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
原創科學論文(Original Scientific Articles)綜述(Review Articles)臨床研究(Clinical Articles)病例報告(Case Reports)會議報道(Meeting Reports)和致編輯信(Letters to the Editor)
a.所投稿件,因泄密、數據不實、一稿兩投、署名先后、剽竊等不良行為由第一作者(或本人)負責。
b.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口腔微生物學、口腔頜面腫瘤學、齲齒學、口腔炎癥和感染、牙齒干細胞和再生醫學、顱面外科、牙科材料、口腔生物力學、口腔、牙齒和頜面遺傳和發育疾病。
c.中文標題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盡量避免用英文縮寫。
d.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e.摘要應按“四要素"書寫,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綜述文章可不按“四要素"書寫。中、英文摘要應300字左右,英文摘要300個單詞左右。
f.圖、表均應插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該圖、表的正文下面。表、圖題目及內容均須用中、英文雙重表達。圖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數據應有必要的統計分析。
g.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h.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志,不分文獻類別不加編號,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按拼音順序排列;英文參考文獻在后,按字母順序排列。
i.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j.稿件所涉及的課題如系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的左下方,作者單位的上方加注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并附基金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季刊)知識豐富,內容廣泛,貼近大眾,自2009年創刊以來廣受好評,注重視角的宏觀性、全局性和指導性,在業界形成了一定影響和良好口碑。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是一本被廣泛認可和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致力于刊發與口腔科學和口腔醫學相關的高質量研究。該雜志面向全球的口腔科學研究者和從業人員,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口腔解剖學、生物化學、牙體牙髓病學、口腔病理學、口腔生理學、口腔放射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種植學、牙周病學、正畸學、口腔頜面疼痛學和口腔醫學教育等。目標是促進口腔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創新,并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推動口腔醫學的發展,定期刊發原始研究論文、科技新聞、學術評論和各種專題文章等。對于口腔醫學領域的研究者和從業人員來說,該雜志是一個寶貴的資源,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專業知識和前沿技術的信息。同時,它也為口腔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提供了一個平臺和交流的機會。
只有符合自己論文方向和單位要求的正規期刊能用于評職稱。該雜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學主辦,國際刊號:1674-2818,國內刊號:51-1707/R的正規期刊,您可以根據以上信息評估是否能用于評職稱。
該雜志是一本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SCI期刊。它的審稿時間一般為1-3個月,影響因子為0.75。是一本具有相當知名度和認可度的學術期刊。
該雜志由四川大學主辦,辦公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4號華西口腔醫學,您也可以通過咨詢客服來獲取更多關于該雜志的信息。
可以的,本站提供雜志訂閱服務,發行周期是季刊。您可以通過本頁面上方的雜志訂閱按鈕,快捷購買。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4號華西口腔醫學,郵編: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