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 E-低維系統和納米結構》(Physica E-low-dimensional Systems & Nanostructures)是一本以物理-納米科技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Elsevier出版商創刊于1997年,刊期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物理-納米科技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2.9。CiteScore指數值為7.3。
Physica E: Low-dimensional systems and nanostructures contains papers and invited review articles on the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aspects of physics in low-dimensional electron systems, in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 oxide interfaces, quantum wells and superlattices, quantum wires and dots, novel quantum states of matter such as topological insulators, and Weyl semimetals.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ontributions are invited. Topics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this journal include spin related phenomena, optical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many-body effects, integer and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s,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single electron effects and devices, Majorana fermions, and other novel phenomena.
Keywords:
? topological insulators/superconductors, majorana fermions, Wyel semimetals;
? quantum and neuromorphic computing/quantum information physics and devices based on low dimensional systems;
? layered superconductivity, low dimensional systems with superconducting proximity effect;
? 2D materials such as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 oxide heterostructures including ZnO, SrTiO3 etc;
? carbon nanostructures (graphene, carbon nanotubes, diamond NV center, etc.)
? quantum wells and superlattices;
? quantum Hall effect,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 optical- and phonons-related phenomena;
? magnetic-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 charge/spin-, magnon-, skyrmion-, Cooper pair- and majorana fermion- transport and tunneling;
? ultra-fast nonlinear optical phenomena;
? novel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such as high performance sensor, solar cell, etc);
? novel growth and fabrication techniques for nanostructures
Physica E:低維系統和納米結構包含關于低維電子系統、半導體異質結構、氧化物界面、量子阱和超晶格、量子線和量子點、物質的新量子態(如拓撲絕緣體)和韋爾半金屬的物理學基礎和應用方面的論文和受邀評論文章。
歡迎理論和實驗方面的貢獻。本期刊適合發表的主題包括自旋相關現象、光學和傳輸特性、多體效應、整數和分數量子霍爾效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單電子效應和器件、馬約拉納費米子和其他新現象。
關鍵詞:
? 拓撲絕緣體/超導體、馬約拉納費米子、懷爾半金屬;
? 基于低維系統的量子和神經形態計算/量子信息物理和設備;
? 層狀超導、具有超導鄰近效應的低維系統;
? 2D 材料,如過渡金屬二硫屬化物;
? 氧化物異質結構,包括 ZnO、SrTiO3 等;
? 碳納米結構(石墨烯、碳納米管、金剛石 NV 中心等)
? 量子阱和超晶格;
? 量子霍爾效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量子反?;魻栃?;
? 光學和聲子相關現象;
? 磁性半導體結構;
? 電荷/自旋、磁振子、斯格明子、庫珀對和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傳輸和隧穿;
? 超快非線性光學現象;
? 新型器件和應用(如高性能傳感器、太陽能電池等);
? 納米結構的新型生長和制造技術
《Physica E-low-dimensional Systems & Nanostructures》(Physica E-低維系統和納米結構)編輯部通訊方式為ELSEVIER SCIENCE BV,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 |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物理:凝聚態物理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納米科技 | 3區 4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 |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物理:凝聚態物理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納米科技 | 3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 |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物理:凝聚態物理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納米科技 | 3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 | 2區 |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納米科技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物理:凝聚態物理 | 4區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 |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物理:凝聚態物理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納米科技 | 3區 4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 |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納米科技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物理:凝聚態物理 | 3區 3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2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 SCIE | Q3 | 86 / 140 |
38.9% |
學科: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 SCIE | Q2 | 34 / 79 |
57.6%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 SCIE | Q3 | 79 / 140 |
43.93% |
學科: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 SCIE | Q2 | 35 / 79 |
56.33%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3.43% | 100.00% | 0.06...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01... | 0.25 | 0.00...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7.3 | 0.529 | 0.788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CHINA MAINLAND | 419 |
Iran | 172 |
India | 159 |
Russia | 61 |
USA | 61 |
Vietnam | 47 |
Mexico | 44 |
Saudi Arabia | 40 |
Turkey | 38 |
Brazil | 35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 58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39 |
TON DUC THANG UNIVERSITY | 37 |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29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I... | 25 |
DUY TAN UNIVERSITY | 22 |
CHONGQING UNIVERSITY | 15 |
IRAN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 15 |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 14 |
HUE UNIVERSITY | 14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Wate... | 30 |
Closed-form solutions in stress-driven t... | 30 |
Influence of Hall current on radiative n... | 28 |
Synthesis, photoluminescence and Magneti... | 26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heological beh... | 24 |
Buckling analysis of piezo-magnetoelectr... | 24 |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viscoelastic ... | 24 |
Highly sensitive nano-scale plasmonic bi... | 24 |
3D magneto-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C... | 22 |
Analysis of natural convection in nanofl... | 21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PHYSICA E | 457 |
MATER RES EXPRESS | 248 |
PHYSICA A | 192 |
PHYS REV B | 184 |
J THERM ANAL CALORIM | 149 |
APPL SURF SCI | 138 |
SUPERLATTICE MICROST | 129 |
J ALLOY COMPD | 124 |
OPTIK | 120 |
J MATER SCI-MATER EL | 111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PHYS REV B | 2066 |
PHYS REV LETT | 920 |
APPL PHYS LETT | 572 |
NANO LETT | 476 |
J APPL PHYS | 461 |
PHYSICA E | 457 |
SCIENCE | 326 |
J PHYS CHEM C | 287 |
ACS NANO | 237 |
NATURE | 232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 BV,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