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3-06 16:04:04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鹿茸的功效與作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篇1

1 來源

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稱“花鹿茸”,后者習稱“馬鹿茸”。味甘、咸,性溫。歸腎、肝經[1]。

2 功效

(1)補益氣血:如香茸丸、茸桂百補丸、參茸固本丸、補天大造丸等,現代醫學證實,鹿茸能促進血細胞的增值、發育和成熟,使正常家兔的紅細胞、血色素和網織紅細胞增加。臨床上用于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癥,以及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2)溫腎壯陽:可單用研末服,或同山藥浸酒服,亦可配伍人參、熟地、枸杞子等補氣養血益精藥同用如參茸固本丸;中成藥如三鞭丸、全鹿丸、參茸衛生丸等;近代臨床也多將鹿茸與羊藿、仙茅、巴戟天、山萸肉等益腎藥配合使用。(3)強心復脈:應用于低血壓及其慢性循環障礙,頗具強心升壓益腦的作用,治療肺心病緩解期和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4)化瘀生肌:與當歸、黃芪、肉桂等配伍應用于多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經久不愈者,療效更佳。(5)強筋壯骨:可單味服用,還可以與龜板、熟地、杜仲、續斷、肉蓯蓉、巴戟天等配伍成復方應用。(6)固崩止帶:配伍當歸、阿膠、烏賊骨、蒲黃等如鹿茸散;還可配伍狗脊、白薟等。(7)補肝益腎:配伍熟地、山藥、山萸肉等如加味地黃丸。(8)強身抗老:使用鹿茸和人參、刺五加、黃芪等扶正藥物后,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3 臨床應用

(1)陽痿:以鹿茸精穴位注射(氣海、關元、中極、曲骨、足三里各0.5ml,命門1ml),并辨證配合內服中藥,取得較好療效。(2)慢性腹瀉:鹿茸精注射液1~2ml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連用2次。治療腎虛泄瀉16例,結果痊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3)遺尿癥:鹿角霜60g,五味子30g,共研細末,每晚用黃酒沖服6g。(4)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取鹿茸內骨髓,用白酒浸漬制成20%的鹿茸血酒,口服10ml,每日3次。(5)乳腺增生癥:將鹿花盤制成針劑肌肉注射,于月經前10~15天用藥,每次2ml,每日2次,至月經來潮時停藥,觀察86例,有效率87.2%。(6)腦部外傷、頭頸部外傷后遺癥:每天肌肉注射1ml鹿茸精。(7)原發性和直立性低血壓癥:肌肉注射鹿茸精1ml,每日1次,20ml為1個療程。(8)自主神經失調癥:每日皮下注射鹿茸精1ml,20ml為1個療程,效果非常顯著。(9)振動病:鹿茸精每日皮下注射1ml,總用量16~28ml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10)更年期綜合征:鹿茸精治療更年期障礙和內分泌失調,總有效率達76%~80%。(11)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鹿茸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可取得良好效果。(12)小兒發育不良:單用鹿茸研末,每次吞服1~2.5g。亦可用鹿茸、牡丹皮、澤瀉各15g,牛膝、云苓、山藥各24g,山茱萸30g,熟地黃45g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口服15~20丸,每天2次。(13)其他:鹿茸精對膽石癥、高脂血癥、甲狀腺機能低下癥、急性胃炎、內臟神經官能癥、風濕性關節炎、肝硬化癥和胃潰瘍等疾病引起的頭痛、頭重、眩暈、低血壓、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均有改善作用。此外,鹿茸精配合腦神經外科治療,可改善病人諸種精神癥狀。

4 服用季節

(1)夏日食鹿茸—美膚:夏為冬之始,要進補打好根基,最好由夏季開始。注意事項:鹿茸壯陽火,身體帶熱或者極度陰虛者不宜服用。(2)秋冬季服鹿茸—適宜:霜降后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適用于陽痿、滑精、腰酸軟弱、小便頻數、頭暈、耳鳴、女子虛寒崩漏帶下及虛損贏瘦等癥。注意事項:體實、病重者遵醫囑用。凡發熱、風寒外感未除者,陽盛身體壯實者,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服鹿茸1周內禁食豬血、生蘿卜及生冷食物。

5 服食宜忌

鹿茸固然屬補精填髓的補益佳品,但服食不善,往往易發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因此不能妄施濫投,必須因人、因證而施。

5.1 不宜服用 (1)外感疾病不宜服用。(2)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的人。(3)內有實火者。(4)有高血壓癥,頭暈、走路不穩,脈眩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5)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5.2 進補鹿茸及各種鹿茸制劑的禁忌 (1)服用鹿茸時忌喝茶、吃蘿卜,盡量不要服用含萊菔子、谷芽、麥芽和山楂等中藥。(2)不宜與水楊酸類同用。(3)不宜與奎寧同用。(4)不宜與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苯乙雙胍等降糖藥同用[2]。

【參考文獻】

篇2

    1 來源

    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稱“花鹿茸”,后者習稱“馬鹿茸”。味甘、咸,性溫。歸腎、肝經[1]。

    2 功效

    (1)補益氣血:如香茸丸、茸桂百補丸、參茸固本丸、補天大造丸等,現代醫學證實,鹿茸能促進血細胞的增值、發育和成熟,使正常家兔的紅細胞、血色素和網織紅細胞增加。臨床上用于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癥,以及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2)溫腎壯陽:可單用研末服,或同山藥浸酒服,亦可配伍人參、熟地、枸杞子等補氣養血益精藥同用如參茸固本丸;中成藥如三鞭丸、全鹿丸、參茸衛生丸等;近代臨床也多將鹿茸與羊藿、仙茅、巴戟天、山萸肉等益腎藥配合使用。(3)強心復脈:應用于低血壓及其慢性循環障礙,頗具強心升壓益腦的作用,治療肺心病緩解期和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4)化瘀生肌:與當歸、黃芪、肉桂等配伍應用于多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經久不愈者,療效更佳。(5)強筋壯骨:可單味服用,還可以與龜板、熟地、杜仲、續斷、肉蓯蓉、巴戟天等配伍成復方應用。(6)固崩止帶:配伍當歸、阿膠、烏賊骨、蒲黃等如鹿茸散;還可配伍狗脊、白薟等。(7)補肝益腎:配伍熟地、山藥、山萸肉等如加味地黃丸。(8)強身抗老:使用鹿茸和人參、刺五加、黃芪等扶正藥物后,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3 臨床應用

    (1)陽痿:以鹿茸精穴位注射(氣海、關元、中極、曲骨、足三里各0.5ml,命門1ml),并辨證配合內服中藥,取得較好療效。(2)慢性腹瀉:鹿茸精注射液1~2ml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連用2次。治療腎虛泄瀉16例,結果痊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3)遺尿癥:鹿角霜60g,五味子30g,共研細末,每晚用黃酒沖服6g。(4)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取鹿茸內骨髓,用白酒浸漬制成20%的鹿茸血酒,口服10ml,每日3次。(5)乳腺增生癥:將鹿花盤制成針劑肌肉注射,于月經前10~15天用藥,每次2ml,每日2次,至月經來潮時停藥,觀察86例,有效率87.2%。(6)腦部外傷、頭頸部外傷后遺癥:每天肌肉注射1ml鹿茸精。(7)原發性和直立性低血壓癥:肌肉注射鹿茸精1ml,每日1次,20ml為1個療程。(8)自主神經失調癥:每日皮下注射鹿茸精1ml,20ml為1個療程,效果非常顯著。(9)振動病:鹿茸精每日皮下注射1ml,總用量16~28ml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10)更年期綜合征:鹿茸精治療更年期障礙和內分泌失調,總有效率達76%~80%。(11)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鹿茸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可取得良好效果。(12)小兒發育不良:單用鹿茸研末,每次吞服1~2.5g。亦可用鹿茸、牡丹皮、澤瀉各15g,牛膝、云苓、山藥各24g,山茱萸30g,熟地黃45g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口服15~20丸,每天2次。(13)其他:鹿茸精對膽石癥、高脂血癥、甲狀腺機能低下癥、急性胃炎、內臟神經官能癥、風濕性關節炎、肝硬化癥和胃潰瘍等疾病引起的頭痛、頭重、眩暈、低血壓、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均有改善作用。此外,鹿茸精配合腦神經外科治療,可改善病人諸種精神癥狀。

    4 服用季節

    (1)夏日食鹿茸—美膚:夏為冬之始,要進補打好根基,最好由夏季開始。注意事項:鹿茸壯陽火,身體帶熱或者極度陰虛者不宜服用。(2)秋冬季服鹿茸—適宜:霜降后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適用于陽痿、滑精、腰酸軟弱、小便頻數、頭暈、耳鳴、女子虛寒崩漏帶下及虛損贏瘦等癥。注意事項:體實、病重者遵醫囑用。凡發熱、風寒外感未除者,陽盛身體壯實者,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服鹿茸1周內禁食豬血、生蘿卜及生冷食物。

    5 服食宜忌

    鹿茸固然屬補精填髓的補益佳品,但服食不善,往往易發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因此不能妄施濫投,必須因人、因證而施。

    5.1 不宜服用 (1)外感疾病不宜服用。(2)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的人。(3)內有實火者。(4)有高血壓癥,頭暈、走路不穩,脈眩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5)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5.2 進補鹿茸及各種鹿茸制劑的禁忌 (1)服用鹿茸時忌喝茶、吃蘿卜,盡量不要服用含萊菔子、谷芽、麥芽和山楂等中藥。(2)不宜與水楊酸類同用。(3)不宜與奎寧同用。(4)不宜與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苯乙雙胍等降糖藥同用[2]。

篇3

一、來源

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稱“花鹿茸”,后者習稱“馬鹿茸”。味甘、咸,性溫。歸腎、肝經。

二、功效

(1)補益氣血:如香茸丸、茸桂百補丸、參茸固本丸、補天大造丸等,現代醫學證實,鹿茸能促進血細胞的增值、發育和成熟,使正常家兔的紅細胞、血色素和網織紅細胞增加。臨床上用于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癥,以及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2)溫腎壯陽:可單用研末服,或同山藥浸酒服,亦可配伍人參、熟地、枸杞子等補氣養血益精藥同用如參茸固本丸;中成藥如三鞭丸、全鹿丸、參茸衛生丸等;近代臨床也多將鹿茸與羊藿、仙茅、巴戟天、山萸肉等益腎藥配合使用。(3)強心復脈:應用于低血壓及其慢性循環障礙,頗具強心升壓益腦的作用,治療肺心病緩解期和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4)化瘀生肌:與當歸、黃芪、肉桂等配伍應用于多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經久不愈者,療效更佳。(5)強筋壯骨:可單味服用,還可以與龜板、熟地、杜仲、續斷、肉蓯蓉、巴戟天等配伍成復方應用。(6)固崩止帶:配伍當歸、阿膠、烏賊骨、蒲黃等如鹿茸散;還可配伍狗脊、白薟等。(7)補肝益腎:配伍熟地、山藥、山萸肉等如加味地黃丸。(8)強身抗老:使用鹿茸和人參、刺五加、黃芪等扶正藥物后,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三、臨床應用

(1)陽痿:以鹿茸精穴位注射(氣海、關元、中極、曲骨、足三里各0.5ml,命門1ml),并辨證配合內服中藥,取得較好療效。(2)慢性腹瀉:鹿茸精注射液1~2ml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連用2次。治療腎虛泄瀉16例,結果痊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3)遺尿癥:鹿角霜60g,五味子30g,共研細末,每晚用黃酒沖服6g。(4)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取鹿茸內骨髓,用白酒浸漬制成20%的鹿茸血酒,口服10ml,每日3次。(5)乳腺增生癥:將鹿花盤制成針劑肌肉注射,于月經前10~15天用藥,每次2ml,每日2次,至月經來潮時停藥,觀察86例,有效率87.2%。(6)腦部外傷、頭頸部外傷后遺癥:每天肌肉注射1ml鹿茸精。(7)原發性和直立性低血壓癥:肌肉注射鹿茸精1ml,每日1次,20ml為1個療程。(8)自主神經失調癥:每日皮下注射鹿茸精1ml,20ml為1個療程,效果非常顯著。(9)振動病:鹿茸精每日皮下注射1ml,總用量16~28ml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10)更年期綜合征:鹿茸精治療更年期障礙和內分泌失調,總有效率達76%~80%。(11)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鹿茸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可取得良好效果。(12)小兒發育不良:單用鹿茸研末,每次吞服1~2.5g。亦可用鹿茸、牡丹皮、澤瀉各15g,牛膝、云苓、山藥各24g,山茱萸30g,熟地黃45g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口服15~20丸,每天2次。(13)其他:鹿茸精對膽石癥、高脂血癥、甲狀腺機能低下癥、急性胃炎、內臟神經官能癥、風濕性關節炎、肝硬化癥和胃潰瘍等疾病引起的頭痛、頭重、眩暈、低血壓、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均有改善作用。此外,鹿茸精配合腦神經外科治療,可改善病人諸種精神癥狀。

四、服用季節

(1)夏日食鹿茸—美膚:夏為冬之始,要進補打好根基,最好由夏季開始。注意事項:鹿茸壯陽火,身體帶熱或者極度陰虛者不宜服用。(2)秋冬季服鹿茸—適宜:霜降后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適用于陽痿、滑精、腰酸軟弱、小便頻數、頭暈、耳鳴、女子虛寒崩漏帶下及虛損贏瘦等癥。注意事項:體實、病重者遵醫囑用。凡發熱、風寒外感未除者,陽盛身體壯實者,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服鹿茸1周內禁食豬血、生蘿卜及生冷食物。

五、服食宜忌

鹿茸固然屬補精填髓的補益佳品,但服食不善,往往易發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因此不能妄施濫投,必須因人、因證而施。

5.1不宜服用(1)外感疾病不宜服用。(2)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的人。(3)內有實火者。(4)有高血壓癥,頭暈、走路不穩,脈眩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5)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5.2進補鹿茸及各種鹿茸制劑的禁忌(1)服用鹿茸時忌喝茶、吃蘿卜,盡量不要服用含萊菔子、谷芽、麥芽和山楂等中藥。(2)不宜與水楊酸類同用。(3)不宜與奎寧同用。(4)不宜與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苯乙雙胍等降糖藥同用。

篇4

關鍵詞:鹿茸菇;工廠化生產;配方

鹿茸菇(Lyophyllum decastes),在分類學上屬于植物界(Plant kingdom),真菌門 (Eumycota),層菌綱(Hymenomycetes),傘菌目 (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離褶傘屬(Lyophyllum)。它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食用菌,學名珊瑚菌,子實體直立,向上分叉成叢生的細枝,肉質,一般高數厘米至10余厘米,狀如掃帚或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名。研究表明鹿茸菇子實體中粗蛋白、氨基酸的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而且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鋅、銅和硒及大量的維生素和煙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鹿茸菇含有的β葡萄糖,L期食用有抗腫瘤的功效,同時,鹿茸菇具有降血壓、降低膽固醇、抗糖尿病、抗過敏等藥用作用,能滋補強壯,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延緩衰老的功效。目前對鹿茸菇的栽培研究較少,大多只集中在生物學特性上。

1 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菌株

鹿茸菇菌株092,由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菌種保藏中心提供。

1.2培養基

試管種用PDA培養基(PDA粉/3.9g,瓊脂/0.1g,蒸餾水/100mL),搖瓶種(K2HPO4?3H2O/0.3g,KH2PO4/0.15g,MgSO4/0.15g,糖/6g,蛋白胨/1.5g,玉米粉/0.6g,豆粕粉/0.6g,蒸餾水/300mL),21℃培養箱培養,7天后待用。

1.3不同培養料配方對鹿茸菇生長的影響

1.3.1試驗方法與設計

根據鹿茸菇對不同原材料的利用特性,改變配方中不同原材料的配比,調節主料和輔料的組合,每個配方裝瓶3筐,共48瓶,試驗重復4次。具體配方詳見表1。

鹿茸菇(Lyophyllum decastes),在分類學上屬于植物界(Plant kingdom),真菌門 (Eumycota),層菌綱(Hymenomycetes),傘菌目 (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離褶傘屬(Lyophyllum)。它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食用菌,學名珊瑚菌,子實體直立,向上分叉成叢生的細枝,肉質,一般高數厘米至10余厘米,狀如掃帚或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名。研究表明鹿茸菇子實體中粗蛋白、氨基酸的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而且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鋅、銅和硒及大量的維生素和煙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鹿茸菇含有的β葡萄糖,長期食用有抗腫瘤的功效,同時,鹿茸菇具有降血壓、降低膽固醇、抗糖尿病、抗過敏等藥用作用,能滋補強壯,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延緩衰老的功效。目前對鹿茸菇的栽培研究較少,大多只集中在生物學特性上。

1 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菌株

鹿茸菇菌株092,由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菌種保藏中心提供。

1.2培養基

試管種用PDA培養基(PDA粉/3.9g,瓊脂/0.1g,蒸餾水/100mL),搖瓶種(K2HPO4?3H2O/0.3g,KH2PO4/0.15g,MgSO4/0.15g,糖/6g,蛋白胨/1.5g,玉米粉/0.6g,豆粕粉/0.6g,蒸餾水/300mL),21℃培養箱培養,7天后待用。

1.3不同培養料配方對鹿茸菇生長的影響

1.3.1試驗方法與設計

根據鹿茸菇對不同原材料的利用特性,改變配方中不同原材料的配比,調節主料和輔料的組合,每個配方裝瓶3筐,共48瓶,試驗重復4次。具體配方詳見表1。

2.2不同培養料配方對鹿茸菇子實體產量、品質及生物學轉化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5組配方對子實體的產量、品質和生物學轉化率有一定的影響。其中,不同配方的子實體平均單產依次是3〉4〉5〉2〉1,配方3的單產最高為315.7g;生物學轉化率也是最高為116.1%;且配方3品質相對較好,緊實度、整齊度均良好,菇帽顏色也偏深、圓整,菇柄偏長等在5個配方中,也具有明顯的優勢。通過對不同培養料栽培鹿茸菇的產量進行方差分析,F=260.06〉F(0.01)5.99,說明鹿茸菇單產與不同配方的培養料呈極顯著差異。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以木屑、玉米芯、棉籽殼、麩皮、米糠和大豆皮為原料,通過調節不同原料的配比,對鹿茸菇的菌絲生長、產量、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鹿茸菇菌絲生長較好的配方是木屑含量相對較高的為配方3。這是因為一方面菌絲利用木質素較容易,另一方面,木屑含量高增加了培養基內的孔隙度,利于菌絲快速長滿瓶。通過5組試驗配方比較,配方3的鹿茸菇子實體單產最高,且生物學轉化率也最高,是適合工廠化生產使用的配方。同時,該配方也縮短了整個栽培周期,提高了企業庫房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尚啟. “聞香松口蘑 食味鹿茸菇”――上海福茂公司三萬公斤鹿茸菇投放市場[J]. 上海企業,2014,01:82.

[2]程繼紅. 名貴食藥用菌鹿茸菇商業化生產現狀與發展前景[J]. 食藥用菌,2014,04:194-197.

[3]魏雨恬,馮娜,張勁松,韓偉. 荷葉離褶傘子實體有機溶劑萃取物的化學成分和抗腫瘤活性[J]. 食用菌學報,2016,02:70-74.

篇5

遠在漢代,即有“鹿身百寶”之說。鹿可以說是一種很神奇的動物,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曾記載:“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古代民間用鹿產品向皇帝進貢,故有“皇帝吃鹿茸,皇妃吃鹿胎”的說法。

據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有關專家認定,梅花鹿的人工飼養最早就是始于中國的“盛京圍場”,即現在遼寧省西豐縣冰砬山下的趙家趟子溝。1895年,慈禧太后首次批準人工養鹿。事實上,整個清朝王室都與梅花鹿緣分不淺。在各種梅花鹿補品中,清朝皇室對鹿茸、鹿肉、鹿血青睞有加。乾隆皇帝常食用鮮鹿肉烹飪的菜肴,以飽口福;咸豐皇帝喝鹿血補身健體;慈禧太后每天清晨起床后,必喝幾口用鹿茸片熬成的湯,以保精力充沛,延年益壽。

現代,各種鹿產品被廣泛應用于保健養生,鹿茸、鹿胎、鹿鞭、鹿骨、鹿筋、鹿尾、鹿腎等均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都是滋補強身的珍品。

其實,鹿產品中最有說頭的還是鹿茸。鹿茸是與人參齊名的珍貴藥材,主產于東北三省。它是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以質嫩毛細、頂端豐富、茸體圓大、皮色油潤、外圈無骨質者為上品。鹿茸是一種復雜的器官,具有完整的組織結構,其中富含血管和神經,代謝旺盛。成熟的鹿茸外層有茸毛,伴有體溫,硬度不大,皮色油潤。鹿茸的生長速度很驚人而且每年可以生長兩次,每年從清明前后開始生長,差不多每天都可以生長兩厘米,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可以鋸頭茬鹿茸,九月份左右第二茬鹿茸也生長完畢。

藥用鹿茸歷史悠久

鹿的藥用價值開發最早起源于秦末漢初,而鹿茸作為藥用,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鹿茸的藥用最早見載于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謂其有“益氣強志,生齒不老”等功效。《名醫別錄》介紹用來治療虛勞、羸瘦、四肢酸痛、腰脊痛、尿頻、血尿、遺精、腹中瘀血、石淋、癰腫等,并說“久服耐老”。唐朝的甄權說,鹿茸“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泄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帶下”。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中醫認為,鹿茸味甘、咸,性溫。入肝、腎二經,具有壯腎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之功效。用于精虧血虛,眩暈耳鳴,耳聾,陽痿滑精,腰膝酸軟,囟門不合等癥。近年來還用于治療血小板減少癥、白細胞減少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等。

世界上現存鹿的種類有52種,其中馬鹿和梅花鹿的藥用價值最高。梅花鹿主產于黑龍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區。東北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質量最優;東北馬鹿采收的叫“東馬茸”,品質較優;西北所產的叫“西馬茸”,品質稍遜前兩種。現在市場上鹿產品魚龍混雜,部分產品是以馴鹿鹿茸為原料制成。雖然馴鹿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其藥用價值相較于馬鹿和梅花鹿就大打折扣了,這也是部分市民覺得服用后,效果不顯著的原因之一。

鹿茸的藥理作用有:

1.強壯作用。它能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飲食,減少疲勞。

2.對心血管的作用。鹿茸精對衰弱的心臟有明顯的強心作用。對心律不齊有調節作用,并使心臟收縮加強。

3.有性激素樣作用。動物試驗證實,用鹿茸酊作皮下注射,幾天后即見前列腺、精囊重量增加。

4.它能增強腎臟的利尿功能。

經過現代醫學的實踐證明,鹿茸所含有機物成分高達63.44%,無機元素有鈣、磷、鐵、鎂、鋅等二十多種,具有調節機體代謝、促進各種生理機能活動的作用,還能治療勞傷瘦弱、目暗、血液病等。

鹿茸對婦女兒童均有益處,它所含的無機元素對促進鈣的吸收、骨的生長以及增強心臟、肌肉的功能都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鎂離子,更是延年益壽必不可少的物質。這對婦女宮寒不育、月經不調;小兒發育不良,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牙齒生長遲緩、囟門不合、骨軟等,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小貼士:

鹿茸這么滋補,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受補。有5種情況不宜服用鹿茸:

1.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的人;

2.小便黃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時感到煩渴而具有內熱癥狀的人;

3.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4.正逢傷風感冒,出現頭痛鼻塞、發熱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5.有高血壓癥、心臟病,頭暈、走路不穩,脈弦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

鹿茸怎么吃

鹿茸中的腦素具益智作用,能使食用者思維敏捷、增強記憶。若精神萎靡、面無光澤、體虛氣短、毛發枯黃、目光無神、眼袋明顯的中青年人用鹿茸進補,可起到精神飽滿、容光煥發、體質健康、頭發烏黑的效果。

鹿茸春夏季節不適宜服用,選秋冬季節為好,每年霜降之后,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因為這段時間氣候轉涼,人體氣血開始收斂,生長速度也隨之減慢,所以此時服用鹿茸最好。

把鹿茸切成薄片食用更能發揮其養生功效,我們日常吃鹿茸的方法有很多,如泡酒、煮水……也有人生食,但生食不容易消化,所以消化不好的朋友還是另找方法來食用。這里給大家介紹幾種鹿茸的吃法,看看你適合哪種。

鹿茸煎熬膏滋

將藥物的煎液反復煎熬,去渣,再用微火濃縮,調加蜂蜜或者冰糖而成為稠膏,因其具有較好的滋補功效,故習慣上稱為“膏滋”。

膏滋一般以蜂蜜或冰糖作為賦形劑,二者不僅具有較好的矯味作用,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滋補和營養價值。煎熬鹿茸膏滋的具體做法是:把鹿茸(通常不單獨使用,當復方使用時劑量應遵醫囑)與其他健身滋補藥物,分別放入兩只鍋中,以冷水浸泡1~2小時,然后加水高出藥面10 厘米左右,文火煎煮1小時許,濾取煎液,此為第一煎。

依此方法,分別收取第二、三煎藥液(煎煮時間可較一煎短一些),再用干凈的紗布擠壓藥渣,合并3次煎液及榨取液,靜置半天,上清液用紗布濾過,繼之用武火煎熬濃縮至500毫升左右,再加入等量蜂蜜,改用文火,熬至滴水成珠的程度,即成為膏滋劑。煎煮后的鹿茸藥渣,可以嚼服。然后把熬制好冷透的膏滋劑裝入干凈的深色瓶中,藏于陰涼干燥處,或放入冰箱內。

膏滋服用起來,十分方便。每次以潔凈的食匙取1~2匙,以開水沖化飲用,或者直接放入口中含服即可。為了使膏滋存放日久而不致變質,可以加入適量的防腐劑。

鹿茸含化嚼服

含化嚼服鹿茸,簡單易行,而且不受場所、環境等條件的限制,古往今來,備受人們的青睞。

其具體的做法是:將原藥材用酒精燈燎焦茸毛,刮凈,以布帶纏繞茸體,自鋸口面小孔不斷灌入熱白酒,以灌滿潤透為度,然后橫切薄片,壓平,曬干,裝入干凈瓶中,隨用取,每次以1~2片含于舌下,借助唾液將其濕潤泡透,進而吞咽津液,以求藥效,直至藥味淡薄以后,再將它嚼碎吞下。

鹿茸藥茶

茶療,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是中醫與茶文化結合的產物。長期以來,它在防病治病,促進人們健康的衛生保健事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既可單茶運用,又可與藥物配伍成方,或單用藥物煎湯代茶飲,具有物美價廉,制作簡便,治療面廣,功效卓著,可長期服用等優點,深受歷代醫藥學家和世人的重視,并在我國傳統的醫藥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篇6

我年近古稀,經中醫診斷為腎虧。為此我買了一支鹿茸準備立冬后服用,但又對我的體質是否適宜服鹿茸,感到心中無數。請問:我這種情況能吃鹿茸嗎?

玉山縣·周××

周××同志:

你信中說中醫診斷你為腎虧,詢問能不能服鹿茸。由于我未對你做“望聞問切”診察,你信中所介紹的癥狀又過于簡單,對你“腎虧”的具體分型難于正確判斷。實際上,腎虧需要進一步明確是腎氣虛、還是腎陽虛或腎陰虛。你的“腎虧”屬于哪一型。尚不得而知。因此,這里只能將有關服用鹿茸應當注意些什么,談幾點意見。供你參考。

一、鹿茸性甘、咸、溫,歸肝、腎經。功效為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二、鹿茸在一般情況下,常應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虧虛之畏寒肢冷、陽痿、宮寒不孕、小便頻數、腰膝酸痛、頭暈耳鳴、精神疲乏;小兒發育不良、骨軟行遲、囟門不合以及婦女沖任二脈虛寒、帶脈不固、崩漏不止、帶下過多質清稀等癥。

三、對患瘡瘍久潰不斂,陰疽內陷不起等癥,鹿茸有溫補內托的功效。

四、服用鹿茸用量和方法:一般取1-2克。研成細末,一日三次分服。或入丸散,或浸泡藥酒。或隨方配制。也可外用。

五、注意事項:

1.本品宜先從小劑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宜驟用大劑量,以免陽升風動,頭暈目赤,或傷陰動血等。

2.《鹿茸通考》說:“鹿茸補精髓之功效甚偉大,然服食不善,往往發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故凡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火盛或肺有痰熱,以及外感熱病者,均忌服,切記!

六、臨床應用的還有鹿角、鹿角膠、鹿角霜之品。

鹿角為梅花鹿和各種雄鹿已成長骨化的角。味咸性溫,歸肝、腎經,功能補腎助陽,可以作為鹿茸的代用品,但藥力薄弱。

鹿角膠為鹿角煎熬濃縮而成的膠狀物。昧甘、咸、性溫,歸肝、腎經。功能補肝腎、益精血,并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鹿角霜為鹿角熬膏后的殘渣。功能益腎助陽,補力雖弱,但不滋膩,且有收斂作用。

此外,老年人的保健進補,最好依據體質類型來進行。若與體質不合,可能收不到效果,甚至產生副作用。你可參看《老友》2012年第1-10期所刊登的《簡談體質與養生保健》,并可參考運用。

教授 主任醫師 黃存垣

老年性陰道炎怎樣調治

《老友》專家門診:

我愛人今年62歲,患陰道炎近10年了,常有灼燒感,連大腿上、屁股上也有灼燒、發熱感,如在夏天曬到太陽就更難受了。經過一些治療有所好轉,但不多久又會反復發作。請問:有何藥物可以根治這種病?

寧都縣·寧××

篇7

四川成都 郭月

牙周炎,中醫稱“牙宣”,此病多由胃火熾盛、腎虛引起。凡胃火過盛引起的牙周炎,當以清熱瀉火為主;腎虛所致者,應以補腎養陰為主。上方主要適用于胃火過盛引起的牙周炎或牙周膿腫。方中味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生甘草味甘性涼,長于瀉火,能消癰腫、解咽痛,除胃積熱;烏賊骨(墨魚骨)味咸澀,有收斂止血、活血止痛的作用。藥理研究證明,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甘草中含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具有解毒、抗炎、抗過敏作用,且能調節機體免疫機能。烏賊骨含鈣、膠質、氯化鈉等,有助于調節牙周局部代謝,利于牙周組織的修復。三味合用,具有較好的清胃瀉火、消腫止痛作用。對于胃火熾盛(或胃腸積熱)所致的牙周炎有治療效果,尤其對牙周膿腫(牙齦腫脹、溢濃)療效更為明顯。

胃火熾盛之牙周炎主要表現:牙齦紅腫疼痛,牙齦滲血或出膿,牙垢多,露牙根,煩渴多飲,口臭,胃脘嘈雜,便干尿黃,舌紅苔黃厚等。

(點評者: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

蒼耳子治鼻炎

本人患慢性鼻炎多年,后經一個朋友推薦用一個方子治好了。取蒼耳子30~40粒,輕輕捶破,放入清潔小鋁杯中,加麻油1兩(50毫升),文火煮開,去蒼耳,待冷后,傾入小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簽飽蘸藥油涂鼻腔,或用注射器取藥油滴鼻。每日2~3次,2周為1療程。

江西九江 夏乾

點評:慢性鼻炎屬中醫學鼻鼽、鼻淵范疇,其發病多為內火、積熱、風寒等侵襲所致。患者主要癥狀有鼻塞、流涕、鼻額疼痛,或兼見頭痛、頭昏等表現。蒼耳子味苦辛,性溫,入肺經,有小毒。主要功效是散風除濕、通竅止痛,主治風寒頭痛、鼻淵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等。臨床應用表明,蒼耳子內服或外用,均是治鼻淵之要藥。生用消風止癢功效較強,炒制后偏于通鼻竅。藥理研究證明,蒼耳子富含揮發油,芳香開竅,能改善鼻通氣及嗅覺功能,并有抗菌、消炎、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環,減輕血管滲透性等作用。芝麻油是一種溶劑,既有潤燥功效,又有附著力強,保持藥效持續的特點。蒼耳子油滴鼻,藥性通過氣味和鼻黏膜滲入,能起較好的宣肺通竅、消炎止痛之功效。此方治療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常出現的鼻黏膜充血、鼻塞流涕、嗅覺減退等,能起到一定治療效果。

(點評者: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

吃鹿茸解胃寒

我曾經長期在山區工作,山高水冷,常常下鄉,涉溪水,鉆山溝,生活沒有規律,冬天最怕冷,身體很瘦弱,患有胃病(主要是胃痛)十多年。1978年秋,經中醫診斷為胃寒,在醫師的指導下,連續3年冬天(即立春前半個月內),每天早晨用雞湯或瘦肉湯,蒸吃一塊加工好的鹿茸。加工鹿茸的方法是:50克鹿茸粉,150克純糯米釀酒,30克冰糖,一同放入瓷碗內,隔水蒸熟,冷卻后,分成15塊,每日早晨蒸吃1塊。我在服鹿茸期間,忌食蘿卜和生冷食物,并戒掉吸煙,限制飲酒。經過3年冬天服鹿茸后,胃病就痊愈了。

江西贛州 聶超群

胃寒(癥)是以胃脘疼痛、遇冷加重、得溫減輕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證候,此癥多因胃陽不足或寒邪凝滯胃中所導致。胃寒見于多種病癥中,常見的有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溫胃散寒是中醫治療胃寒的主要方法之一。

鹿茸是名貴滋補品,其味甘咸,性溫,能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鹿茸本身不直接治療胃寒,但胃寒往往與“虛”和“寒”有關,胃中寒凝滯久,易致陽氣不足。而鹿茸能“補火助陽”,為強壯、抗疲勞、抗寒之要藥,它通過溫補腎陽能振奮全身陽氣或氣血流暢,有助驅除胃中寒氣,從而起到溫胃的作用。加之糯米酒(即江米酒,俗稱“醪糟”)能溫胃祛寒,補氣養血,且易于消化。糯米酒合蒸鹿茸粉食用,治療胃寒癥能起到較好效果,特別適用于全身虛弱、久病易疲勞之胃寒病人。老人胃寒者,也可用鹿茸粉1克與1個雞蛋調合均勻,蒸熟后食用。

(點評者: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

麝香蝎子治耳鳴

用麝香0.5克,金蝎14條,共研細末,貯于有蓋瓶內。使用時,采新鮮荷葉一張輕揉后,取小片包少量藥粉塞到耳朵里,第二天清晨取出來。

湖北恩施 劉先錄

耳鳴是患者感覺耳內或顱內不時發出嘶嘶聲、哨聲或蟬鳴音的一種癥狀,其病因很復雜,中醫認為,耳鳴常與氣血淤阻、經氣痞塞、腎氣虛等有關。

塞耳法是將藥末塞入耳內,讓藥物經外耳道皮膚吸收而達到治病的一種方法,為中醫外治法之一,主要用于耳聾、耳鳴、頭痛等病證。古代方書中有“麝香塞耳治療暴聾”的記載。

篇8

中醫認為,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肺兩經,具有大補元氣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中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參皂甙和黃酮類物質,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調節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推薦——人參酒:將人參切成段或薄片,浸入優質白酒中,加蓋密封,置于陰涼處,每日振搖1次,浸泡7天后飲用。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安神益智的功效,尤適用于久病氣虛、脾肺不足者。

阿膠+芝麻補血虛

中醫認為,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三經,以滋陰養血著稱。歷代醫家視阿膠為婦科良藥,對調治各種婦科病有獨特功效,尤得女士們青睞。

推薦——阿膠冰糖煲芝麻:取阿膠500克,浸在1500毫升黃酒內,待膠塊呈海綿狀時,隔水蒸成液體,趁熱加冰糖1000克,當糖與膠融為一體時,加入炒熟的黑芝麻及敲碎的核桃仁各適量,制成黏稠膏滋,每日早晚各取1~2匙,溫開水沖服。

鹿茸+小米補陽虛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鹿茸含多種氨基酸、骨膠原、蛋白質和礦物質,具有滋補、強壯的作用,服用后可使人精力充沛。

推薦——鹿茸小米粥:將鹿茸研為細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內服用。鹿茸性溫,味甘、咸,入肝、腎兩經,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小米性溫,有養胃的功效,兩者相配,滋補效果更好。

篇9

鹿茸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Nippon Temminck的雄鹿未骨化彌生茸毛的幼角,均稱為“梅花鹿茸”。鹿茸可以制成血鹿茸和排血鹿茸。鹿茸血是采自鹿茸組織中珍貴的血液,被稱為“皇室不傳之秘”,鹿茸血是指加工排血茸時由鮮鹿茸中排出的血或鹿茸煮炸時排出的血,因此其營養成分與鹿茸相似,功效亦似鹿茸,可生精補髓,養血益陽,益氣補智,強筋壯骨[1] 。現代醫學認為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及抗疲勞、抗衰老、鎮靜等”作用[2-3] 。

1 實驗材料

梅花鹿茸血取自吉林省雙陽第一養鹿場采鋸新鮮二杠茸時,所排出的新鮮茸血。共采集八副二杠鹿茸血樣,凍存,備用。

2 實驗方法

2.1 儀器和設備 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真空泵;恒溫干燥箱;Z-8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RF-940粗脂肪分析儀;半微量定氮儀。

2.2 試劑 16種氨基酸標準品:除脯氨酸為100nmol.50μl外,其余均為5nmol.50μl,6.0mol.l鹽酸溶液;各種營養元素的標準溶液:鉀、鎂、鈣、錳、銅、鋅、鐵標準儲備液(濃度均為1mg.ml,5%硝酸介質);實驗用水均為去離子水。硝酸(優級純),鹽酸(分析純),高氯酸(分析純)。現用現稀釋。

2.3 Z-8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測試條件 采用火焰法進行測試,測試條件見表1。

2.4 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試條件 離子交換柱:柱長2.5×150mm,樹脂2619#,柱溫53℃;緩沖液:流速0.25ml.min,柱莊80~120kg.cm 2 ;茚三酮:流速0.31ml.min,柱溫20~35kg.cm 2 。

2.5 樣品的制備

表1 Z-8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的測試條件(略)

2.5.1 氨基酸上機樣制備 準確稱取一定量的上述制備的樣品置于水解管中,精確到0.0001g,稱樣量在10~20mg之同,稱好的樣品放于水解管內,平行樣3個;在水解管內加6.0mol.L鹽酸15.00ml,再加入巰基乙酸1.00ml(起保護作用),蓋上膠塞,用真空泵抽至真空,接進0psi,將此水解管封口并放在110℃±1℃的恒溫干燥箱內保溫24h后,取出冷卻。打開水解管,將水解液過渡并沖洗定容至50.00ml溶量瓶。吸取濾液1.00ml于25ml燒杯內,在水浴上蒸干,殘留物用1~2ml水溶解再蒸干,反復蒸干3次,最后殘留物用0.02ml.L的鹽酸1.00ml溶解,上機測定。

2.5.2 營養元素上機前處理 稱取5.0000g左右樣品置于消化管內,加入4:1的HNO 3 :HClO 4 混酸15ml左右,浸泡24h,置于遠紅外消化器上加熱至沸騰,有大量棕色氣體產生,再繼續加熱,溫度控制在200℃左右,直至冒白煙近干為止,取下冷卻。加適量去離子水洗滌,定容至25.00ml容量瓶內。

3 結果與分析

3.1 結果 鹿茸血中氨基酸的種類及測定結果,見表2;營養成分的結果,見表3。

表2 鹿茸血中氨基酸的平均含量(略)

注:E-必需氨基酸,T-氨基酸總量;“*”為必需氨酸。

表3 梅花鹿茸血中營養成分的平均含量(略)

3.1.1 從測定結果可以看出,鹿茸血中富含有多種氨基酸,尤以亮氨酸含量最高,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賴氨酸含量次之;各種氨基酸的總量達到76.94%,比二杠鹿茸和三杈鹿茸的氨基酸含量均高[3] 。可見鹿茸血是鹿身的精華,同時鹿茸血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達39.15%,可見鹿茸血是一種富含多種必需氨基酸的營養物質,既可藥用也可食用。

3.1.2 從測定結果可知,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決定著蛋白質品質的高低,本組測定的梅花鹿茸血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很高,因此梅花鹿茸血中蛋白質的含量也高,梅花鹿茸血的營養價值也相對較高。

3.1.3 由測定結果可見,鹿茸血中的營養元素種類和含量均很多,尤以鉀、鈣、鎂、鐵、鋅含量較高;其中的鈣、鐵、鋅含量明顯高于二杠鹿茸和三杈鹿茸中的含量[4] ,從而證明了鹿茸血的營養高于鹿茸。

3.1.4 鹿茸血中的錳和銅的含量與其它元素相比,相對含量少一些,但同時人體對這兩種元素的需求也要小一些,多了反而會引起人中毒,所以鹿茸血中的含量恰好滿足了人類的需求;粗脂肪含量較低也滿足了人類對食物高蛋白、低脂肪的要求。

3.2 分析 梅花鹿鹿茸血中營養成分的含量較高主要是由于:血液是供給機體營養的運送源,因此它富含各種營養物質,造成梅花鹿茸血的營養好于鹿茸營養成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編委會.中國藥典[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5.

篇10

2功效

(1)補益氣血:如香茸丸、茸桂百補丸、參茸固本丸、補天大造丸等,現代醫學證實,鹿茸能促進血細胞的增值、發育和成熟,使正常家兔的紅細胞、血色素和網織紅細胞增加。臨床上用于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癥,以及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2)溫腎壯陽:可單用研末服,或同山藥浸酒服,亦可配伍人參、熟地、枸杞子等補氣養血益精藥同用如參茸固本丸;中成藥如三鞭丸、全鹿丸、參茸衛生丸等;近代臨床也多將鹿茸與羊藿、仙茅、巴戟天、山萸肉等益腎藥配合使用。(3)強心復脈:應用于低血壓及其慢性循環障礙,頗具強心升壓益腦的作用,治療肺心病緩解期和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4)化瘀生肌:與當歸、黃芪、肉桂等配伍應用于多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經久不愈者,療效更佳。(5)強筋壯骨:可單味服用,還可以與龜板、熟地、杜仲、續斷、肉蓯蓉、巴戟天等配伍成復方應用。(6)固崩止帶:配伍當歸、阿膠、烏賊骨、蒲黃等如鹿茸散;還可配伍狗脊、白薟等。(7)補肝益腎:配伍熟地、山藥、山萸肉等如加味地黃丸。(8)強身抗老:使用鹿茸和人參、刺五加、黃芪等扶正藥物后,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3臨床應用

(1)陽痿:以鹿茸精穴位注射(氣海、關元、中極、曲骨、足三里各0.5ml,命門1ml),并辨證配合內服中藥,取得較好療效。(2)慢性腹瀉:鹿茸精注射液1~2ml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連用2次。治療腎虛泄瀉16例,結果痊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3)遺尿癥:鹿角霜60g,五味子30g,共研細末,每晚用黃酒沖服6g。(4)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取鹿茸內骨髓,用白酒浸漬制成20%的鹿茸血酒,口服10ml,每日3次。(5)乳腺增生癥:將鹿花盤制成針劑肌肉注射,于月經前10~15天用藥,每次2ml,每日2次,至月經來潮時停藥,觀察86例,有效率87.2%。(6)腦部外傷、頭頸部外傷后遺癥:每天肌肉注射1ml鹿茸精。(7)原發性和直立性低血壓癥:肌肉注射鹿茸精1ml,每日1次,20ml為1個療程。(8)自主神經失調癥:每日皮下注射鹿茸精1ml,20ml為1個療程,效果非常顯著。(9)振動病:鹿茸精每日皮下注射1ml,總用量16~28ml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10)更年期綜合征:鹿茸精治療更年期障礙和內分泌失調,總有效率達76%~80%。(11)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鹿茸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可取得良好效果。(12)小兒發育不良:單用鹿茸研末,每次吞服1~2.5g。亦可用鹿茸、牡丹皮、澤瀉各15g,牛膝、云苓、山藥各24g,山茱萸30g,熟地黃45g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口服15~20丸,每天2次。(13)其他:鹿茸精對膽石癥、高脂血癥、甲狀腺機能低下癥、急性胃炎、內臟神經官能癥、風濕性關節炎、肝硬化癥和胃潰瘍等疾病引起的頭痛、頭重、眩暈、低血壓、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均有改善作用。此外,鹿茸精配合腦神經外科治療,可改善病人諸種精神癥狀。

4服用季節

(1)夏日食鹿茸—美膚:夏為冬之始,要進補打好根基,最好由夏季開始。注意事項:鹿茸壯陽火,身體帶熱或者極度陰虛者不宜服用。(2)秋冬季服鹿茸—適宜:霜降后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適用于陽痿、滑精、腰酸軟弱、小便頻數、頭暈、耳鳴、女子虛寒崩漏帶下及虛損贏瘦等癥。注意事項:體實、病重者遵醫囑用。凡發熱、風寒外感未除者,陽盛身體壯實者,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服鹿茸1周內禁食豬血、生蘿卜及生冷食物。

5服食宜忌

鹿茸固然屬補精填髓的補益佳品,但服食不善,往往易發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因此不能妄施濫投,必須因人、因證而施。

5.1不宜服用(1)外感疾病不宜服用。(2)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的人。(3)內有實火者。(4)有高血壓癥,頭暈、走路不穩,脈眩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5)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5.2進補鹿茸及各種鹿茸制劑的禁忌(1)服用鹿茸時忌喝茶、吃蘿卜,盡量不要服用含萊菔子、谷芽、麥芽和山楂等中藥。(2)不宜與水楊酸類同用。(3)不宜與奎寧同用。(4)不宜與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苯乙雙胍等降糖藥同用[2]。

篇11

(一)泡制藥茶

藥茶療法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具有制作簡單方便,吸收較決的優點。通常是將人參用干凈的濕布包裹半天左右,令其變軟,然后切成薄片,放在日光下曬干或烘干均可。使用時,每次少則三五片,多則十余片,放人茶杯中以沸水沖泡,蓋緊杯蓋,溫浸幾分鐘,即可以當茶飲用,或者和其他具有甜味的滋補類藥物配伍成方,同時泡沏飲用。經多次泡沏,直至藥汁無味時,便可將參渣嚼后吞服。至于參條、參須,只要稍加斷碎,就可以直接泡飲服用。藥店里買來的鹿茸本身就是薄片狀,所以能直接泡茶飲用,最后嚼食吞下。作為保健藥茶飲用,單味藥服食,人參一日量以2克左右為宜,鹿茸以0.3~0.5克為好,可采用隔日飲用法,不必每日都服。堅持數月,必有助益。作為治療疾病使用茶療,人參、鹿茸的劑量可以適當增大些,或者根據醫囑用量。

(二)含化嚼食

古代醫家就已有含嘗高麗參以判斷真偽的做法。氣虛含嚼紅參,陰虛含嚼西洋參,這種含化嚼食的方法,古往今來,備受青睞。據載,慈禧太后就經常含嚼西洋參以吞津益壽。含化不受場所、條件、環境的限制。具體做法是:將人參或西洋參切成薄片,曬干后,裝入干凈瓶中。隨用隨取,每次以一兩片含于舌下,借助唾液的濕潤將其泡透,進而吞咽津液,以求藥效。初含微苦,繼之甘甜,直至藥味淡薄以后,再將它嚼碎吞下。參須、參條和鹿茸采用嚼食法服用,更為適宜。劑量可參閱泡制藥茶條。

(三)煎煮藥粥

保健和食療性質的藥粥,在我國流傳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使用藥粥治療疾病的記載。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人參、鹿茸為主,配合其他滋補性藥物,與米谷配伍,再加入適當的調料,同煮為粥,進補服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食療方法。人參、鹿茸藥粥,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將人參、鹿茸的薄片直接和粳米加水煎煮,熬粥食用,最后將人參、鹿茸的殘渣嚼食吞服;另一種是將人參或鹿茸加工成為粉劑,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時,調入少許粉末攪和均勻后即可食用。做保健藥粥時,每10克人參粉可分成10~15次服完,1克鹿茸粉分作2~3次調服。

(四)煎熬膏滋

將藥物的煎液經過反復煎熬,濃縮后調加蜂蜜(或者冰糖、紅糖)而制成的稠膏,因其具有較好的滋補功效,故習慣上稱之為“膏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 | 黄色在线观看 | 国产黄色在线 | 在线视频h | 亚洲丁香社区久久丝袜综合网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看 | 爱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第一精品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传媒 | 色综合久 | 99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 av网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首页 |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av | 自拍欧美日韩 | 亚洲国产黄 | 蜜臀网 | 久久伊人国产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人人综合 | 美女激情av | 欧美巨猛xxxx猛交黑人97人 | 亚洲一二区| 嫩草视频91 | 久草在线免费福利 | 国产一级片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 久久福利电影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 99re视频在线 | 国产1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国产精品区二区三区日本 |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