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學和生物多樣性》(Systematics And Biodiversity)是一本以環境科學-生物多樣性保護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Taylor and Francis Ltd.出版商創刊于2003年,刊期Quarter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環境科學-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8。CiteScore指數值為4.1。
Systematics and Biodiversity is devoted to whole-organism biology. It is a quarterly, international, peer-reviewed, life science journal, without page charges, which is published by Taylor & Francis for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The criterion for publication is scientific merit. Systematics and Biodiversity documents the diversity of organisms in all natural phyla, through taxonomic papers that have a broad context (not single species descriptions), while also addressing topical issues relating to biological collections, and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atics. It particularly emphasises the importance and multi-disciplinary significance of systematics, with contributions which address the implications of other fields for systematics, or which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other fields through taxonomic knowledge,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nature, origins, and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at all taxonomic levels.
The journal does not publish single species descriptions, monographs or applied research nor alpha species descriptions. Taxonomic manuscripts must include modern methods such as cladistics 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系統學與生物多樣性》致力于研究整個生物體生物學。這是一份由 Taylor & Francis 為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出版的、國際性、同行評審的季刊生命科學期刊,不收取版面費。出版標準是科學價值。《系統學與生物多樣性》通過具有廣泛背景(而非單一物種描述)的分類學論文記錄了所有自然門類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還討論了與生物收藏和系統學原理相關的熱點問題。它特別強調了系統學的重要性和多學科意義,其貢獻解決了其他領域對系統學的影響,或通過分類學知識促進了我們對其他領域的理解,特別是在所有分類學層面上與生物多樣性的性質、起源和保護有關的知識。
該期刊不發表單一物種描述、專著或應用研究,也不發表 alpha 物種描述。分類學手稿必須包括現代方法,例如分支分類學或系統發育分析。
《Systematics And Biodiversity》(系統學和生物多樣性)編輯部通訊方式為TAYLOR &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ON, OX14 4RN。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 |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 3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 |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 |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 | 4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 |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 3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 |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 3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2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 SCIE | Q2 | 35 / 74 |
53.4%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 SCIE | Q2 | 34 / 74 |
54.73%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8.59% | 96.88% | --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04... | 0.04 | 0.07...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4.1 | 0.69 | 0.903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33 |
Brazil | 31 |
GERMANY (FED REP GER) | 23 |
Argentina | 21 |
England | 17 |
Spain | 17 |
CHINA MAINLAND | 13 |
Mexico | 13 |
Japan | 12 |
Australia | 10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CONSEJ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CIEN... | 19 |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 | 12 |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ONOMA DE MEXICO | 11 |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7 |
UNIVERSIDADE DE SAO PAULO | 7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6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 6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5 |
HOKKAIDO UNIVERSITY | 5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CORDOBA | 5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Unmasking hidden species diversity withi... | 25 |
Bloodlines: mammals, leeches, and conser... | 10 |
Re-evaluating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of... | 8 |
Are there any true marine Chlorella spec... | 8 |
Integrative taxonomy reveals a new speci... | 7 |
Origin and hidden diversity within the p... | 7 |
Unravelling the systematics of Nodularia... | 7 |
On the importance of homology in the age... | 7 |
Still curling after all these years: Gle... | 5 |
Description and post-glacial demography ... | 5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MOL PHYLOGENET EVOL | 33 |
ZOOKEYS | 30 |
SCI REP-UK | 21 |
SYST BIODIVERS | 21 |
MAR BIODIVERS | 19 |
ZOOL J LINN SOC-LOND | 18 |
PHYTOTAXA | 16 |
PLOS ONE | 16 |
CLADISTICS | 11 |
J ZOOL SYST EVOL RES | 11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MOL PHYLOGENET EVOL | 92 |
MOL BIOL EVOL | 91 |
SYST BIOL | 73 |
MOL ECOL | 59 |
BIOINFORMATICS | 54 |
PLOS ONE | 51 |
J BIOGEOGR | 41 |
CLADISTICS | 38 |
NUCLEIC ACIDS RES | 27 |
ZOOL J LINN SOC-LOND | 23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TAYLOR &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ON, OX14 4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