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學和巖石學》(Mineralogy And Petrology)是一本以地學-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Springer Vienna出版商創刊于1948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地學-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4。CiteScore指數值為2.6。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welcomes manuscripts from the classical fields of mineralogy,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geochemistry, crystallography,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s in academic experimentation and research,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r technology, industry, environment, or society. The journal strongly promotes cross-fertilization among Earth-scientific and applied materials-oriented disciplines. Purely descriptive manuscripts on regional topics will not be considered.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was founded in 1872 by Gustav Tschermak as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heilungen". It is one of Europe's oldest geoscience journals. Former editors include outstanding names such as Gustav Tschermak, Friedrich Becke, Felix Machatschki, Josef Zemann, and Eugen F. Stumpfl.
《礦物學與巖石學》歡迎來自礦物學、火成巖和變質巖石學、地球化學、晶體學等經典領域的稿件,以及它們在學術實驗和研究、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工業、環境或社會方面的應用。該期刊大力促進地球科學和應用材料學科之間的相互交流。純描述性的區域性主題稿件將不予考慮。
《礦物學與巖石學》由古斯塔夫·切爾馬克于 1872 年創辦,名為“礦物學和巖石學論文集”。它是歐洲最古老的地球科學期刊之一。前任編輯包括古斯塔夫·切爾馬克、弗里德里希·貝克、費利克斯·馬哈奇基、約瑟夫·澤曼和尤金·F·斯圖姆弗等杰出人物。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礦物學和巖石學)編輯部通訊方式為SPRINGER WIEN, SACHSENPLATZ 4-6, PO BOX 89, WIEN, AUSTRIA, A-1201。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3區 3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學 | 4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4區 4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4區 4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3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 SCIE | Q3 | 60 / 101 |
41.1% |
學科:MINERALOGY | SCIE | Q3 | 16 / 30 |
48.3%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 SCIE | Q3 | 59 / 101 |
42.08% |
學科:MINERALOGY | SCIE | Q3 | 16 / 30 |
48.33%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34.51% | 100.00% | --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25... | 0.11 | 0.07...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2.6 | 0.489 | 0.645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CHINA MAINLAND | 41 |
Canada | 40 |
GERMANY (FED REP GER) | 28 |
Russia | 26 |
Australia | 24 |
England | 21 |
USA | 21 |
South Africa | 20 |
Austria | 14 |
India | 12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23 |
UNIVERSITY OF ALBERTA | 18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15 |
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 9 |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 8 |
MACQUARIE UNIVERSITY | 8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8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7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7 |
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 7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Super-reducing conditions in ancient and... | 13 |
Petrogenesis of early cretaceous andesit... | 13 |
Murashkoite, FeP, a new terrestrial phos... | 10 |
Crystallisation sequence and magma evolu... | 9 |
Kimberlite-related metasomatism recorded... | 9 |
Cr-rich megacrysts of clinopyroxene and ... | 8 |
Origin of complex zoning in olivine from... | 8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tructural... | 7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zircon Ce anomal... | 7 |
Early-Middle Ordovician intermediate-maf... | 7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ORE GEOL REV | 200 |
MINERALS-BASEL | 178 |
LITHOS | 171 |
GEOL J | 58 |
PRECAMBRIAN RES | 54 |
J ASIAN EARTH SCI | 46 |
MINER PETROL | 45 |
ACTA PETROL SIN | 44 |
CONTRIB MINERAL PETR | 41 |
CHEM GEOL | 40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CONTRIB MINERAL PETR | 160 |
LITHOS | 159 |
AM MINERAL | 133 |
EARTH PLANET SC LETT | 131 |
J PETROL | 128 |
CHEM GEOL | 112 |
GEOCHIM COSMOCHIM AC | 106 |
PRECAMBRIAN RES | 80 |
CAN MINERAL | 79 |
ECON GEOL | 70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SPRINGER WIEN, SACHSENPLATZ 4-6, PO BOX 89, WIEN, AUSTRIA, A-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