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空間科學》(Earth And Space Science)是一本以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Gener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出版商創刊于2014年,刊期12 issues/year。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Gener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2.9。CiteScore指數值為5.5。
Marking AGU’s second new open access journal in the last 12 months,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is the only journal that reflects the expansive range of science represented by AGU’s 62,000 members, including all of the Earth,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s, and related field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geoengineering, space engineering, and biogeochemistry.
《地球與空間科學》是 AGU 在過去 12 個月內推出的第二本新的開放獲取期刊,它是唯一一本反映 AGU 62,000 名成員所代表的廣泛科學范圍的期刊,涵蓋了所有地球、行星和空間科學,以及環境科學、地球工程、空間工程和生物地球化學等相關領域。
《Earth And Space Science》(地球與空間科學)編輯部通訊方式為2000 FLORIDA AVE NW, WASHINGTON, USA, DC, 20009。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3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3區 3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3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3區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3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學 | 3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3區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3區 4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3區 4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2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SCIE | Q2 | 29 / 84 |
66.1% |
學科: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2 | 80 / 253 |
68.6%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SCIE | Q2 | 30 / 84 |
64.88% |
學科: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2 | 107 / 253 |
57.91%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81.14% | 99.65% | 0.03...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76... | 0.21 | 1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5.5 | 0.902 | 0.985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249 |
CHINA MAINLAND | 167 |
England | 40 |
GERMANY (FED REP GER) | 35 |
France | 33 |
India | 25 |
Japan | 21 |
Canada | 20 |
Spain | 17 |
Switzerland | 15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82 |
NATIONAL AERONAUTICS & SPACE ADMINISTRAT... | 77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47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40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22 |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 | 22 |
NATIONAL OCEANIC ATMOSPHERIC ADMIN (NOAA... | 22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21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20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 18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Global Bathymetry and Topography at 15 A... | 26 |
The Ames Stereo Pipeline: NASA's Open So... | 26 |
The GEDI Simulator: A Large-Footprint Wa... | 21 |
Mineral-Filled Fractures as Indicators o... | 17 |
Ocean-Scale Interactions From Space | 17 |
Negative Aerosol-Cloud r(e) Relationship... | 16 |
Power Law Size Distributions in Geoscien... | 15 |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rosol and ... | 15 |
Role of Ammonia on the Feedback Between ... | 15 |
Automatic Waveform Classification and Ar... | 14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EARTH SPACE SCI | 58 |
J GEOPHYS RES-SPACE | 28 |
REMOTE SENS-BASEL | 26 |
GEOPHYS RES LETT | 25 |
J GEOPHYS RES-ATMOS | 23 |
J GEOPHYS RES-PLANET | 15 |
ICARUS | 14 |
J GEOPHYS RES-OCEANS | 13 |
SCI REP-UK | 13 |
ADV SPACE RES | 11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J GEOPHYS RES-ATMOS | 458 |
GEOPHYS RES LETT | 414 |
J CLIMATE | 273 |
J GEOPHYS RES-SPACE | 196 |
SCIENCE | 176 |
J GEOPHYS RES-PLANET | 163 |
J ATMOS SCI | 154 |
B AM METEOROL SOC | 146 |
ATMOS CHEM PHYS | 140 |
ICARUS | 134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2000 FLORIDA AVE NW, WASHINGTON, USA, DC, 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