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環》(Microcirculation)是一本以醫學-外周血管病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Wiley-Blackwell出版商創刊于1994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醫學-外周血管病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9。CiteScore指數值為5。
The journal features original contributions that are the result of investigations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 new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 vascular and lymphatic microcirculation addressed at the intact animal, organ, cellular, or molecular level. Papers describe applications of the methods of physiology, biophysics, bioengineering, genetics, cell biology,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o problems in microcirculation.
Microcirculation also publishes state-of-the-art reviews that address frontier areas or new advances i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s of microcirculatory disease and function. Specific areas of interest include: Angiogenesis, growth and remodeling; Transport and exchange of gasses and solutes; Rheology and biorheology; Endothelial cell biology and metabolism; Interactions between endothelium, smooth muscle, parenchymal cells, leukocytes and platelets; Regulation of vasomotor tone; and Microvascular structures, imaging and morphometry. Papers also describe innovations in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studying all aspects of microcirculato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該期刊刊登原創文章,這些文章是研究結果,為完整動物、器官、細胞或分子水平的血管和淋巴微循環提供了重要的新信息。論文描述了生理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工程、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在微循環問題中的應用。
《微循環》還發表最新評論,探討微循環疾病和功能領域的前沿領域或新技術進展。具體感興趣的領域包括:血管生成、生長和重塑;氣體和溶質的運輸和交換;流變學和生物流變學;內皮細胞生物學和代謝;內皮、平滑肌、實質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之間的相互作用;血管舒縮張力的調節;以及微血管結構、成像和形態測量。論文還描述了用于研究微循環結構和功能各個方面的實驗技術和儀器的創新。
《Microcirculation》(微循環)編輯部通訊方式為TAYLOR & FRANCIS INC, 325 CHESTNUT S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醫學 | 4區 | HEMATOLOGY 血液學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外周血管病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醫學 | 4區 | HEMATOLOGY 血液學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外周血管病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醫學 | 4區 | HEMATOLOGY 血液學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外周血管病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醫學 | 4區 | HEMATOLOGY 血液學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外周血管病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醫學 | 4區 | HEMATOLOGY 血液學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外周血管病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醫學 | 4區 | HEMATOLOGY 血液學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外周血管病 | 4區 4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3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HEMATOLOGY | SCIE | Q3 | 64 / 97 |
34.5% |
學科: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 SCIE | Q3 | 57 / 96 |
41.1%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HEMATOLOGY | SCIE | Q3 | 52 / 97 |
46.91% |
學科: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 SCIE | Q3 | 56 / 96 |
42.19%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29.27% | 84.85% | 0.04...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21... | 0.1 | 0.08...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5 | 0.628 | 0.717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79 |
CHINA MAINLAND | 26 |
Canada | 19 |
Australia | 16 |
England | 15 |
GERMANY (FED REP GER) | 13 |
Netherlands | 11 |
Italy | 10 |
Japan | 10 |
Denmark | 7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OF FLORIDA | 9 |
MONASH UNIVERSITY | 8 |
WESTER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ESTER... | 8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7 |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 5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5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5 |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 5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5 |
UNIVERSITY OF VIRGINIA | 5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K-V channels and the regulation of vascu... | 19 |
Sepsis-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A di... | 15 |
Regulation of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 | 11 |
Kv7 potassium channels as signal transdu... | 10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ediated shed... | 9 |
LncRNA-FENDRR mediates VEGFA to promote ... | 8 |
Aging- and vascular-related pathologies | 7 |
The role of senescence, telomere dysfunc... | 6 |
Skeletal muscle interstitial O-2 pressur... | 6 |
Insulin resistance disrupts cell integri... | 6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MICROCIRCULATION | 92 |
INT J MOL SCI | 72 |
SCI REP-UK | 59 |
MICROVASC RES | 38 |
COMPR PHYSIOL | 32 |
FRONT PHYSIOL | 31 |
ADV EXP MED BIOL | 29 |
J PHYSIOL-LONDON | 28 |
AM J PHYSIOL-HEART C | 26 |
FRONT IMMUNOL | 25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AM J PHYSIOL-HEART C | 137 |
HYPERTENSION | 111 |
MICROCIRCULATION | 92 |
CIRC RES | 78 |
CIRCULATION | 73 |
J APPL PHYSIOL | 73 |
PLOS ONE | 69 |
MICROVASC RES | 67 |
AM J PHYSIOL-REG I | 47 |
J PHYSIOL-LONDON | 47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TAYLOR & FRANCIS INC, 325 CHESTNUT S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