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是一本以Biochemistry,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Biochemistry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Frontiers Media S.A.出版商刊期1 issue/year。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Biochemistry,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Biochemistry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3.9。CiteScore指數值為7.2。
Much of contemporary investig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 is devoted to the molecular-scal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es and the environment — in particular, dynamic alterations in the levels, modifica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cellular effectors, including protein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 offers an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platform for basic as well as applied research; we encourage contributions spanning both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areas of biology. To this end, the journal draws from empirical disciplines such as structural biology, enzymology,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capitalizing as well on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at have enabled metabolomics and proteomics measurements in massively parallel throughpu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and innovative computational biology strategies. We also recognize influences from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welcoming studies in molecular genetics, molecular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s, and nanotechnology.
Our ultimate objective is the comprehensive illustration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gulating proteins, nucleic acids, carbohydrates, lipids, and small metabolites in organisms across all branches of life.
In addition to interesting new finding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 will consider new testable hypotheses to inspi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stimulate scientific dialogue. The integration of in silico, in vitro, and in vivo approaches will benefit endeavors across all domains of the life sciences.
當代生命科學研究的很大一部分致力于從分子尺度理解基因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細胞效應物(包括蛋白質)的水平、修飾和相互作用的動態變化?!斗肿由锟茖W前沿》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了一個國際出版平臺;我們鼓勵跨生物學成熟領域和新興領域的投稿。為此,該期刊借鑒了結構生物學、酶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等經驗學科,并利用了技術進步,這些技術進步使得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能夠以大規模并行吞吐量進行測量,并開發了強大而創新的計算生物學策略。我們還認識到醫學和技術的影響,歡迎分子遺傳學、分子診斷和治療以及納米技術方面的研究。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全面說明調節生命各個分支生物體內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質和小代謝物的分子機制。
除了有趣的新發現、技術和應用外,分子生物科學前沿還將考慮新的可測試假設,以激發不同的觀點并促進科學對話。計算機模擬、體外和體內方法的整合將使生命科學所有領域的努力受益。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分子生物科學前沿)編輯部通訊方式為AVENUE DU TRIBUNAL FEDERAL 34, LAUSANNE, SWITZERLAND, CH-1015。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3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3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3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 | 2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3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3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4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2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2 | 104 / 313 |
66.9%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2 | 141 / 313 |
55.11%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99.49% | 73.29% | 0.04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99... | 0.15 | 1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7.2 | 1.232 | 0.865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201 |
CHINA MAINLAND | 153 |
Italy | 79 |
GERMANY (FED REP GER) | 55 |
England | 51 |
Spain | 38 |
France | 37 |
India | 35 |
Canada | 28 |
Netherlands | 27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30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28 |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 | 19 |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CNR) | 19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14 |
UNIVERSITY OF LONDON | 14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13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13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12 |
PEKING UNIVERSITY | 12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 | 69 |
The Cancer Spliceome: Reprograming of Al... | 42 |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ER ... | 38 |
Dynamic Regulation of the 26S Proteasome... | 24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in Liquid Phase S... | 24 |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Berberine and S... | 23 |
A Three-Ring Circus: Metabolism of the T... | 23 |
Toward Developing Chemical Modulators of... | 20 |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Clinical Oncolo... | 20 |
Simple Methods and Rational Design for E... | 20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SCI REP-UK | 69 |
INT J MOL SCI | 67 |
J BIOL CHEM | 26 |
NUCLEIC ACIDS RES | 21 |
FRONT MOL BIOSCI | 20 |
COMMUN BIOL | 17 |
J MOL BIOL | 15 |
NAT COMMUN | 15 |
NUTRIENTS | 15 |
BIOMOLECULES | 14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J BIOL CHEM | 507 |
P NATL ACAD SCI USA | 470 |
NATURE | 327 |
CELL | 273 |
SCIENCE | 234 |
MOL CELL | 201 |
PLOS ONE | 193 |
NUCLEIC ACIDS RES | 184 |
BIOPHYS J | 169 |
J AM CHEM SOC | 161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AVENUE DU TRIBUNAL FEDERAL 34, LAUSANNE, SWITZERLAND, CH-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