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Frequenz)是一本以工程技術-工程:電子與電氣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Walter de Gruyter GmbH出版商創刊于1947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工程技術-工程:電子與電氣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0.8。CiteScore指數值為2.4。
Frequenz is one of the lea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RF-, Microwave-, and THz-Engineering. It is a peer-reviewed, bi-monthly published journal.
Frequenz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47 with a circulation of 7000 copies, focusing on telecommunications. Today, the major objective of Frequenz is to highlight current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in RF-, Microwave-, and THz-Engineering throughout a wide frequency spectrum ranging from radio via microwave up to THz frequencies.
RF-, Microwave-, and THz-Engineering is a very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as well as of Applications in a wide variety of fields. It has been the key to enabling technologies responsible for phenomenal growth of satellite broadca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navigation, high-speed THz communication systems. It will open up new technologies in communications, radar, remote sensing and imaging, in identif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as well as in sensors, e.g. for wireless industrial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s well as for biomedical sensing.
Frequenz 是領先的科學技術期刊之一,涵蓋了 RF、微波和 THz 工程的各個方面。這是一份同行評審的雙月刊期刊。
Frequenz 于 1947 年首次出版,發行量為 7000 份,專注于電信領域。如今,Frequenz 的主要目標是突出 RF、微波和 THz 工程領域當前的研究活動和開發工作,涵蓋從無線電到微波再到 THz 頻率的廣泛頻譜。
RF、微波和 THz 工程是一個非?;钴S的研究與開發領域,也是各種領域的應用領域。它是實現衛星廣播、無線通信、衛星和地面移動通信和導航、高速 THz 通信系統驚人增長的技術的關鍵。它將開辟通信、雷達、遙感和成像、識別和定位以及傳感器等領域的新技術,例如用于無線工業過程和環境監測以及生物醫學傳感。
《Frequenz》(頻率)編輯部通訊方式為FACHVERLAG SCHIELE SCHON, MARKGRAFENSTRASSE 11, BERLIN, GERMANY, D-10969。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 4區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 4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 4區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工程技術 | 4區 |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工程:電子與電氣 | 4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4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 SCIE | Q4 | 301 / 352 |
14.6%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 SCIE | Q4 | 289 / 354 |
18.5%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1.97% | 94.74% | 0.18...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02... | 0.37 | --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2.4 | 0.236 | 0.494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國家/地區 | 數量 |
CHINA MAINLAND | 68 |
India | 43 |
GERMANY (FED REP GER) | 23 |
Iran | 17 |
Algeria | 4 |
Turkey | 4 |
USA | 3 |
Canada | 2 |
Jordan | 2 |
Serbia | 2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機構 | 數量 |
XIDIAN UNIVERSITY | 13 |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 11 |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 9 |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I... | 8 |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 | 6 |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 5 |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 | 5 |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 | 5 |
BHARAT ELECT LTD | 4 |
INDERPRASTHA ENGINEERING COLLEGE | 4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RCS Enhancement of Dielectric Resonator ... | 5 |
High Isolation Compact Four-Port MIMO An... | 5 |
Studying Photonics Crystal Cavities by D... | 4 |
Modeling of Graphene Planar Grating in t... | 4 |
Design of High Performance Microstrip LP... | 3 |
Neural Based Lumped Element Mode of Capa... | 3 |
Compact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Hemisph... | 3 |
Design of Dual Band Dual Sense Circularl... | 3 |
Compact Balanced Single-Band and Dual-Ba... | 3 |
Miniaturized Bandpass Filter with Wide S... | 2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AEU-INT J ELECTRON C | 19 |
ANALOG INTEGR CIRC S | 16 |
IEEE ACCESS | 13 |
INT J RF MICROW C E | 12 |
FREQUENZ | 10 |
OPTIK | 9 |
INT J MICROW WIREL T | 8 |
MOD PHYS LETT B | 7 |
WIRELESS PERS COMMUN | 7 |
ADV MATER TECHNOL-US | 6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IEEE T ANTENN PROPAG | 106 |
IEEE T MICROW THEORY | 69 |
IEEE ANTENN WIREL PR | 56 |
IEEE MICROW WIREL CO | 47 |
ELECTRON LETT | 40 |
MICROW OPT TECHN LET | 38 |
IET MICROW ANTENNA P | 16 |
OPT EXPRESS | 15 |
AEU-INT J ELECTRON C | 13 |
IEEE ANTENN PROPAG M | 11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3區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2區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FACHVERLAG SCHIELE SCHON, MARKGRAFENSTRASSE 11, BERLIN, GERMANY, D-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