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陶瓷雜志》(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是一本以工程技術-材料科學:硅酸鹽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Springer US出版商創刊于1997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工程技術-材料科學:硅酸鹽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7。CiteScore指數值為2.8。
While ceramic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admired for their mechanical, chem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y, their unique electrical, opt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have become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many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ommunications,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electronics and automation. Electroceramics benefit greatly from their versatility in properties including:
-insulating to metallic and fast ion conductivity
-piezo-, ferro-, and pyro-electricity
-electro-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feromagnetism.
When combined with thermal,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 these properties often render them the materials of choice.
The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is dedicated to providing a forum of discussion cutting across issues in electrical, optical, and magnetic ceramics. Driven by the need for miniaturization, cost, and enhanced functionality, the field of electroceramics is growing rapidly in many new directions. The Journal encourages discussions of resultant trends concerning silicon-electroceramic integration, nanotechnology, ceramic-polymer composites, grain boundary and defect engineering, etc.
雖然陶瓷傳統上因其機械、化學和熱穩定性而受到推崇,但其獨特的電、光和磁性能在通信、能量轉換和存儲、電子和自動化等許多關鍵技術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電陶瓷從其多種性能中受益匪淺,包括:
-絕緣至金屬和快速離子導電性
-壓電、鐵電和熱電
-電和非線性光學特性
-鐵磁性。
當與熱、機械和化學穩定性相結合時,這些特性通常使它們成為首選材料。
《電陶瓷雜志》致力于提供一個討論電、光和磁性陶瓷問題的論壇。在小型化、成本和增強功能需求的推動下,電陶瓷領域在許多新方向上迅速發展。該期刊鼓勵討論有關硅電陶瓷集成、納米技術、陶瓷聚合物復合材料、晶界和缺陷工程等方面的最終趨勢。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電陶瓷雜志)編輯部通訊方式為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NETHERLANDS, 3311 GZ。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材料科學 | 4區 | 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材料科學:硅酸鹽 | 3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材料科學 | 4區 | 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材料科學:硅酸鹽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材料科學 | 4區 | 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材料科學:硅酸鹽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材料科學:硅酸鹽 |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材料科學 | 4區 | 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材料科學:硅酸鹽 | 3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材料科學 | 3區 | 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材料科學:硅酸鹽 | 3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2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 SCIE | Q2 | 15 / 31 |
53.2%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 SCIE | Q2 | 15 / 31 |
53.23%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2.61% | 100.00% | 0.05...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01... | 0.21 | 0.01...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2.8 | 0.365 | 0.508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CHINA MAINLAND | 33 |
South Korea | 27 |
India | 20 |
USA | 8 |
Poland | 7 |
France | 6 |
Pakistan | 6 |
Brazil | 4 |
Taiwan | 4 |
Tunisia | 4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5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5 |
UNIVERSITY OF SILESIA IN KATOWICE | 5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I... | 4 |
UNIVERSITE DE SFAX | 4 |
UNIVERSITY OF ULSAN | 4 |
BANARAS HINDU UNIVERSITY | 3 |
CH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 3 |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 | 3 |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 | 3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Dielectric, impedance and modulus spectr... | 8 |
Large signal electrical property of CuO-... | 7 |
Evolution of ferroelectric and piezoelec... | 7 |
Magnetic and dielectric studies of bariu... | 6 |
Effect of Ca substitution by Fe on the t... | 6 |
Improvement of Bi2Sr2Co2Oy thermoelectri... | 5 |
Ionic conduc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 | 5 |
Improved energy density and dielectric p... | 5 |
Influence of the calcination procedure o... | 5 |
Dielectric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 | 5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J MATER SCI-MATER EL | 156 |
CERAM INT | 145 |
J ALLOY COMPD | 120 |
J EUR CERAM SOC | 84 |
MATER RES EXPRESS | 73 |
J AM CERAM SOC | 67 |
SENSOR ACTUAT B-CHEM | 49 |
ACS APPL MATER INTER | 43 |
J APPL PHYS | 42 |
J MATER CHEM C | 42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J AM CERAM SOC | 62 |
J APPL PHYS | 50 |
CERAM INT | 46 |
J ALLOY COMPD | 46 |
J EUR CERAM SOC | 44 |
APPL PHYS LETT | 43 |
SOLID STATE IONICS | 43 |
PHYS REV B | 30 |
J MAGN MAGN MATER | 27 |
J POWER SOURCES | 26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NETHERLANDS, 3311 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