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攝影測量學與遙感大地測量新技術發展大地測量與工程測量地圖學與地理信息
a.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電子與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等方面。
b.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情況通知者,則稿件仍在審閱中。
c.正文須觀點鮮明新穎、材料充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層次一般采用一、(一)⒈(1)1)的層次順序。
d.論文按下列順序行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e.題目: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和代號等,如必須使用,應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對其作出通俗易懂的說明。
f.統計處理結果用P<0.05、P<0.01表示,于表(圖)下注明。若有手繪圖,請用繪圖墨水在繪圖紙上繪制,設計要美觀,線條應光滑,尺寸為長14 cm,寬250px。
g.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按正文中出現次序標引,同一文獻,同一序號,附注頁碼。格式為上標的“[序號]頁次”(如(l)、(2.6)、(5-7)、[8]98、[9]66-68、[4]26、[6]3-8……)。
h.注釋和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后,不作頁注和文內夾注。注釋和參考文獻采用流水編號,前后重復出現采用不同編號。
i.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一般不超過300字。內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及統計學意義)、結論,并附相應英文摘要。
j.來稿如為各種基金項目資助文章,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正式規定的名稱填寫基金項目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月刊)知識豐富,內容廣泛,貼近大眾,自1957年創刊以來廣受好評,注重視角的宏觀性、全局性和指導性,在業界形成了一定影響和良好口碑。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是由武漢大學的一本學術期刊,專注于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究和成果發表,旨在推動信息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傳播,為學者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高質量平臺。該雜志通過發表原創性的研究論文、綜述文章、技術報告和學術評論等形式,涵蓋了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通信與網絡技術、電子與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雜志堅持學術嚴謹性,論文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和編委會的審核,保證發表的研究質量和學術價值。該雜志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優秀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可以通過該雜志在學術界廣泛傳播,提升作者的學術聲譽和知名度。
對于希望在信息科學領域發表研究成果的學者們來說,《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是一個值得投稿的重要期刊。通過在該雜志上發表論文,學者們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提升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只有符合自己論文方向和單位要求的正規期刊能用于評職稱。該雜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國際刊號:1671-8860,國內刊號:42-1676/TN的正規期刊,您可以根據以上信息評估是否能用于評職稱。
該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它的審稿時間一般為1-3個月,影響因子為3.17。是一本具有相當知名度和認可度的學術期刊。
該雜志由武漢大學主辦,辦公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29號武漢大學測繪校區,您也可以通過咨詢客服來獲取更多關于該雜志的信息。
可以的,本站提供雜志訂閱服務,該雜志全年定價為¥ 700.00,發行周期是月刊。您可以通過本頁面上方的雜志訂閱按鈕,快捷購買。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29號武漢大學測繪校區,郵編: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