講, 3D NAND產品主要來自于新加坡的工廠。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去年年底,英特爾在大連投資55億美元建立了Fab68芯片工廠,英特爾將會繼續扎根中國,服務中國客戶。

篇6

【中圖分類號】G64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33-0-01

一、桌面應用環境進行分析

隨著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的擴大,學生的數量也不斷的增加。大部分的教學工作都在機房進行, 同時機房也是每個學生在課余時間上網查找資料, 完成作業的場所, 所以機房計算機的管理及響應速度, 直接影響了整個教學工作能否順利的進行。因此,必須對學校機房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維護,才能使現有的實驗教學場地和計算機相關設備資源能夠有效、合理并最大限度的發揮它們的作用,從而保障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科研和學生上機練習順利進行,為提高教學質量護航。

(一)目前我院需要建設新教學區域,需要1500個虛擬桌面在線支持,如果使用原有傳統PC客戶端的部署方式,雖然此類 PC 提供了價格、性能與功能的高性能組合。但是,在不少使用案例中,傳統PC客戶端并不是理想的解決方案。其缺點包括:

難以管理:面對廣泛分布的 PC 硬件,用戶日益要求能在任何地方訪問其桌面環境,因此集中式 PC 管理極難實現。此外,眾所周知,由于 PC 硬件種類繁多,用戶修改桌面環境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 PC 桌面標準化也是一個難題。

總體擁有成本高:PC 硬件相對較低的成本優勢,通常無法抵消 PC 管理和支持工作的高昂成本。目前,PC 管理工作包括部署軟件、更新和修補程序等,由于這些工作需要對多種 PC 配置的部署進行測試和驗證,因而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同時,由于標準化程度不高,支持人員經常需要親臨現場解決問題,這就進一步增加了支持成本。

難以保護數據的安全:確保 PC 上的數據能成功備份并能在 PC 出現故障或文件丟失時恢復,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即使數據能成功備份,PC 失竊的風險也威脅著重要數據的安全。

資源未充分利用:PC 的分布式特性使人們難以通過集中資源的方式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結果,PC 的利用率通常低于 5%。

由于存在上述缺點,各個組織在不斷針對多種情景評估并實施能夠替代胖客戶端 PC 的解決方案。具體而言,各家公司紛紛采用在服務器系統上承載桌面映像的方法,以集中資源并提高其桌面計算基礎架構的可管理性。

二、虛擬桌面的整合

學院利用HP的Hyper-V Server桌面虛擬化來構建基于服務器的桌面,不僅可以解決 PC 桌面面臨的各種難題,還能優化可用性、可管理性、總體擁有成本和靈活性。借助Hyper-V桌面虛擬化,在使用Hyper-V Server 2008 R2軟件虛擬化的服務器上運行的虛擬機中,可以構建完整的桌面環境-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配置。管理員可使用System Center集中管理環境中的所有虛擬機。最終用戶可使用虛擬桌面客戶端軟件或WEB,從現有PC 訪問其桌面環境。

桌面虛擬化的桌面解決方案實現以下目標:

提高資源利用率:由于一臺服務器可以運行多個桌面環境,因此客戶能夠有效集中硬件資源。同時,該解決方案十分靈活,您可以輕松地重新使用計算資源,并以動態形式將其分配給桌面環境。

降低成本:通過集中管理和資源并消除遠程辦公室的 IT 基礎架構,實現桌面硬件的標準化,Hyper-V可將桌面計算的總體成本減少達 45%之多。

提高安全性:由于所有數據都保持在企業防火墻內,因此Hyper-V可以盡量減少風險和數據丟失。內置 SSL 加密提供從非受管的設備到虛擬桌面的安全隧道。

改善管理和控制:通過微軟的System Center和Desktop Optimization Pack集中管理套件,可以集中管理數據中心的所有桌面,即時為新用戶、部門或辦公室調配桌面。從中央映像創建即時克隆,并創建動態桌面池,以便快速調配和更新。此外,桌面管理員還能使部署過程的更多步驟自動化。

提高業務靈活性和用戶靈活性:SCVMM(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如添加新桌面用戶或用戶組等,用戶可以從單個客戶端訪問多個桌面環境,同時還能為來自網絡任何位置的每個用戶提供一致的體驗,管理員可在瞬間存檔或丟棄非活動的桌面環境,以收回資源并立即分配給其他用途。

提高數據保護能力:管理員只需遵循目前在數據中心使用的備份過程,即可確保可靠的桌面備份。虛擬機的硬件獨立性極大地簡化了桌面恢復工作。另外,由于所有數據均駐留在數據中心,因此保護數據安全的工作也得到了簡化。

可靠的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Hyper-V能夠將桌面備份和恢復作為數據中心內的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

降低碳排放量和能源成本:瘦客戶端設備的功耗通常只相當于傳統 PC 的 1/10,通過將Hyper-V與瘦客戶端設備結合使用,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并將碳排放量降低 80% 之多。

三、桌面虛擬化設計

根據用戶的同時多個虛擬桌面訪問需求,可以用六核192GB以上內存的刀片服務器,另外在虛擬化系統中部署3臺虛擬機。WCCS(Windows Compute Cluster Server)是微軟公司用于運行并行高性能計算(HPC)應用程序的軟件,可以滿足客戶解決復雜運算處理的需求,進行群集和節點的管理和部署。WCCS 將64位x86計算機的計算能力、Active Directory 目錄服務的易用性和安全性,同Windows server 2003/2008操作系統結合在一起,提供了一個安全劃算的HPC解決方案。

篇7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地理信息系統已經被更多的普通民眾所接受,人們也在享受著地理信息系統帶來的便利。近年來傳統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統已經逐步被更方便,人機交互體驗更好的,基于瀏覽器的WebGIS所取代。不幸的是,雖然這種新型地理信息系統很方便,但是傳統的WebGIS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后于人們對應用程序復雜性的需求,因此一種新的基于網絡的地理信息系統改進方案因運而生。

一、系統技術介紹

(一)WebGIS和RIA

WebGIS是指運用在互聯網上的地理信息系統,即Internet技術與GIS相結合的產物。一般由多主機,多數據庫和多個客戶端以分布式連接在Internet上而組成。WebGIS的應用因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傳統HTML頁面形式的用戶界面,使得客戶端的數據處理能力較差,圖形顯示與交互功能較弱,用戶體驗不佳。

RIA(富互聯網應用程序)是具有高度互動性、豐富用戶體驗且功能強大的客戶端技術。它結合了桌面應用程序的反應快、交互性強的優點與Web應用程序的傳播范圍廣及易傳播的特性,簡化并改進了Web應用程序的用戶交互,提升了用戶體驗。RIA技術給WebGIS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目前,RIA領域比較成熟的產品有Microsoft公司的Smart Client、IBM公司的OpenLaszlo,以及Adobe公司的Flex等,本文簡述用Flex技術來開發WebGIS。

(二)Flex

Flex是由Adobe公司的RIA應用程序框架,它擁有豐富的用戶界面組件,其開發模型由MXML模型描述語言,ActionScript3腳本語言,以及擴展類庫組成。開發者使用可視化編輯語言MXML來定義豐富的用戶界面,通過ActionScript語言實現客戶端的應用邏輯,Flex編譯器將其編譯成智能的SWF格式客戶端應用程序,在嵌入于大多數用戶瀏覽器的Flash Player環境中運行。與傳統Web應用不同,作為Flex系統的客戶端運行環境,Flash Player基于異步客戶端-服務器通信模型,支持快速客戶端交互,通信中只傳輸已更改的那部分數據,無需刷新整個頁面,這樣提高了客戶端的響應速度,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Flash Player還可以利用客戶端計算資源進行運算,將原本在服務器上執行的部分計算任務交給FlashPlayer完成,既可以減少客戶端與服務器間的交互,又可以減輕服務器負載,提高系統效率。

二、系統架構與應用

(一)系統架構設計

應用RIA技術的WebGIS也是屬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范疇,因此它的設計思路應該與傳統的GIS保持一致,但是RIA技術的特點是要將更多信息數據緩存在客戶端,更多的利用客戶端機器,減少服務器負載。整個系統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如圖1)

數據端:存儲和管理所有該系統將用到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通過Esri公司的空間數據庫引擎ArcSDE和商用的大型關系數據庫軟件,SQL Sever,DB2,Oracle等。空間數據由ArcSDE統一按照分層方式進行管理,即相同屬性的地物在同一圖層。屬性數據由關系數據軟件管理,其他信息以文件形式存儲在服務器,供服務端調用。

服務端:提供GIS服務和Web服務,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采用ArcGIS Serve作為GIS服務器。ArcGIS自帶的支持Flex技術的API,ArcGIS API for Flex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在ArcSever上建立富互聯網應用,并能夠通過使用 ArcGIS Server資源―例如地圖服務、地址服務、地理處理服務以及 Flex 組件,創建具有交互良好和體驗豐富的web應用。Web服務器采用JavaEE框架和Flex技術,通過ArcSever自帶的REST和FlexAPI接口,訪問WebGIS系統。

表示端:即RIA的客戶端。首先要在瀏覽器中加裝Adobe的Flash Player插件,通過訪問服務器下載SWF文件,然后在客戶端進行展現。Flex應用程序以LCDS方式與JavaEE框架服務器進行通信,它是一種能夠高度壓縮進行大數據量傳輸的通信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的客戶端頁面的相應速度。

(二)系統功能

首先它作為一個地理信息系統對地圖的顯示與操作功能是必備的,利用ArcGIS的API可以完成如地圖瀏覽、縮放、漫游、鷹眼等功能。其次因為該系統連接著數據庫,因此可以對圖層上的屬性和空間信息進行查詢,因為是RIA應用該項功能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示給用戶。該系統的其他一些功能如網絡分析,提供最優路徑,最短路徑,緩沖區分析,面積長度估算等也是可以實現的,開發者也可以根據自身系統的特點進行二次開發將特色功能添加進來,如航路規劃系統可以加入燃油分析,公路普查系統可以加入盈虧分析。

(三)新的趨勢

目前Microsoft新推廣了一種叫做Smart Client的客戶端程序技術,Microsoft稱Smart Client是比Rich Client更優秀的客戶端,因而采用Smart Client的應用程序是否算RIA目前并不清楚。之所以提及Smart Client,是因為其特性跟Rich Client有太多相似之處。Smart Client擁有自動更新、離線狀態下的數據處理和可以使用本地資源等特征,其中的可使用本地資源這一項無疑是一大賣點,因為瀏覽器中的 Flash/Flex應用程序目前還無法操作本地的一些資源,比如Flash/Flex應用程序無法將網上的文件保存到本地或者修改本地文件。Rich Client和Smart Client的定位有所區別:Rich Client更適合作為輕量級的基于瀏覽器的網絡應用程序客戶端;Smart Client更適合作為Windows桌面應用程序的智能客戶端。

三、總結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原來低效率高資源浪費的地理信息系統逐漸向“小快優”的新型的WebGIS發展。基于Flex的RIA技術和ArcGIS Sever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提供了給了用戶更好的人機交互體驗,更優的數據傳輸速度,更快的頁面響應速度。越來越多的人也從WebGIS的體驗者轉變成推廣者,這對我國逐步實現數字化城市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有理由相信,擁有成熟技術和極高市場占有率的Flash客戶端將會在RIA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 汪林林.基于Flex的RIAWebGIS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2008,28(12).

[2] 郎永剛.淺談基于Flex RIA與REST的WebGIS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6).

[3] 吳偉信等.基于Flex虛擬學習RIA平臺的構建[J]. 韶關學院學報,2012,33(10):23-26.

[4] 萬倩等.基于Flex的RIA客戶端技術應用研究. [J].技術專題,2011.

篇8

中圖分類號:U46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c)-0016-02

目前,隨著我國電動汽車數量的增多,人們對于充電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充電樁的增多直接影響到電網的安全性。因此,我國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充電樁的有效監控和使用上。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建立,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將面臨一個全新的規劃和設計。這種全新的設計降低了充電樁過多對于電網的影響,解決了我國電動汽車充電的問題。

1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的概述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是指通過云計算平臺來對充電過程進行有效地監控、計費和管理。該系統包含了云客戶端、通信模塊、監控模塊和人家交互裝置4個方面,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對于充電的相關服務。

云客戶端實現了對于信息的記錄、監控和控制。在系統的應用中,客戶能夠通過云客戶端來查詢相關的充電信息和充電監控視頻。通信模塊能夠通過GPRS、3/4G以及WIFI等網絡來將云服務器端的數據信息轉換到云客戶端上,方便了客戶的查閱和了解。監控模塊實現了對于充電過程中的數據的采集,并且能夠對充電樁在運行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加以控制。人機交換設備主要是指客戶在觸摸屏上輸入操作命令,實現對于電動汽車的充電,然后客戶通過打印機來打印發票,最后客戶在通過讀卡器來實現對于數據的讀寫。

2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的設計

2.1 設計方案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實現對于電動汽車充電過程中的監控、計費和記錄數據的管理,降低了大量充電樁的使用對于電網造成的影響。這一設計方案使得電動汽車的充電過程更加安全,方便了客戶對于電動汽車的充電。另外,充電樁的維修和維護過程也更加方便和簡捷。從總體上來說,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不僅使充電樁得到了很大優化,還方便了客戶對于電動汽車的充電。

2.2 云客戶端

云客戶端采用了Windows XP Embedded操作系統,使云客戶端的應用程序能夠同時進行操作,提高了云客戶端的處理能力。第一,客戶在充電樁中輸入操作命令之后,云客戶端能夠將此命令傳達到云服務端。云服務端通過對所使用的充電樁的參數的分析來實現對于客戶的電動汽車的充電。另外,云服務端能夠實現對于充電樁的規劃,使充電樁的充電過程得到有效管理。第二,云服務器端可以存儲關于充電樁的配置的信息。如果充電樁在后續的工作出現故障,那么維修人員可以從云服務器端下載相應的信息來對充電樁進行維修或者對充電樁的設備進行更換。第三,云服務端能夠存儲云客戶端的充電監控數據信息。在數據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云客戶端采用了端對端的通信模式。這種通信模式提高了數據信息的安全性,使得客戶的充電數據信息更加的安全。第四,客戶在充電完成之后,云客戶端可以將充電裝置所記得信息上傳到云服務器端。云服務器端通過對充電樁所處的位置以及客戶的充電時間和當地電的價格來對客戶所使用的電費進行計算。另外,云服務器端可以將費用直接下發到充電樁的裝置上,使充電樁能夠自動對客戶的讀卡器實現扣款。這一操作實現了充電樁的自動化和信息化。

2.3 監控模塊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設計的監控數據包含了監控板、電池、充電和充電機等的監控模塊。在RS485的作用下,監控板和云客戶端進行雙向的通信連接。監控板中的模擬量、開關量和輸出控制能夠防止充電樁受到雷擊的威脅,抵抗其他物體對于充電樁的干擾,并且能夠時刻監控充電樁上的開關量的信號。

在CAN總線的作用下,電池監控模塊能夠實現對于客戶的電動汽車電池數據的讀取。CAN總線通過與云客戶端的連接,能夠監測到客戶的充電電池的各個參數情況,實現了對于充電的整個過程的控制管理。

CAN總線、RS485與云客戶端的連接能夠實現對于充電機上的數據的讀取。充電機上的各個參數也能夠通過這種連接被時刻的進行監測,提高了整個充電過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充電機監控模塊能夠實現對于整個充電過程的控制管理。

監控模塊的數字電表通過RS232和云客戶端進行有效地連接。數字電表被安裝在充電樁的輸出端和充電機的中間。數字電表能夠實現對于客戶充電所耗費的電能的記錄。這種設計的數字電表采用的是靜止式的交流電能,有效地記錄了充電所用的電能,提高了充電樁記錄電能的準確性。

3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的實現

首先,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通過云服務器端來對客戶所用的充電樁進行有效監控。在實際應用中,云服務器端能夠降低充電樁的大量使用對于電網所造成的影響,提高了充電過程的安全性。其次,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能夠將客戶充電的數據信息直接傳遞到云服務器端,實現了對于客戶充電數據信息的存儲和監控,并且云服務器端能夠通過對客戶充電的地點、時間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來實現對于客戶充電費用的計算。這樣能夠保證客戶在充電樁的充電費用的準確性。最后,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可以把充電樁的充電設備的配置信息通過云客戶端上傳導云服務器端進行存儲。當維修人員需要對充電樁進行維修時,可以直接從云服務器端實現對于配置信息的下載,不需要再對信息進行重新配置。另外,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通過對于模塊化的使用使得系統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維修人員對于充電樁的維護并且能夠在后期實現對于充電樁的功能的增加和擴展,使得人們對于充電樁的操作更加方便。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云服務的應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通過對云客戶端和監控模塊的設計,實現了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在實際中的應用。這種全新的充電系統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解決了在大規模充電時設備中存在的故障,促進了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的發展,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也保障了人們日常出行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殷樹剛,龔桃榮,劉瑞,等.基于云平臺的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系統設計與應用[J].供用電,2015(7):43-47.

[2] 徐志丹,趙宏振,張宗慧.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設計與實現[J].電氣時代,2014(5):68-71.

[3] 陳榮江.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建設設計方案[J].電工技術,2011(6):23-24.

篇9

1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方案

本文研究的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方案主要以電能表的集中抄表為例來描述遠程抄表,所以需要硬件完成的作用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1)接收抄表軟件送來的抄表指令,將指令發送給指定電表,然后向抄表軟件返回要抄讀電表的數據。(2)接收抄表軟件送來的斷送電指令,然后執行該指令完成對指定電表的斷送電,然后將執行結果返回給抄表軟件。硬件系統的電表控制器使用的是深圳宏電技術股份公司的GPRS模塊H7210完成從Internet網到GPRS無線網的連接。只要將服務器的IP地址或者域名事先寫入到H7210中,然后在H7210中插入一張只開通了GPRS業務的SIM卡,待上電后H7210就會向服務器注冊自己以便服務器完成相應鏈路的初始化工作,接著服務器軟件就可以和H7210通信了。H7210接收服務器發送過來的數據包后,會將濾掉無線協議的數據包通過RS485接口發送給帶有RS485接口的電表,電表在接收到數據包后會執行數據包中指令,然后將操作結果通過H7210返回給服務器軟件。本文研究的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方案中的電表控制器就是裝有SIM卡的H7210,服務器為安裝抄表軟件服務器端軟件的具有IP地址的計算機,客戶機為安裝抄表軟件客戶端軟件的計算機,電表是具有RS485接口的電能表。本文研究的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方案軟件部分分為服務器端和客戶端,之所以要做成兩部分主要的原因是硬件子系統的設計造成的。電表控制器在初始化的時候只能向固定的IP地址或者域名注冊以便形成數據通道,但是現實中許多計算機都是通過服務器進行上網的。所以,為了讓抄表軟件的適應面更廣,就采用了服務器端中轉的方式進行通信。一般情況下,上網服務器都會有固定的IP地址,電表控制器可以向它注冊,通過它記錄已注冊的電表控制器,在抄表的時候,客戶端軟件先和服務器端軟件連接上,然后客戶端向指定電表控制器發送抄表或者通斷電指令,這里的服務器端只起了一個指令中轉的作用。服務器端軟件的主要作用如下:(1)監測遠程電表控制器注冊,并將已經注冊的電表控制器ID保存在自己的列表中,待客戶端軟件連接上以后將已經注冊的電表控制器ID更新到客戶端軟件的列表中。(2)監測客戶端的連接情況,將已連接的客戶端IP地址保存在自己的列表中。(3)接收客戶端發送過來的抄表和通斷電等指令轉發給相應的電表控制器,以便控制器執行相應的操作。(4)接收電表控制器發送過來的抄表信息和其他狀態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轉發給相應的客戶端。由于服務器端可以同時監測多個電表控制器的注冊信息和多個客戶端的連接。這樣就要求服務器端軟件還應具有一定的路由功能。

2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架構

本文研究的電力系統遠程抄表的架構是一個能夠通過GPRS無線通信網絡進行遠程電表數據采集和控制的系統。該系統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其中硬件子系統主要起無線數據傳輸信道的作用,主要是將抄表軟件發送的指令通過GPRS無線網絡傳送給遠程終端控制器,然后將遠程終端控制器執行后的結果發送回抄表軟件。軟件子系統主要起管理終端電表信息以及通過GPRS無線網絡向遠程電表控制器發送讀表數據和遠程斷送電指令的功能。同時,軟件子系統還具有管理遠程電表控制器的功能,以便在臺區內網絡拓撲改變時適應硬件系統的改變。

3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方案的特點

本文通過GPRS在電力系統遠程抄表中的研究,得到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方案具有如下的特點:(1)實時性強:由于GPRS具有實時在線特性,系統無時延,無需輪巡就可以同步接收、處理多個/所有數據采集點的數據,可很好地滿足系統對數據采集和傳輸實時性的要求。(2)可對電表設備進行遠程控制:通過GPRS雙向系統還可實現對電表設備進行遠程控制,進行參數調整、開關等控制操作。(3)建設成本低:由于采用GPRS的無線公網平臺,只需安裝好設備就可以,不需要為遠程抄表進行專門布線,前期投資少、見效快,后期升級、維護成本低;(4)集抄范圍廣:GPRS覆蓋范圍廣,在無線GPRS網絡的覆蓋范圍之內,都可以完成對集抄的控制和管理。而且,擴容無限制,接入地點無限制,能滿足山區、鄉鎮和跨地區的接入需求。(5)系統的傳輸容量大:配電數據中心要和每一個電表數據采集點保持實時連接。由于電表數據采集點數量眾多,系統要求能滿足突發性數據傳輸的需要,而GPRS技術能很好地滿足傳輸突發性數據的需要。(6)數據傳送速率高:每個電表數據采集點每次數據傳輸量在0.5Kbps之內。GPRS網絡傳送速率理論上可達171.2kbit/s,目前GPRS實際數據傳輸速率在40Kbps左右,完全能滿足本電力系統遠程抄表方案數據傳輸速率(≥10Kbps)的需求。(7)運營成本低:采用包月計費或按流量計費方式,運營成本低。(8)直接經濟效益:為反竊電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高技術手段;可有效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具有實時抄表功能,可大大減少抄收人員的工作量;為配電及用電管理自動化和供電營銷自動化提供可靠數據和技術基礎;現代化管理可提高企業工作效率。(9)推廣前景:由于安裝使用簡單、方便,投資較少,維護費用少,運行費用低廉,產生的效益直接、顯著,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易大面積推廣。

篇10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2)01-0093-03

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逐漸完善,高校圖書館承擔著校園網絕大多數數據的傳輸和信息,為讀者提供網上瀏覽、信息查詢、數據庫檢索、信息咨詢等服務。通過已建成的信息系統(如圖書管理系統、OA系統、數字圖書資源、文獻數據庫等),校園網內讀者可以通過網絡迅速地獲取信息。然而,為了提高服務質量,讀者需要異地、移動等多種遠程訪問的場合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分析VPN(虛擬專用網)的技術特點與原理,結合圖書館數字資源網絡服務的實際工作特點,介紹一種利用VPN技術做好高校數字資源共享的方法。

1VPN技術用于高校數字資源網絡服務的必要性

1.1外聯信息交換面臨的安全威脅

由于Inerne網采用的CP/IP協議對任何數據都以明文的方式進行傳輸,整個信息服務都暴露在Inerne網上,很容易被入侵者竊取或篡改,造成以下安全威脅。

(1)非授權訪問:分支機構、在外工作人員基于互聯網來訪問校園網內圖書館的信息網絡,傳輸的口令或密碼沒有采取任何加密措施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泄露,被攻擊者利用,造成非授權訪問。

(2)信息篡改:總校區或分校區的分支機構和在外工作人員進行數據訪問的過程中,數據以明文的方式傳遞,容易被竊聽和篡改。

(3)訪問行為抵賴:部分分支機構、在外工作人員存在IP地址不固定現象,易造成抵賴行為。

1.2分校區辦公和在外工作人員的安全接入

對于圖書館來說,文獻信息資源并不是無限制地對外開放,我們購買的數據庫資源必須是校園網的合法用戶(訪問者的IP地址作為合法用戶的依據)才能使用。但是隨著寬帶網絡的大范圍普及,更多的教師希望能夠在家或出差在外以及各個分校和主校區之間都能實現對校園網內圖書館資源的訪問。數字圖書館遠程訪問系統VPN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2VPN在高校數字資源共享中的解決方案

2.1VPN技術

VPN是一種公用網絡,綜合運用隧道封裝、認證、加密、訪問控制等多種網絡安全技術,實現企業總部、分支機構、合作伙伴及移動辦公人員之間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技術。VPN技術包括基于二層的PPP/L2P;基于三層的IPSEC VPN;基于七層的SSL VPN技術。IPSEC VPN和SSL VPN應用廣泛。

IPSEC VPN:IPSEC VPN是在特定的通信方之間在IP層通過加密與數據源進行驗證,保證數據包在公網上傳輸時的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適用于在局域網之間,建立基于互聯網之間的安全傳輸通道。

SSL VPN:主要的瀏覽器和WEB服務器都支持SSL VPN,對于Web信息傳輸通道的機密性及完整性,SSL是最佳的解決方案,無需被加載到終端設備上,無需終端用戶配置,無需限制終端,只需標準瀏覽器即可。

2.2技術方案分析

IPSEC VPN和SSL VPN各具特色,IPSEC VPN的普遍適用性、SSL VPN的方便性等,我們將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2.2.1選擇合適的接入方式

SSL VPN設備通常以并聯的方式接入網絡,對網絡結構不會產生影響;IPSEC VPN存在兩種方式:串聯,設備串在網絡中,網絡流量貫穿其中,設備故障將導致傳輸中斷。

并聯,旁路方式接入網絡,對網絡結構不產生影響。因此,盡可能選擇并聯接入方式。

吳:VPN技術在高校數字資源共享中的應用*

2.2.2選擇便于擴展的設備及結構

VPN設備因性能問題存在接入數量的限制,IPSEC VPN限制隧道數和移動用戶接入數;SSL VPN限制用戶接入數量。選擇設備時,須考慮設備的擴展性,同時選擇便于擴展的網絡結構,并聯方式不影響網絡結構便于擴展。

2.2.3選擇多種VPN技術以適應情況變化

IPSEC VPN為網絡層加密隧道,屬全網接入方式,分支局域網通過網絡建立隧道或者用戶通過移動客戶端接入后,能夠對內網的網絡資源進行訪問,不受業務提供方式限制。當某些用戶在沒有移動客戶端的情況下,SSL VPN凸顯了不需要安裝客戶端的特點。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以IPSEC VPN接入為主,SSL VPN為輔。

2.3系統安全策略設計思路

VPN設備實現身份認證和訪問授權:保證合法用戶的合法接入,并且只能訪問授權內的辦公資源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和訪問授權。IPSEC VPN 和SSL VPN技術都采用安全加密技術和身份認證技術保障數據的加密傳輸。

VPN安全技術實現通信內容安全:選擇具有防火墻、防病毒和內容過濾等功能的VPN網關,并且各功能相互融合,VPN數據進行檢查從而攔截病毒、蠕蟲、木馬、惡意代碼等有害數據,徹底保證了VPN通信的安全。

3VPN方案設計

圖1VNP方案設計拓撲圖

3.1設備部署

VPN網關設備部署: VPN網關設備并聯部署在中心機房各分支機構的防火墻之上(如圖1所示)。

VPN客戶端部署:在每臺移動辦公設備上統一安裝客戶端軟件。

VPN集中管理軟件:軟件分為服務器、管理控制器和數據庫三部分,分別部署在圖書館中心機房安全服務器區的服務器上。

3.2方案安全性策略描述

(1)結構保障系統可用性:VPN網關并聯接入,當設備斷電或故障時,不影響各局域網員工訪問互聯網資源;并聯方式便于擴充,通過簡單的加入交換設備進行設備擴充。

(2)技術選擇保障系統可用性:IPSEC VPN與SSL VPN的混合使用。正常情況下使用IPSEC VPN,任何種類的應用。在缺少VPN網關和客戶端的時候使用SSL VPN臨時接入,無條件支持B/S服務;采用端口轉發、全網接入等技術,通過插件實現對C/S服務訪問。

(3)管理保障系統可用性:通過集中管理軟件的幫助,實現客戶端自動部署,提高了自動部署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增大管理容量。

(4)VPN隧道安全技術組合:利用IPSEC VPN和SSL VPN二合一網關上的IPSEC VPN功能建立與數據中心、各分支機構和移動辦公終端的VPN通道,實現數據通信的機密性、完整性;在沒有VPN網關設備和VPN客戶端的情況下,通過瀏覽器與圖書館數據中心建立SSL VPN隧道,實現安全數據通信;利用身份認證功能,實現對訪問校園網的用戶、局域網的訪問的身份認證和授權;利用防火墻、病毒防護、內容過濾等功能,對訪問數據進行過濾,實現VPN的安全控制和功能。

3.3方案效果

通過VPN設備的部署和安全策略設置,使圖書館網絡服務實現了基于互聯網的安全延伸,并具有以下良好效果:旁路接入的方式,對現有網絡結構的影響減少到最小,有效保障網絡結構的穩定性并具有良好的擴展性;通過綜合使用IPSEC VPN和SSL VPN技術,覆蓋了各種情況下的遠程接入,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通過VPN設備上的病毒過濾功能的啟動,盡量減少移動用戶對內網的影響;通過認證技術具有一定的抗抵賴性,通過加密技術保障數據傳輸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4制定方案需要注意的問題

4.1保證校園網及圖書館網絡的安全

產品在客戶端與網關進行連接時,采用應用層進行控制,防止病毒、木馬、蠕蟲通過遠程訪問方式進入校園網進行傳播;其次是在用戶組和用戶管理方面對用戶組權限可以做詳細的劃分,用戶只能瀏覽和運行我們授權其使用的校園網和電子資源。

4.2保護數據庫提供商的數字版權

在建設遠程訪問時,我們也必須考慮到數據版權方面的糾紛,應該做到對用戶身份的強認證,保證每一個遠程訪問的使用者都是學校的合法用戶。

4.3有效預防惡意下載數字資源的情況發生

有些學校曾經遇到由于無法限制用戶的下載流量,而經常發生惡意下載,影響了廣大師生的正常訪問秩序,并給大學的聲譽帶來了負面的影響,而且事后的警告并不會減少其他用戶惡意下載的發生。對此,學校在使用了遠程訪問系統之后,可以在設置用戶組權限時,給不同的用戶組設置不同的在線時長、最大流量、平均流量等幾個指標來綜合限制用戶的下載流量。當用戶發生大流量下載時,系統會自動中斷客戶端與網關之間的連接,并將用戶掛起,待管理員重新激活該用戶時此用戶才能正常使用。

4.4方便用戶申請、下載客戶端、使用客戶端

由于現在的大學規模越來越大,有遠程訪問使用需求的人員也越來越多,如果所有的人員都需要手工審核用戶、建立用戶、分發密碼、安裝客戶端,必須考慮VPN產品可以方便快捷地解決這個問題。

4.5監控用戶的下載流量、資源使用情況

用戶日志也是很多大學所關心的問題,通過用戶活動記錄可以隨時調整系統設定和工作進程。所以,遠程訪問系統應該具有完備的網關流量審計、用戶流量和行為審計,并且增加資源訪問審計系統可以統計管理員設定的各種電子資源的訪問流量和訪問次數,為購買數據和資源整合提供依據。

4.6擴展遠程訪問的應用,服務于學校自建數據庫的推廣

各個大學圖書館有相應的辦公系統、自動化系統、自建特色庫和專題庫等等,通過遠程訪問系統自身先進的網絡協議去完全承載各種形式的辦公系統軟件。使學校的老師在授權的范圍內可以方便的做到遠程辦公、遠程、遠程借還書等等工作,擴展了遠程訪問系統使用空間,并且對自建數據庫的訪問用戶進行嚴格的權限控制、嚴格的身份認證以及較高的加密強度,以便對自建庫進行推廣,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5結語

VPN利用公用網組建虛擬的專用網,使用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在校園網外就可以對數字資源隨時進行訪問,提高了數字資源的利用率,為讀者提供數字資源共享服務。目前,市場上有多個公司的多種VPN產品,這些產品提供的功能和網絡性能也不盡相同。我們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產品,實現數字資源安全、低成本的遠程訪問。

參考文獻:

[1]劉洋.IPSEC VPN和SSL VPN的分析比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4).

[2]張穎.利用VPN技術實現圖書館信息資源遠程訪問[J].情報探索,2008(7).

[3]王健. 利用VPN技術實現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遠程訪問[J]. 圖書館建設, 2006(5).

篇11

一、引言

企業要在當今世界求得生存和發展,推進信息化建設是其必然選擇,而信息化實施的關鍵之一在于信息化技術應用人才、管理人才的儲備。在線學習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培訓的首選。各企業網絡學習系統或培訓網站以指數級遞增,但未遵循統一標準構建、缺少系統規劃,導致同類資源重復建設、共享化低,影響了培訓平臺的發展和推廣。本文引入ADL組織制定的SCORM標準,能夠成功解決平臺共享性差、重復建設、各自為政等問題。為了突破傳統在線學習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本文選擇移動學習這一新手段,使隨時隨地學習成為可能,構建了基于SCORM的企業信息化移動學習平臺。

二、相關理論簡介

(一)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是全新的遠程學習方式。很多學者和專家提出了對移動學習的見解和看法:如AlexzanderDye等人提出:移動學習通過借助移動計算設備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進行學習,移動計算設備能夠有效展現學習內容并在教師與學習者之間提供雙向交流”。我國北京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移動教育實驗室崔光佐教授認為:移動學習是學生和教師憑借相對成熟的國際互聯網、無線移動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通過應用移動設備更靈活地實現交互式的教學活動。”一般的移動學習方式有:在移動終端鏈接瀏覽式學習,在移動終端獲取短信息學習,基于智能客戶端的移動學習,以及流行的多媒體信息(即彩信)等。

(二)SCORM標準

SCORM標準由美國國防部及美國白宮科技辦公室1997年啟動的“高級分布式學習”(ADL 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研究項目提出,稱為“可共享性內容對象參考模型”(SCORM:Sham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它是被廣泛認可并貫徹實施的數字化學習標準。SCORM定義了一個在線學習的“內容聚合模型”和學習對象的“實時運行環境”。此模型設計內容模型(Content Model)、元數據(Metadata)和內容包裝(Content packaging)三部分。

三、基于SCORM的企業信息化移動學習平臺的模型及設計

(一)基于SCORM的企業信息化移動學習平臺的體系結構

移動學習平臺(LMS)由移動學習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兩部分組成。系統采用C/S結構與B/S結構相結合的框架,C/S結構使學員通過智能終端設備的移動學習客戶端與服務器連接進行學習;B/S結構為培訓師和管理員提供課程管理、系統維護等各種管理服務。本系統采用J2ME加Web Service解決方案,由于目前主流智能終端設備不支持ECMAscript腳本語言,而SCORM RTE API編程接口必須通過ECMAscript腳本語言調用,因此RTE API部署在服務器端承擔部分客戶端任務。

(二)基于SCORM的企業信息化移動學習平臺的功能結構

1、服務器端功能結構設計

移動學習系統服務器端是系統的核心和樞紐,由表示層、業務層、控制層、數據持久層、數據庫構成。表示層包含JSP頁面顯示以及封裝SCORM RTEAPI的Web Service,控制層用Servlet響應客戶端各種請求服務,業務層包括用戶管理、課件管理、用戶交互等,數據庫記錄系統用戶的基本信息、SCORM教材的基本信息、詳細資料,內容組件單元信息、學員學習課程歷程等。

系統用戶有三種角色:系統管理員、培訓師和企業學員。系統管理員維護和管理整個系統,具有用戶管理以及課件維護權力;培訓師的可進行課件維護、交互信息管理以及學員成績、疑難答疑等相關功能;企業學員是系統服務對象,包括用戶信息管理、學習功能以及部分課件管理功能。下圖描述了服務器端的功能分布情況。

2、客戶端功能結構設計

移動學習系統客戶端由用戶界面、MIDP應用程序、系統網絡接口以及本地RMS存儲等幾部分構成。用戶界面獲取用戶操作信息并展示課件,MIDP應用程序完成各種業務操作,網絡接口調用Web Service,實現客戶端與服務器端信息交互,本地存儲RMS存放課件及學習過程信息等。

系統客戶端的主要功能如下圖所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學習功能以及用戶交互。用戶信息管理主要是新用戶注冊、用戶登錄、密碼修改、基本信息修改等功能。學員學習部分主要包括課件瀏覽、課件查詢、課件下載、課件學習等功能,是客戶端的核心部分。學員可以下載課件或是進行學習,課件下載是學員選擇好課件后,向移動學習系統服務器端提交請求后獲得服務器端所發送的課件包。課件學習根據用戶的操作,對課件包進行解析。用戶交互是學員通過系統論壇,查看論壇內容、發表內容、課件反饋、疑難咨詢等操作。

四、基于SCORM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移動學習平臺的關鍵技術及實現方案

(一)移動學習系統服務器端實現

服務器端實現使用J2EE以及Web Service技術,JSP技術實現系統管理員和培訓師管理功能,Web Service技術包裝SCORM RTE API調用客戶端服務。

1、服務器端環境搭建

服務器端架設在開源項目 Apache Axis和Tomcat上,操作系統為 Windows XP。Aache開源組織的Axis提供創建服務器端SOAP操作的基本框架。

2、課件上傳實現

上載SCORM課件是課件管理的核心功能。用importCourse.jsp文件的action屬性upload上傳SCORM課件,交由Server端uploadServlet處理后把課件存放至 webServer臨時目錄下,解壓縮課件并解析imsmanifest.xml,把課件信息和內容清單文件解析結果分別存放入數據庫中相應目錄下,完成整個教材上傳工作。

3、SCORM RTE API包裝實現

SCORM運行環境旨在SCO和LMS之間提供互操作方法。API提供8個標準函數,LMS啟動后SCO自動尋找APIAdapte后調用Initialize初始化與LMS通信,SCO和LMS間利用LMSSetValue、LMSGetValue交互數據,利用GetLastError, GetDiagnostie和GetErrorString交互狀態,利用Commit提交修改數據,通過LMsFinish結束通信,最后借助Axis工具org.apache.axis.wsdl.Java2WSDL和AdminClient完成輔助代碼產生和WebService。

(二)移動學習系統客戶端實現

1、移動設備選擇

目前常見的移動終端有PDA、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學習機等。本文選擇智能手機作為移動學習系統終端。

2、相關技術

XML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擴展標記語言技術,是Internet環境中跨平臺的依賴于內容的技術,在移動學習系統中不可或缺,用于SCORM課件打包、文件傳輸以及課件解析。

J2ME是適用于消費類電子和嵌入設備的JAVA2平臺縮微版,是SUN公司針對嵌入式、消費類電子產品推出的開發平臺。J2ME是一個多層的軟件體系,包含配置(Configuration),可選包(Optional Packages)及簡表(Profile)三部分。

3、移動學習系統客戶端程序基本結構實現

客戶端選用的硬件符合CLDC配置標準,客戶端圖形界面、輸入輸出以及本地存儲需使用移動信息設備簡表MIDP,提供了基于javax.microedition.midlet包的MIDlet應用程序主框架。其余利用MVC設計思想將視圖界面與業務分離,在Mob1leModel類中實現客戶端各種功能及界面,最后用Mobi1eModelConto11er類實現控制器功能。

4、移動學習系統客戶端與服務器端通信實現

基于SCORM規范的移動系統架構采用J2ME客戶端調用Web Service方案,自行編寫代碼實現客戶端與Web Service交互,遠程調用SCORM RTE API。調用通常有HttpConnection、JSR172和kSOAP三種實現方案。移動學習系統需要移動網絡運營商提供網絡支持。本系統選擇中國移動通信提供的GPRS網絡連接方式KJava+GPRS,即CMNET。

五、結語

本文針對目前企業信息化在線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SCORM的企業信息化移動學習培訓方案,設計了基于SCORM的移動學習系統框架,從系統的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分別描述了平臺設計方案,并對其中關鍵技術及實現方法進行了論述。系統滿足了程序跨平臺需要,可以在不同平臺上部署。本文的研究成果可為企業提供快捷、方便、高效地共享分布式學習服務,并在基于SCORM的移動學習平臺構建領域進行了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葉成林,徐福蔭,許駿.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7-18.

[2]SCORM規范[EB/OL].http://adlnet.gov/scorm/.

[3]孫運動,劉,顧明.用Java和Web Services技術實現移動位置服務.計算機應用,2004(12):72-74.

[4]錢進.SCORM規范在移動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05,5(4):27-282.

[5]于勇,周杰.運用J2ME與Servlet技術的手機程序開發研究.微計算機信息,2007,23(9):115-1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亚洲 |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免费看成人片 | 99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天堂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 91久久国产 | 日日噜噜噜夜夜狠狠久久蜜桃 | www.欧美色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九色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免费国产福利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 三区av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酒店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91亚洲国产 | 国产黄网| 婷婷激情综合网 |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 | 69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第一 | 久久精品一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精品成人在线视频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 久久女| 精品久久视频 | 国产一级免费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a级成人毛片 | 久久精品欧美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尤物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