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請附4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論文無需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同時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單位的英文譯名,及與中文一致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b.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c.一級標題用“……”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d.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e.文稿嚴禁抄襲,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
f.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g.稿件中所用名詞術語、人名、地名等的中、外文和漢語拼音均應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使用。計量單位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計量單位應使用字母符號而非中文符號。
h.投稿一個月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本集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修改、刪節。除紙本印刷外,本集刊會配合集刊數據庫和學術期刊網,將電子文檔上傳至相關網站及本集刊主頁。
i.一級標題用“……”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j.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般應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加方括號),并在文末按順序列出。作者、譯者、編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人,后加“等”。
《理論與史學》雜志致力于繼承與發揚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關注并探討中國重大歷史理論與重要史學理論問題。作為一本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它旨在為中國歷史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欄目設置豐富,涵蓋了歷史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方面,為讀者提供了廣闊的學術視野和深入的研究內容。該刊以其獨特的定位和豐富的內容,成為歷史學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之一。它不僅是學術界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中國歷史學發展的重要力量。
該雜志在學術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自創刊以來已連續出版多輯,其中一些文章在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劉家和的《中西古史比較研究漫談》、喬治忠的《關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再思考》等文章,均在該雜志上發表并受到了廣泛關注。為了進一步推廣與溝通,《理論與史學》雜志編輯部還決定創立“理論與史學”微信公眾號,期望它成為廣大歷史學研究者及理論愛好者發表心得和進行交流的平臺。這一舉措有助于加強學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推動歷史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只有符合自己論文方向和單位要求的正規期刊能用于評職稱。該雜志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辦,的正規期刊,您可以根據以上信息評估是否能用于評職稱。
該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它的審稿時間一般為1個月內,是一本具有相當知名度和認可度的學術期刊。
該雜志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辦,辦公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您也可以通過咨詢客服來獲取更多關于該雜志的信息。
可以的,本站提供雜志訂閱服務,該雜志全年定價為¥ 190.00,發行周期是年刊。您可以通過本頁面上方的雜志訂閱按鈕,快捷購買。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