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燃燒科學進展》(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是一本以工程技術-工程:化工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Elsevier BV出版商創刊于1975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工程技術-工程:化工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32。CiteScore指數值為59.3。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PECS) publishes?review articles?on all aspects of?energy?and?combustion science,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overview of a particular topic. Occasionally, PECS solicits short Perspectives to highlight recent successes,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While PECS spans the broad field of energy science, it focuses particularly on the fields of?combustion?and?fuel science. Combus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s energy systems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in years to come. As time passes, technological demands evolve and change. For instance, the challenges we face today includ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addressing the problem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together these require more efficient and cleaner combustion. Beyond energy, combus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process technology?and?materials science. PECS publishes reviews on all such topics, including concepts, methodologies,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能源與燃燒科學進展》(PECS)發表有關能源與燃燒科學各個方面的評論文章,對特定主題提供全面深入的概述。有時,PECS 會征集簡短的觀點來強調能源與燃燒科學領域的最新成功、當前發展和未來的研究需求。雖然 PECS 涵蓋了廣泛的能源科學領域,但它特別關注燃燒和燃料科學領域。燃燒在世界能源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將在未來幾年繼續發揮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需求不斷發展和變化。例如,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包括節約能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和環境問題,這些都需要更高效、更清潔的燃燒。除了能源之外,燃燒在工藝技術和材料科學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PECS 發表有關所有這些主題的評論,包括概念、方法、流程和技術。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能源與燃燒科學進展)編輯部通訊方式為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ENERGY & FUELS 能源與燃料 ENGINEERING, CHEMICAL 工程:化工 ENGINEERING, MECHANICAL 工程:機械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1區 1區 1區 1區 | 否 | 是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ENERGY & FUELS 能源與燃料 ENGINEERING, CHEMICAL 工程:化工 ENGINEERING, MECHANICAL 工程:機械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1區 1區 1區 1區 | 是 | 是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ENERGY & FUELS 能源與燃料 ENGINEERING, CHEMICAL 工程:化工 ENGINEERING, MECHANICAL 工程:機械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1區 1區 1區 1區 | 是 | 是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ENERGY & FUELS 能源與燃料 ENGINEERING, CHEMICAL 工程:化工 ENGINEERING, MECHANICAL 工程:機械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1區 1區 1區 1區 | 是 | 是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ENERGY & FUELS 能源與燃料 ENGINEERING, CHEMICAL 工程:化工 ENGINEERING, MECHANICAL 工程:機械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1區 1區 1區 1區 | 是 | 是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1區 | ENERGY & FUELS 能源與燃料 ENGINEERING, CHEMICAL 工程:化工 ENGINEERING, MECHANICAL 工程:機械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1區 1區 1區 1區 | 是 | 是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1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NERGY & FUELS | SCIE | Q1 | 4 / 170 |
97.9% |
學科:ENGINEERING, CHEMICAL | SCIE | Q1 | 2 / 170 |
99.1% |
學科:ENGINEERING, MECHANICAL | SCIE | Q1 | 1 / 180 |
99.7% |
學科:THERMODYNAMICS | SCIE | Q1 | 1 / 76 |
99.3%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NERGY & FUELS | SCIE | Q1 | 7 / 173 |
96.24% |
學科:ENGINEERING, CHEMICAL | SCIE | Q1 | 5 / 171 |
97.37% |
學科:ENGINEERING, MECHANICAL | SCIE | Q1 | 3 / 180 |
98.61% |
學科:THERMODYNAMICS | SCIE | Q1 | 1 / 76 |
99.34%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44.12% | 0.00% | 0.00...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25... | 0.17 | 0.16...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59.3 | 6.114 | 7.566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34 |
CHINA MAINLAND | 32 |
England | 15 |
GERMANY (FED REP GER) | 11 |
Canada | 9 |
Australia | 7 |
India | 7 |
Saudi Arabia | 6 |
Spain | 6 |
Denmark | 5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 6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5 |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 5 |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 | 4 |
TSINGHUA UNIVERSITY | 4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4 |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 | 3 |
HANYANG UNIVERSITY | 3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3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3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Ammonia for power | 92 |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alkaline anio... | 90 |
Modeling nitrogen chemistry in combustio... | 81 |
A review of lithium ion battery failure ... | 78 |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of solid fue... | 73 |
Recent progress in the synthesis of grap... | 61 |
Methanol as a fuel for internal combusti... | 61 |
The multi-scale challenges of biomass fa... | 53 |
Alternative designs of parabolic trough ... | 50 |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and mod... | 49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FUEL | 873 |
COMBUST FLAME | 642 |
P COMBUST INST | 639 |
ENERG FUEL | 433 |
ENERGY | 370 |
INT J HYDROGEN ENERG | 334 |
APPL ENERG | 274 |
ENERGIES | 256 |
ENERG CONVERS MANAGE | 254 |
APPL THERM ENG | 211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COMBUST FLAME | 579 |
P COMBUST INST | 366 |
J POWER SOURCES | 345 |
FUEL | 273 |
ENERG FUEL | 201 |
INT J HYDROGEN ENERG | 187 |
BIORESOURCE TECHNOL | 159 |
PROG ENERG COMBUST | 153 |
J ELECTROCHEM SOC | 138 |
RENEW SUST ENERG REV | 129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