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3-07 15:21:54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篇1

第二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低水平起步,籌資標準、保障水平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二)堅持以住院醫療統籌為主、門診醫療統籌為輔,重點保障城鎮居民參保當期住院和門診大病基本醫療需求;

(三)堅持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以居民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四)堅持參保自愿,實行屬地管理;

(五)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六)堅持統籌協調,做好各類醫療保障制度之間的銜接。

第三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全市統一管理。

第四條市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縣(區)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全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業務工作的指導和管理。縣(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經辦轄區內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業務。

第二章參保范圍和對象

第五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鎮常住戶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城鎮居民,均可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一)城鎮學齡前兒童、全日制學校學生(包括大、中專院校、職業高中、技校學生)和18周歲以下非在校少年兒童(簡稱學生和兒童,下同);

(二)年滿18周歲以上非從業城鎮居民。

第三章基金籌集及標準

第六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構成

(一)參保城鎮居民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二)政府補助資金;

(三)基金利息收入;

(四)其他收入。

第七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

(一)學生和兒童實行定額籌資,每人每年籌資110元。

(二)18周歲以上非從業城鎮居民每人每年按上年度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左右籌資。2009年度每人籌資270元。

(三)學生和兒童籌集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用于建立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費用統籌基金;18周歲以上非從業城鎮居民籌集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每人每年30元標準建立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統籌基金,其余部分用于建立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費用統籌基金。

(四)城鎮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準。

第八條政府補助標準

(一)學生和兒童每人每年補助90元。屬于低保對象或重度殘疾的學生和兒童,每人每年再補助20元。

(二)18周歲以上非從業城鎮居民每人每年補助90元。屬于18周歲以上低保對象、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員、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等困難居民每人每年再補助100元。

(三)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撫養人)的“三無人員”給予全額補助,個人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費。

(四)政府補助資金由中央、省、市、縣(區)財政補助構成。除中央、省財政補助外,應由市本級和縣(區)財政補助的部分,按屬地原則,由各級財政自行負擔。

第九條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可對職工供養直系親屬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給予適當補助,在單位福利費中列支,并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鼓勵政策。

第十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籌集,除政府補助外,其余部分由個人或家庭繳納。初次參保繳費后,應在每年第四季度一次性繳納下年度醫療保險費。未在規定時間內繳費的,可在次年1至6月補繳醫療保險費,但補繳時間不超過6月底,補繳后享受醫療保險待遇。超過6個月未補繳醫療保險費的,中斷醫療保險關系。

第十一條非從業城鎮居民和18周歲以下非在校少年兒童以家庭為單位,在校學生以學校為單位,由所在街道(社區)、鄉鎮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中心)組織參保。

第四章醫療保險待遇

第十二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規定執行。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三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包括住院醫療費用(含門診大病,下同)和門診醫療費用兩部分。

參保城鎮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實行單次結算。城鎮居民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累計住院醫療費用最高支付限額為30000元。

18周歲以上非從業城鎮居民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實行當次門診診斷治療結算,普通門診治療起付標準每次為200元,符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內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比例為30%,一個自然年度內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為200元。

第十四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起付標準:三級醫療機構700元;二甲醫療機構500元;二乙醫療機構400元;一級及未達到等級的醫療機構300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00元;轉市外醫療機構1000元。

第十五條符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醫療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比例為:住院醫療費用發生額在2200元以下的支付比例為65%;住院醫療費用發生額在2200元至4000元以下的支付比例為60%;住院醫療費用發生額在4000元至6000元以下的支付比例為55%;住院醫療費用發生額在6000元及以上的支付比例為50%。

第十六條參保人員因患惡性腫瘤放療、化療,慢性白血病、慢性腎功能衰竭透析治療和器官移植術后抗免疫排斥藥物治療的四種門診大病,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參照二乙醫療機構的住院起付標準并按55%的支付比例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一個參保繳費年度內發生的門診大病醫療費用只計算一次起付標準。

第十七條鼓勵城鎮居民連續繳費,實行繳費年限與基金支付比例或最高支付限額掛鉤。

第十八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起始時間

(一)本辦法實施一年內參保繳費的,從參保繳費之日起,享受本辦法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

(二)本辦法實施滿一年以后參保繳費的,自參保繳費之日起滿6個月后,享受本辦法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

(三)參保后中斷繳費6個月以上續保的,自續保繳費之日起滿6個月后,享受本辦法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連續繳費年限從續保時重新開始計算。

(四)學生和兒童的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不計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連續繳費年限。

第十九條符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醫療費用,按規定的支付比例報銷后的個人負擔部分,可以通過城鎮居民補充醫療保險、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及城市醫療救助解決。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五章醫療服務管理

第二十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管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的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并按照管理的有關規定簽訂醫療保險服務協議。

第二十一條參保居民因病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效果不明顯的,可申請轉院治療,由所住定點醫療機構簽署意見并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危重、搶救病人除外)。參保人員外出期間因病急救住院的和異地居住人員的就醫管理,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要認真執行醫療保險有關政策規定,自覺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嚴格履行醫療保險服務協議。

第二十三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項目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以弄虛作假等手段騙取醫療保險費的,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有權拒絕支付;已經支付的,有權予以追回并按醫療保險服務協議處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違反醫療保險服務協議的,由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限期內未改正的,取消定點資格,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五條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監督管理考核制度。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對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執行醫療保險政策和履行醫療保險服務協議的情況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予獎懲。

第六章基金管理和監督

第二十六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專戶儲存、專賬核算、收支兩條線”管理,嚴禁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坐支、擠占、截留和挪用。各級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各級審計部門負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審計監督。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建立健全預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

第二十七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人員因、、,致使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流失的,由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追回流失的基金;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組織管理

第二十八條市政府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組織協調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重大問題向市政府報告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各縣(區)也要建立相應制度,負責轄區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協調工作。

篇2

(二)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迫切需要。

(三)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二、正確處理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中的幾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好保障基本與承受能力的關系。社會保障制度剛性比較強,一旦確定下來,必須保持相對的穩定,以后要調整也是能上不能下的。考慮到居民醫療需求和家庭、財政承受能力,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啟動階段必須堅持低水平起步,先把制度框架建立起來,今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再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時,由于社會保險遵循“大數法則”,實行社會共濟,依靠社會力量均衡負擔和分散風險,覆蓋面越廣,參保人數越多,共濟性就越強。因此堅持低水平起步與廣覆蓋是統一的。只有低水平,把參保門檻降低,才能讓更多的居民有機會參保進來,有利于擴大覆蓋面;只有廣覆蓋,更多的居民參保進來了,社會保障共濟功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制度的有效性才能充分體現出來,才能可持續運行下去。當然,我們所說的低水平并不是人為的降低標準,而是要堅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需要相適應,確定保障標準,做到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二)正確處理好群眾自愿與政府引導的關系。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堅持政府補助與家庭繳費相結合,實行自愿原則,主要考慮到參保對象都是非從業居民,收入狀況和參保繳費能力各不相同,不能強迫他們參保。但是保障群眾健康,化解群眾大病風險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為了能夠提高群眾參保積極性,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導。要從思想上引導,加強政策宣傳,及時挖掘已受益人群中的典型,讓群眾知曉參保的好處,不斷提高參保積極性;要從政策上引導,通過財政補助、提高待遇等手段,逐步增強制度吸引力。對于所有參保的居民,政府都要給予一定額度的補貼;對于確實繳不起費用的低保對象、殘疾人員等困難群眾,政府要給予更多的補助,確保他們能夠參保。同時,要切實改進醫保管理和服務工作,讓參保的群眾在參保、繳費、就醫、報銷等環節感到方便。

(三)正確處理好統一政策與因地制宜的關系。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基礎條件的差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能搞一刀切。三個縣既要認真貫徹好市政府的《實施意見》,又要結合各自實際,合理確定籌資標準、保障水平、起付標準、報銷比例、運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內容,努力創出工作特色。各區在組織實施時,也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不違背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和辦法來推進工作。

(四)正確處理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其他醫療保險制度的關系。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一項涉及多項制度的工作,要注重統籌考慮相關制度的銜接。要統籌考慮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政策銜接,既要避免參保對象和籌資標準、保障水平方面的沖突,也要建立通道,保證參保對象“身份”變化后醫療保障的有效轉換和銜接。要統籌考慮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系,建立和形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機制,特別是要以醫療保險制度促進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整合醫療衛生資源,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體系,讓更多的病人放心地享受就近的醫療服務。

三、切實加強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工作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一項民心工程,群眾關心,社會關注,必須擺到突出的位置,提上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市政府已建立由分管市長任組長,市勞動保障、財政、民政、教育、衛生、物價、藥監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各縣區也要相應建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勞動保障部門牽頭抓、有關部門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機制。

篇3

第二條城鎮居民辦理參保登記手續時需提供以下資料:

(一)戶口薄及復印件(學生除外)1份;

(二)身份證及復印件(學生除外)1份;

(三)1寸近期免冠彩照2張(學生、幼兒1張);

屬于城市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三無人員”,還需提供證明其身份的《*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一、二級殘疾人)及復印件或其他證明。

第三條參保居民(含在校學生和18周歲以下未在校的少年兒童、嬰幼兒)中享受政府特殊補助的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各組織機構、單位應在所在地公示一周無異議后,方可向醫保經辦機構申報基礎資料,醫保經辦機構審核后,按規定享受政府補助待遇。

第二章基金籌集

第四條2008年度學生和未滿18周歲的非在校少年兒童按110元籌集,其中個人繳納20元,屬于低保對象或重度殘疾的學生和兒童,個人繳納10元。18周歲以上城鎮非從業居民,按每人300元的標準籌集,其中個人繳納210元。特殊人群中屬于城市低保人員、低收入家庭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個人繳納130元,低保中的重度殘疾人員個人繳納110元,三無人員個人不繳納醫療保險費。個人繳納后的差額部分由政府補助資金予以補助。以后每個年度繳費標準及政府補助標準由市勞動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予以確定和公布。

第五條新參保的居民,辦理參保手續當月處于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期的,該統籌年度享受政府特殊補助;上年12個月處于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期的已參保居民,續繳下一統籌年度醫保費時,享受政府特殊補助。新參保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辦理參保手續前6個月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倍以下的,該統籌年度享受政府特殊補助;已參保的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上年7至12月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倍以下的,續繳下一統籌年度醫保費時,享受政府特殊補助。

第六條同時具備享受政府特殊補助兩種或兩種以上身份的人員,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享受一種政府補助。

第七條城鎮居民實行按統籌年度一次性繳納下一年度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的繳費辦法。學生繳納醫療保險費用的時間為每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其他人員繳納下一統籌年度醫療保險費的時間為每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參保后未在規定繳費時間內繳納下一年度醫療保險費的視為中斷繳費。

第八條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應連續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中斷繳費的居民,續保時應一次性繳納欠繳的統籌年度的全額醫療保險費。欠繳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承擔。

第九條學生和入托的少年兒童由所在學校、托幼機構統一組織參保并代收代繳醫療保險費。其他參保人員以家庭為單位,憑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出具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通知書”到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指定銀行、指定賬戶一次性繳清下一年度醫療保險費,再憑銀行繳費憑證到所在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辦理參保手續并開據醫療保險收費票據。

第十條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學校、托幼機構在完成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登記、繳費后,于每月的20日前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報送上月21日至當月20日期間內參(續)保人員的基礎資料及繳費信息,并核銷票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定期與各組織機構或單位對賬。各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在當月30日前完成已繳費人員參(續)保生效的確認工作,并在規定時間內核發*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證、卡。

第十一條參保居民戶口外遷、中斷繳費、死亡等,無論參保期間是否享受過醫保待遇,其已繳納的醫保費均不予退還。

第十二條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設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戶、支出戶,財政設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專戶。各組織機構、單位收取的個人參保費用須及時劃繳到收入戶。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于每月月末從其收入戶統一轉入財政基金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顚S谩?/p>

第十三條有條件的單位,對所屬職工家屬、供養直系親屬個人繳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的補助可在單位福利費中列支。供養直系親屬的范圍按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8號《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銀行計息辦法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銀行計息辦法執行。

第三章待遇支付

第十五條參保人員住院(含符合特殊疾病門診治療)執行《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市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管理暫行辦法》(自勞發〔2000〕249號),超出《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市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管理暫行辦法》的醫療費用醫?;鸩挥柚Ц叮苫颊邆€人負擔。

第十六條城鎮居民住院醫療費用的報銷實行單次住院結算,起付標準以上支付限額以下符合報銷范圍的部分按比例支付,年度基金支付實行最高支付限額。

(一)起付線標準:三級醫療機構600元,二級醫療機構500元,一級及以下的醫療機構300元,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200元。

(二)起付線以上的符合報銷范圍的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三級醫療機構50%,二級醫療機構55%,一級醫療機構60%,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5%,學生和18周歲以下的非在校少年兒童的報銷比例在此基礎上提高5%。

(三)最高支付限額:每人每年20000元(含特殊疾病門診費用)。

第十七條參保人員經批準轉上級醫院住院、探親、旅游等在外因患急癥住當地定點醫院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住院醫療費用,首先自付10%后,起付標準為600元,超過起付標準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住院醫療費用統籌基金支付的比例按第十六條規定報銷。異地安置人員按本市住院標準、比例報銷。

第十八條經上級定點醫院住院治療轉入到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定點醫院住院治療,不再承擔轉入醫療機構當次起付線,經下級醫院轉上級醫院的,只負擔與轉入醫院當次起付線標準之差。

第十九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支付期限:

(一)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之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內參保繳費的,從參保繳費次月起,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

(二)2009年1月1日以后參保繳費的,自參保繳費之日起滿6個月后,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

(三)參保中斷一年后繳費續保的,在補繳以前年度全額醫療保險費后,自續保繳費之日起滿一年后,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

第二十條新生兒在辦理戶口登記后一個月以內辦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手續的,從辦理之日的次月起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二十一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情形:

(一)因打架、斗毆、酗酒、自殺、自傷、自殘、戒毒、性傳播疾病和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及其它責任事故等引發的住院醫療費用;

(二)市內出院超過1個月、市外出院超過2個月未到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報銷手續的住院醫療費用;

(三)未按規定辦理轉院或備案手續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

(四)中斷繳費期間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

(五)出院超量帶藥和與病情不符藥品的藥品費用;

(六)在非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

(七)弄虛作假的醫療費用;

(八)其他不屬于報銷范圍的費用。

第四章定點服務管理

第二十二條市、區(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三條市內住院及醫療費用結算

(1)參保居民持本人醫保證、卡可到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

(2)病員入院時,應按醫院要求預交個人負擔部分醫療費。出院時按照多退少補原則結清個人負擔部分醫療費后即可離院。屬于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住院費,由定點醫院直接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結算。

第二十四條外地住院及醫療費報銷

(1)參保居民經批準轉往上級醫院住院,探親、旅游期間患急癥在當地醫保定點醫院住院以及異地安置人員住院(入院3日內向所屬醫保經辦機構報告備案)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墊付醫療費用出院后,2個月內到所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暫行辦法》規定報銷住院費。

(2)報銷住院費需提供的資料:出院證明、住院費明細清單(應標明收費項目的名稱、單價、數量、總價)、住院病案首頁復印件、住院病歷復印件、有效收費發票、醫保證、卡。

第二十五條特殊疾病的辦理及費用報銷

(1)惡性腫瘤放化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及尿毒癥透析治療患者,在備案的市內固定就醫醫院門診治療該種疾病的診療費,每半年視同單次住院費報銷一次。

(2)腎、肝、骨髓移植患者,按照醫囑在備案醫療機構的定期檢查費用和在備案供藥機構購買的抗排異藥物,視同住院醫療費,每季度到所屬醫保經辦機構報銷一次。

(3)患有上述門診大病的參保居民,在所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備案手續時,需提供本人書面申請、有效疾病診斷證明(有住院史的提供住院病歷復印件)、1寸近期免冠彩照2張、最新治療方案或最新服藥醫囑。

(4)居民醫保特殊疾病的認定辦理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特殊病種辦理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轉診、轉院

(一)轉診、轉院條件。(1)經檢查、會診仍不能確診的疑難病癥;不具備診治、搶救條件的危重病癥;因缺少設施設備或未開展某些診療項目而無法對急難危重患者進行救治的。(2)診斷明確的多發病、常見病或手術后可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住院進行后續治療的。

(二)轉診、轉院程序。(1)主管醫生、科主任提出轉院建議,經醫院醫務科組織會診同意后填寫《*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轉院審批表》,報所屬醫保經辦機構審批。(2)轉市外上級醫院住院治療的,原則上轉我省華西醫大附屬醫院、省第一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由我市定點三級綜合醫院出具“轉院建議”,報所屬醫保經辦機構審批。緊急情況,憑“轉院建議”先期轉院,轉院后5個工作日內補辦審批手續。(3)轉省外上級醫院住院治療的,原則上憑華西醫大附屬醫院、省第一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出具的“轉院建議”,經所在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批準登記后,方可轉院。緊急情況,憑以上醫院的“轉院建議”先期轉院,轉院后7個工作日內補辦審批登記手續。

(三)二、三級定點醫院應盡可能將已經確診的一般慢性病、常見病患者和手術后進入康復期治療的患者,轉到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治療。

(四)未履行轉診、轉院手續擅自到外地醫院就醫或擅自改變醫院住院的,其醫療費醫保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七條定點醫院和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實行計算機聯網結算,嚴格履行醫療保險服務協議,在保證基本醫療的前提下,堅持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保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合理使用。

第二十八條參保城鎮居民住院,憑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證、卡辦理入院手續。定點醫療機構應認真核對其就醫證、卡,嚴格掌握入、出院標準,杜絕掛名住院與冒名住院。

定點醫療機構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登記等相關手續,及時向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申報。

第二十九條凡使用單價在1000元及以上的人工器官、體內置換等特殊材料,應經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批同意,急救病員應先搶救而后履行補辦手續。

第三十條使用“乙類目錄”藥品或實施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自費藥品和自費診療項目,定點醫療機構必須征得病員或其家屬同意,并履行簽字手續。未經病員或其家屬同意的,病員或其家屬應予拒付。

第三十一條出院帶藥實行限量管理,急性病為3—5日,慢性病為7一14日。

第五章基金管理

第三十二條居民醫?;饘嵭惺罩蓷l線管理,單獨建帳、單獨核算。

第三十三條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區(縣)經辦機構要建立健全預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確?;鸬陌踩\營;要嚴格審查醫療費開支,在確認其符合有關規定的情況下應及時支付醫療費用。

第三十四條各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將收入戶基金轉入本級財政專戶;各區(縣)財政每年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總額的5%提取統籌調劑基金一次性上繳市財政專戶管理。統籌調劑基金的使用按相關部門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市勞動保障部門對區(縣)醫保經辦機構的基金財務管理進行審計監督。每月5日前,區(縣)勞動保障局、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分別向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報送上月的基金收支報表。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的監督管理。審計部門要定期對基金的收支情況和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各區(縣)應設立由政府有關部門代表,參保居民代表和有關專家參加的醫療保險基金監督組織,加強基金的社會監督。

第六章醫療保險責任

第三十六條參保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暫停其醫療保險統籌支付待遇一年并追回流失的醫保金;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一)將本人《醫??ā?、《醫保證》轉借他人使用的;

(二)用他人《醫保卡》、《醫保證》冒名就診的;

(三)私自涂改處方、費用單據發票,虛報冒領醫療保險基金的;

(四)利用《醫??ā?、《醫保證》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開購藥品進行非法倒賣的;

(五)其他騙取醫療保險待遇或者騙取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追回已發生的違規費用,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整改、暫停定點資格、暫停醫師醫保處方資格及依法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一)為參保人員提供與所患疾病無關的檢查、治療、藥物和服務的;

(二)不按照規定限量開藥或搭車開藥串換藥品的;

(三)未經參?;颊咄?,使用醫療保險規定范圍外藥品、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的;

(四)對參保患者限定住院費用的;

(五)無正當理由拒收參保患者住院治療的;

(六)不執行藥品及醫療收費價格規定,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增加收費項目、分解收費、重復收費的;

(七)將非參保對象的醫療費用或將非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費用列入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騙取醫療保險基金的;

(八)采取掛床住院、分解住院、冒名住院等手段騙取醫療保險基金的;

(九)偽造醫療文書騙取醫療保險基金的;

(十)不按要求給予參保人員就診優惠的;

(十一)其他違反醫療保險管理規定騙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行為。

第三十八條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一)與定點醫療機構人員合謀騙取醫療保險基金的;

(二)貪污、挪用醫療保險基金的;

(三)違反規定審批和支付醫療保險待遇的;

(四)違反醫療保險基金使用管理規定,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損失的;

(五)利用職權和工作之便索賄受賄、、損公肥私的。

篇4

一、統一思想,進一步提高做好全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按照上級工作部署,我縣從去年10月1日全面啟動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并從今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了城鎮基本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全縣參保居民已達到2.43萬人,參保率達到82.4%,位居全市前列。在具體工作中,各鄉鎮、縣城區街道辦以及各居委會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縣城區街道辦城鎮居民參保率達到了92%,20個鄉鎮中,虹橋鎮、唐自頭鎮、石臼窩鎮、楊家板橋鎮、郭家屯鄉等5個鄉鎮居民參保率突破了75%;*鎮、鴉鴻橋鎮、窩洛沽鎮、林南倉鎮等4個鄉鎮在應參保的基數比較大的情況下,居民參保率超額完成了縣達60%的目標任務,其它鄉鎮也較好地完成了縣達目標任務。從過來工作實際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實行,在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構建和諧*、促進全縣科學發展示范縣建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切實為城鎮居民就醫看病減輕了負擔。特別是在當前世界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為應對金融危機,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主要就是靠內需拉動,而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參保居民的醫療負擔。參保居民有了社會保障,就可以拿出錢來進行消費,這對于拉動內需將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對此,各鄉鎮、城區街道辦、縣直有關部門和單位一定要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穩步推進。

二、明確目標,把握重點,全面加快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

一是必須做好參保擴面工作。2009年市達我縣城鎮居民參保率的任務目標為:11月底前達到92%,參保人數達到2.7萬人,與去年相比新增參保人數近3000人。為圓滿完成市達我縣目標任務,會前縣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將縣城區街道辦和各鄉鎮2009年度城鎮居民參保任務進行了下發,明確了各單位2009年應參保人數和新增參保人數,其中*鎮、鴉鴻橋鎮、窩洛沽鎮、林南倉鎮等4個鄉鎮2009年度新增參保人數任務超過了200人,特別是*鎮新增人數任務達到了827人,任務量相對較大,這些鄉鎮必須緊盯目標,采取一切得力措施,必保完成??h城區街道辦和其它鄉鎮也要嚴格按照既定目標要求,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工作方式方法,確保本轄區內城鎮居民參保率達到92%以上。

二是必須做好人員培訓工作。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政策性、業務性非常強,特別是今年醫保工作,市里要求各縣(區)要全部實行計算機網絡化操作。因此,各鄉鎮、城區街道辦一定要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提前做好此項工作??h人勞局要及時搞好業務培訓,確保經辦人員盡快熟練計算機業務操作程序,確保整個工作扎實順利開展。

三是必須做好基金征繳工作。各相關部門和經辦人員要對參保人員身份進行嚴格把關,避免出現錯登參保人員基本信息和不按標準收費現象??h財政部門要建立相應的財政投入機制,在預算中盡可能安排專項資金,真正做到補貼到人、補助到位,確保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四是必須強化基金管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是參保人員的“保命錢”,是醫療保險的“生命線”??h人勞局醫保中心對基金運行管理要做到公開、透明,確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安全平穩運行。同時,要定期向社會公布基金收支情況,廣泛接受參保居民和社會各界監督。

五是必須加強醫保服務工作。服務的好壞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能否順利實施的基礎,相關部門必須本著方便快捷的原則設定各項程序,特別是各醫療服務部門要嚴格醫療服務管理制度,堅持動態管理、縱向服務,積極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手段,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優良、及時便捷的醫療保險服務。

三、加強領導,協調配合,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2009年城鎮居民參保工作從今年11月1日開始,11月30日結束。時間緊,任務重,標準也非常高。因此,各鄉鎮、城區街道辦、縣直有關部門和單位一定要加強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此項工作作為當前的工作重點,進一步明確分工,嚴格落實責任,及時將任務目標分解到具體單位、具體人頭,千方百計擴大覆蓋面,提高參保率,確保在今年11月30日前城鎮居民參保率達到92%以上。

二要強化宣傳發動。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涉及方方面面。各鄉鎮、城區街道辦、縣直有關部門和單位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政策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城鎮居民醫保工作的濃厚氛圍??h人勞局要全力協助城區街道辦、各鄉鎮以及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政策宣傳,引導群眾積極自愿參保。對于已經印制好的3萬份《宣傳單》和1.5萬份《就醫指南》,會后,縣人勞局要抓緊分發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由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發放到城鎮居民手中。

篇5

第二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實施,實行個人繳費與財政補助、社會捐助相結合,以保障住院治療和門診特大病治療的一種醫療保險制度。凡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鎮居民都可以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7年底前保險覆蓋面達到50%以上,**8年底基本實現全面覆蓋。

第三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市(含瑯琊區、南譙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同)、縣(市)為統籌單位。

第四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主管部門。所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

第五條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屬地管理原則,籌資水平、保障標準要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

(二)堅持大病統籌原則,城鎮各類居民按規定參保繳費,重點保障城鎮居民大病醫療需求;

(三)堅持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原則,繳納的費用以個人和家庭為主,實行醫療費用分擔;

(四)堅持統籌安排原則,做好各類醫療保障制度之間基本政策、標準和管理措施的銜接。

第二章保險范圍和對象

第六條我市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校大學生的醫療保險政策,另行規定。

具體參保對象為:

(一)全日制在校學生(不含在校大學生,下同);

(二)18周歲以下非在校居民;

(三)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

第三章資金籌集和繳費管理

第七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資金來源:

(一)參保人員個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

(二)財政補助的資金;

(三)社會捐助的資金;

(四)保險基金利息收入。

第八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

(一)**市本級城鎮居民個人繳費標準為:

1.全日制學校在校學生每人每年繳費40元,其中低保期間的低保對象(以下簡稱“低保對象”)不繳費;

2.18周歲以下非在校居民每人每年繳費80元,其中低保對象不繳費;

3.重度殘疾人每人每年繳費100元。

4.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每人每年繳費**元,其中低保對象繳費100元,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的人員(以下簡稱“三無”人員)不繳費;

(二)各縣(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結合實際參照上述標準執行。

(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以個人和家庭為主,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對職工家屬參保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給予補助。

第九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

(一)**市本級補助標準:

1.財政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70元,其中:省財政補助30元,市財政補助30元,區財政補助10元。

2.重度殘疾人由殘聯負責審核,財政部門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給予補助,每人每年補助100元,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

3.在校學生中的低保對象每人每年補助40元;18周歲以下非在校居民中的低保對象每人每年補助80元;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中的低保對象每人每年補助100元,“三無”人員每人每年補助**元。以上人員均由民政部門負責審核,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

(二)各縣(市)補助標準:

1.財政補助標準:省財政每人每年補助30元、縣(市)財政每人每年補助不低于10元。

2.全日制在校學生、18周歲以下非在校居民、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中的低保對象、“三無”人員和重度殘疾人的補助標準結合實際參照**市本級相關標準執行,由所屬民政部門和殘聯審核,同級財政補助。

(三)重度殘疾人、低保對象、“三無”人員的醫療保險證、卡等工本費,由同級財政承擔。

第十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和財政補助標準需要調整時,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具體方案,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十一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按年度繳納,每年6月底前一次性繳清(全日制學校在新學年開學后一個月內一次性繳清),從繳費的次月開始享受醫療保險待遇。未在規定時間內繳費的,從繳費之日起6個月后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第十二條全日制在校學生,由學校統一到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其他城鎮居民由社區居委會、鄉(鎮)統一到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

第十三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按照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監督,保障基金安全。

第十四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資金由學校、社區、鄉(鎮)等代辦機構使用財政統一票據代收,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征收并繳入財政專戶管理。

第十五條各級財政部門根據參保人數,按每人每年2元標準安排工作經費,主要用于支付學校、社區、鄉(鎮)等代辦機構的代辦手續費和相關業務經費,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四章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及醫療服務管理

第十六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確定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

第十七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建立個人賬戶,主要支付符合規定的住院和門診特大病醫療費用,其他門診費用由個人自理。

第十八條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時,應先自付一定數額起付標準費用。起付標準為:三級醫療機構500元,二級醫療機構400元,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300元。

第十九條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時,對超過起付標準以上的醫療費用按照三級、二級、一級及以下的醫療機構,醫療費用分別按50%、60%、70%的比例支付,低于起付標準的醫療費用由個人自付。

第二十條轉往我市以外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支付比例按第十九條標準降低10%。

第二十一條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器官移植后抗排異治療和需要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的門診特大病種,診治費超過500元以上部分,醫療保險資金按50%支付;500元以下的醫療費用由個人自付。

第二十二條全日制在校學生發生無責任人的意外傷害事故,其門診醫療費用,超過100元以上部分,醫療保險資金按50%支付,每人每次最高支付限額為3000元。

第二十三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資金最高支付限額:全日制在校學生和18周歲以下非在校居民每人每年5萬元;“三無”人員、重度殘疾人每人每年3.5萬元;其他城鎮居民每人每年3萬元。

第二十四條參保人員因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吸毒、斗毆、違法犯罪、自殘等原因造成傷害所發生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五條城鎮居民住院和門診特大病診治費用,在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時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用藥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等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首診定點和雙向轉診制度。城鎮居民參保時應就近選擇一家一級及以下的定點醫療機構作為首診定點醫療機構;參保人員所在的社區,未建立社區醫療機構的,也可就近選擇一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首診定點醫療機構,如需轉診的由首診定點醫療機構逐級轉診。

第二十七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異地急診、轉診轉院和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管理、考核等,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執行。

篇6

第二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全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保險執行統一的政策,實行屬地管理,以設區的市、縣(市)為統籌地區,逐步過渡到市級統籌。

(二)堅持低水平起步;重點解決城鎮居民的大病醫療需求;堅持群眾自愿;實行定點就醫;堅持統籌協調,促進各類醫療保障制度相互銜接、共同發展;權利與義務相對應;醫療保險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第三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城鎮居民醫保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全市城鎮居民醫保的組織實施工作,并具體負責川匯區、市經濟開發區城鎮居民和市屬、區屬學校、幼兒園、大中專學校在校生的醫保經辦工作。各縣(市)、泛區農場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負責本統籌地區城鎮居民醫保經辦工作。*監獄城鎮居民醫保經辦工作由西華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

各縣(市)社區、街道辦事處或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按照本暫行辦法規定,具體承辦城鎮居民醫保的入戶調查、申報登記、材料初審、信息錄入和醫療保險IC卡發放等管理服務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資金的安排、撥付和監管工作;衛生部門負責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衛生行業標準體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為參保居民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公安部門協助配合開展城鎮居民調查,負責參保人員的戶籍認定工作,及時提供相關的基礎數據;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在校學生參加醫療保險的宣傳動員,負責組織中小學校學生參加醫療保險;民政部門負責低保人員身份認定及協助組織參保工作;殘聯負責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員身份認定及協助組織參保工作;物價部門負責藥品、醫療服務價格的監督管理;藥品監督部門負責藥品的流通、質量和醫療器械質量的監督管理。新聞媒體要廣泛宣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努力營造有利于城鎮居民參保的良好氛圍。

第二章參保對象和條件

第四條具有*市城鎮戶籍、且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鎮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包括各類中小學校、幼兒園、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少年兒童、大中專學校在校生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均可參保。異地戶籍在本地就讀的學生可按學籍自愿參加居民醫保。勞動年齡內以多種方式就業的城鎮居民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第五條轉為本市城鎮戶籍的被征地農民,可以選擇繼續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也可以選擇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的人員,不得同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第三章基金籌集

第六條城鎮居民醫保以家庭(個人)繳費為主,政府適當補助?;踞t療保險費的籌集標準為:

(一)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18周歲以下城鎮居民籌集標準為每人每年90元,其中,個人繳納10元,財政補助8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40元,省級財政補助20元;縣財政補助20元)。

(二)18周歲及以上非學生和兒童的城鎮居民籌集標準為每人每年150元,其中:個人繳納70元,財政補助8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40元,省級財政補助20元,縣財政補助20元)。

(三)屬于低保對象或重度殘疾的學生兒童,每人每年90元,個人不繳費,財政補助9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45元,省級財政補助20元,縣財政補助25元);

屬于其他低保對象、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150元,其中:個人繳納10元,財政補助14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70元,省級財政補助20元,縣財政補助50元)。

(四)川匯區、市經濟開發區城鎮居民和區屬學校、幼兒園在校生的地方補助資金由市、區兩級財政按1:1比例負擔。

(五)市屬學校、幼兒園、大中專學校在校生的地方補助資金由市級財政全額承擔。

第七條城鎮居民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可參加大額醫療保險。大額醫療保險用于解決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用。大額醫療保險費由個人繳納,籌資標準為:

(一)大中專生、中小學階段在校學生和其他18周歲以下城鎮居民(包括屬于低保對象或重度殘疾的學生兒童),每人每年10元。

(二)18周歲以上城鎮居民(包括其他低保對象、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30元。

第四章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八條參保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規定的住院醫療費用,起付標準以下的由個人支付;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由城鎮居民醫?;鸷蛥⒈>用駛€人按比例承擔。

參保居民住院起付標準為:一級定點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0元,二級定點醫療機構300元,三級定點醫療機構500元,異地轉診(省內和省外)600元。

一個自然年度內城鎮居民醫?;鹱罡咧Ц断揞~暫定為59000元,其中基本醫療保險23000元,大額補充醫療保險36000元。

參保居民在不同級別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準以上、大額補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以下,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支付比例為:一級定點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支付70%;二級定點醫療機構,城鎮居民醫?;鹬Ц?5%;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城鎮居民醫?;鹬Ц?0%。經批準轉診到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居民醫保基金支付50%。

城鎮居民連續繳費每滿3年的,其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比例提高5%,但提高支付比例最高不超過10%。

第九條參保居民經鑒定符合條件的惡性腫瘤放化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血液透析治療、異體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的門診重癥慢性病,其符合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支付50%。

第十條參保居民建立門診個人賬戶,標準為每人每年20元,從城鎮居民醫?;鹬袆潛?,用于支付門診醫療費用。

第十一條參保居民門診緊急治療后住院的,其符合規定的急診費用可并入住院費用;經門診搶救無效死亡的,其符合規定的急診費用從居民醫保基金中支付60%。

在非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急診住院醫療費用,符合規定的,按三級定點醫療機構標準支付,但必須在3日內向本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原則上病情穩定后或在3日內轉入定點醫療機構治療。同時,應提供原始發票、病歷復印件、長期醫囑和臨時醫囑復印件、醫療費用匯總明細表。探親等在外地因急診需住院治療的,必須3日內向本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由醫院出具急診證明等有關材料,按異地轉診比例報銷。

急診是指危、急、重病人的緊急治療。

第十二條跨年度住院的起付標準按一次住院計算。

第十三條參加居民醫保的少年兒童及中小學生發生意外傷害的住院治療費用,無其他責任人的,列為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第十四條參保居民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因生育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納入居民醫?;鹬Ц斗秶?。

第十五條參保居民異地居住、外地轉診、門診重癥慢性病、生育醫療費用報銷等配套管理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參保居民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城鎮居民醫保基金(含大額醫療保險)不予支付:

(一)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治療的;

(二)自殺、自殘、斗毆、酗酒或因違法違規等造成傷害的;

(三)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第十三條規定情形除外)、醫療事故等治療費用;

(四)因美容矯形、生理缺陷等進行治療的;

(五)戒毒、性傳播性疾病治療的;

(六)未使用醫保IC卡住院發生的費用;

(七)按規定不予支付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參保居民死亡的,其家屬須在15日內持戶口簿、死亡證明原件及復印件、醫療保險IC卡到參保登記機構辦理停保手續。

第十八條參保居民可通過商業健康保險、醫療救助、社會慈善捐助等途徑,解決超出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補充醫療保險以外的醫療費用,采取多種措施保障自己的醫療需求。

第五章參保程序和繳費辦法

第十九條參保登記

(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委托學校組織學生參保、繳費。

(二)其他城鎮居民以家庭為單位,持戶口簿、身份證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社區、街道辦事處或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申報登記。已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以及通過學校統一參保的,應提供參保證明,不再由家庭申報登記。

屬于低保對象、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及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的,在參保登記時還應攜帶相關證件及其復印件。

第二十條參保審核

(一)社區、街道辦事處或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應在申報登記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并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

(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收到資料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復審。對不符合參保條件的,應當說明理由。

(三)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審核結果,編制《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費征繳計劃表》。

第二十一條醫療保險費個人部分繳納辦法

(一)經審核符合參保條件的城鎮居民,應持社區、街道辦事處、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出具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繳費通知單》,到指定銀行網點繳納一個自然年度內的醫療保險費(個人部分)。中小學生、大中專在校生的醫保費由所在學校代收后到指定銀行網點繳納。

(二)參保居民在繳納醫療保險費(個人部分)后,憑銀行蓋章的繳費通知單,3日內到參保登記的社區、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記賬。

第二十二條參保登記、繳費時間

(一)城鎮居民應于每年7月至9月進行申報登記,9月至10月繳納下一自然年度的醫療保險費。

(二)城鎮居民參保,自繳費次年的1月1日起開始享受醫療保險待遇;未按時繳費的,視為自動退保;再次要求參保的,應補繳中斷期間的醫療保險費,3個月后方可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中斷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城鎮居民醫?;鸩挥柚Ц?。

第六章就醫程序

第二十三條參保居民因病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經診斷確需住院治療的,應持本人身份證、醫保IC卡和住院證,到醫院醫保辦(科)辦理相關手續后方可入院。

第二十四條參保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個人負擔部分由個人用現金支付;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支付部分,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對定點醫療機構結算。

第二十五條參保居民所患疾病在本統籌地區定點醫療機構不能確診或無條件治療,需要轉往外地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應按照逐級轉診的原則,并由本統籌地區指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相應科室副主任以上醫師提出理由和建議,如實填寫《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轉診轉院審批表》,經所在科室主任簽署意見后交醫院醫保辦審核蓋章,并報本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批準后方可轉診。出院后攜帶醫保IC卡、費用總清單、病歷復印件、原始發票、出院證明等材料,報本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經辦機構應在20日內審結完畢。

第七章醫療服務管理和費用結算

第二十六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統籌地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批認定和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條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在獲得定點資格的醫療機構范圍內,確定定點機構并與之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八條城鎮居民醫保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兒童用藥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兒童用藥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7〕37號)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規定項目內的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和特殊用藥、特殊材料,需先經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搶救可先用后審核),再報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復核備案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條經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符合城鎮居民醫保規定的醫療費用,每月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一次,實際撥付醫療費用為應撥付金額的90%,預留10%的質量保證金。質量保證金根據年度考核結果返還,醫療服務質量監督考核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相關辦法執行。

第三十一條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按照現行的定點醫療機構費用結算辦法執行。

第八章基金管理與監督

第三十二條各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參保居民繳費情況,向同級財政部門申請財政補助資金;市財政部門匯總后,向省財政部門申請中央及省補助資金,并及時將補助資金撥入各級統籌地區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

第三十三條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資金,由市、縣(市、區)政府列入財政預算。

第三十四條城鎮居民醫保基金的銀行計息辦法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有關規定執行?;鹄⑹杖氩⑷氤擎偩用襻t?;?。

第三十五條城鎮居民醫?;鸺{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單獨建賬,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顚S茫魏螁挝换騻€人不得擠占挪用。

第三十六條大額醫療保險費用管理參照《*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大額醫療費用管理辦法》(周政〔*1〕59號)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嚴格執行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各項制度。財政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居民醫?;鸬谋O督管理,審計部門要對居民醫?;鸬氖罩Ш凸芾砬闆r進行審計。

第三十八條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定期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部門報告城鎮居民醫?;鸬幕I集、管理和使用情況,及時反映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第九章獎懲

第三十九條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城鎮居民醫保違規行為進行舉報。舉報獎勵辦法依照《河南省社會保險基金舉報獎勵辦法》(豫勞社基金〔*8〕1號)執行。

第四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造成城鎮居民醫?;饟p失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予以追回;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一條參保居民弄虛作假,采取隱瞞、欺詐等手段騙取醫療保險基金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追回所發生的費用,并暫停其醫療保險待遇;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根據基金運行情況,對城鎮居民醫?;鸹I集標準、地方財政補助標準、城鎮居民醫?;鹌鸶稑藴?、最高支付限額和支付比例等提出調整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四十三條為減少基金支付風險,保障參保居民按時、足額享受醫保待遇,提高保障能力,建立全市城鎮居民醫保基金調劑制度,調劑金按當年基金籌集總額的3%提取。具體管理使用辦法由市勞動保障部門與市財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條參保居民因重大疫情、災情及突發事件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同級人民政府解決。

篇7

居民家庭消費的基本類型依然是以傳統的消費類型為主,盡管從2001年進入世界貿易之后,我國開始了經濟的轉型發展,也鼓勵居民的預支消費,但是成效基本上不太明顯。國家經濟的發展轉型會直接影響到居民的消費情況。從1990年到2007年之間,中國城鎮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在逐年的提高,但是城鎮居民消費與總體收入之比卻在逐年的下降。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中國儲蓄率居高不下。在我國,高儲蓄低消費的狀態是長期以來沒有改變的情況,形成這種經濟消費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城鄉收入差距較大、收入的不穩定性、傳統消費的影響、以及金融投資渠道的缺乏和投資風險高等。據調查顯示,上個世紀80年代中更主要的是醫療保險、教育基金等社會福利體系增加了居民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建立穩定的基本醫療體系能夠減少居民對不穩定性的擔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居民對醫療消費的負擔,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居民家庭消費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本文結合現階段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現狀和居民消費觀,談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發展現狀

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概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面向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的一項保險制度,重點保障非從業居民的大病醫療水平,主要是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助,居民按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金,享受相應的保險待遇。這是一項改善民生的保險制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都是政府致力在做的事,加快醫療保障體系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需求。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的現狀。任何一項制度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也是這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實施中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如:一是城鎮居民的界定范圍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忽視掉一些群體的利益;二是制度覆蓋未能實現應保盡保,也就是說由于對群體的界定不明確,導致在居民醫療基本保險的地區沒有實現應有人員的參保。三是基金風險控制和監管能力不足,有待提高。在醫療保險參保情況下,什么可以報什么不可以報未明確,在實際的實施中也存在不報、多報、漏報等情況,居民的利益得不到維護。在這種情況下要努力做到:明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面向的群體,確定或者擴大醫保報銷范圍和比例,改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完善、改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二、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觀

中國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國消費者的購買力。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居民的消費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中高階層的居民已經不再滿足簡單的日常消費,而是追求能夠體味生活的商品。居民的家庭消費觀念在也逐漸的發生變化,隨著我國消費環境的改善、社保體系的逐步完善,教育融資和消費信貸的不斷擴大,我國的消費比例也將有一個巨大的發展。居民投資證券和保險的比例也在逐步的上升。

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發展的今天,基本上實現了城鎮居民的全部參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家庭的消費情況。下面筆者具體談一下。通過2007年和2008年國務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入戶的調查情況,分析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參保家庭的非醫療消費和醫療消費的開支影響,以及對日常生活開支、教育開支和其他開支的影響??傮w上來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低收入家庭的非醫療消費影響較大,對中等家庭影響次之,對于高收入家庭基本上沒有影響。

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醫療總消費的影響。通過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家庭和未參保家庭的調查,對比顯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沒有導致城鎮居民自付醫療費用的增加,也就是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沒有增加居民的經濟負擔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改善了居民的醫療服務,也因此可能會提高城鎮居民的健康以及他們享受到的福利。在調查的樣本中,參保家庭的醫療消費平均比未參保家庭的醫療消費多9.7%,這說明未參保的平均健康水平可能比參保家庭的健康水平差些。當然這不排除居民自我選擇的情況。調查中隨著居民年齡的增大,在醫療保險的花費上會隨之增加,年齡分段在30歲之前和30歲之后。已婚和未婚家庭在醫療消費上的情況也不相同,通常情況下,已婚家庭在醫療保險上的開支要比未婚家庭的消費多。家庭學歷水平的不同在醫療保險上的消費情況也不相同。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家庭人員平均醫療花費比學歷最低的家庭(小學)高15.5%,具有初中、高中學歷的家庭和小學學歷家庭的醫療消費水平沒有顯著的差別。家庭中有患慢性疾病病人的醫療開支要高于其他家庭醫療開支85%。在調查結果上可以看出,家庭的學歷水平、家庭的收入水平、已婚家庭、未婚家庭和有長期患者的家庭,在醫療上的支出截然不同。但是同等水平下的參保家庭和未參保家庭在醫療消費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非醫療總消費的影響。居民在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之后,家庭的年非醫療消費額平均增加13.1%,這也說明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雖未增加參保家庭的醫療消費,但是對于非醫療總消費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家庭比具有小學學歷的家庭每年平均多消費17.2%,可能是兩者的消費習慣和觀念的不同,也有可能是收入水平的不同,大學以上學歷的家庭穩定的消費,減少了預防性的儲蓄資金?;加新约膊〔∪说募彝?,其非醫療消費總支出要比其他家庭約低2%。調查結果顯示,家庭中擁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公費醫療保險的人越多,非醫療總消費就越高。家庭人數越多,消費也越高。從數據資料中可以看出,學歷水平高的和擁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公費醫療保險以及家庭人口多的,其非醫療消費一般要高。而收入較低和有長期病人的在非醫療消費上要低。

3.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各分項消費的影響。家庭各分項消費包括家庭教育、住房、家庭日常開支和其他開支。在家庭教育方面,參保的居民家庭教育開支大約增長了10%,這表明醫療花費的不確定性會直接影響家庭的教育消費。通常在預期的醫療花費較少的情況下,學生家長可能會增加教育的投資,增加對孩子的教育輔導。在住房上主要是房租和房貸的花費。在短期內醫療保險的花費不會直接影響到住房的消費。日常生活開支主要有衣服、食品、日常用品、水、電、煤氣、娛樂等費用,占家庭消費的主要支出。而日常生活的消費增加了12.5%,也就是說參保家庭的消費增加大部分是由于生活日常的開支增加。四、結語由于我國社會福利的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我國居民低消費、高儲蓄的消費觀念。盡管政府推出了多種拉動內需的政策,但是對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來講,消費依然不同。總體上來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對于高收入的家庭基本上沒有影響,對于低收入的家庭影響最大。因此,在實施推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也要縮小居民的收入差距,這樣才可能保障居民的基本權益。

作者:來君 單位:廊坊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

篇8

用人每月每月會從員工的工資中扣除一部分金額用于繳納醫保費用,每月再統一由單位的財務部門去社保部門進行費用繳納。

二、個人繳納

篇9

[中圖分類號]F84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7)01-0089-09

一、引 言

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眾創新創業是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熊彼特(1912)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創新理論。熊彼特認為,所謂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到生產體系中去。包括采用一種新的產品;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獲得一種新的原材料供應來源;實現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可“以創業帶動就業”,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全方位支持創業者創業。

創業投資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行為。 Johnson(1991)通過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3.7%的創業項目在兩年后失敗,超過一半的項目在四年內失敗,而超過63%的項目在六年后失敗。因為創業的高風險特征,和金融資產類似,家庭的創業決策要考慮家庭的背景風險。在金融資產配置過程中,居民投資者要承受除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外的其他風險,如健康風險、支出風險、收入風險、長壽風險、住房價格風險等,這些風險被稱為背景風險。 Cardak et al.(2009)發現居民的背景風險會影響他的風險態度,影響他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判斷,進而影響當期的消費、投資決策。醫療支出風險是家庭主要的背景風險之一,醫療保險能有效分擔家庭的醫療支出風險,進而對家庭風險性投資產生影響。Goldman et al.(2013)研究發現,居民如果參與了單位的職工醫療保險計劃,則持有風險資產的比例比那些沒有醫療保險的居民更高。據此我們預計醫療保險對家庭的創業決策可能存在正向影響。

中國目前的社會醫療保險主要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2005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城鎮所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必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因此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并不是個人的自主決策。目前,絕大部分農村居民也都參加了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加主體是沒有被正規單位聘用的城鎮居民,有些人參保,有些人沒有參保,樣本分布具有可比價值;這部分人員正是失業人口或潛在失業人員,是自主創業的主力軍,研究這部分人員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與狀況對家庭創業決策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本文根據2011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數據,研究發現,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創業決策有正向的影響;在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了是否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樣本選擇問題后,估計結果仍然穩健。文章還發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通過緩解健康風險和風險厭惡對家庭創業的制約作用,從而激勵了家庭創業。

二、文獻綜述

醫療保險可以降低醫療支出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經濟上的沖擊,從而影響家庭的儲蓄和消費決策。醫療支出風險增加家庭支出的不確定性,風險厭惡者會以增加預防性儲蓄的方式應對醫療支出風險。Arrow(1963)指出,醫療保險能分擔健康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Chou et al.(2004) 將未來醫療支出的不確定性引入居民預算約束,得出居民最優的消費路徑受醫療支出不確定性的影響。Atella et al.(2006)對意大利的數據研究得出,家庭會增加預防性儲蓄以應對醫療服務消費的不確定性。臧文斌等 (2012)利用入戶調查九個城市的面板數據研究發現,和未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相比,參加中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年非醫療消費支出約高13%。醫療保險除了對消費產生影響,也對家庭投資組合產生影響。由于醫療保險減小了家庭未來的不確定性,家庭更愿意從事風險較大的投資。 Goldman et al.(2013)研究發現,居民如果參與了單位的職工醫療保險計劃,持有風險資產的比例比那些沒有參與的居民高出6% 。何興強等(2009)研究發現,中國居民若享有社會醫療保險或者購買了商業健康保險,進行有風險的金融資產投資的可能性更高。

國內外研究醫療保險對創業決策影響的文獻比較少。美國主要的醫療保險是企業職工醫療保險,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增加了職工離職的成本,減小了職工放棄現有工作的意愿,從而導致勞動力流動性減弱,即出現“工作鎖定(job-lock)”的現象,從這一方面來看,職工醫療保險減小了創業的可能性(Buchmueller et al.,1996;Gruber et al.,2002)。Wellington (2001)研究發現,配偶享有醫療保險的個人更有可能選擇自由職業。美國在1986年實施了一項名為“TRA86”的稅收改革法案,法案大大降低了創業者的稅后健康醫療保險價格,這一稅收政策對進入創業者群體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利用1999~2004年的面板數據,Gulcin et al.(2014)發現這項政策使個人進入創業者隊伍的可能性上升1.5%,使個人離開創業者隊伍的可能性減少2.8%。Malathi(2012)從女性的角度研究這項政策的影響,對于沒有被配偶醫療保險覆蓋的女性,在該法案實施后,創業的可能性上升10%。Philip (2010)研究1993年8月新澤西州一項專門針對創業者的個人健康醫療保險覆蓋計劃的政策對創業的影響,該政策降低了創業者購買醫療保險的價格,與沒有實施相同政策的州相比較,該政策對創業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由于沒有結婚、年老的、健康水平較差的個人對醫療保險的依賴更高,這項政策對這些群體創業的正向影響更大。

國內的保險制度和國外有很大區別,針對沒有被正規用人單位雇傭的居民,國內有專門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國內還沒有文獻研究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創業決策的影響,這正是本文要做的工作。

三、數據

本文的數據來自2011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的數據。2011年的調查覆蓋了全國除、新疆、內蒙古和港澳臺地區外的25省80個縣320個村(居)委會,樣本規模多達8 438個家庭。CHFS數據包含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數據,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等,本文只考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于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是受雇于正規企事業單位的,很小可能是創業者,戶主及其配偶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基本上可以排除創業的可能性,因此,我們排除戶主及其配偶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樣本。在其他樣本中,如果家庭有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則urbmi=1,否則,urbmi=0。關于創業的數據,CHFS調查了家庭是否從事工商業生產經營項目,參照甘犁(2012)、李鳳等(2014)的做法,將家庭從事工商業生產經營視為創業,家庭創業即entrepr=1;否則,entrepr=0。

考慮到家庭規模、家庭人均收入、家庭風險厭惡程度、戶主年齡、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健康狀況、所在區域等因素對家庭的創業決策都有影響,我們控制了這些變量,變量的定義請見表1。

2011年家庭金融調查數據總共有8 438個樣本家庭,刪除樣本缺失值,得到6 565個樣本家庭,再排除320個戶主及其配偶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樣本家庭,得到6 245個有效樣本家庭。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請見表2,在有效的 6 245個樣本中,有683個家庭(占11%)有創業項目,有633個家庭(占10.1%)有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創業資產中位數為45 000元,90%的家庭創業最大項目的資產不超過100萬元,這說明創業項目大多是規模小的企業或個體戶,資產較小,抗風險能力較低。根據對家庭上個月醫藥費支出項目的統計,上個月醫藥費用支出最大的家庭這項支出達到15 000元,超過5%的家庭上個月醫藥費用支出超過3 000元,由此看來,醫療支出確實對家庭構成比較大的支出風險,可能制約家庭進行有風險的創業投資活動。

表3給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創業統計。所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633個家庭中,有創業項目的家庭為101戶,創業占比為15.96%,沒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 5 621個家庭中,有創業項目的家庭為586戶,創業占比為10.44%。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創業占比更高。部分農村戶籍的家庭有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他們的創業占比為28.04%,農村戶籍的家庭有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且居住在城市,這部分人創業的可能性較大,因為這些農村家庭有成員在城鎮從業,有更多的信息、經濟實力、便利從事創業活動,創業占比明顯高于沒有家庭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村戶籍家庭,后者的創業占比為12.34%。農村戶籍樣本家庭的創業占比均高于城市戶籍的家庭,可能的原因是城鎮戶籍家庭大部分至少有一方有工作并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他們創業的動力較低。

四、估計結果及分析

(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創業的影響

家庭是否創業是二元因變量,我們首先用Pobit模型進行估計,回歸結果請見表4。全樣本的估計結果表明,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虛擬變量系數為正,并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統計顯著,說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創業有正向影響。針對農村戶籍的家庭樣本和城市戶籍的家庭樣本分別回歸,結果都顯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創業呈正向影響。

從其他控制變量來看,風險厭惡程度(risk)的系數顯著為負,越厭惡風險,家庭創業的可能性更小。不健康程度(unhealthy)的系數顯著為負,家庭平均健康狀況越差,家庭創業可能性越小。家庭人均收入的系數顯著為負,越是富有的家庭,創業的可能性越小。教育水平的系數成倒U形,教育程度中等的人創業可能性最高。結婚有利于創業,先成家后立業的傳統經驗在這里得到驗證。另外,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家庭創業要高于西部地區。

為什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創業有正向影響呢?我們考慮到家庭的健康因素,健康水平差的家庭醫療支出風險更大,家庭出于未來不確定性的考慮,會減少風險性投資。Rosen et al.(2004)使用美國退休與健康調查(HRS)的數據研究發現,健康狀況對居民風險資產投資的可能性及其比例存在負向影響。Cardak et al.(2009)用澳大利亞的數據研究發現,健康狀況不良的人因為風險提高,會更少持有風險資產。醫療保險能夠減小健康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預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能夠緩解家庭健康對家庭創業的制約作用。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們加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虛擬變量和家庭健康水平的交叉項,結果請見表5。健康水平的系數顯著為負,健康水平確實制約了家庭創業;交叉項的系數顯著為正,意味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緩解了家庭健康水平對家庭創業的制約作用。針對農村和城鎮戶籍樣本的估計結果也大同小異,農村樣本回歸的交叉項系數和顯著性水平均高于城鎮樣本。

針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于家庭創業的正向影響的原因,我們認為這可能與風險態度有關。風險厭惡程度會制約家庭創業,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能減小家庭醫療支出風險,因此,我們預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能減小風險厭惡程度對家庭創業的制約作用。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們加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虛擬變量和戶主風險厭惡水平的交叉項,估計結果請見表6。表6第(1)列為全樣本的估計結果,第(2)(3)列分別為農村樣本和城鎮子樣本的估計結果。結果顯示,無論在全樣本中,還是在農村和城鎮家庭的子樣本中,風險厭惡水平的系數顯著為負,意味著風險厭惡程度制約家庭創業;交叉項的系數顯著為正,意味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緩解了風險厭惡程度對家庭創業的負向影響。

(二)傾向得分匹配的結果

由于家庭是否有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樣本并不是隨機分配的,可能存在樣本選擇問題。假設研究吸煙對大眾健康的影響,研究人員常常得到的數據是觀察數據,既一部分樣本是吸煙者,另一部分樣本是不吸煙者,這是很容易觀察到的,但不是隨機對照實驗的數據,隨即對照實驗要求招收大量被試隨機分配到吸煙組和不吸煙組,這種實驗不符合科研倫理,很難實現這樣的實驗,針對觀察數據,如果不加調整,很容易獲得錯誤的結論,比如拿吸煙組健康狀況最好的人和不吸煙組健康狀況最不好的人作對比,得出吸煙對健康并無負面影響的結論。傾向評分匹配就是用來解決樣本選擇問題,Rosenbaum et al.(1983)提出“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其基本思想在于,在評估某項政策或行為的效果時,若能找到與一類型樣本組盡可能相似的另一類型樣本組,那么樣本選擇偏誤就可以有效降低。PSM將多個維度的信息濃縮成一個得分因子,可以根據多個維度將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和與其特征相似的沒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進行匹配,從而得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創業的凈影響。在操作上,首先,我們盡可能多的考察會影響家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因素,估計影響家庭是否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Probit方程。其次,根據Probit模型的估計結果可計算出每個樣本家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傾向性得分(propensity score),并根據該得分按照一定匹配方法對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和沒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進行匹配。常用的匹配方法有最近鄰匹配(nearest neighbors matching)、半徑匹配(radius matching)與核匹配(kernel matching)。傾向得分匹配方法要求用于匹配的各個變量要滿足平衡性檢驗,即通常所有變量在匹配后的標準偏誤要小于20%,或者匹配后各個變量的處理組和控制組的均值不再顯著異于0。

為了提高配對的精確性,我們分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兩個子樣本分別配對。先分析城鎮戶籍的樣本。由于樣本比較多,可以匹配的樣本也比較多,我們按照1:3的比例對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匹配沒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首先,估計影響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probit方程,除了前文的自變量外,考慮到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受周圍居民風險意識以及社區宣傳力度的影響,我們加入社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rate)作為自變量,根據臧文斌等 (2012)發現本地戶籍參加社會醫療保險的可能性大于非本地戶籍,我們還加入戶主是否為本地戶籍(local)作為自變量,估計probit模型得到最優方程,鑒于篇幅,估計結果不再報告。根據Probit模型的估計結果可計算每個樣本家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傾向性得分,并根據該得分對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和沒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進行匹配,本文主要使用最近鄰匹配,并做平衡性檢驗,結果見表7,所有匹配的變量在匹配后的標準偏誤都小于20%,而匹配后的t檢驗表明,所有變量均不能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匹配后處理組與控制組無顯著性差異的原假設,匹配結果滿足匹配平衡性要求,說明我們的匹配是合理的。

按照同樣的方法,我們針對農村戶籍的子樣本對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匹配沒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各個用于匹配的自變量的平衡性檢驗結果見表8,結果顯示,各個變量滿足平衡性,說明匹配合理。

分別計算城鎮戶籍樣本和農村戶籍樣本家庭創業可能性的平均效應值(即ATT值),即匹配后的創業可能性組間差,結果見表9。結果顯示,城鎮家庭最近鄰匹配的ATT值為0.0532,并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半徑匹配(半徑為0.02)和核匹配的結果基本上和最近鄰匹配的結果接近,三者的均值在0.048左右,并且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可見,對城鎮家庭樣本,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家庭比沒有參加的家庭創業可能性大4.8%左右。農村戶籍家庭最近鄰匹配的ATT值為0.134,并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半徑匹配(半徑為0.02)和核匹配的結果基本上和最近鄰匹配的結果一致,三者的均值約為0.128,說明有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村戶籍家庭比沒有成員參加的農村戶籍家庭創業的可能性高于約12.8%。

按照最近鄰匹配方法得到的樣本重新做前面的估計。城鎮戶籍樣本的估計結果見表10,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樣本選擇問題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城鎮家庭的創業仍然有正向影響,并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在分別加入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虛擬變量和健康水平、風險厭惡程度的交叉項后,交叉項的系數都顯著為正,意味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緩解健康水平和風險厭惡程度對家庭創業的制約作用這一結論是穩健的。

同樣,將農村戶籍按照最近鄰匹配方法得到的樣本重新做前面的估計。估計結果見表11。結果顯示,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樣本選擇問題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農村家庭的創業仍然有正向影響。交叉項的系數都顯著為正,意味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緩解健康水平和風險厭惡程度對農村家庭創業的制約作用這一結論也是穩健的。

五、結 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角已經吹響,同時也需要相關的體制機制來促進創新和創業。創新和創業都是風險比較高的經濟活動,人們還需要應對健康因素帶來的風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可以緩解健康因素造成的醫療支出風險,進而促進創業活動。本文運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數據,證實了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創業有正向作用。至于這一結論的原因,本文發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緩解了健康水平和風險厭惡水平對家庭創業的制約作用,從而達到激勵家庭創業的效果。對于戶主和配偶不是全都受雇于正規單位的家庭,只要沒有加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府應該鼓勵他們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這不但可以分散健康因素帶來的醫療支出風險,也可以促進創業活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作為社會保障的一部分,不但促進家庭消費,也能促進家庭創業,無疑對穩增長和調結構也具有正面意義。

[參考文獻]

[1] Arrow K.J.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5): 941-973.

[2] Atella V., Rosati F.C.Rossi M. Precautionary Saving And Health Risk: Evidence From Italian Households Using A Time Series Of Cross Sections[J]. Rivista di Politica Economica, 2006,96(3): 113-132.

[3] Buchmueller T., Valletta R.G. The Effects Of Employer-Provided Health Insurance On Worker Mobility[J].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1996,49(3): 439-455.

[4] Cardak B.A., Wilkins R. 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Risky Asset Holdings: Australian Evidence On Background Risk And Other Factor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9,33(5): 850-860.

[5] Chou S.Y., Liu J.T., Huang C.J. Health Insurance And Savings Over The Life Cycle――A Semiparametric Smooth Coefficient Estim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4,19(3): 295-322.

[6] Goldman D., Maestas N.Medical Expenditure Risk And Household Portfolio Choice[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13, 28(4): 527-550.

[7] Gruber J. ,Madrian B.C.Health Insurance, Labor Supply, And Job Mobilit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Z].Working Paper,2002.

[8] Gulcin G. ,Regan T.L. Self-Employment And The Role Of Health Insurance In The U.S.[Z].Working Paper,2014.

[9] Johnson M.Some Displaced Executives Buy Their Own Franchises[N]. Investor's Daily, August.1991.

[10] Malathi. V.Taxes, Health Insurance, And Women's Self-Employment[J].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12,30(2): 162-177.

[11] Rosenbaum P, Rubin D.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J]. Biometrika, 1983,70(1) : 41- 55.

[12] Rosen H.S.Wu S. Portfolio Choice And Health Statu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4,72(3): 457-484..

[13] Wellington A.J.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And Entrepreneurship[J].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01,19(4): 465C478.

篇10

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家庭消費的基本概述

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家庭消費的相關內容

目前,我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強化社會公共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對基本醫療保險的定義為:在居民生病或者受到傷害之后,由國家或社會給予其一定的物質幫助?;踞t療保險的實質是一種社會保障制度,能顯著降低疾病、意外傷害等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城鎮居民就是指具有城鎮戶口的居民,在城鎮居住,并從事著非農業生產。所謂城鎮居民家庭消費,就是指城鎮居民的日常支出,涵蓋了教育支出、衣食住行支出、醫療保健支出等諸多內容。其中,醫療保健支出是城鎮居民日常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總體而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十分明顯,體現在消費總水平、消費方向、消費行為等諸多方面。

在2009年,北京奧爾多投資咨詢工資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有關基本醫療保險與家庭消費的相關調查。此次調查共涉及到41個省市,獲取有效樣本超過4500個,在獲取樣本資料后,開展了一系列有關家庭支出的統計。統計結果顯示,有醫療保險的城鎮居民消費支出明顯高于沒有醫療保險的城鎮的居民,兩者之間的消費比值大于等于6.0%①。由此可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十分明顯。

同時相關學者也通過研究發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也存在明顯的地域化特征。例如,李曉嘉[1]通過研究我國20世紀90年代醫療的城鎮居民消費變化問題,并選取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城市為研究對象,研究的相關數據主要包括家庭非醫療消費支出、教育支出、居住支出等方面。結果顯示,三個城市居民在參加醫療保險后,整體生活水平變化無明顯差異,考慮出現該現象的主要原因與三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關系;但是不同地區對參與醫療保險的積極性存在差異,對參加醫保最積極的地區為北京,其次為上海、廣東。由此可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醫療消費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地域化特點。

綜上所述,基本城鎮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十分明顯,主要體現在家庭消費總支出與非醫療保險消費支出等方面。隨著城鎮醫療保險的不斷推廣,居民能夠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社會消費中,減少了預防性儲蓄數量。而從消費層次的比較來看,基本城鎮醫療保險的推廣對中等收入居民的消費最為明顯,對高收入與低收入家庭的影響不明顯。

二、基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影響的對策分析

1.轉變城鎮居民的消費觀念

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這促使了城鎮居民的消費觀念發生改變,具體表現為:超前消費比例擴大、享受服務營業額逐步攀升等,這一現象有效的提高了我國經濟活力,為經濟快速發展奠定基礎。社會醫療保險的推廣顯著降低了重大疾病與意外傷害對居民的經濟壓力,因此各地區需要借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推廣的時機,及時轉變居民消費觀念,全面提高城鎮經濟發展速度。

具體措施為:(1)加大對城鎮醫療保險的宣傳力度。相關單位可以以社區為單位,通過社會公示板、社區廣播為媒介,向居民講述與醫療保險有關的內容,使全體居民充分認識到醫療保險的優越性,進而能放心的展開“消費”。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讓居民形成良好的社會保險意識,注意理性預期消費,避免因過渡消費而出現危機。(2)要完善誠信體系,通過合理的消費信貸服務,激發全體居民的當期消費需求。

2.完善城鎮醫療保險體系

根據醫療號線的回歸模型參數②可以發現,家庭是否具有基本醫療保險是影響不同地區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時,鄒紅等[2]通過調查不同地區的城鎮居民消費水平資料發現,由于不同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存在差異,導致其在保險投入上也存在差異。例如,對于年齡偏大的居民,其更希望進行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投資;而年齡偏低的居民,希望進行以往傷害保險投入。由此可見,需要將完善城鎮醫療保險體系作為工作重點。

由于醫療保險的覆蓋能刺激家庭消費情況,應該使參與城鎮醫療保險的人員能夠享受到城鎮醫療保險,并通過相應的政策,保證醫療保險能全面覆蓋城鎮居民。有學者認為,需要在當前財政增長的基礎上,劃分一部分專用于社會保險的資金,顯著提高城鎮醫療保險資金投入。而在總體醫療保險資金投入不變的情況下,要堅持城鎮醫療保險基金使用情況公開制度,定期通過相關媒介向公眾公布最新情況,使公眾能夠對基金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并鼓勵社會及時檢舉違法情況,保證相關資金使用的透明性。

三、結束語

主要分析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影響的相關問題,并對基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影響的對策進行討論。總體而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十分明顯,體現在消費方向、消費行為、消費總水平等諸多方面。因此為進一步鼓勵居民消費,需要根據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相關要求進行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為全面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加快地區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篇11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58

1研究背景

我國從2003年起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簡稱為“新農合”),2007年起又在城鎮范圍內試點實施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為“城居?!保?,從而在制度領域內達到了全民醫保。截止2014年底,新農合參保人數7.36億,參合率98.9%,人均籌資410.89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達到31,449萬人,基本達到了全民醫保。醫保費用的籌集因為涉及到單位和個人在建立社會醫療保障基金的過程中的扣費方式,以及不同的籌資方式下,政府如何給予財政支持等問題所以備受關注。

基金籌集作為醫療保險整個資金鏈的入口,在醫療保險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旦醫保資金籌集的公平性得不到有效保證,那么就無法實現整個醫療保險的公平性??死5?卡馬拉等人認為在公平的籌資體系中,每一個人對于其所負擔的疾病風險應依據個人的支付能力進行,而不是疾病的程度。因此本文主要從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公平性的角度進行研究,城居保由于起步相對較晚,參保人群類型復雜,沒有比較科學的籌資標準,因此,本文將圍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公平性進行分析。

2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2.1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城居醫保制度實施的效果如何,有沒有體現其公平性主要取決于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減輕了居民的醫療負擔,而體現居民醫療負擔的指標主要有醫療保健支出、自付醫療保健支出與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其中,個人現金支出不包含實物性質的支出,有些農村家庭在某些醫療方面可以自給自足,這部分應該計算卻沒有計入,因此用這個指標不能很好的研究農村居民的醫療負擔;自付醫療保健支出反映居民醫療負擔最為準確,但是它受到數據來源限制,很難同醫療補貼分拆;而醫療保健支出雖然包含自付醫療保健支出與醫療補貼,不夠精準,但數據最易取得,所以,本文將采用個人消費支出中的醫療保健支出數據對城鄉居民醫?;I資的公平性進行分析。

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最新數據。由于2007年城居保于城鎮居民中開始試點運行,因此,本文對于城居?;I資公平性分析采用2007年及2011至2012年這四個年度的數據進行。

2.2研究方法

籌資公平性的重要方法主要有泰爾指數法、Kakwani指數法等,其中泰爾指數是依據信息量和熵來考慮系統的差異性以及不公平性,研究各地區之間或者個人之間的籌資公平性比較合適。Kakwani指數是基尼系數減去醫療保健支出的集中指數所得到的差額,其數值可以表示為洛倫茲曲線和集中曲線之間面積的2倍,當Kakwani指數為負,即洛倫茨曲線處于集中曲線下方時,籌資是不公平的,反之,則是公平的。Kakwani指數適合于對整體水平上籌資的公平性進行評價,可以較好的反應籌資系統是否公平即具有累進性。因此,對于本文中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公平性的評價,運用Kakwani指數評價法比較合適。

Kakwani指數=醫療保健支出的集中指數-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和醫療保健支出的集中指滌陜迓鬃惹線和集中曲線的擬合方程推導得出,用以測定洛倫茲曲線和集中曲線背離完全均等狀況的程度。基尼系數和集中指數的計算方法相似。

基尼系數G=(OAL的面積-曲邊形OALC面積)/OAL的面積

3實證分析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公平性評價:

中國統計年鑒中,將城鎮居民按收入由高到低分為最低收入戶(10%),較低收入戶(10%),中等偏下戶(20%),中等收入戶(20%),中等偏上戶(20%),較高收入戶(10%)以及最高收入戶(10%)這七個等級,分別用I、II、III、IV、V、VI、VII表示,這些不同收入家庭2011、2012以及2007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如表1所示。

由于保健支出的集中曲線與洛倫茲曲線橫縱坐標都是相應指標的累計百分比,所以根據上表1中的數據應用excel得到下表2數據。

運用excel,分別以2007年、2011及2012年以按收入由低到高的人口累計百分比作為橫坐標,將醫療保健支出累計百分比作為縱坐標畫出對應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的集中曲線;再以相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百分比作為縱坐標畫出洛倫茲曲線,如圖2、圖3、圖4所示。

根據集中曲線和洛倫茲曲線得出擬合方程,求出各年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籌資的基尼系數、集中指數和Kakwani指數。

從上述曲線圖和表格可以看出:

第一,2007年與2011、2012年一樣,集中曲線普遍位于洛倫茲曲線上方,體現在表3中Kakwani指數始終為負值,說明城鎮居民醫?;I資公平性從2007年開始一直是累退的。

第二,每一年度最低收入人群的籌資貢獻率都是最高的,始終高于6%,2011年甚至達到7%,而最高收入人群的籌資貢獻率始終最低,位于3%-4%,說明較高收入人群承擔的籌資負擔遠低于低收入人群,最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中將更多的錢用于支付醫療費用,相應的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性支出明顯減少。

第三,2007年集中曲線與洛倫茲曲線之間的面積明顯小于2011和2012年,說明雖然實行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達到了“量”的覆蓋,但沒有真正體現公平,反而比未實行前更加的不公平。這一現象也可以從這些年的Kakwani指數中看出,2007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剛實施時,Kakwani指數為-0.07785,而2011和2012年的Kakwani指數絕對值都大于2007年,且絕對值呈遞增趨勢,即城居保籌資越來越不公平。

4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對上述數據和圖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

個結論:第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中用于醫療保健的費用也在逐年增加。

第二,公平的籌資體系要求低收入層次的人群負擔較低籌資比例,高收入層次人群負擔較高籌資比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實施并沒有改變籌資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從2007年到2012年,低收入人群的籌資貢獻率始終遙遙領先,醫療保健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過大,籌資具有累退性。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提高制度的強制性,明確居民的繳費責任。我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可以逐漸增加強制性,比如可以規定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掛鉤、通過法律形式明確規定等,讓居民充分明確并履行自己的繳費責任。第二,開通多元化,多層次的籌資渠道。根據一定比例來提高政府的投入水平,且相應的降低居民的自付比例是提高醫?;I資公平性的重要途徑,盡可能將社會籌資方式納入醫保籌資體系中,比如實行征收不良行為稅(如煙草稅)等來實現籌資的多元化。第三,需要評定公平科學的籌資標準。

參考文獻

[1]胡濤.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初探[J].保險研究,2008,(02):4748,58.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5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5.

[3]戴薇,陳丹鏑.成都市基本醫療保險籌資縱向公平性評價[J].衛生經濟研究,2012,(9):1214.

[4]Fabricant S J,Kamara C W,Mills A.Why the poor pay more:household curative expenditures in rural Sierra Leon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999,14(3):179199.

[5]徐偉,殷丹妮.江蘇省城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公平性評價[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3,(9):63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亚洲系列 | 日在线视频| 综合久| 欧美三级欧美成人高清 | 人人综合 | 国产精品18|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高清视频 | 黄色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的视频 |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 | 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网站 | 欧美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亚洲精品 | 美女又爽又黄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福利 | 国产一级片大全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9999亚洲精品 | 国产偷窥女厕所高清 | 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手机av在线不卡 | a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avav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黄色 | 午夜国产成人 | 日韩视频一区 | 黄在线网站 | 免费视频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相片 | 成人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 | 国内av毛片 | 日本成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