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評論》(Opto-electronics Review)是一本以工程技術-工程:電子與電氣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Versita出版商創刊于2006年,刊期Quarter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工程技術-工程:電子與電氣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3。CiteScore指數值為1.9。
Opto-Electronics Review is peer-reviewed and quarterly published by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PA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Polish Electrical Engineers (SEP) in electronic version. It covers the whole field of theory,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ation and brings together, within one journal, contributions from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The scope of the published papers includes any aspec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technical and industrial works concerning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de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ght and other forms of radiative energy whose quantum unit is photon. Papers covering novel topics extending the frontiers in optoelectronics or photonics are very encouraged.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pub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original papers from the following fields:
Optic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mage Processing
Metamaterials,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Micro-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
Modelling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 Semiconductor Lasers
Technology and Fabrication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
Photonic Crystals,
Laser Physic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ptical Sensors and Applications,
Photovoltaics,
Biomedical Optics and Photonics
《光電子評論》是同行評審的期刊,由波蘭科學院 (PAN) 和波蘭電氣工程師協會 (SEP) 每季度出版一次電子版。它涵蓋了理論、實驗技術和儀器的整個領域,并將來自各個學科的論文匯集在一本期刊中。發表的論文范圍包括科學、技術、技術和工業工作的任何方面,涉及光和其他形式的輻射能(其量子單位是光子)的產生、傳輸、轉換、檢測和應用。非常鼓勵發表涉及光電子學或光子學前沿的新主題的論文。
它致力于發表以下領域的高質量原創論文:
光學設計與應用,
圖像處理
超材料,
光電材料,
微光機電系統,
紅外物理與技術,
光電器件建模,半導體激光器
光電器件技術與制造,
光子晶體,
激光物理、技術與應用,
光學傳感器與應用,
光伏,
生物醫學光學與光子學
《Opto-electronics Review》(光電評論)編輯部通訊方式為VERSITA, SOLIPSKA 14A-1, WARSAW, POLAND, 02-482。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OPTICS 光學 PHYSICS, APPLIED 物理:應用 | 4區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OPTICS 光學 PHYSICS, APPLIED 物理:應用 | 4區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OPTICS 光學 PHYSICS, APPLIED 物理:應用 | 4區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OPTICS 光學 PHYSICS, APPLIED 物理:應用 | 4區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OPTICS 光學 PHYSICS, APPLIED 物理:應用 | 4區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3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OPTICS 光學 PHYSICS, APPLIED 物理:應用 | 4區 4區 4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3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 SCIE | Q3 | 264 / 352 |
25.1% |
學科:OPTICS | SCIE | Q3 | 88 / 119 |
26.5% |
學科:PHYSICS, APPLIED | SCIE | Q4 | 141 / 179 |
21.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 SCIE | Q4 | 278 / 354 |
21.61% |
學科:OPTICS | SCIE | Q4 | 100 / 120 |
17.08% |
學科:PHYSICS, APPLIED | SCIE | Q4 | 145 / 179 |
19.27%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9.52% | 94.55% | 0.12...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 | 0.01 | --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1.9 | 0.267 | 0.525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Poland | 52 |
India | 22 |
Russia | 11 |
Ukraine | 6 |
Iran | 4 |
France | 3 |
GERMANY (FED REP GER) | 3 |
Japan | 3 |
CHINA MAINLAND | 2 |
Canada | 2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MILITAR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WAR... | 22 |
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10 |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7 |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TECHNO... | 5 |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IT SY... | 5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I... | 4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3 |
LUCKNOW UNIVERSITY | 3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SCIENCE OF UKRAI... | 3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KRAINE | 3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Alternative transparent conducting elect... | 21 |
Analysis of birefringence property of th... | 14 |
Recent infrared detector technologies, a... | 12 |
A high-sensitivity photonic crystal fibe... | 12 |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pi... | 10 |
Investigation of 2D-photonic crystal res... | 9 |
A review on the progress of ZnSe as inor... | 7 |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an... | 6 |
Nanostructures with Ge-Si quantum dots f... | 6 |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broadband c... | 5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LIQ CRYST | 24 |
SENSORS-BASEL | 22 |
OPT QUANT ELECTRON | 18 |
OPTIK | 18 |
OPTO-ELECTRON REV | 18 |
INFRARED PHYS TECHN | 15 |
APPL OPTICS | 14 |
J LIGHTWAVE TECHNOL | 13 |
OPT EXPRESS | 12 |
SEMICOND SCI TECH | 12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APPL PHYS LETT | 85 |
OPT EXPRESS | 70 |
J APPL PHYS | 43 |
SOL ENERG MAT SOL C | 42 |
J LIGHTWAVE TECHNOL | 40 |
IEEE T NUCL SCI | 28 |
APPL OPTICS | 26 |
OPT LETT | 26 |
NUCL INSTRUM METH A | 23 |
OPT COMMUN | 19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VERSITA, SOLIPSKA 14A-1, WARSAW, POLAND, 0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