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4:51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總工辦黨建宣傳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我局嚴格按照縣委“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的目標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將“走基層”活動與群眾工作全覆蓋、黨的群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基層黨建工作、“庸懶散浮拖”專項活動、統計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做到統籌兼顧。在深化、細化、實化上狠下功夫,在辦實事、講政策、建真情上出實招,力戒形式主義、功利主義,著力解決作風漂浮等問題,防止出現“一陣風、虎頭蛇尾”等現象,不斷深化親情關系,自覺把群眾當親人,有效架起黨群干群“連心橋”,為社會和諧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按照縣群工辦的工作要求,做到高度重視,強化執行。成立由局長石冬艷為組長,副局長伍勝、陳剛、蔡瑤為副組長的“走基層”活動領導小組,確保活動有組織有領導有序開展。
(二)強化學習,確宣傳到位。一是要全面組織干部職工定期學習中央、省委全委會精神,深刻領會全委會提出的重要理論觀點,深入討論,準確把握深刻內涵。在走訪慰問過程中,將貫徹落實全委會精神與推進各項任務結合起來,及時傳達全委會精神,確保宣傳到位。二是要繼續強化“愛國、守法、感恩”教育和法律法規培訓,做到走訪慰問法律宣傳兩不誤。
(三)結合實際,幫扶到位。一是按照“幾人一組、合理搭配、輪換類推”的原則,常態、輪流派駐入村,對本單位所有結對戶特別是本人結對戶開展走親訪親活動。倡導因地制宜開展入駐農家活動,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手拉手勞動、心貼心建立真感情。要求結對認親入住村要結合基層實際明確工作重點,帶著責任、帶著任務、帶著真感情,落實“尊重群眾、服務群眾,交心談心、宣傳政策,傾聽呼聲、反映問題,幫困解困、建立感情”四大工作任務,做到派駐前有計劃、結束后有小結、每批次有交接,確保不脫節、不斷檔、不留盲區。二是結合“11.22”“抗震救災工作的實際,在“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過程中,安撫好受災群眾,幫助受災群眾做好災后重建工作,與走親訪親凝聚持久永恒的深情。三是嚴格按照活動要求結合開展“六必訪”活動,真正做到有重病住院必訪,有子女輟學或待業必訪,有意外災害必訪,家中有老人去世必訪,有思想異常必訪,重大節日和敏感節點必訪,與群眾增進感情,加強交流。四是利用全覆蓋平臺,堅持整體推進。進一步轉變作風,加力深化群眾工作全覆蓋,要將“走基層”活動有機融入到各項群眾工作中,鼓勵選派干部轉變作風,沉下身子,深入農村、社區及聯系點,集中時間、集中精力繼續開展“大學習”、“大問計”、“大解難”、“大評選”活動。要通過入戶走訪、實地察看、民情懇談、院壩交流、基層夜話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認真梳理意見和建議,切實為基層、為群眾辦幾件實事。
工會組織是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工會要在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有所作為,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棄舊創新,開門辦會,把工會融于社會之中,把工會工作納入工作大局中去把握運作,努力實現工會工作社會化。一是自覺接受縣委的領導,取得縣委的重視與支持。縣總工會堅持按上級工會的要求和會議精神,本級工會的重大問題,及時向縣委請示、匯報;工會自身建設等改革舉措,主動提出建議,請縣委作出批示:工會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主動請縣委領導協調。縣委每年2次定期聽取工會工作匯報,工會每次召開重要會議,縣委主管書記親自參加并講話,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縣直各部門及鄉鎮主管領導出席會議,讓他們了解工會,支持工會工作。我縣的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二是取得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與合作。我們巧借各級黨委部門的力量,發揮他們的職能作用,聯合開展工作,推動了工會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縣政府通過建立決策參與制度、重要工作通報制度等,與縣總工會建立了合作關系。縣人大、縣紀委參與工會活動,為工會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我們和組織部、勞人局在全縣推行了工會干部競爭上崗和依法推薦工會主席、黨工建指導員工作。與工商部門聯合實行了建會源頭把關,做到企業開工,工會成立。在工會經費收繳方面與縣財政局聯合實行了財政劃撥,與縣地稅局聯合實行了稅務代收等工作。幾年來,與縣直各黨政部門聯合印發文件31個,形成了黨政工部門上下聯動,合力辦工會,開展工會工作的局面。三是整合社會資源,共謀工會發展。縣建立了“縣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滄縣新建企業工會工作領導小組”、“縣推行廠務公開暨集體合同工作領導小組”、“縣創建和諧企業活動領導小組”、“縣特困職工幫扶救助領導小組”等組織,領導小組成員按照“三包一擔”責任制的要求,與工會同志一起深入鄉鎮和村企搞調研、解憂困、督導工作,營造了“縣委重視、政府支持、社會關注、部門配合、職工參與、工會運作”的“大工會”格局,使我縣發展會員、建會、召開職代會、集體合同、工資協商、廠務公開達到4個10%。開辟了工會工作群眾辦、社會辦的新篇章,使工會的政治地位明顯提高,社會形象進一步確立,工會工作路子越來越寬廣。
二、教育興會,提高工會干部專業化水平
人才為成事之基,興會之本。幾年來,我們遵照王兆國同志關于工會干部要努力成為具有“五力”、“三家”的要求,狠抓了工會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使廣大工會干部的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抓好陣地建設,健全培訓網絡。于2001年建立了縣、鄉、村、企四級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學校,全縣19個鄉鎮黨校全部建成工會干部培訓學校,為全面系統培訓工會干部提供了陣地保障,并把每年4月份定為全縣培訓月。二是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加大培訓力度。我們按照上級工會要求,制定了《滄縣工會干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和《滄縣工會干部專業化教育培訓制度》,組織廣大工會干部開展了“創爭”活動。每年堅持工作未動,教育培訓先行。在培訓工會干部上,堅持4種類型、4個階段的路子。在干部類型上,分生疏型、服從型、經驗型和開拓型;在培訓階段上,分入門啟蒙階段、系統培訓階段、定向培訓和適應培訓階段;在培訓內容上,以《工會法》、《企業工會工作條例》、《工會干部培訓教材》、《新建企業工會工作知識讀本》及河北省職代會、集體合同、廠務公開等《條例》為重點進行培訓。在培訓方法上,在確定每年4月作為集中培訓月基礎上,對工會干部分層次,按階段進行系統培訓,新工作開始本著抓什么訓什么、干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在師資聘用上,堅持以我為主,就地取材,縣總工會從主席到一般同志,既是先生,又是學生,還聘請全總、省總、市總和縣委領導、專家教授授課。三是抓好領導干部工會知識的培訓。縣里組織的各層次的干部培訓要穿插工會知識,與縣委組織部、宣傳部聯合下發文件。幾年來,我們依托陣地優勢,共舉辦工會干部培訓班1600多期,培訓工會干部32730人次,對提高廣大工會干部素質,推進工會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工會工作規范化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依法治會,促進工會組織規范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營造依法治會的濃厚氛圍。發揮工會四級學校的陣地優勢,通過舉辦法律培訓班、法律知識講座和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組織工會干部、企業經營者、職工代表深入學習《勞動法》、《工會法》、《河北省實施(工會法)辦法》及河北省職代會、廠務公開、集體合同等《條例》。二是依法建會。使全縣67個國有集體企業、540個非公有制企業、517個行政村和19個鄉鎮、9個系統全部建立了工會,在全縣小棗集散地、廢舊鋼材市場、裝飾材料批發市場、工業園區、出租車公司等以“黨支部+工會+協會”的模式建立了聯合工會,實現了三個最大限度,會員由2.3萬增到106958人。三是依法推行企業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按照國家和河北省職代會、廠務公開、集體合同、工資協商等《條例》和《辦法》要求,全縣15人以上企業建立了職代會制度,15人以下企業依托104個村級工會聯合會建立了區域性職代會,實現了全覆蓋。
四、和諧立會,推進工會維權機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