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自動化》(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是一本以工程技術-工程:土木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Elsevier出版商創刊于1992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工程技術-工程:土木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9.6。CiteScore指數值為19.2。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ublication of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The journal publishes refereed material on all aspects pertaining to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Desig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nd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The scope of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is broad, encompassing all stages of the construction life cycle from ini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through construction of the facility, it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o the eventual dismantling and recycling of buildings and engineering structures. The following list of topics is not intended to be exhaustive, but rather to indicate topics that fall within the journal's purview:
? Computer-aided design, product model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class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product data interchange
?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process simulation models, graphics
? Robotics, metrology, logistics, automated inspection, demolition/remediation
? Facilities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建筑自動化》是一本國際期刊,專門發表原創研究論文。該期刊發表有關信息技術在設計、工程、建筑技術以及建筑設施維護和管理方面應用的所有方面的參考資料。《建筑自動化》的范圍很廣,涵蓋了建筑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從最初的規劃和設計,到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維護,再到建筑物和工程結構的最終拆除和回收。以下主題列表并非詳盡無遺,而是表明了屬于該期刊范圍的主題:
? 計算機輔助設計、產品建模、決策支持系統、分類和標準化、產品數據交換
? 計算機輔助工程、過程模擬模型、圖形
? 機器人技術、計量、物流、自動檢查、拆除/修復
? 設施管理、管理信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建筑自動化)編輯部通訊方式為ELSEVIER SCIENCE BV,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1區 1區 | 是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1區 1區 | 是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1區 1區 | 是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2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1區 1區 | 是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1區 1區 | 是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1區 1區 | 是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1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 SCIE | Q1 | 4 / 91 |
96.2% |
學科:ENGINEERING, CIVIL | SCIE | Q1 | 1 / 181 |
99.7%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 SCIE | Q1 | 3 / 91 |
97.25% |
學科:ENGINEERING, CIVIL | SCIE | Q1 | 4 / 181 |
98.07%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18.25% | 85.78% | 0.16...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11... | 0.22 | 0.04...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19.2 | 2.626 | 2.881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CHINA MAINLAND | 299 |
USA | 216 |
Australia | 80 |
South Korea | 79 |
Canada | 74 |
England | 72 |
Singapore | 49 |
GERMANY (FED REP GER) | 45 |
Spain | 42 |
Italy | 28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61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 | 38 |
UNIVERSITY OF ALBERTA | 28 |
TSINGHUA UNIVERSITY | 27 |
CURTIN UNIVERSITY | 25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23 |
TONGJI UNIVERSITY | 23 |
UNIVERSITY SYSTEM OF GEORGIA | 22 |
HANYANG UNIVERSITY | 21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YSTEM | 19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Autonomous concrete crack detection usin... | 81 |
A critical review of virtual and augment... | 64 |
A deep hybrid learning model to detect u... | 44 |
Critical evaluation of off-site construc... | 42 |
A review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 | 40 |
Wearable technology for personalized con... | 39 |
Detecting non-hardhat-use by a deep lear... | 38 |
An Internet of Things-enabled BIM platfo... | 37 |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for ... | 35 |
Computer vision-based concrete crack det... | 34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AUTOMAT CONSTR | 1776 |
ENG CONSTR ARCHIT MA | 370 |
SUSTAINABILITY-BASEL | 340 |
ADV ENG INFORM | 335 |
J CONSTR ENG M | 326 |
ADV CIV ENG | 229 |
APPL SCI-BASEL | 228 |
SAFETY SCI | 206 |
J COMPUT CIVIL ENG | 205 |
SENSORS-BASEL | 202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AUTOMAT CONSTR | 1776 |
J CONSTR ENG M | 370 |
J COMPUT CIVIL ENG | 351 |
ADV ENG INFORM | 294 |
ENERG BUILDINGS | 191 |
COMPUT-AIDED CIV INF | 120 |
TUNN UNDERGR SP TECH | 119 |
BUILD ENVIRON | 114 |
SAFETY SCI | 94 |
CONSTR BUILD MATER | 88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 BV,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