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的順序統一編號,并列于文后。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采用姓前名后格式,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
b.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摘要中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字眼。務求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50字。
c.來稿應遵守學術規范,保證原創性、科學性;無涉違法違紀現象;作者署名須無爭議。本刊不接受在其他報刊雜志、專著、論文集等公開出版物上已發表過的文章。
d.稿件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最多20字。在標題能恰當表達意義的情況下,盡量不采用副標題。
e.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時,應注明“轉引自”。轉引文獻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 之相關信息,再注明轉引所據之文獻。
f.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g.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畢業院校、職稱、研究方向、目前從事何種工作、聯系電話、手機、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及郵編。
h.所投稿件,因泄密、數據不實、一稿兩投、署名先后、剽竊等不良行為由第一作者(或本人)負責。
i.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各圖形符合制圖規范,照片應反差要大、層次分明、無折痕、無污跡。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應符合國家規范標準。
j.腳注用宋體小五號字。中國年號、古籍卷數請用中文數字。其他如公歷年份、期刊卷期號、頁碼等,均請用阿拉伯數字。
民族地區語言與藝術研究(半年刊)知識豐富,內容廣泛,貼近大眾,自2022年創刊以來廣受好評,注重視角的宏觀性、全局性和指導性,在業界形成了一定影響和良好口碑。它專注于探討和推廣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語言文化及藝術形式,是一份在民族文化研究領域內具有重要意義的學術期刊。不僅關注各民族獨特的文化遺產,還探索這些文化元素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創新以及面臨的挑戰。通過深入分析和詳實案例,民族地區語言與藝術研究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民族地區文化和藝術多樣性的窗口。
此外,該雜志也致力于搭建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平臺,吸引來自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討論。這種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視角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民族地區的文化現象及其背后的社會意義。雜志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學者們基于田野調查、案例研究等方法,撰寫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文章。例如,在語言研究方面,雜志會刊登關于少數民族語言現狀、保護措施、語言教育等方面的論文;在藝術研究上,則可能涉及傳統藝術形式的現代轉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等內容。
只有符合自己論文方向和單位要求的正規期刊能用于評職稱。該雜志是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民族地區語言文字教育協同研究中心主管,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民族地區語言文字教育協同研究中心主辦,的正規期刊,您可以根據以上信息評估是否能用于評職稱。
該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它的審稿時間一般為1個月內,是一本具有相當知名度和認可度的學術期刊。
該雜志由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民族地區語言文字教育協同研究中心主辦,辦公地址拉薩市林廓北路20號,您也可以通過咨詢客服來獲取更多關于該雜志的信息。
可以的,本站提供雜志訂閱服務,該雜志全年定價為¥ 180.00,發行周期是半年刊。您可以通過本頁面上方的雜志訂閱按鈕,快捷購買。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拉薩市林廓北路20號,郵編: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