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熱研究》(Heat Transfer Research)是一本以工程技術-熱力學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Begell House Inc.出版商創刊于1992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工程技術-熱力學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7。CiteScore指數值為3.1。
Heat Transfer Research (ISSN1064-2285) presents archived theoretical, applied, and experimental papers selected globally. Selected papers from technic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academic laboratory reports are also published. Papers are selected and reviewed by a group of expert associate editors, guided by a distinguished advisory board, and represent the best of current work in the field. Heat Transfer Research is published under an exclusive license to Begell House, Inc., in full compli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Convention. Subjects covered in Heat Transfer Research encompass the entire field of heat transfer and relevant areas of fluid dynamics, including conduction,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phase change phenomena including boiling and solidification, heat exchanger design and testing, heat transfer in nuclear reactors, mass transfer, geothermal heat recovery, multi-scale heat transfe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lternative energy systems,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傳熱研究》(ISSN1064-2285)刊登了全球精選的存檔理論、應用和實驗論文。還刊登了技術會議論文集和學術實驗室報告中的精選論文。論文由一組專家副編輯在杰出顧問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篩選和審查,代表了該領域當前最好的研究成果。《傳熱研究》由 Begell House, Inc. 獨家授權出版,完全符合《國際版權公約》?!秱鳠嵫芯俊泛w的主題涵蓋整個傳熱領域和流體動力學的相關領域,包括傳導、對流和輻射、相變現象(包括沸騰和凝固)、熱交換器設計和測試、核反應堆中的傳熱、質量傳遞、地熱回收、多尺度傳熱、替代能源系統中的熱量和質量傳遞以及材料的熱物理性質。
《Heat Transfer Research》(傳熱研究)編輯部通訊方式為BEGELL HOUSE INC, 50 CROSS HIGHWAY, REDDING, USA, CT, 06896。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4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4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4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3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THERMODYNAMICS | SCIE | Q3 | 45 / 76 |
41.4%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THERMODYNAMICS | SCIE | Q3 | 51 / 76 |
33.55%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0.00% | 98.88% | 0.23...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 | 0.24 | --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3.1 | 0.381 | 0.653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CHINA MAINLAND | 104 |
Turkey | 48 |
India | 45 |
USA | 35 |
Iran | 31 |
Pakistan | 24 |
Saudi Arabia | 21 |
South Korea | 9 |
Japan | 8 |
Poland | 8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17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I... | 14 |
GAZI UNIVERSITY | 13 |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 8 |
KARABUK UNIVERSITY | 8 |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 7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6 |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 6 |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IT SY... | 6 |
SHANGHAI UNIVERSITY | 6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STUD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E... | 58 |
NUMERICAL STUDY OF MOMENTUM AND HEAT TRA... | 54 |
EXPLORATION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 | 52 |
COMPARISON BETWEEN HEAT TRANSFER CHARACT... | 21 |
EFFECTS OF CHEMICAL REACTION ON THIRD-GR... | 14 |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WATER-BASED TITA... | 14 |
USAGE OF A DIATOMITE-CONTAINING NANOFLUI... | 12 |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 12 |
MH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CASSON F... | 12 |
VELOCITY, THERMAL AND CONCENTRATION SLIP... | 9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HEAT TRANSF RES | 104 |
PHYSICA A | 53 |
INT J HEAT MASS TRAN | 41 |
INT J NUMER METHOD H | 36 |
J THERM ANAL CALORIM | 22 |
APPL THERM ENG | 19 |
J ENHANC HEAT TRANSF | 19 |
J MOL LIQ | 15 |
J BRAZ SOC MECH SCI | 14 |
POWDER TECHNOL | 13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INT J HEAT MASS TRAN | 426 |
APPL THERM ENG | 150 |
INT COMMUN HEAT MASS | 145 |
HEAT TRANSF RES | 104 |
J HEAT TRANS-T ASME | 85 |
EXP THERM FLUID SCI | 73 |
INT J THERM SCI | 66 |
J MOL LIQ | 49 |
ENERG CONVERS MANAGE | 44 |
HEAT MASS TRANSFER | 33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BEGELL HOUSE INC, 50 CROSS HIGHWAY, REDDING, USA, CT, 0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