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黄片毛片一级_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黄色视屏_亚洲视频高清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技術總結論文

技術總結論文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3-02 15:09:06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技術總結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技術總結論文

篇1

二、研究目標

建立一套系統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總結性評價體系并加以驗證;促進并引導信息技術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促進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實施和健康發展。

三、研究過程及成果

1.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現有的初中信息技術總結性評價采取機考模式,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和操作題兩項。單選題主要考查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操作題主要考查信息技術基本操作技能,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雖然命題人員努力通過選擇題的形式,盡可能涉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判斷和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方法,但始終不能切實考察出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價值觀、問題解決能力、學生對資源的整合與表達能力、創作靈感和創新能力,在評價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方面顯得尤為不足,其智能化和人性化嚴重不足的弊端日漸顯現。多元智能理論強調評價的多元化,倡導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

體現在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的多元化方面。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關注學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評價,開展自評、互評、師評活動。在信息技術課程中,信息加工模塊涉及到設計應用文檔、制作動畫、設計多媒體作品、創建個人網站等電子作品創作,這既是技能積累的過程,又是運用技術進行創作的過程,是課程教學的重點。若能引入作品評價,在作品制作過程中,關注學生技術的掌握和運用,關注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智慧和靈感的迸發,關注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協調和溝通能力,將成為目前評價方案的有效補充。因此,本研究對現有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總結性評價方案提出了改進意見,經過反復研討和總結,構建了多元評價體系,即初一、初二期末測試進行作品設計,初三中考進行上機操作。

2.制定作品評價標準

在信息技術學科中,學習信息加工和處理等模塊的過程,是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電子作品的創作過程,必須在真實的環境下進行模塊總結性評價,其重點在于評價學生對電子作品的規劃設計意識、對信息技術手段的綜合應用能力、對構圖、色彩、聲音、動畫等元素的審美表達能力以及通過作品張揚個性的創新能力。要科學地評價這些作品,就必須研制合理的評價標準。經反復研討和實踐,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維度來評價作品:即規劃意識、技術實現、審美表達和創新能力,這樣才能較為全面地考察學生創作作品的意識,綜合運用技術進行信息表達的能力。由于每種作品的行文規范不同、技術含量不同,針對不同模塊的特點,需制定不同的評價細則,通過量規評價工具來充分反映學生在制作電腦作品、完成作業任務時的各種技能水平,比較科學地評價一個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方面的智慧和潛能。

3.設計作品評價平臺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有許多教師早有進行作品評價的自主意識,然而由于作品評價的主體是教師或學生,所以常常會出現主觀性和淺層性等問題,要使評價手段成為教學的診斷和促進工具,就必須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中開展評價,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因此,本課題組結合學科特點和技術優勢,認為應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在網絡這一更加隱形的、沒有畏懼心理的環境下,讓學生有較大的自由度去進行表達和人際交流。利用網絡的開放性、互動性、即時更新等特點,構建網絡作品評價平臺,是開展作品評價的基本條件。該作品評價平臺須具備以下功能:(1)具有收集作品并記錄學習歷程的功能;(2)具有多元評價功能;(3)具有教學管理功能;(4)具有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的雙重功能。

4.有效實施作品評價

當相關單元作品創作完成后,開設作品評價課,使用作品評價平臺進行作品評價。評價流程如下:(1)熟悉平臺,上傳作品使用作品評價平臺開展作品評價,需要先注冊用戶,然后按學校、班級、姓名登錄,再將電子作品上傳到服務器中。界面設計采用網頁模式,簡潔而友好,操作非常方便。長期使用后,更能感受到使用評價平臺進行評價的優勢。(2)聽取意見,修訂標準評價標準由明確定義和描述的指標構成,每一項指標分為不同分值的能力水平,并清晰地描述滿足不同水平和分值需達到的要求。教師在課前利用平臺公開評價標準,一方面讓學生盡早理解評價指標和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合理吸納他們的建議,使評價標準更加科學、有效。(3)當堂示范,指導評價由于評價經驗和能力不足,學生面對作品時,對評價標準仍然難以把握,只有極少數同學能夠具體指出他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大部分同學只能以“棒極了”、“太菜了”等簡單詞語加以概括。因此,教師要結合作品進行有效的示范指導,使學生盡量學會客觀、公正地評價。(4)主體多元,實施評價在本環節中,教師針對作品中的“典型”問題進行評價。作品中“典型”問題的發現,主要通過教師的觀察或者學生推薦。每一位學生可查閱本人作品,實施自評;查閱同學作品,實施互評。通過欣賞和評價他人作品,明確個體在集體中的定位,了解自身作品的優點和不足。(5)評后反思,完善作品課堂上作品評價的結束,并不意味著階段性學習的結束,所有學生必須在聽取他人意見的基礎上反思自身不足,保留作品的特色,進一步完善作品。

四、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篇2

1.定量資源

對于定量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索方差分析;

2.定性資源

對于定性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量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以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X-檢驗;

3.回歸分析

對于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簡單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復實驗數據的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

篇3

相對來說,文綜政治論述題具有很強的類型性特點,找到類型題的竅門,就可以良好地答題,因為在文綜政治論述題方面,一直都在遵循“萬變不離其宗”的規則。筆者認為,文綜政治論述題的答題技巧在于題目本身,需要從根源出發才能得到一個較高的分值。

一、認真審題,正確把握題意和要求

對于論述題來說,首先,要審好材料,因為材料往往能夠反映最重要的信息,獲得這些信息就能夠找到答題的突破口,從而運用精煉的語言來答題,不僅節省時間,還能得到較高的分值。其次,要審設問,也就是說要對論述題的問題進行分析,看看這些問題之間有沒有聯系,大的問題當中是否還包含一些小的問題,避免遺漏。最后,審圖表,政治論述題中的圖表能夠清晰地反應信息,學生在作答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圖表來尋找需要的信息,從而融入答題的語言之中。

二、確定論據

文綜政治論述題在整體成績當中占有較多的分值,因此在答題的過程中,必須采用有效的方法。確定論據是一個“解題捷徑”。在熟讀材料之后,首先要按照題目的要求,分清楚答題知識的所在范圍,之后利用書中的專業語言來答題;其次,如果是哲學方面的知識,就要分清楚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抑或從價值觀、人生觀方面作答。最后,如果論述題不是特別難,可以運用多個原理來解答,一定不要將所有的原理都用上,這樣不僅用時很長,同時會占用大量的篇幅,不利于得分。學生應該將一些耳熟能詳的原理寫下來,同時保證判卷老師在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就產生認可態度。

篇4

一、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有關金融支持體系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1.關于金融與經濟關系,金融促進論被普遍接受,Schumacher從信用創造的視角、Keynes從銀行體系的視角、Gurley和Shaw從金融中介的視角分別論述了金融對經濟的重要影響。之后,Goldsmith、Mckinnon和Shaw等人通過理論和實證分析,建立了金融結構論、金融深化論和內生增長論,形成金融發展理論體系。金融結構論認為,金融變量的數量與結構變化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Gurley和Shaw,1960;Goldsmith,1966);金融深化論則從制度因素層面論述了一國金融體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互相促進和互相制約關系,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落后在于金融抑制,主張實行金融自由化政策(McKinnon和Shaw,1973);內生增長理論認為,金融市場是內生的,金融中介平衡可產生更高經濟增長率(Bencivenga和Smith,1993)。而國內外學者(King和Levine,1993;岳彩軍,2008;黃學超,2009;孫力軍,2009)還運用計量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得出金融發展對于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的結論;沈坤容和張成(2004)、艾洪德(2004)、王樹華和方先明(2006)研究得出,金融發展水平差異是不同地區經濟水平差異的重要原因;尹優平(2008)、吳擁政(2009)研究表明,金融對經濟的影響在不同時期、不同區域有階段性差異。

2.關于金融支持體系和金融生態環境,(周小川,2004;徐小林,2005)認為金融支持體系建立應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所謂金融生態環境指微觀層面的金融環境,包括法律、社會信用體系、會計與審計準則、中介服務體系、企業改革的進展及銀企關系等方面的內容,并且認為區域金融生態的差異主要在于各地行政干預程度、司法維護債權人權益的力度及商業文化的差異;李揚和王國剛(2005)通過區域金融水平差異的比較分析得出,法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金融發展水平、金融機構獨立性、信用文化五個要素對區域金融水平差異的貢獻達到75%;高小瓊(2005)認為,在金融生態鏈中,法治環境是根本,制度環境是保障,信用環境是基礎,三者缺一不可。(于淑俐、辛波,2007)認為良好的金融生態對于打造“資金洼地”、實現銀企雙贏具有重要作用,金融生態就是競爭力。

3.關于金融支持體系和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關系,(史晉川,2003,2005;蔣永志,2005;陳時興,2009)突出了地方民營金融與民營經濟之間的聯動效應。周業(2005)認為,“浙江金融現象”證明,地方政府是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主導。沙虎居(2006)分析認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使得金融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助推器,而地方政府主動充當了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主導者,聯手金融部門用市場化手段改善經濟金融運行環境,提升經濟金融發展質量。

二、對浙江的借鑒經驗

以上文獻綜述從金融與經濟關系、金融生態環境、金融支持體系和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系這三方面評述了它們之間辯證關系,這些文獻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結論對于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1.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與金融支持體系的關系

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與金融支持體系兩者是相互依存的互動關系。民營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是浙江經濟騰飛的強大基礎,而支撐其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地方金融的改革發展以及兩者之間形成的良性互動機制。可以收集積累浙江民營經濟與地方金融發展歷程的相關數據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了歸納處理,得出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可初步建立浙江金融與民營經濟兩者互動關系的框架模型。

2.研究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研究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體系構建,可建立浙江這種特定區域環境下,地方金融發展與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良性互動機制,從而細化“金融與經濟關系在不同區域、不同時間具有不同特征”這一論斷,對于豐富金融發展理論具有一定價值。可為其他地區民營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金融支持路徑提供經驗參考范式,為其他地方政府改善金融生態,引導和促進金融業的改革創新,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借鑒,也為浙江當前繼續保持經濟、金融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有益的探討。

3.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的政策依據

可以收集積累浙江省政府對于民營經濟和地方金融發展所制定的各種政策,對于地方金融發展所提出的規劃、制定的方案,為地方金融發展所提供的政策、財稅和環境支持措施;在實施“八八戰略”、推進發展模式轉型,轉換政府服務理念、增強金融良性發展合力,聯手打造“信用浙江”、提高經濟社會信用水平,推動金融改革開放、營造競爭性市場環境所做出的努力,強調金融支持體系中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主導者應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作為社會經濟各種制度的創建者和維護者,可以通過法律制度創新、金融體系創新、市場監管創新來為地方金融發展和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制度和環境保障,并且增強服務職能,聯手金融部門等運用多種手段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從而有力支撐民營經濟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錢程,基于信用缺失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0(9)

篇5

impact IT on firm vertical boundaries. This framework anticipates that, firm who make IT investment will make the reduction of its internal coordination costs mainly; and as the developing of IT environment, firm external coordination costs will mainly reduce. Thus, firm's IT

investment and its IT environment have contrary influence on firm vertical boundaries.

關鍵詞: 信息技術(IT);企業縱向邊界;協調成本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Firm Vertical Boundaries;Coordination Cost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4-0198-03

0 引言

IT通過為信息收集和處理,以及契約的談判、監督和執行提供更好的手段,既降低了外部協調成本,也降低了內部協調成本[1-3]。但是,大多數學者認為,由于市場協調成本(外部協調成本)相對來說比內部協調成本高,因此,IT降低市場協調成本比降低內部協調成本多,進而減少了市場協調的劣勢[1,4,5],導致企業縱向邊界的變小。

但是,IT應用于內部系統和組織際信息系統是有區別的,這一點Shin(1997)也承認。IT應用于內部系統,則主要降低內部協調成本;IT應用于組織際協調系統,則主要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只不過,Shin認為,由于現在組織際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因此IT使用的增加將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的幅度超過內部協調成本,所以IT投資的增加使得企業更多使用外包或者市場來協調經濟活動,進而導致縱向一體化較少發生。

從上述這些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來看,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其一是IT對內部協調成本和外部協調成本都有影響,并且企業邊界由內部協調成本和外部協調成本來決定的;其二是應用于企業內部的IT和企業外部(或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組織際信息系統)的IT對協調成本(內部或外部)有著不同的影響。因此,本文把IT分為企業內部IT投資和企業外部IT環境,來分別考察它們對企業縱向邊界的影響。

1 企業外部IT環境對企業縱向邊界的影響

從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交易成本的變化被假定影響了企業的縱向邊界,通過縱向整合,一個單一的企業控制了價值鏈中各個活動的決策點,并以這種協調結構來取代市場機制。

企業的治理模式可以看作是交易維度的一個函數。Williamson(1991)認為這一函數的自變量是資產專用性、不確定性和交易頻率[6]。從現有的關于企業縱向邊界的文獻來看,他們一般都把研究焦點放在這些維度的重要程度之上,并且資產專用性成為了最主要的決定因素[7]。

一種交易的制度安排對于企業縱向邊界的分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在某種類型的交易環境中所發生的任何交易,都會影響最佳治理模式的選擇,因此,交易治理也是關于交易環境的一個函數。Williamson(1991)給出了一個概念框架,Bender(2002)對其進行了擴展,用來研究環境變化的影響[6,8]。

企業外部IT環境的變化在模型用一個參數θ1的變化來表示。θ1的不同是由于企業運作的制度環境不同引起的。因此,一個交易的治理成本可以表示為:

C=f(k,θ1)

其中:k=資產專用性,θ1企業外部IT環境。

θ1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個交易的制度設置,它影響了治理的比較成本。Williamson(1991)考察了四種類型的這種參數變化,即產權、合約、聲譽影響和不確定性等四種變化,并假設交易環境,也就是θ1的值,因地區和時間的不同而不同。

本文延伸Williamson的這一分析范式,把企業外部IT環境的變化理解為參數θ1的變化。企業外部IT環境發展水平的提高不僅降低協調經濟活動的固定成本,也降低了它的變動成本[9]。衡量企業外部IT環境水平的參數θ1,它變化增加了資產專用性的臨界值,使得層級制治理在總治理成本方面(也就是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的總和)相對于市場治理來說沒有優勢。我們可以把市場和層級制兩者的固定成本的降低在圖形上表示成一個向下傾斜的曲線。當然,這只降低了總治理成本,但并沒有改變層級制優于以市場為基礎的協調機制的資產專用性的臨界值。然而,若追加考慮IT引起變動成本的降低,那么市場治理的交易部分就增加了。我們可以把這種變化表示為曲線斜率的變小。在這個治理模型中,企業外部IT環境參數θ1的影響可以用圖表示①(見圖1)。圖1表明了,市場在治理k值較低的交易方面有比較優勢,但表現出來的是隨著k值的提高而交易成本急劇增加;相反,層級制在治理k值較高的交易方面有比較優勢,但表現出來的是隨著k值的提高而交易成本緩慢增加。在達到臨界性的k值之后,市場機制的成本優勢變成一種劣勢。若把生產成本考慮在內,在最下面那個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市場治理交易的部分增加了。隨著k值的增大,市場相對于層級制的成本優勢減弱。對于k值較低的情況來說,市場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總和與層級制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總和的差是正的,但是,在達到臨界資產專用性值k′之后變為負的。

現在,我們在模型中考察技術交易環境變化的影響。通過降低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者曲線的斜率變小。這使得交易成本曲線的交點向右移動。結果,新的臨界資產專用性的值k″向右移動。相對于層級制來講,市場治理的交易部分增加了。“朝市場移動”是以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者都降低為基礎的。

因此,本文預期,在企業外部IT環境支持的外部或市場協調機制高度有效的制度設置中,交易較少是層級制的。

基于以上的討論,本文提出了第一個研究假設:

H1:在企業外部IT環境發展水平較高的條件下,企業的縱向邊界一般較小;隨著企業外部IT環境的發展,企業縱向邊界變小。

2 企業內部IT投資對企業縱向邊界的影響

與企業外部IT環境對企業縱向邊界的影響相反,企業內部IT投資主要是降低組織的內部協調成本,因此將對組織邊界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企業的內部協調成本包括成本和決策信息成本[2]。根據委托-理論,企業可以看成是委托人和人之間的一組契約關系。由于委托和雙方目標差異而產生的成本,就是成本,它具體表現為監控成本、保證成本和剩余損失[10]。監控成本是指委托人為了確保人如預期般工作而需要付出的成本,保證成本是人為了使委托人確信他如預期般工作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剩余損失則是指企業完全由委托人經營時的收益與交由人經營時的收益的差額。顯然,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企業內部監控機制具有傳統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節約了委托-過程中的監控成本和保證成本,同時也提高了相關過程的效率,使委托和雙方更易于協調,也使剩余損失趨于下降。

決策信息成本是構成企業內部協調成本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它包含信息處理成本和因信息質量低下引致的機會成本[2]。信息處理成本指的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因各種溝通需要而產生的成本,以及大量經營資料的記錄和存儲成本。至于信息質量低下引致的機會成本,指的是這樣的情況:利用較低質量的信息去決策的企業往往不能取得較佳信息時的決策效果,由此產生了機會成本。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電腦處理能力的提高和英特網應用的迅速普及,信息技術應用對提高企業信息處理效率、降低信息處理成本的作用也更加顯著。由于網絡環境下的企業面對范圍廣闊、內容豐富的信息空間,而且擁有日益強大的信息處理手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決策時信息質量低下的困擾,從而降低了相應的機會成本。

曾楚宏和林丹明(2004)也認為,企業(內部)應用信息技術后,有效地節約了內部生產成本(內部協調成本)和市場協調成本(外部協調成本),造成其邊界變動有縮小的趨勢。當企業所節約的內部生產成本多于市場協調成本時,其邊界最終將向擴大的方向發生變動;而當企業所節約的內部生產成本少于市場協調成本時,其邊界最終將向縮小的方向發生變動[11]。

企業內部IT投資會導致企業內部協調成本的降低是毫無疑問的,那么,剩下的問題是:內部協調成本的降低如何擴大了企業的縱向邊界?對此,本文再一次擴展了Williamson(1991)的分析范式,通過下面這個簡化的圖形(圖2)直觀地予以表示出來。

以上分析表明,企業內部IT投資會使得企業縱向邊界的擴大,而不是以往大多數研究所普遍認為的企業內部IT投資會一定會增加企業交易的市場治理部分,為此,本文提出了第二個研究假設:

H2:企業內部IT投資主要是降低了企業內部協調成本,從而擴大了企業的縱向邊界。

3 結論

按照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觀點,IT的使用既降低了企業的外部協調成本和內部協調的成本。但是,目前在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觀點是,使用IT,會使得企業縱向邊界變小,企業的治理結構會朝市場治理“一邊倒”的態勢發展。為此,本文把企業面臨的IT環境分為企業外部IT環境和企業內部IT投資來綜合考慮IT對企業縱向邊界的影響。企業外部IT環境主要影響的是企業的外部協調成本,企業的內部IT投資主要影響的是企業內部協調成本。本文擴展了Williamson的分析范式,探討這兩種IT類型對企業協調成本的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縱向邊界。

通過這個理論框架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IT與企業縱向邊界之間的關系,企業外部IT環境的發展通過降低企業的外部協調成本,進而使得企業的縱向邊界變小;企業內部IT投資通過降低內部協調成本,進而擴大了企業的縱向邊界。

注釋:

①參見Williamson(1991),Picot(1996)和Bender(2002).

參考文獻:

[1]Malone, T.W., J. Yates, and R.I. Benjamin, Electronic Markets and Electronic Hierarchi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87. 30(6):484-497.

[2]Gurbaxani, V. and S. Whang,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1. 34(1):59-73.

[3]Clemons, E.K., S.P. Reddi, and M.C. Row,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The "Move to the Middle" Hypothesi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93. 10(2):9-35.

[4]Shin, 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hechnology and Coordination Costs: Implications for Vertical Integration, 199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5]Shin, 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vertic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2. 3(1):54-67.

[6]Williamson, O.E.,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 36: p. 269-296.

[7]Lieberman, M.B., Determinan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An Empirical Test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1. 39(5): p. 451-466.

[8]Bender, C., The theory of the Firm Revisited: Changing Firm Boundaries in a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in participants 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2002, 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versity of Muenster.

篇6

一、引言

如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我國的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和機遇,這個時代急需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我國的各階段教學在此大環境中同樣需要改革,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是時代的呼喚。教學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基本應用能力,而且需幫助學生發展思維能力與創造力。問題教學法是貫徹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模式,對教學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當然,問題教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模式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能力選擇和確定。

二、問題教學法的理論介紹

(一)問題教學法的提出

問題教學法源遠流長。最早提出的是以美國教育家杜威為代表的進步教育派。他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獨立自主發現問題并分析解決的過程。到了20世紀中期,真正意義上的問題教學法始于前蘇聯教學論專家馬赫穆托夫等人。他們系統地探究了問題教學的本質、認識論基礎、心理學基礎及方法體系后形成的系統的理論。后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倡問題教學,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問題教學也被廣泛使用,促進了其進一步的深化和發展。在中國,問題教學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大教育學家孔子就要求學生“每事問”,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到了南宋,朱熹認為“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由此可見疑問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二)定義與特點

問題教學法把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創設問題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的特點是首先需要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提出問題是進行思考的前提,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通過創設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得出結論。另外還講究“布白”藝術,追求啟發性思維的效果。這種“布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興趣。新興的“問題教學法”還以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主動為特征。

三、不同年齡階段問題教學法的應用

(一)問題教學法在小學的應用

傳統的小學教學主要采用教師教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面臨的改革,新課標提出改變這一現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問題教學法是貫徹啟發教學的重要模式。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用生動活潑又簡單易懂的語言讓課堂充滿趣味性,讓小學生把精力集中于課堂,再輔之以活動和游戲,并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同時,教師在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時應優先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也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讓學生在活動和游戲中自主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

(二)問題教學法在初、高中的應用

初、高中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學習能力與小學生有顯著差異。他們的身心發展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這一階段既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又是為今后發展創造條件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他們表現出的特點是:對學習的基本內容有一定的掌握,但對一些重要內容不能高效率地掌握。事實是,初、高中的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并存。當然,他們也已經初步具備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中不僅需對其思考方向稍加引導,同時要考慮如何應用問題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當然,教師不僅自身要會提問題,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問題,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而且必須明晰學生的思維過程和討論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最終結果。

(三)問題教學法在大學的應用

在大學期間,大學生不僅掌握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而且逐漸形成世界觀、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大學生的學習具有專業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創新性等特點,自主性是大學生活動的核心。與中學學習不同的是,他們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特征的社會活動,圍繞如何使大學生盡快成為高級專門人才而進行。

教師應該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并且課堂講授要求做到少而精,提出的問題要清楚明了,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勢必要求大學生在課外通過自學掌握的內容多;老師提出問題以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開展多方面的學習。例如,參加專題討論、社會調查、參觀考察、查閱文獻資料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和教輔活動為拓寬大學生知識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問題本身要有探討價值和充滿趣味性、刺激性,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或具有現實意義;老師提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知識層次和生活閱歷,在學生的探究能力范圍之內,這樣學生才能有自信繼續探索;老師還要鼓勵學生自己提問,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然后與大家一同探究與討論;老師采用問題教學法還必須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要求理解、鞏固知識,而且要培養他們樹立獨立思考、探索創新的精神,培養創造性。在大學這種學術氣氛濃厚的環境中,老師要激勵學生萌發一種重新組合各種知識,從新的角度解釋已有現象的創新愿望,從而產生探索和創新的需求。

四、結語

對學生來說,問題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自主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習慣,從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從中找到樂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交流的習慣,同時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精神。對老師來說,問題教學法對老師提出較高的要求,有利于推動老師知識的更新。問題是老師知識更新的推動力,讓老師及時查漏補缺,更好地站在時展的前沿,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其實,問題教學法在課堂實施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一是課堂上學生不敢提出問題或者是沒有問題可提,二是問題的提出者和解決者是教師而不是學生;三是問題情境的設置和問題的提出僅僅局限于教科書和參考書;四是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困難、單調,或者模糊,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這樣下去,中國教育所培養出的將會是一批又一批的不假思索便接受新知識的“書呆子”。由此可見,盡管問題教學法有許多優勢,但仍有諸多不足之處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參考文獻:

[1]Schw arts, P. et a.l W ebb. Problem-Based L earning:Case studies,Experience and Pac tice[M].Kogan Page Limited,2001.

[2]盧欽萍.問題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2013.

[3]崔玉文.淺析“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運用,2013.

[4]王艷.問題教學法在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2013.

篇7

    醫學的任務在于認識疾病,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尋找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醫學科學論文是醫學工作者在醫學科學實驗或臨床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總結。 

    一、醫學論文的性質、特征和要求 

    科學論文的特征是由科學研究的性質所決定。科學研究的本質是創造和無止境地探索未知的過程。 

    它的顯著特征是 ①系統性 ②客觀性 ③繼承和創造性 

    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問題的提出 — 假說的形成 — 假說的驗證 — 現象事實資料的收集分析 — 結論的得出 — 形成科學論文 

    論文的形成也是科學研究基本程序的描述、概括和反映。 

    論文的特征是:1、高度的科學性 

    2、嚴密的邏輯性 

    3、語言文字的準確、客觀、概括性 

    4、理論性(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5、規范性 

    二、醫學論文的類別 

    1、按專業性質分: 

    醫學論文:A、基礎醫學論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 

    B、臨床醫學論文(臨床經驗體會、臨床總結報告、專題研究總結、新技術新方法報道、病例分析、病例報告、病案討論) 

    2、按研究性質分:A、探索性研究 

    B、發展性研究 

    3、按科研手段分:A、調查性研究課題 

    B、觀察性研究課題 

    C、實驗性研究課題 

    D、總結經驗性研究課題 

    E、整理資料性研究課題 

    4、按功用分:A、學術論文 

    B、學位論文:學士論文 5000~10000字,反映作者學識水平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碩士論文 1~5萬字 

    博士論文 >5萬字 

    碩士論文的要求: 

    ①反映著者專一專業的知識廣度和深度 

    ②反映著者已能獨立從事該專業的研究工作 

    ③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新見解 

    ④對該專業的學術水平的提高有推動作用 

    博士論文的要求: 

    ①對某學科某領域有深入廣博的學識 

    ②能對某學科提出創造性的見解 

    ③對該學科的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推動作用 

    ④能獨立選擇具有創造力的研究方向,并能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三、醫學科學論文的體裁 

    1、論著性 

    2、學術討論性 

    3、綜述性 

    4、交流性 

    5、評論性 

    四、醫學科學論文的評估 

    1、內容的獨創性 

    2、資料的正確性 

    3、結果的確證性 創新、求是、達理 

    4、成果的應用性 

    5、文章的可讀性 

    五、醫學論文的基本格式和規范要求 

    ㈠標題(題目) 

    要求:1、能揭示論文精髓(研究目的、對象、指標、效果) 

    2、簡明、醒目、新穎、準確、生動、富有吸引力 

    3、<20個字,盡量不設副標題,需要時用破折號分開 

    4、縮寫和原形不宜同時出現。10以下用漢字,11以上用阿拉伯數字(十二指腸除外) 

    ㈡署名 

    作用:1、成果的歸屬 

    2、文責的歸屬 

    要求:1、單位左側,姓名右側 

    2、個人成果屬個人姓名,集體成果按貢獻大小排序 

    3、著者工作單位一般只列出單一作者,余可作腳注 

    4、確認他人幫助可用致謝 

    ㈢目錄:對長篇論文而言,起提供作用,供讀者了解論文內容梗概及各論點之間的聯系。

    ㈣提要(摘要) 

    要求:1、字數250~500字左右 

    2、內容包括:本課題的研究原由、目的、范圍和重要性;研究內容和方法;突出成果和成果的價值和意義;闡明結論(結論的提出有三次:提要、前言、討論)通過閱讀提要可獲得本文的概念、論點、準確數據和基本結論 

    3、文字簡明扼要,獨立完整 

    4、忠實原文,不加評論,不與其它研究工作對比關鍵詞:不超過5個,列于摘要之后 

    ㈤引言(前言、導言、序論)是論文的開頭、總綱,扼要點破論文的主要內容

    要求:1、內容包括:論文的主題、目的和范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起點,闡明本課題希望解決的問題及意義 

    2、防止“夜郎自大”和“過度謙虛” 

    ㈥材料與方法是論文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說明試驗和觀察所使用的材料方法、研究過程、測試方法,以便重復驗證和估計其可靠性。 

    要求:內容包括:實驗裝置、實驗方法、實驗和觀察所用的材料和研究的基本過程,可借助圖表、實物照片來表示。 

    ㈦結果——主要陳述實驗和觀察到的事實結果 

    要求:1、客觀、可靠、準確 

    2、不要主觀臆測,任意取舍 

    3、主要是擺事實,不必分析評論、評價 

    4、必要是用統計圖表、實物照片幫助陳述事實結果 

    ㈧討論—根據“結果”提供的事實,探討主題的一種研究方式 

    內容要求:1、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估計結果的正確性,評價其意義,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2、與前人的工作聯系起來,比較其異同,解釋其因果關系或提出自己觀點和建議。 

    3、指出結果的理論意義及大小,應用價值如何 

    4、實驗過程有何經驗教訓,尚待解決的問題及今后進一步研究方向。 

    5、引用文獻要注明出處,避免與自己的結果混為一談。 

    6、避免主觀臆測,自圓其說。對結果進行深入廣泛的分析和綜合,提高對結果的認識,為結論提供理論依據。 

    ㈨結論(小結)說明論文闡述的主要發現所能說明的理論認識,是全文的概括和總結。 

    要求:1、同研究目的保持一致與前面提出的問題前后呼應 

篇8

科研思路及論文寫作技巧

杜志葉 博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武漢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duzhiye@126.com

主要內容

如何凝練科學問題? 如何閱讀文獻? 如何分析數據? 如何寫撰寫科技論文? 論文寫作要點建議。 論文的發表。 參加國際會議。 如何撰寫科研項目申請?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引言

高層次人才的素質:

做人 做事

做人:寬容、坦誠;誠實、守信; 團隊精神 (美德) (道德) (合做品質) 苦干和巧干的關系 做事: 本職工作 創新型工作 會提科學問題 會寫課題申請(計劃書 proposal) 會寫文章(paper) 會交流溝通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創新型人才-時代的要求

創新的形式: 發表文章 申報專利 主持項目 創新層次: 原始創新(源頭創新) 理論創新 應用創新 創新與繼承 創新思維與逆向思維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1、凝練科學問題?

1.1 從實踐中來 經驗 量化 想法 問題 1.2 從文獻中來

科學問題

數學處理 圖表加工

概念 理性結論

文獻結論的補缺或完善 文獻結論之間的矛盾 文獻結論的局限性或錯誤 1.3 從逆向思維中來

敢于懷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有一定根據的“鉆牛角尖”。 關鍵是要有一定的根據,邏輯推理要自己成立。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2、閱讀文獻

2.1 文獻搜索: 搜索地點:圖書館、文獻庫、網站 搜索方法:題名 關鍵詞 作者 溯源式 2.2 文獻閱讀 泛讀:了解文章做什么?創新點是什么? 精讀:掌握文章的“四點” 重點理解:“為什么做”(why),“如何做”(how)? 主要結論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2、閱讀文獻

2.3 重點文獻研讀-抓住文章的“四點”: 靶點:該什么?試圖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切入點:文章思路和方法的關鍵要點,如何著手解決問題的? 創新點:文章的“新資料”、“新方法”、“新結論”、“新概念”, 或稱為“四亮點”。 疑問點:該文結論與他人結果“有何異同”?“有何矛盾”? “有什么問題可繼續研究”? 2.4 撰寫文獻閱讀綜述 從文獻中尋找自己所需研究的科學問題是研究工作的 主要套路之一。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3、分析數據

數據圖表是科研論文的基礎,沒有圖表就沒有自然科學 的論文。 圖表的分析可有下述階段: 掃描 聚焦 解剖 歸納 凝練 掃描:揭示圖表中的一般特征。 聚焦:將分析的重點集中于某1~2個關鍵內容(關鍵點)。 解剖:對關鍵內容(關鍵點)進行深入剖析。 歸納:總結關鍵內容的學術要點、亮點、創新點。 凝練:凝練出進一步研究的科學問題。 對圖表的分析要遵循“四句話”的改造制作功夫: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3、分析數據案例-表格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3、分析數據案例-圖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4、如何寫科技論文?

4.1 一般原則 科技文寫作中要把握好“三要素”:“論點”、“論據”、“觀 點”。有點兒象八股文,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理、順理成章、 自圓其說”。 4.2 慎選論文標題(TITLE) 題目應該覆蓋主要目的或者信息,也應該吸引讀者, 不能太長。并且應該避免附標題。 4.3 摘要(Abstract)四要素-目的 方法 結果 結論 最好用第三人稱寫,說明文章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等詞,也盡量避免“首次”,“最 后”,“簡單”,“主要”,”次要“等修飾語。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4、如何寫科技論?

4.4 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部分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介紹論文背景,相關領域研究 歷史與現狀,本文目的意義,創新在什么地方(有待解決的問 題).應盡量將研究問題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即思路要寫清楚, 可能的創新意義寫清楚。

引言包含的要素:

1) 文章的目的; 2) 對目的的證實(為什么整個工作重要); 3) 背景,前人已經做了的,怎樣去做的,我們以前已經做的 4) 引導讀者:讀者應該在文章中看到什么?文章中讓人感興趣的 關鍵點是什么? 5) 概括和總結:作者所期望的結論是什么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4、如何寫科技論文?

4.5 研究方法(method) 是論文的主體,要展示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論基礎、模 型、仿真或者實驗結果。 理論方面:層次強,公式推導簡潔明了,突出主要內容。 模型或實驗方法:圖、照片的采用,仿真或者實驗條件的詳細介 紹,追求清晰明了。 實驗結果:以圖、表來表示: 1) 解釋圖表標識符號 2) 總結圖表中的數據規律,展開你的結果 3) 將你的數

據和別人的對比;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4、如何寫科技論文?

4.6 討論(discussion) 討論的每個部分應該有層次,應該有邏輯順序,主題明確。 討論內容應該為自己研究獨特的東西,和別人相同相似的一筆帶 過,不要深入討論。另外討論的數據來源應該和結論中的數據一 致,并且要一一對應,前后呼應,互相襯托。 建議科學論文討論部分使用的結構: 1. 陳述主要發現 2. 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 3. 同其它研究比較的長處和短處;特別要討論結果中的差別 4. 研究的意義: 5. 未解答的問題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4、如何寫科技論文?

4.7 結論(conclusion) 文章的總結,要回答研究出什么,簡潔指出。 1. 由研究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2. 研究中有無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決的問題 3. 與以前已經發表的論文的異同 4. 在理論與實上的意義 5. 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5.5 論文規范性問題 論文的格式要規范,投稿前要注意每個雜志的不同要求; 參考文獻引用問題:參考文獻的數目 主要結論。 英文譯文問題:英文翻譯專業術語可參考中國期刊網。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論文寫作要點”建議(十要點):

論文題目和內容匹配(切題),慎選標題;注意做到:針 對性、醒目性、挑戰性、學術性。 ? 提要格式要符合雜志規范要求,一定要突出文章的主要創 新點,至少要寫出文章的特色。 ? 引言中一定要對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的“來龍去脈”和“創新 意義”(或重要意義)寫清楚,因此對前人工作必須有較全 面的了解,所提科學問題必須明確、具體,有挑戰性,不 應泛泛而談,含糊其辭。 ? 文中的主要內容應是圍繞圖表進行,即“看圖說話”(理論 分析可從公式出發)。“圖表順序”即文章思路的所在表 現,“不斷發向”是文章深入的主線。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論文寫作要點”建議(十要點):

突出關鍵學術點,指出亮點或創新點。 ? 圖題說明要規范、充分、必要,圖表的設計和圖幅數要合 理(圖表信息要適度),圖面要清楚。 ? 參考文獻的書寫要規范,主要文獻盡量引用,文獻不要太 過時。 ? 文章各部分內容的量要平衡(平衡美),文字要通順,文 字結構要成一個整體。 ? 論文的結論要圍繞創新點和亮點,不宜過多,也不宜過 少,也可提出疑問點(置于最后)。 ? 文章的標注(課題號)和致謝不要忘記,這是市場經濟 運行規則。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6、論文的發表

6.1 投稿 根據論文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期刊,比如偏理論或者偏實踐。 編輯部郵箱常用雜志、期刊投稿郵箱投稿,在線投稿。 6.2 修改 1) 態度 對編輯和審稿人充分尊重 比如:編輯對引言一般意見: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當前存在的問 題,并闡述了該項研究的必要性?

2) 可能是審稿人的著作遺漏 比如審稿人意見:參考文獻是否遺漏了近期重要文獻? 3) 對審稿人的問題回答方式(謙虛 不要過分據理力爭) 6.3 發表 1) 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 2) 作者名字和單位的譯名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6、國際會議

6.1 投稿 搜索國際會議信息 ieee旗下的會議,各專業學會下的會議 , 以及其他學術團體的會議,要注意會議舉辦者的資質。 下載投稿模板,在線投稿。 6.2 修改 英文寫作的水平問題 專業術語翻譯 6.3 參會 Oral presentation ,Post presentation 大會注冊 護照、簽證 論文檢索查詢(sci,ei,istp)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7、如何撰寫項目申請(proposal)?

一個科研項目的申請應包括下述內容: 做什么(what) 如何做(how) 為何做(why) 期望的結果(result expected)

“做什么”即選題,要注意四個字: 新(穎)、奇(異)、重(意義)、難(難度合適) ? 選題一定要在全面了解前人工作基礎上凝練科學問題,注意 “難度合適”、“階段目標”。 ? 研究的問題一定要“明確”、“針對性強”、“有特點”。“小題精做”, “小中見大”。 ? “如何做”即研究方案,要求具體,可操作性強,與要解決的問 題緊密掛鉤。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互聯網常用交流平臺

互聯網提供了便利的互動學習平臺: 信息群 QQ群 校內網群組 BBS 仿真論壇() 中國電力研學論壇(cepsc.com/bbs/) 博客 百度空間(hi.baidu.com) 校內網() QQ空間 Windows Live spaces (spaces.live.com)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結論

轉變觀念——認識信息時代的學習特征: 學習環境網絡化 學習資源數字化 學習方式多樣化 提高信息素養,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習和科研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謝謝!

Thank You!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網絡學術資源的獲取和利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充分利用圖書館提供的豐富資源 二、免費網絡學術資源的檢索與利用 三、巧用互聯網交互平臺學習和科研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一、充分利用圖書館提供的豐富資源

數字化圖書館致力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 中國期刊網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 中國專利數據庫 Engineering Village 2平臺 (Ei Compendex) ISI Web of Knowledge 平臺 (SCI檢索)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二、免費網絡學術資源的檢索與利用

1. 學術資源搜索門戶 2. 開放獲取課件 3. 免費電子教材、期刊和會議論文 4. 開放獲取機構收藏庫 5. 語言翻譯工具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學術資源搜索門戶

學術資源搜索門戶網站 Google Scholar (scholar.google.com) SCIRUS () 通用搜索引擎 Google (.cn) A9 () 搜索技巧介紹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網 () 搜索引擎直通車(/)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中國期刊網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文獻溯源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常用搜索技巧

1. 使用引號“”防止搜索時對引號內的內容進行拆分 2. 使用filetype:ppt (pdf,doc)來限定檢索資料的格式 3. 使用減號“ – ”來去掉包含某些特定信息的檢索項 4. 使用site:×××.com將搜索結果局限于某個具體網站 5. 使用inurl 和Intitle來進行精確查找

例如:可采用以下方法快速查找開放獲取資源 inurl:openaccess inurl:e_print inurl:eprint inurl:preprint inurl:dspace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2-5 語言翻譯工具

中國期刊網(dict.cnki.net) Google翻譯(translate.google.com) 在線英文字典(/) 金橋翻譯() 星際譯王(

2-5 語言翻譯工具

中國期刊網(dict.cnki.net) Google翻譯(translate.google.com) 在線英文字典(/) 金橋翻譯() 星際譯王(

2-3 免費電子教材、期刊和會議論文

免費電子期刊 瑞典Lund大學圖書館的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

(/ )

美國斯坦福大學High Wire出版社的網絡出版物

(highwire.standford.edu)

美國能源部科技信息局建立的電子印本網絡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常用雜志、期刊投稿郵箱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duzhiye@126.com

在線投稿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版權所有

篇9

1 論文的概念及分類

(1) 論文的概念

科技論文是創造性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學論述,是理論性、實驗性或觀察性新知識的科學記錄,是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新成功的科學總結。

科技論文是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主要載體,是獲得科技信息、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

(2) 論文的分類

科學——從理論上解釋自然現象(規律)“是什幺”和“為什幺”,提供新的事實、理論和概念,為技術的發展開拓新的途徑。

技術——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回答“做什幺”和“怎幺做”。

根據科學與技術的區別,以及論文表達的內容,科技論文分為學術(科學)論文和技術論文兩大類:

①學術論文: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

②技術論文:創新性技術(產品、設計)論文、新技術應用性論文、試驗性論文。

2 論文的特點

科技論文是對創造性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進行理論分析和總結的科技寫作文體。因此,科技論文既具有一般議論文的特點,論點、論證、結論構成,又具有與一般議論文不同的特點:

a) 科學性和準確性。

b) 學術性或理論性。

c) 創新性與獨創性。

d) 規范性與人工語言符號(圖表、照片、公式、化學等)的應用。

二、論文寫作的意義

科技論文的寫作是科技研究工作的組成部分

科技論文的寫作有利于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標志)

科技論文的寫作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員的素質(是科學技術研究的一種重要手段)

科技論文的寫作有利于進行學術交流和人才的發現

著名物理、化學家法拉第的名言“科學研究有三個階段,首先是開拓,其次是完成,第三是發表”。科技論文寫作是一切科技交流(研究成果、技術發明、科技信息)的基礎,不論是對國家、單位還是個人來說,其意義都是現實而有益的。

三、論文的格式和要求

基本要求:學術性、真實性、邏輯性、規范性

格式:科技論文的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格式)為:

標 題

作者姓名

(工作單位名稱地址)

摘要

關鍵詞

① 引言

② 正文論述正文部分

③ 結論

④ 致謝(必要時)

⑤ 參考文獻

1 題名

即標題、題目、命題等,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摘、索引或提錄等情報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擬定題名的要求:簡明、準確、恰當、完整。應注意:

(1) 準確性。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圍和深度。

常見的毛病有:

一是大題名,小內容。如:“……地區降水量特征研究”

二是不注意分寸,有意無意地拔高。如”……對……的作用機理(影響)”

三是標題一般化,沒有特點。如:“……水文站水位~流量關系分析(探討)”——“……河流水情特性分析”

篇10

一、醫學論文的性質、特征和要求

科學論文的特征是由科學研究的性質所決定。科學研究的本質是創造和無止境地探索未知的過程。

它的顯著特征是 ①系統性 ②客觀性 ③繼承和創造性

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問題的提出 — 假說的形成 — 假說的驗證 — 現象事實資料的收集分析 — 結論的得出 — 形成科學論文

論文的形成也是科學研究基本程序的描述、概括和反映。

論文的特征是:1、高度的科學性

2、嚴密的邏輯性

3、語言文字的準確、客觀、概括性

4、理論性(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5、規范性

二、醫學論文的類別

1、按專業性質分:

醫學論文:A、基礎醫學論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

B、臨床醫學論文(臨床經驗體會、臨床總結報告、專題研究總結、

新技術新方法報道、病例分析、病例報告、病案討論)

2、按研究性質分:A、探索性研究

B、發展性研究

3、按科研手段分:A、調查性研究課題

B、觀察性研究課題

C、實驗性研究課題

D、總結經驗性研究課題

E、整理資料性研究課題

4、按功用分:A、學術論文

B、學位論文:學士論文 5000~10000字,反映作者學識水平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碩士論文 1~5萬字

博士論文 >5萬字

碩士論文的要求:

①反映著者專一專業的知識廣度和深度

②反映著者已能獨立從事該專業的研究工作

③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新見解

④對該專業的學術水平的提高有推動作用

博士論文的要求:

①對某學科某領域有深入廣博的學識

②能對某學科提出創造性的見解

③對該學科的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推動作用

④能獨立選擇具有創造力的研究方向,并能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三、醫學科學論文的體裁

1、論著性

2、學術討論性

3、綜述性

4、交流性

5、評論性

四、醫學科學論文的評估

1、內容的獨創性

2、資料的正確性

3、結果的確證性 創新、求是、達理

4、成果的應用性

5、文章的可讀性

五、醫學論文的基本格式和規范要求

㈠標題(題目)

要求:1、能揭示論文精髓(研究目的、對象、指標、效果)

2、簡明、醒目、新穎、準確、生動、富有吸引力

3、<20個字,盡量不設副標題,需要時用破折號分開

4、縮寫和原形不宜同時出現。10以下用漢字,11以上用阿拉伯數字

(十二指腸除外)

㈡署名

作用[:請記住我站域名/]:1、成果的歸屬

2、文責的歸屬

要求:1、單位左側,姓名右側

2、個人成果屬個人姓名,集體成果按貢獻大小排序

3、著者工作單位一般只列出單一作者,余可作腳注

4、確認他人幫助可用致謝

㈢目錄:對長篇論文而言,起提供作用,供讀者了解論文內容梗概及各論點之間的

聯系。

㈣提要(摘要)

要求:1、字數250~500字左右

2、內容包括:本課題的研究原由、目的、范圍和重要性;研究內容和方

法;突出成果和成果的價值和意義;闡明結論(結論的提

出有三次:提要、前言、討論)

通過閱讀提要可獲得本文的概念、論點、準確數據和基本

結論

3、文字簡明扼要,獨立完整

4、忠實原文,不加評論,不與其它研究工作對比

關鍵詞:不超過5個,列于摘要之后

㈤引言(前言、導言、序論)

是論文的開頭、總綱,扼要點破論文的主要內容

要求:1、內容包括:論文的主題、目的和范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起點,闡明

本課題希望解決的問題及意義

2、防止“夜郎自大”和“過度謙虛”

㈥材料與方法

是論文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說明試驗和觀察所使用的材料方法、研究過程、測試方法,以便重復驗證和估計其可靠性。

要求:內容包括:實驗裝置、實驗方法、實驗和觀察所用的材料和研究的基本過程,可借助圖表、實物照片來表示。

㈦結果——主要陳述實驗和觀察到的事實結果

要求:1、客觀、可靠、準確

2、不要主觀臆測,任意取舍

3、主要是擺事實,不必分析評論、評價

4、必要是用統計圖表、實物照片幫助陳述事實結果

㈧討論—根據“結果”提供的事實,探討主題的一種研究方式

內容要求:1、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估計結果的正確性,評價其意義,

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2、與前人的工作聯系起來,比較其異同,解釋其因果關系或提出自

己觀點和建議。

3、指出結果的理論意義及大小,應用價值如何

4、實驗過程有何經驗教訓,尚待解決的問題及今后進一步研究方向。

5、引用文獻要注明出處,避免與自己的結果混為一談。

6、避免主觀臆測,自圓其說。

對結果進行深入廣泛的分析和綜合,提高對結果的認識,為結論提供理論依據。

㈨結論(小結)

說明論文闡述的主要發現所能說明的理論認識,是全文的概括和總結。

要求: 1、同研究目的保持一致與前面提出的問題前后呼應

2、把討論分析得出的認識,以簡明扼要的論點形成表達出來,結論應能

概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和結果

3、討論中引用和涉及的材料只作旁證,不能作為結論的依據

4、要客觀科學準確簡練地使用文字,避免籠統,過寬過窄的斷言

㈩致謝

[十一]參考文獻——列在論文末尾, 用溫哥華格式

1、期刊參考文獻格式:

著者 文題 刊名 出版年 卷(期)及頁碼

孔詳彬 偽石蒜堿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討 癌癥 1988; 2(3): 144~145

Huth E. New forms for references. Br Med J 1979; 1(6): 1697-8

2、圖書參考文獻格式:

著者 書名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頁碼

齊順貞主編 實用外科診療技術 第1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2: 1741

Davenport HW. A digest of digestion.2nd ed. Chicago: Year Book

Medical Publishers, 1978: 123-5

[十二]附錄

1、實驗中獲得的大量第一手資料由于正文篇幅關系無法列入,又有旁證價值

2、論文已完成后,發現有新材料或遺漏材料必須補充

[十三]外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

1、英文文題

2、作者姓名和單位

3、摘要內容

4、關鍵詞:應寫中文關鍵詞對應,每個詞之間用分號隔

十三項內容中,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五項是論文的基本結構

形式

目前多采用: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或方法與結果、討論、結果 三段式

六、論文撰寫的方法與步驟

1、定題目

2、擬提綱

3、起草初稿

4、修改(篇幅、結構、內容、題目、語句文字的修改)

5、定稿

七、文獻綜述和述評(三次文獻)

綜述:對某一時期某一學科范圍內或某一專題所發表的大量原始文獻中有價值的內

容進行復習、綜合評述

Review (評論) Advance (進展) Progress (進展)Survey (總覽) Editorial

(編者述評)

特點:1、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國內外某一學科或專題在某一時期的發展歷史、

現狀和發展趨勢,材料豐富,信息密度大,有引導、拓寬、加深、啟

發作用

2、提供回溯性檢索文獻的途徑。其中參考文獻的收集查準率高,相關性好。

原始文獻的大量資料數據觀點被系統地集中地歸納整理

3、綜述文獻實用價值高,使用壽命長

如:美國著名綜述雜志 Mediciner 稱該刊的著者名單就是美國醫學名人錄

述評:有述、有評、有論,并與預測相結合,有相當的可靠性、權威性、戰略性,

起到幫助決策預測參謀的作用;高質量的述評是確定學科發展方向等重大

決策的依據,也是科研初步設計的基礎

綜述和述評編寫的步驟:

㈠選題

立足:新、鮮、高、適

㈡搜集與閱讀文獻

準確性、代表性、科學性、可靠性

時間:新近5年內,特別是2-3年內的文獻,>10年,除動態性綜述外,一

般從略

㈢擬提綱:

綜述包括:前言、主體、總結、參考文獻四部分

㈣成文:

1、前言:說明寫作目的,有關概念,規定述評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問題的現

狀、趨向及爭論所在

2、主體:無固定格式,可按題目大小、內容多少、內在邏輯關系來安排。如:

①動態性綜述:由遠及近,時間順序嚴格,反映階段性成就。

②成就性綜述:不需敘述歷史現狀,直接展示新成就、新技術、新

進展。

③簡介性綜述:概括某專業、某專題的事實和現象,進行簡介,綜

合論述,可不按時間順序。

3、結束語:主體的最后是結語,應簡要總結主體部分的內容、意義、價值、存

在問題、發展趨勢,述評文章應闡述作者的意見、主張和建議。

4、參考文獻:作用:①為綜述提供依據

②為讀者提供文獻線索

要求:①引用資料成熟、可靠、新穎

篇11

    1 醫學論文的基本要求

    1.1 創新性 醫學論文的創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發展醫學成就,破解醫學問題。醫學論文有無創新,選題是關鍵。選題創新是醫學論文寫作的靈魂,是衡量醫學論文價值的重要標準。可體現在:①理論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見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論方面的獨創見解,又要提出這些見解的依據;②應用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技術等,也就是要寫出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的關鍵,或揭示原有技術移植到新的醫學領域中的效果;③創新性還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進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謂選題的可行性,是指能夠充分發揮作者的綜合條件和可以勝任及如期完成醫學論文寫作的把握程度。選題切忌好高鶩遠,脫離實際,但也不應過低,影響主客觀的正常發揮,降低了醫學論文的水平。影響選題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知識素質結構、研究能力、技術水平及特長和興趣等;②客觀條件,包括經費、資料、時間、設備等。

    1.3 實用性 撰寫醫學論文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及應用。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夠指導科研、指導臨床、造福人類的主題,因此,選題的實用性尤為重要。

    1.4 科學性 醫學論文是臨床和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客觀反映,其寫作的具體內容應該是取材客觀真實、主題揭示本質、科研設計合理、論證科學嚴謹、表達邏輯性強、經過實踐檢驗。所以,嚴格遵守選題的科學性原則,是醫學論文寫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選擇有研究價值及發展前途的主題,應積極開發研究新領域、新學科和新理論。

    2 選題的基本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艹精品 | 天堂视频在线 | 欧美午夜在线 | 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入口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使用方法 | 日韩免费小视频 | 欧美中文在线 | 国产第二区 |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 | 精产国产伦理一二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 | 黄色黄色黄色 | 日本暖暖在线视频 | 男女网站在线观看 | 狠狠干成人 |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 | 韩国一级片在线播放 | 日韩成人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观看 |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孕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美女人人操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 久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福利电影 | 精品美女| 成人福利网 | 天天插天天射天天操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3区|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 www.yw尤物| 九九综合九九 | 黄色小视频免费 | 成人午夜大片 | 99re这里只有精品99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 久久国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