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b.報道應采用新聞稿寫作形式,文章應采用論文的寫作形式。稿件內容須與行業緊密相關,健康向上、概念清楚、結構嚴謹、語言通順、數據可靠、論證嚴密、分析深入、結論合理。
c.關鍵詞應選擇那些最具有檢索意義的術語,通過這些術語反映論文所涉及的內容或領域,以便于讀者檢索到該論文。
d.數字: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圖表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5位以上數字以“萬”“億”作單位;根據需要,小數位不超過三位(含)。
e.所有稿件,建議采用word文檔投稿,也可投紙質稿。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聯系地址、郵件地址等。
f.正文標題末尾不使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層序一般不超過5級,可使用“一”“(一)”“1.”“(1)”“1)”標明,不宣用①,以與注釋序號區別。
g.本刊采用頁下注釋。正文中注號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于相關句子的右上角,通常應在相關標點之外。
h.來稿切勿一稿多投。編輯部收到稿件之后,立即給作者回復。來稿經送有關專家審閱和編委會討論,將在1個月之內決定是否刊用。
i.詳細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書名(或文章名)、出版地點、出版單位(或期刊名)排序。
j.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季刊)知識豐富,內容廣泛,貼近大眾,自2023年創刊以來廣受好評,注重視角的宏觀性、全局性和指導性,在業界形成了一定影響和良好口碑。以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和發展為宗旨,旨在探索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為中國哲學界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持。通過深入研究和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大理論問題,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創新發展。雜志秉承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和創新性的原則,致力于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學術研究和理論創新。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雜志將繼續保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積極吸納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論視角,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多元化發展。雜志將進一步加大對青年學者的支持力度,培養更多優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人才。同時,還將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始終站在學術前沿,為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無論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還是對社會主義理論感興趣的讀者,這本雜志都是不可或缺的學術資源和精神食糧。
只有符合自己論文方向和單位要求的正規期刊能用于評職稱。該雜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學主辦,國際刊號:2097-2628,國內刊號:10-1877/A的正規期刊,您可以根據以上信息評估是否能用于評職稱。
該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它的審稿時間一般為1個月內,是一本具有相當知名度和認可度的學術期刊。
該雜志由北京大學主辦,辦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理科5號樓521室,您也可以通過咨詢客服來獲取更多關于該雜志的信息。
可以的,本站提供雜志訂閱服務,發行周期是季刊。您可以通過本頁面上方的雜志訂閱按鈕,快捷購買。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理科5號樓521室,郵編:100871。