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雜志》(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是一本以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ENGINEERING, CIVIL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出版商創刊于1983年,刊期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ENGINEERING, CIVIL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3.7。CiteScore指數值為8。
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respected periodicals in the field, th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has a history of reporting on fundamental knowledge that advances the state-of-the-art and state-of-the-practice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uthors discus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tructural modeling and design; develop, apply and interpret the results of novel analytical,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techniques; propose new structural systems and study the merits of existing ones; pioneer methods for maintenance, rehabilitation and monitoring of existing structures; and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s related to structural behavior. Papers making a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disciplines are welcome.
《結構工程雜志》是該領域歷史最悠久、最受尊敬的期刊之一,它一直致力于報道推動結構工程領域最新技術和實踐發展的基本知識。作者們探討結構建模和設計的藝術和科學;開發、應用和解釋新型分析、計算和實驗模擬技術的結果;提出新的結構系統并研究現有系統的優點;開創現有結構的維護、修復和監測方法;并研究與結構行為相關的工程材料特性。歡迎在結構工程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領域做出基礎性貢獻的論文。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結構工程雜志)編輯部通訊方式為1801 ALEXANDER BELL DR, RESTON, USA, VA, 20191-4400。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3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3區 3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3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2區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3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2區 2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3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3區 3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3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2區 2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3區 |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結構與建筑技術 ENGINEERING, CIVIL 工程:土木 | 2區 3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1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 SCIE | Q1 | 20 / 91 |
78.6% |
學科:ENGINEERING, CIVIL | SCIE | Q1 | 40 / 181 |
78.2%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 SCIE | Q2 | 23 / 91 |
75.27% |
學科:ENGINEERING, CIVIL | SCIE | Q2 | 48 / 181 |
73.76%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3.58% | 98.47% | 0.07...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02... | 0.22 | 0.02...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8 | 1.36 | 1.763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386 |
CHINA MAINLAND | 277 |
Canada | 111 |
Australia | 60 |
England | 56 |
Italy | 41 |
India | 36 |
Japan | 33 |
South Korea | 32 |
New Zealand | 26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TONGJI UNIVERSITY | 67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66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I... | 28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UNY) SYST... | 26 |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 24 |
ZHEJIANG UNIVERSITY | 24 |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22 |
CHONGQING UNIVERSITY | 21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 18 |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 18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Behavior of Circular Fiber-Reinforced Po... | 35 |
Seismic-Resistant Precast Concrete Struc... | 32 |
Macroelement Model for In-Plane and Out-... | 22 |
Seismic Fragility Functions via Nonlinea... | 21 |
Minimal Building Fragility Portfolio for... | 16 |
Hysteretic Performance of Self-Centering... | 15 |
Energy and Cost Assessment of Adaptive S... | 14 |
Experimental Study of Square and Rectang... | 14 |
Full-Scale Testing of Deep Wide-Flange S... | 14 |
Bayesian Modeling Approach for Forecast ... | 13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ENG STRUCT | 2946 |
J CONSTR STEEL RES | 1124 |
J STRUCT ENG | 907 |
THIN WALL STRUCT | 665 |
CONSTR BUILD MATER | 598 |
B EARTHQ ENG | 532 |
SOIL DYN EARTHQ ENG | 408 |
ADV STRUCT ENG | 388 |
STRUCTURES | 320 |
APPL SCI-BASEL | 318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J STRUCT ENG | 907 |
ENG STRUCT | 496 |
J CONSTR STEEL RES | 320 |
EARTHQ ENG STRUCT D | 247 |
ACI STRUCT J | 207 |
J ENG MECH | 152 |
CONSTR BUILD MATER | 130 |
THIN WALL STRUCT | 112 |
J WIND ENG IND AEROD | 102 |
EARTHQ SPECTRA | 101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1801 ALEXANDER BELL DR, RESTON, USA, VA, 2019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